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军事] 观察|双管齐下,俄罗斯缘何同时加强核与非核战略力量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9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察|双管齐下,俄罗斯缘何同时加强核与非核战略力量建设?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17-01-19 14:11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经过多场战争和军事冲突,俄罗斯已经深刻感到加强非核战略威慑的紧迫性,毕竟核武器很难轻言在战场上使用。但是核武器的终极威慑效用又让俄罗斯欲罢不能,在加强非核战略威慑力量力量同时也要推进核武器的更新。”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12日向媒体表示,俄罗斯2021年前计划把非核战略力量的战斗力提高3倍以上,将来逐步把遏制因素从核领域转入非核领域,以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加强信任。
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
核力量仍将优先发展
虽然绍伊古表示俄罗斯遏制因素将逐步从核领域转入非核领域发展,但“三位一体”核力量仍是俄罗斯国防毫无疑义的优先方向。目前,俄战略火箭军和海基核力量正在大规模装备现代化导弹系统,远程航空兵飞机正在升级。绍伊古透露,这将使这些部队的现代装备比例在2021年达到72%。
在陆基方面,俄正在部署“萨尔马特”液体洲际导弹、“边界”固体洲际导弹和“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发射洲际导弹。在海基方面,俄罗斯已经开建了7艘“北方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逐步取代“德尔塔”系列潜艇。目前,至少有两艘“北风之神”级潜艇已经装备了太平洋舰队。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表示,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准备在2018年亮相,这意味着空基核力量在未来几年也将进行更新。
显然,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目前正处于一个更新换代的阶段。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赵通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俄罗斯增强核力量是内忧和外患下的选择,内忧主要是遗留下来的核武器正在老化,亟待更新;外患是战略对手在增强核力量的同时积极部署反导系统,核威慑能力有被大幅削弱的可能。” 
“其实,近年来,世界各主要核大国都在更新核武库,只是俄罗斯举措比较密集,给人一种俄罗斯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核力量建设的感觉。”赵通说。比如,陆基方面目前正在推进的计划就有三个:“萨尔马特”、“边界”和“巴尔古津”,这在其他核大国是很难见到的。
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建光教授认为,核力量是俄“非对称”优势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优势俄不会轻易放弃;而随着“边界”“萨尔马特”“巴尔古津河”等一批先进战略核导弹的列装,俄战略核力量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SS-19洲际导弹发射瞬间,该导弹已经开始老化,亟待替换。
根据《原子科学家公报》发布《2016年俄罗斯核力量》一文,截至2016年初,俄罗斯共拥有约7300个核弹头并部署550个战略运载工具。其中,4500个核弹头配属远程战略运载工具和短程战术核力量使用,约1800个战略核弹头部署于导弹和轰炸机基地,700个战略核弹头和2000个非战略核弹头处于储存状态。
这些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主要是洲际弹道导弹,由于国力不济等原因,俄目前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大多数是苏联遗留下来的。以陆基核力量为例,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拥有5型共计334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240枚时苏联时期服役的老旧型号,约占总数的72%。为了维持俄罗斯核威慑的稳定性,俄一方面对老旧的SS-18、SS-19、SS-25进行升级延寿,另一方面加紧部署“白杨”-M、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并研制新型液体洲际导弹和固体洲际导弹。
从外部环境来说,主要对手美国正对核武器进行更新换代,并加紧部署反导系统,这些外部因素促使俄罗斯增强核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战略武器与军控问题专家吴日强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不断推进的反导体系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俄罗斯核力量的威慑和实战能力,尤其是美国积极拉拢盟国打造欧洲和东亚反导体系的针对目标就是俄罗斯的洲际导弹。
赵通指出,美国在冷战后一直谋求“核霸权”。按照美方的定义,“核霸权”是具有摧毁敌方核力量,同时又能消除敌方报复性核反击的能力。摧毁敌方核力量主要由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完成,而消除敌方报复性核反击则主要由美国反导体系负责。若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继续萎缩下去,在面对日益完善的美国反导体系时,俄罗斯核力量的威慑和实战能力将大打折扣,其影响和后果不言而喻。
俄罗斯增强核力量实际还是在谋求与美国在低水平上的核均势,保持全球战略平衡,营造有利于俄罗斯复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核遏制战略的“红利”和束缚
核战略是一国筹划和指导核力量建设与运用全局的方略,核战略的确立或调整能够很大程度反映一国对核力量的依赖程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核大国,其核战略也随着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进行了多次调整。总体上讲,在后冷战时期,俄罗斯核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
俄罗斯独立之初,当时受“回归西方”、“亲西方”等大西洋主义思潮的影响,俄罗斯在政治上致力于融入西方,其核战略继承了苏联后期的“单纯防御”军事战略理论,在核武器发展上遵循“合理足够”原则,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但是,在融入西方受挫后,俄罗斯随即于1993年底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的基本原则》,对核战略进行了调整,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强调核遏制的作用。在后来制定的“现实遏制”国家安全战略中,核遏制是“现实遏制”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强调核力量是确保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核遏制战略指导下,核力量建设被放在国家整个国防建设的优先地位。
9.11事件后,美国对其核战略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在2002年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将俄罗斯列为第一个必要时需要进行核打击的国家。作为对美国进攻性核战略的回应,俄罗斯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提出了“先发制人”核战略,在继续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的基础上强调“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原则,核力量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核武器不但适用于核战争,也适用于常规战争,核打击对象和使用空间也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其实,无论核战略如何调整,其核心仍是强调核武器的遏制作用,即慑止其他国家对俄罗斯发动核战争和常规战争。普京曾经强调,核遏制力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俄罗斯国防力量的基础,必须确保核威慑。
然而,俄罗斯一系列增强核力量的举措一方面反映了其“三位一体”核力量止衰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对维护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的诉求只能依靠相对可靠和廉价的核力量,而非其严重削弱的常规力量。
俄罗斯的核战略具有主动性、进攻性和震慑性等特点。在赵通看来,这种进攻性色彩比较浓重的核战略虽然灵活性不足,但在俄格军事冲突、克里米亚危机和军事介入叙利亚等事件上还是显示了其作用,西方国家正是慑于俄庞大的核武库和进攻性核遏制战略,才不敢在军事上轻举妄动。如果俄罗斯如果没有世界第二的核武库,结局就可能不一样了。
赵通指出,俄罗斯以核遏制为核心的核战略表面上看确实很有威慑力,但可操作性不强是其主要弱点,威慑意义大于实战意义。
马建光告诉澎湃新闻,核武器作为俄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核武器用于实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战备水平还不能检验一支军队的成色。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始终不看好俄军的战斗力,认为俄军只能靠核武器“撑场面”,不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
通过俄格军事冲突、克里米亚危机和叙利亚战场,俄罗斯已经认识到常规作战力量的作用非常重要,这对俄罗斯的非核遏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维持核力量优势的同时,俄军势必要适应时代发展,强化自身的非核遏制能力,力求打赢下一场信息化局部战争。
增强非核战略威慑能力
绍伊古强调,2021年前计划把本国非核战略力量的战斗力提高3倍以上。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央党校博士后王晓伟告诉澎湃新闻,绍伊古的表态表明俄罗斯正在推进非核战略力量的建设,在2015年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首次正式提出了“非核遏制体系”的概念,并把“非核遏制体系”定义为“为了使用非核手段预防针对俄罗斯联邦的侵略而采取的一整套外交、军事与军事技术措施”。
“非核遏制体系”定义是一个广义的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手段,具体到纯军事领域,“非核遏制”的核心仍是使用非核战略武器遏制对手。俄罗斯所定义的非核进攻性战略武器包括配备非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武器。
图-95MS机翼下可携带8枚Kh-101巡航导弹。
在叙利亚战场,俄军使用了图-160、图-95、Kh-101隐身巡航导弹、“口径”海基巡航导弹等先进精确制导弹药,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俄军非核战略量的实战和威慑能力。马建光表示,俄军在叙利亚成功地开展了系列作战行动,让西方对俄刮目相看,强大的非核战略力量能给敌人更加直接的震慑,提升国家和军队的声望。
马建光认为,从叙利亚战争中俄军的战法及俄军近年的军费支出上来看,未来俄军备发展方向还是会坚持“非对称”的原则,发展重点主要会集中在俄的传统强项上。比如模块化有人/无人装甲平台(“阿玛塔”“库尔干人”“乌兰”车族)、电子战设备和常规精确制导武器。而俄欲重振大国雄风,水面舰艇及远程飞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也是俄罗斯亟需的,虽然支出巨大,但相信俄罗斯会竭力发展这两类装备。
俄罗斯著名军事专家斯里普琴科认为,把非核遏制战略力量列入特殊的战斗系统并不意味着这一系统能够很快取代核遏制兵力兵器,非核遏制兵力兵器与核遏制兵力兵器将长期并存。之后,随着高精非核兵力兵器数量的扩大,非核战略遏制将在国家军事安全保障中发挥主要与实际的作用,哪怕在核武器仍然存在的条件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6:59 PM , Processed in 0.0619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