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9|回复: 1

汉朝并非孱弱,而是异常强大的朝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3 05: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朝并非孱弱,而是异常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似乎只有四个:汉、唐、元、清,历史上的三个盛世就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清朝的“康雍乾之治”,而汉朝从“ 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而汉朝自汉元帝以前的皇帝,除了上述的五位就是汉高祖刘邦和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历史上也鲜有这么一连七任皇帝都不简单的朝代。纵然元朝是公认的最强大。而作为我们汉人自己的朝代,当属汉唐,汉人一词的尊称也始于此。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张骞、苏武和王昭君的故事太出名了,所以国人总认为汉朝是一个孱弱的年代。现拟从对抗、和亲等几方面简单回顾强汉与匈奴的这段历史。

1。周、秦、汉与匈奴的对抗:

据《资治通鉴》中王莽手下大将严尤所分析:周、秦、汉三朝都头疼匈奴,都起兵征之,而皆未有上策也。周视匈奴的入侵如对待手臂上的蚊子,驱之而已,这是中策;汉武帝精兵强将深入沙漠千余里,但兵祸一起30余年,西汉罢耗、匈奴亦创艾,这是下策;而秦朝劳民伤财搞了个跨世纪大工程:万里长城,没有防住不说,还把秦朝给拖垮了,这是无策。汉朝面对的匈奴,则是历史上最强悍的民族之一,放到任何朝代都足以使任何王朝感到寝食难安的一个强劲对手。

其实春秋战国是历史上军事最精彩纷呈的时期,从不缺少战斗经验与武士,就单兵作战能力来说是除元朝外最强悍的时期了,所以凡是正面交锋一般都以汉军大胜为主,而汉军所受失利非战之失,而是由于吃对方游击战和沙漠动不动要深入千里无人烟的荒凉和气候不适应以及供给的问题困惑,如一个人就要备三百天的粮草,而一个人一年的360公升粮食就要用一头牛来背负(非牛力不能胜),而牛又要吃草、马也要吃草,匈奴所处沙漠,胡地杀卤多乏水草,水草也要自带,加上弓箭等消耗、水土不服的非正常减员。所以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在沙漠里能连续作战一百天而军需不成问题的。并且这么远征一次比就地取材的国内战争相比,更是伤国力。所以并非秦汉的士兵作战勇猛不及匈奴,而是对方等你集结完毕后,就分散逃走,然后找落队的或是等你供给成问题时杀个回马枪,不是战死的,都是被拖死的和消耗死的。

所以匈奴问题是周秦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顽疾,但匈奴对于强汉也是不敢正面交锋,只是以小规模骚扰为主,想积小胜为大胜。但自刘邦起采取和亲政策后,其实有 50年边境没有大的冲突。汉朝初期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连皇帝找出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都找不到。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光是中央政府养在长安的马匹都有40万匹,所以在国力强大后,汉武帝手下大将王恢统兵30余万在朔州诱伏匈奴主力未果,匈奴开始恢复了大规模的边境入侵活动,而大汗帝国反映也是更加严厉。

朔州诱伏四年后,卫青、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四路出击匈奴。次年卫青大捷把匈奴逐出河套,又过三年,卫青深入三百公里,灭匈奴两万余人。

然后霍去病穿越焉支山500公里杀万余人,然后一鼓作气深入1000公里,杀掳30000余人,夺取了河西走廊。因为河西走廊是匈奴与汉交接的最重要的战线,失去此防地后,匈奴只能依仗大汉军队无法远征沙漠的依恃,把国境后撤到沙漠以北。因为焉支山盛产“胭脂”材料,所以才有了匈奴的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时期最重要的一战则是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其中霍去病深入沙漠千余公里,杀掳七万余人并一直追击到狼居胥山,使得“漠南无王庭”。

到了东汉时期,汉家大将窦宪彻底解决了匈奴的民族问题,当时南匈奴已经归顺中国,大将窦宪与邓鸿、南匈奴王会师后突入沙漠1500公里使北匈奴王向西逃走,但亲王以下万余人被杀、20万余人投降,两年后再次重创还没恢复元气的北匈奴。致使北匈奴无奈只能西向欧洲迁移,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曹操。曹操为了北方的稳定,先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择立贵族为帅,另选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同时,曹操还把并州的中下层匈奴人编入汉族。这样,南匈奴上下完全编入曹魏政权,自此匈奴沦为下等民族。

而在五胡十九国乱华时,不甘为奴的匈奴也对汉人大开杀戒,“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只剩下了四百万人左右。以冉闵为首的汉族人们对入塞胡族发起绝地反击,当时屠杀汉人最残暴的羯族、匈奴被整个屠族,使匈奴史自此而绝。

所以,就其能征善战来说,汉朝是无出其右的。

2。弱势和亲与强势和亲:

好像柏杨有一个观点,中国史上越是强悍的朝代,如汉唐,就越是喜欢和亲,越是孱弱自卑的朝代,就越是没有和亲的资格。唐朝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以和亲为手段向突厥借到了500名士兵、200匹战马,尝到甜头后,唐朝共向少数民族和亲27次,其中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

汉朝和亲前后有区别,汉武帝之前,由于战乱而国力孱弱,汉朝是以被动和亲而换得50年边界安宁。和亲的始作俑者是刘邦。刘邦亲帅三十万大军牛气轰轰出征,却在山西大同反被匈奴40万大军包围,侥幸脱险后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和亲,本来准备让自己女儿鲁元公主和亲,但奈不过吕后的河东狮吼,结果从宫廷内选了位皇族女子,开创了历史上向外邦和亲的先例。刘邦死后,冒顿单于曾戏虐写信向吕后求婚:“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种恶作剧式的挑衅确实少见于史册,但是,性格刚强的吕雉选择了忍耐,她回信说:“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不足以自污。。。宜在见赦。”。

 其后惠、吕、文、景及武帝初年,基本上均遵此模式实施和亲。其实没人把和亲的公主当回事,匈奴在意和亲的陪嫁和赏赐之物,而汉朝在意的和亲后匈奴对汉的态度。

这一直到汉武帝武力讨伐之后,汉朝被迫的和亲才变成匈奴主动归顺后,为了拉近与汉室的关系,主动要求和亲,最著名的就是汉元帝期间的昭君出塞了,其实不必夸大王昭君和亲后的作用,那只是汉朝的实力和武力强大的结果使然。

而西域各国为了拉近与大汉的关系,也纷纷要求和亲,比较著名的就是汉公主的一位使婢冯嫽,冯嫽是随解忧公主来到乌孙的侍者,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为妻。她“尝持汉节为公主使”,遍访天山以南城郭诸国,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敬重和信任,人们尊敬地称她为“冯夫人”。可以说,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女外交家。

而嫁给乌兹王的解忧公主的一女被乌兹国王迎娶,乌兹国王深以迎娶中国血统的妻子为荣;莎车王国为了倚仗中国国威,迎取解忧公主的小儿子万年当国王,结果万年不成器不说还无恶不作,被忍无可忍的莎车王国皇族杀掉,但杀大汉血缘的人是不被允许的,于是住西域使节调发西域诸国的大兵进攻莎车并斩杀新王。

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自我膨胀后,先囚禁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西域都护府副校尉的陈汤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四万余人,又以使节身份调集西域诸国人马,一举杀死了郅支单于,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当时汉使节可以随时调集西域36国人马,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往往一个使节就能决定一个王国的命运。而班超赴西域时也就是36人马就足以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的人员,又废除亲匈奴的疏勒王。

3。张骞、苏武

张骞是因为汉想联合月氏王国两面夹击匈奴,而中途被匈奴捕获,匈奴王大怒: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我派使团穿越你大汉到南方的南越王国,联合其踢你大汉朝的屁股,你做何想法?就这样,也只是被捉后一个人配给一个匈奴美女强留在当地。也没有杀戮来激怒汉朝。

苏武之事就更绝,苏武手下副官贪功心切,莫名其妙杀掉人家智囊、然后劫持单于的母亲想逃往中国,把苏武闷在葫芦里不知。说实在话,就是杀掉苏武也是没有话说的,留苏武一命,也就是想与汉朝留条后路。

所以当今的国人一听到苏武牧羊、一听到昭君出塞,就觉得汉朝孱弱得不行,其实,汉唐唯独是我们汉人最强盛的两个朝代,若论武士精神和男人味,也只有从汉朝这样多事之秋的冷兵器时代去寻找我们早已久违了的英雄,怀念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发表于 2009-2-4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t's so bloody...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6 10:01 AM , Processed in 0.1447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