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史地人物] 徐静蕾:“我很清楚,我的才华在什么程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静蕾:“我很清楚,我的才华在什么程度” 

 2017-03-28 宋宇 南方周末

 徐静蕾小时候的梦想是做记者,后来想做平面设计师,都没实现。从演员成了导演,她总结自己的经历:“不怕尝试”。(徐静蕾工作室供图/图)


全文共414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我不太会回头看自己表演。看别人,我会说,也许这样演会好一点;自己的电影,我一点都不看,都攒着,等80岁再看。

       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跟我不一样,我接受;你20岁就结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业,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徐静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我比人家差远了,不能比,不能提,一提太次了!”谈到同行凯瑟琳·毕格罗,徐静蕾直摇头,笑个不停。因为忙于新片《绑架者》的后期与宣传,她声音发哑,但说话时情绪欢快。


截至目前,凯瑟琳·毕格罗是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在好莱坞,性别仍会影响电影人的工作机会和薪酬水平。久而久之,因果颠倒,区别成了惯例。使毕格罗获奖的《拆弹部队》,冷静地呈现了战争给军人带来的复杂影响,按照惯常眼光看,不像女性导演的电影。

有人看过《绑架者》里的撞车戏,给徐静蕾类似的评价,“不像女性拍的,特暴力”。还有人问,她究竟是不是直女。她回应道:“工作时,我没有性别概念。”

由2003年上映的《我与爸爸》开始,徐静蕾已经导演了七部电影,前三部很文艺,后面的偏商业。不同电影类型,对应着她不同的人生阶段。

《绑架者》的女主角,是一个孩子遭绑架的女警,由白百何扮演。白百何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扮演乔乔,给徐静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部电视剧播出时,令徐静蕾广为人知的《将爱情进行到底》,面世已近十年。女演员们的职业道路,成长环境,变得相当不同。

2017年3月13日,徐静蕾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她追溯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职业选择,这些经历,影响了她对性别和社会的认识。


1
“脸上有雀斑、皱纹,才是一个真人”
南方周末:在外界看来,你是一个喜爱文艺的人,读书,做杂志,写东西,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做演员?

徐静蕾:我最早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和中央工艺美院,都没考上。于是我就上了一年实用美术课,准备第二年接着考。

学美术的过程中,有个中戏舞美系的学生,现在是挺有名的美术指导,说你考表演系吧。人生就走到了这个路口。我当时一门心思要学美术的,想做平面设计师,更小的时候想过当记者。我所有的课里面就语文好,数理化完全是一脑门子糊涂酱,什么都不知道。

美术学了三四年,书法学了十几年,没考上。表演系,什么都不会,就考上了。人的命运实际上挺随机的,当然跟你做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有关系。我有一个体会——不怕尝试。我如果没去试,就不可能做演员,今天也不可能做导演。我的人生路就是另外一条了。但很难说。

写博客,也是别人说你写吧,我就试试看。大家都认为我就是一个拍文艺片的,做《杜拉拉升职记》别人也不相信我,我就去试。

我觉得我的经历挺励志的,“有志者事竟成”,都不一定有志,只要你去试,教训是最好的经验。我绝不是那种人,脑子里把一座房子都盖完了,结果根本没挖地基。今天要说想盖一座房子,我会马上自己去找图纸、挖地基,管它呢。虽然不会盖房子,但我就不信,通过学习和寻求支持,我盖不成。

这是我做事情基本的思路,当然这会给我造成很多问题。因为不够深思熟虑,碰到的困难就特别大。

南方周末:做了这么多年导演,你现在怎么评价自己以前的表演?

徐静蕾:我是一个不回头看的人,因为看自己很难客观,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其实,我已经在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剪片子也会反复看,毛病我比谁看得都多。我不太会回头看自己表演,不会自己没事调出自己的片子看一下。看别人,我想说,也许这样演会好一点;自己的,我一点都不看,都攒着,等80岁时再看。

南方周末:和你被列入“四小花旦”时相比,《绑架者》女主角白百何现在身处的环境有什么变化?

徐静蕾:当然,现在市场产量变得更大了。过去当演员的人少,作品也少,现在作品多,人也多。所以不能说竞争就更激烈了。但肯定处在不同时代了,我们刚开始的那个时代没那么商业。大家认为文艺片才是电影艺术,商业片都是商人的把戏,我也是从那种观念过来的。

人确实活得越大越宽容,小时候的确有很多偏见。我们小时候觉得,别说40岁——我现在这个年纪,看30岁的人都觉得是阿姨:“她这么老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啊?”真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别说30岁,我40岁都觉得挺开心的。

南方周末所以你并不认为现在的环境有“更好”“更糟”之分?

徐静蕾:什么年代都会说“你是优秀的”“你是好演员”。有时候,我们对演员的判断会带有个人倾向,比如“我就不喜欢这样的女性”。有很多人说:“我就不喜欢徐静蕾这样的女的。”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我无所谓。比如白百何,不管你喜不喜欢,从演技、角色选择和对人物的理解看,她是一个挺棒的演员。

南方周末:白百何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扮演的乔乔,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

徐静蕾:率性、真实。我不喜欢表演痕迹特别重的,觉得假,我觉得演戏越真越好。我们营造一种气氛,一个场景,编一个故事,不就是让观众有进入到里面的感觉么?我自己喜欢的体系不是表现派,算是比较体验派的。

现在的片子,把演员的脸弄得特白,跟一面口袋似的,没有人的质感了。这是一个被美图秀秀改变了审美的年代。如果说个人自拍,为了显得美,我觉得没问题。但演一个人物的时候,那毕竟还是一个生活中的人。我们看一些欧洲或者美国的电影,人脸上的雀斑、皱纹,那才是岁月的痕迹。才是一个真人。


 白百何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扮演乔乔。(资料图/图)


2
“我理解别人不赞成我的生活态度”
南方周末:在国产影视作品里,目前女性角色大部分个性比较弱,经常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或者“玛丽苏”的模式。为什么会这样?

徐静蕾:可能因为大部分电影都是男性拍的吧。也有人说我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玛丽苏”,其实我不太知道什么叫“玛丽苏”。我影片里女性角色还是比较强的,我不喜欢那种哭哭咧咧的。

我男朋友是美国长大的,他有时叫我跟他一起看他们的青春片。我有个很明显的感觉,他们青春片里女孩都很强悍,很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青春片,逻辑基本都是深深爱上了一个负心汉。这跟社会发展、从小的教育都有关系。对于个人独立,中国多少还遗留着封建思想残余,1949年以前还“一夫多妻”呢。

我们男女平等的历程,真的很短。我觉得这很正常,只是不觉得那会影响到我。我没有那样的朋友,当然也不太会跟那样的人当朋友。从小,我爸爸不会因为我是一女孩,就要少学东西,或者就学绣花去。我碰到的老师,甚至我的男朋友,其实都是很自信和强大的。只有自信和强大的人,才受得了女朋友个性很独立,一般来说是这样。

我整个的成长历程是被鼓励做事情的。如果我过分打扮,我爸爸会觉得好奇怪,干嘛打扮成这样?这可能也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我绝对不允许人家用一些偏见来影响和教育我。如果谁有,我立刻就会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这对我来说是一条线,不能越过。我尊重你的想法,请你也尊重我的想法。人和人就是这样,基本的互相尊重。你凭什么认为你的生活方式比我好,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去教育别人?我发表了这么多言论,也只代表我自己,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跟我不一样,我接受;你20岁就结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业,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南方周末:在你的脑海里头,所谓健康的女性银幕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

徐静蕾:不同的戏不一样,很难说是哪样的。我这样一个人,他们说我拍的东西“玛丽苏”,那我也不知道了。每个人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不一样,人生阶段也不一样吧。

一个电影市场出现什么样的东西,其实关系到很多方面。欧洲片、美国片好,人家那种文化发展了多少年。我们其实有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甚至大家说二三十年代有点类似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因为很多历史原因,我们实际上是断了又重来的。

我也理解人家不赞成我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有的导演的人生经历当中,女人就是这样的。我甚至不觉得应该批评人家,应该同情。因为他人生中没有碰到过好的女人,所以才会对女人有偏见。他甚至可能都没碰到好妈妈,才会这样,这不是他的错。人到了一定年龄,还是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点,对生活和人类的理解应该更丰富一点,而不是自己陷入某种禁锢里。

南方周末:拍《绑架者》,似乎遭遇了很多剧情上的逻辑难题。有人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是两性固有的,你同意吗?

徐静蕾:我不是特别同意。当然,从大概率来讲,男生逻辑性相对强一点,有可能。但这是科学问题,不是我们拍脑袋说的。

我可能比很多男人都理性,这是我的职业造成的。一个人什么样,是他的经验、教育、基因等很多东西造成的,很难说男性就多强,女性就很细腻,不是的。我见过很多男性非常细腻,比如摄影师李屏宾,胡子特别茂密,以前我合作过两次,他超级细腻,镜头语言也非常细腻。

南方周末:现在你公开说自己选择不结婚,可能非常符合人们对“女权”的想象。你认同这种想象吗?

徐静蕾:这很正常。我们的社会,不管男的女的,目前到年龄结婚,被家里逼婚、催婚、唠叨的比比皆是。我觉得女权就是人权,不是什么男权、女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权利,对不对?最早黑人要有选举权,女性要有选举权,我有不裹小脚的权利,怎么就不能有不结婚的权利呢?只是说过去女性是被压抑的,所以会单独提出来——这是“女权”。

人家说什么,我不会在意。我反而有点同情这样想的人,因为他们被某些观念桎梏了,他们自己反而有很多困惑,一定要按照某一种方式去生活。我们写剧本、演戏、观察人,发现每个个体都有那么突出的个性,你很少会见到两个人一模一样。既然如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有个性呢?

3
“他觉得什么不庸俗?”
南方周末:最近接受采访时,你说自己大概在26岁时状态变得特别自由,这是什么样的机缘?

徐静蕾:我26岁的时候,情感上发生了一些事情,经过三到五年,我觉得各方面开始比较成熟。当然跟奶奶去世也有一定关系,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算是我干爹吧,也突然去世了。我觉得生老病死会让人看清很多东西,如果你认真看,会发现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那段时间是我很明显的成熟期,经过了各种很痛苦的事情。我真正觉得好的时候,大概是到2008年、2009年。

南方周末:《绑架者》对你重要吗?是你想拍的电影吗?

徐静蕾:我真正的作者电影是前三部,代表我那一段人生。我后来做商业片,自己也不能过不去,不会有那些看了得抽自己的东西,但那些电影,并不代表我个人。过一段时间,也许几年后,我会拍一个纯粹个人的片子。现在不着急,我觉得市场还没有成熟到那样。

我挺喜欢类型片,自己也会看很多,觉得很棒。但爱情片我现在看得很少,都那样,没什么特别。除非像《爱乐之城》,有一些歌舞。我喜欢《爱乐之城》,很多人很不喜欢。电影这东西,各花入各眼。

我没看奥斯卡直播,听说了那个乌龙。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荒谬,比戏剧写的都荒谬。我看朋友圈,有人觉得这电影很难看,甚至非常愤怒地说:很庸俗,为什么大家喜欢。我也不知道,他觉得什么不庸俗?

南方周末:你的商业片票房都不错。

徐静蕾:我不觉得我是个有天赋的人,我其实是一个很努力的人。我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不跟我一起工作的人,看到的都是女明星当导演了,或者说徐静蕾又拍了一商业片。我拍什么片都认真对待,连做裁缝也很认真,我做了一百多个包呢。

我知道人家外面说我是才女,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自己所谓的“才华”到什么程度。我的天赋也许只有30%,努力有60%,剩下的是运气。确实,你做的事情越多,越发现自己不懂的特别多。

南方周末在处理商业电影时,你怎么盘算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徐静蕾:商业片比较有规律。所谓编剧教程,没人写给文艺片,因为文艺片非常自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太多考虑故事结构。商业片要考虑。文艺片更多琢磨自己,商业片更多琢磨别人。

至于票房,我做文艺片,就自己拿钱拍,根本不用别人的钱,对自己负责任就好。我拍《梦想照进现实》,俩人嘚吧嘚吧说一天,就自己拍,为自己好玩儿,赔了是自己的,我愿意。

做商业片,我一定要考虑别人的信任,这不只是钱的问题。一个电影好几千万,有的上亿,谁白给你这些东西?有时候我想想都觉得挺可怕的,我怎么管这么大一件事。我跟制片人孟冰说,你看咱们俩女的,弄了一个大几千万,甚至近亿的项目,事后想,挺后怕的。因为这是责任,你请演员,演员都是相信你才会来,也是责任。

我尽我的力,不使出200%的劲,不把自己快逼疯了不行。觉得自己已经疯了,说明我是真努力了,我就这水平了。给别人赚多少,我不敢保证,但别让人家亏了。20万就可以管几个小朋友的学费、生活费。如果拍不好,不如拿这钱去做慈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8:15 PM , Processed in 0.1333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