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0

[北美生活] 凌岚:20%的美国人花掉美国80%的医疗费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2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凌岚:20%的美国人花掉美国80%的医疗费用 

 2017-05-11 凌岚 大家


文 | 凌岚


什么是比死还要可怕的?是缓慢的痛苦的不死,这在国内的医院已经不陌生了:重症看护室里的昏迷;为了阻止四肢条件反射性动作,用布条把四肢紧紧地捆在病床的铁栏杆上;插管进食,靠护工用手指挤压排泄;呼吸和进食完全依靠机器……换到美国,这些医院临终护理惨状都不变,但还有另外一个情景,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使用高科技救护,在你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努力延长你的寿命。


假想琼瑶奶奶是一个普通的美国老人,勇敢地选择给重症失智的丈夫做大手术,她的三个继子女是否就会觉得她很伟大?临终救治中的合理和过度治疗的界限在哪里,这是琼瑶怒怼平家子女这段热闹八卦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这个问题纠缠了美国社会很多年。


人生终点救护不问价,这在美国的医院里非常常见,没有人敢指责你是任性巨婴,你或者你的子女,在你人生的最后几个月,敢毫不犹豫地决定做大手术,换肝移肾等等,你的绝大部分医疗费用是联邦政府的社会医保和私人保险支付,你自己掏的钱很少。救护不问价等于给很多美国人一张空白支票,可以海了花。2009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的“60分钟”节目,做了一则深度报道:“美国人临终看护的医疗价码”(The Cost of Dying: End-of-Life Care),关于美国医疗系统如何不惜一切代价救治重病的老年人;医院和各科医疗专家把医院的重症老年人当作医院创收的“现金牛”,摇钱树。接受治疗的病人和他们的子女对医保账单也并不审计,这样医院正好可以浑水摸鱼。



节目里展现了各种给老年人治疗的奇葩案例:85岁的老太太,身患重度心脏病和肾病,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奔走于老人院和新泽西一家医院之间,给她看病的专家人数达到13个。即使在她自己表示不想再治疗了,还给她做各种各样的测试,包括子宫切片这种通常给中青年女性作的妇科检查。她看过的专家门诊包括肠胃科、神经科,甚至还有心理治疗科,因为她说她抑郁。“都生命垂危了,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呢?”她女儿接受采访时说。


给93岁晚期癌症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花费40000美元;给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高级化疗药物,花费55000美元,这种抗癌“奇药”只延缓了病人一个月的寿命;最常见的老人救护案例,是71岁的直肠癌患者在大手术后昏迷不醒,在重症监护病房以每天10000美元的费用靠机器维修生命。美国人中有18%—20%的人在重症病房的昂贵医护中告别人世,这些生命垂危的病人在那里住了超过两个星期。节目采访到一个在重症病房住得最久的病人,住了六个月……用简单的算术,就可以估算这些天价花费。


节目采访到的最昂贵的手术治疗案例,是68岁的肝肾衰竭病人作了耗费450000美元的肝肾双重移植手术。制作节目时这个病人还活着,节目制作完成的时候,他因为多种手术后并发症,陷入昏迷,家属已经决定放弃治疗,“拔管”,让他平安离世。


以上案例中的每一个病人都是有名有姓的真实存在。


1993年1月新当选总统的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不久,第一家庭就面临一个老人临终看护的问题。克林顿的母亲,佛吉尼亚·克林顿,1994年因为乳腺癌去世。原本她已经病了很多年,多次抢救,最后几星期在重症病房中昏迷不醒,告别人世。克林顿的母亲生前是护士,并不富裕,医疗保险全靠社保,她病危时的全部医疗费用都来自于联邦医保。当时老太太的身份相当于新晋“皇太后”,谁也不敢跟第一家庭提”医保卡上的钱不够了”这种不讨喜的话,老太太在重症病房住到“自然走”。但是反对党的媒体还是把这个话题曝光了,质问如果老太太不是克林顿总统的母亲,她还能在重症看护病房连着数星期住下去吗?这个话题很快被更多国家大事热点取代,没有媒体再继续跟进,但是美国医保系统中昂贵的临终看护问题,从那时起一直到CBS的2009年“60分钟”节目深度报道,一直到现在,近30年来这个弊端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还变本加厉地恶化。


有一个说法,美国医疗把85%的费用花在美国人生命的最后六个星期,另外一个更常见的说法是“20—80”原则,即20%的美国人花掉80%的医疗费用,这个说法有多方数据支持,其中一个数据来源是奥瑞根州医保系统一家医护公司Care Oregan的统计,2011年该州25%的成年病人的医疗支出占全州支出的83%。在这些医疗支出里,住院费用绝对占大头。


一个移民洛杉矶的北京土豪说的,在美国住一次医院做胃切除手术,花去北京的一套房子的钱。而美国成年人75%是在医院里离开人世的,可见医院是整个美国医疗系统的花费的无底洞。在2009年,美国医保仅花在病人最后两个月医院临终看护这一项的钱是550亿美元,超过国土安全部或者教育部的开支。这些花费中20%—30%是打水漂,没有任何医疗效果。过度治疗并不仅没有减缓病人的痛苦,相反它们加剧了病人临终时的磨难。



1997年我的老外公在南京走的时候,虚弱的他拒绝再去医院,他说:“一把老骨头了,跑到冰冷的医院给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拨弄来拨弄去,又有什么意义?”对比CBS深度报道里的那些被各种专家测试,饱受先进医疗手段折磨的美国老人,八九十岁高龄换肾,换肝,伤经动骨,老外公的选择真是睿智。这些美国老人接受过多治疗,有的是自愿,有的并非自愿,属于病人和家属子女被医院忽悠。


给医疗系统造成沉重负担的临终医护,除了老人,还有一个年龄组是严重身体缺陷的早产儿,包括那些身体只有两三磅重,发育不足的微小婴儿,这样的百万美金早产儿我就见过两例,他们就是我身边朋友的孩子。对早产儿的天价救治费用在媒体的讨论中显然少于老年病人,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美国联邦政府的医保支出,一直是一个极其火爆的话题,所有人一提到医疗保险费用都是一肚子气。比如说我自己:2013年举家回到美国后,自己掏钱买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是美国医保业巨头“蓝盾”(BlueCross BlueShield),全家两个中年人带两个孩子,每个月的保险费不过是560美金;过了两年奥巴马全民医保开始,按月交的保费陡长到1100美金,以后每年都涨,如今的账单一个月近1500美元,是四年前的整整三倍,而我们家在这四年中健康状况并无改变,也没有人住过医院。之所以个人医保费用翻倍,是因为奥巴马的“全民保险”国策中一些硬性规定影响到私人医疗保险产品市场的产品价格,比如全民医保规定女性必须买怀孕和生育保险,家有儿童就必须买孩子的牙医保险,诸如此类,这些“必须”使医疗保险产品的价格失去原有的弹性,你没得可选,要么掏钱买,要么就去申请全民医保,没有医保的话,政府会罚你款。


如果一切照旧,我也就忍了,蒙老天眷顾,我们一家非常皮实,平均全家每人每年感冒一次而已。但是最近我发现情况不对了,就连偶尔去诊所一次的140美元费用,保险公司都不让给报销。原来年初新一季开始时保险公司已经变动了保险条款,我居住的周围这一带的医院诊所今年都不在蓝盾医疗保险系统内。按照蓝盾医疗系统“内”与“外”的区别,这唯一一次的诊所费用医保只付22美元,外加诊所给的10美元折扣,剩下的110美元要我自掏腰包。那么,蓝盾系统内的诊所和医院在哪里呢?我一查,离我并不远,55英里外,隔着一个大西洋的海水,在长岛!!!每个月交的医保月费如果不想打水漂,就得坐渡船到海对面去看医生。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蓝盾医保的距离,中间隔着大西洋呢。



如果我不花这个冤枉钱,用奥巴马的全民医保会不会好点?不会的。我们公司里的一个程序员的女朋友怀孕,她原来是加拿大人,到美国跟男友团聚,申请“全民医保”。怀孕后找产科医生,找得好辛苦!他们打遍康州和纽约交界地区的产科诊所的电话,最后找到唯一一个愿意接受全民医保的妇产科医生,他在布朗士区,她的一对双胞胎也就是在布朗士医院出生的,布朗士医院什么样子,我就不说了。


2月时邻居几家人去北面的佛蒙特州滑雪,其中一个滑单板的孩子摔断了手腕(单板滑雪里最常见的事故,因为滑单板者摔倒时往往本能地会用手支撑)。医保外就医,费用大部分得自理,结果这孩子的妈妈为了节省医疗费用,当机立断,撇下正在山里滑雪的一家人,自己带孩子驱车5个小时回康州治疗,出发前她让滑雪场的医务室给断手的孩子把手臂固定,打一针吗啡止痛,然后开车回家。可怜为节省医疗费,美国普通人已经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我经常咬牙切齿地觉得,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都是给美国的庞大医疗系统垫背的材料,我们就是那生产羊毛的羊们,“闻鸡起舞”中的鸡。有我们这些按时交税、交社保基金、交医疗保险的青壮年,“健康的大多数”,才有那些可以拼命花钱的20%人。


(本文原标题《美国医疗系统里的20-80原则》)


【作者简介】 

凌岚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在美华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9 10:41 AM , Processed in 0.1328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