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0

[哲史艺丛] 马立明:从胡政之到马廷栋,两代报人的薪火相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5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立明:从胡政之到马廷栋,两代报人的薪火相传 

 2017-05-25 马立明 大家


文 | 马立明


▍一


在卢沟桥事件(1937)爆发的那段时间,一个青年推开了《大公报》编辑部的大门。当时负责总务的副总编辑、总经理胡政之,考察了这个莽撞的青年。


这个年轻人,身材高大,外语不错,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系,主攻方向是外交事务,同时也是体育健将。他的缺点也挺明显:并非中文科班出身,此前没发表过文章。更奇特的是,胡政之发现,与其他报人不同,他衣着时尚奢华,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再问,原来其父是广东一位大银行家。他能不能坚持艰辛的新闻工作?胡政之心里打个问号。当时的总编辑、著名报人张季鸾一开始也是怀疑态度:公子哥儿,来报馆做甚么?


这个青年回答得倒是流畅:家国危急存亡之际,岂能贪图个人安乐?《大公报》当时为抗日吹响号角,以笔为枪,也是战场。平生所学,懂点政治,在大公报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胡政之就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招了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名叫马廷栋。[注1]


大公报当时人才济济,绝大部分都是胡政之一手招来。包括范长江、王芸生、徐铸成、金诚夫、张高峰、萧乾等优秀报人,塑造了大公报的战斗力。“胡作为总经理,知人善任,培养和拔擢了许多人才,为大公报的后续发展储备了力量。”张高峰之子、研究新闻史的学者张刃如是说[注2]。尤其是中日关系激化、战事逼近之日,大公报更是呼唤民族精神、号召国人抗敌。在马廷栋看来,国难之际,就应投身《大公报》。


马廷栋没让令胡政之失望。他从翻译做起,越来越出色,不仅写国际评论挥洒自如,而且更是直接参与重大采访报道,在1943年更是独家采访了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与蒋经国专员一席谈》成为当时名震一时的重要篇章[注3],马廷栋的能力也得到了编辑部的肯定,并被提拔为编辑部副主任,成为《大公报》的中流砥柱。


▲ 作者供图:马廷栋专访蒋经国的报道,发表于桂林大公报1943年5月3日。


1945年8月15日,正是日本投降之日,标志着长达14年的抗争终于画上句号。而《大公报》刚刚出炉的报纸“日本投降矣”风靡神州(这个头版,今天仍是中国报业版面设计的百年扛鼎之作)。交版之际已是三更时分,大公报编辑们准备庆祝一番,但王芸生、徐铸成和胡政之等,毕竟年纪大了,在门外转了一圈,东倒西歪地散了。马廷栋则与七、八个年轻人,一路喝酒高歌至天亮。[注4]



当天慢慢亮起来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坐在山顶,相互问抗战胜利后有什么想法。马廷栋当时说,“报社要设立驻外记者站,做大国际新闻。二战刚刚结束,欧洲局势微妙,英美联盟与苏联之间又有矛盾,前方一定有很多故事。而且,中国作为战胜国,如果在国际谈判中争得自己的利益,这点非常重要,巴黎和会就是吃了这个亏,这一次,中国不能再错。”当时,马廷栋怀有一个国际记者梦。要实现,就要走向世界。


▍二


三个月之后,马廷栋就启程了,目的地是伦敦。一方面,他获得了在伦敦政经学院访学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也预感到,英国将成为下一轮国际新闻的富矿。


在大公报编辑部选拔驻外记者之中,拥有较佳外语能力及政治学专业背景的马廷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马廷栋驻英两年,也确实发回了不少重磅报道。尤其是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讲话”,更是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公开化。马廷栋已经成为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之一。


有未经证实的说法:胡政之其实不太希望马廷栋赴英的。因为他觉得,马廷栋最适合的岗位并不是采编。胡政之提过:“论文笔,在大公报众多才子之中,马廷栋只算普普通通;但是论综合能力,马廷栋是难得的全才。”这句话,倒是从多位老报人处得以印证。


1947年,胡政之越发焦虑,因为国内局势变得迷茫,国共矛盾开始激化,内战一触即发。同时,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大公报也面临着经营危机,局势甚至比起日军侵华之际更加扑朔。报业奇才张季鸾已经去世,其得意门生王芸生主持笔政,但王芸生毕竟不是经营人才。经营工作对于大公报来说,其实是生命攸关。“文人办报往往鄙于求利,但是,不考虑从印刷到发行,从广告到旅费,从营业到销路,往往就会断送报纸的前途。”[注5]大公报才子很多,但是经营人才,却是一只手数得过来。


同时,胡政之意识到复办《大公报》香港版[注6]的必要性——因为香港是港英政府统治,经济稳定,变数相对较小,适合报社长期发展。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为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内地的《大公报》因各种原因难以为继,只有香港《大公报》,活了下来。[注7]


复刊香港大公报的工作,由胡政之亲自挂帅。与此同时,马廷栋当时接到报馆的电报,要求他从英国撤回。马廷栋当时一路直击战后国际事件,不亦乐乎,接到电报后还有点莫名其妙,怀疑“是不是自己漏了新闻”。后来打听,想到这或许是胡政之的意思,于是第一时间返回香港。


▍三


胡政之与马廷栋的关系,可谓亦师亦友。胡政之其实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早期从事的也是国际新闻领域。在1919年,他参与报道巴黎和会,成为中国最早期的国际记者之一,后来接手新记大公报之后,转为经营管理。在1937年,是他把马廷栋招入报馆,成为马廷栋的“伯乐”;在1947年,他深感身体不佳,需要培养经营人才,此时又想到了马廷栋。


胡政之对马廷栋的欣赏,一方面是国际报道确实做得扎实,颇有自己当年的风采;另一方面,胡政之发现,这个富家公子潜力很大,毕竟其父就是大银行家[注8],身上多少有经商的禀赋。而且,马廷栋有一件事令胡政之印象深刻:1940年,刚入职不久的马廷栋,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一台印报机突破了敌军封锁线,沿着滇缅公路,成功地护送到了桂林。他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在大公报上下传为美谈。


除了马廷栋,胡政之还召唤了费彝民、李侠文、王文耀等人。这几位在胡政之眼中,也是兼具采编能力及经营能力的后起之秀。除他们外,还有一个年轻人,当时并未显山露水,他的名字叫查良镛,也就是后来的“金庸大侠”。复刊的日子非常艰苦,首先就遇到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当时银元大幅贬值,拿到香港兑换成港元,居然没几块钱,堂堂一群报业精英,在香港一下子成为“穷鬼”,连办公室都没钱租。后来几人四处寻求赞助,获得某位老板的一笔拨款,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并在香港九龙找到一个小小的房间,有了立足之地。[注9]马廷栋等人白天在这里办公,晚上就睡在这里,条件非常艰苦。胡政之好不容易找到了个住处,但离报馆较远,年近六旬的他,每天只能以公交车代步。


1948年的3月,《大公报》港版成功创刊,局面也开始好转。但此时,胡政之病倒了,不得不回上海医治。“先生何时归?”众人问。胡政之说,病好了就回来。结果,最后胡政之没有回来。不到一年后,就传来了噩耗。


胡政之的死,意味着大公报三巨头时代正式谢幕。国内有新闻学者说:胡政之的死,标志着大公报繁荣时代的结束。话虽如此,大公报还是必须得办下去,尤其是新生的港版,头炮还是打响了,香港读者反应也很踊跃,不能失去势头。几个青年骨干重新进行了分工,费彝民当社长,李侠文当总编辑,而接过胡政之的班、担任总经理[注10]的,就是马廷栋了。“马廷栋有经营之才。”这一点,胡政之早已认可。


▲ 作者供图:1948年,胡政之(前排右一)、马廷栋(前排左一)在香港浅水湾,当时香港大公报骨干合影留念。前排中间为费彝民,第二排左一为李侠文。


马廷栋对胡政之的死,伤心了好久。同时,他意识到,不得不放弃国际新闻的目标,转为经营了。从事采编写作可以留名,但做经营呢,就相当于转到幕后,从事琐碎的工作。为了新生的香港大公报,马廷栋心甘情愿地转岗了。香港大公报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一路稳健发展,在香港报业始终独当一面。鼎盛时代,香港大公报更是开设了《新晚报》、《大公周刊》等子报子刊。马廷栋的经营才华,还是得到了业界的肯定。不过,一旦有国际上的大事,马廷栋也重操旧业,踏上采访征程,比如1965年的亚非会议、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访华等。


更难得的是,马廷栋、费彝民等一直爱国爱港,大公报一直秉持左派立场,在关键时刻多次声称拥护国家利益。不过,内地大公报的败亡,马廷栋就无可奈何了,这也注定他达不到胡政之的高度。另外,在具体工作上,马廷栋还是有一些可商榷之处。比如,他十分欣赏查良镛,但对其写武侠不太支持,认为其“应该好好写新闻”。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查良镛成“金庸”后,大红大紫,后来更是自立门户,创办《明报》,与《大公报》成竞争对手。因此,两人缘分到头,分道扬镳。此前,金庸曾赠《十日谈》英文版(薄伽丘著)给马廷栋,并在扉页写有祝福语,马廷栋当时欣然受之;但得知金庸离职,马廷栋大发雷霆,愤然将扉页撕去……


这些年来,马廷栋跟家人承认,自己经常会想起胡政之。“如果当时有些事处理得更艺术一点,大公报就会好一点,查良镛说不定就不会走。”晚年时他看《三国》,看到诸葛亮委任姜维,马廷栋感叹道,“胡政之可以‘得天下英雄而用之’,我离那个境界还很远啊。”马廷栋手中的笔停下很久了,对于大公报一些旧事,他一直保持沉默。


胡政之的去世(1949),标志着内地大公报辉煌时代的结束;而马廷栋的去世(2003),香港大公报也陷入了低谷。两代报人,一脉相承,分别走过不同的时代。


(原标题:《从胡政之到马廷栋:两代报人的薪火相传》)


………………………………


注1:马廷栋:(1913-2003),广东广州人,193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系,后任大公报翻译、编辑、编辑部副主任、驻英记者、香港大公报总经理、副社长。


注2:张刃:《大公报的三驾马车》,《齐鲁晚报》2016年9月20日


注3:全标题为《赣南旅行通讯之一:与蒋经国专员一席谈》,发表于1943年5月3日《大公报》桂林版。


注4:此处为大公报重庆报馆。1945年各个办事处的精兵强将都聚集于重庆,一起规划抗战胜利的版面。相关细节由马廷栋妻子陈少春于2003年向笔者提供。


注5:此话出自陈纪滢对胡政之的回忆。见高林所著《重识胡政之》


注6:大公报香港版曾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过,但后来因日军袭港只能停办。当时的创办人也是胡政之。


注7: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注8:马廷栋的父亲为马伯年,为广州国华商业银行的大股东。在40年代胡政之还慕名拜访过马伯年,两人曾在广州黄花岗纪念碑前合照。可惜照片在文革中遗失。


注9: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注10:一开始香港《大公报》没设立“总经理”一职,只设“经理”。但到了60年代改为“总经理”。马廷栋同时兼任副社长、副总编辑。这个架构与抗战时期大公报是一样的。


题图为作者供图:马廷栋在担任香港大公报总经理期间。


【作者简介】 

马立明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评论员,政治学博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4:00 AM , Processed in 0.0379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