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7|回复: 9

【佛言】根大圆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3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8-8-19 08:56 PM 编辑

【佛言】根 大 圆 通
大安法师讲净土 2016-12-24

a64380a.jpg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6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楞严经》卷五,为净土宗修学五经一论中的一经经品,是由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所列入。

此章内容为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中询问诸大菩萨圆成佛道的法门。其中大势至菩萨提出其以念佛方法修学;关键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集中心神,专一忆佛念佛,维持净念相续不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11-28 02:16 PM 编辑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這篇經文很短,才二百四十四字,是念佛法門中非常重要的開示。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詳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全經共十卷,六萬多字。本章出在第五卷末,佛問諸菩薩及阿羅漢,當初修行,在十八界中,從那一法入門?時有二十五位大菩薩、阿羅漢,各各敘說自己最初修行入門的下手功夫,即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大勢至菩薩在二十五圓通中,列第二十四位,屬於根大圓通,觀世音菩薩為最後第二十五位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在楞嚴法會上,似乎並不重要,但對念佛人來說,卻不可或缺。

       現在大家所看的書,是民國初年台州府(即天台山)靜權法師受邀於上海功德林為念佛善信所說,時間是民國三十六年國曆三月二十五日,聽眾中有人將其筆記,很早就印成講義流通,我收集了一百多本,預備將來講時可用。因文少,若單印經文,只一張而已,雖然看起來很方便,但很難保管。我多年前曾在某地方講經,因為時間短,只三天,選一最少字的經,印成一大張,沒料到,經講圓滿,竟有人隨手亂丟,也有人拿去包糖果,本圖方便,反成褻瀆法寶。有了這次經驗,以後,短篇經文,不敢再印單張。

       這本雖是講義,大家聽的時候,看正文便可,講義留待自己有時間再研究。主要是第五頁有印光大師書寫的經文,為一代祖師的墨寶,也有人將其影印放大,彌陀殿中裱框,掛在前面左邊牆上的就是。我講並非全照講義,當然,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這篇經文,講的人不多,若非聽楞嚴經,或許很難有機會聽到。現在,先把經文念一遍: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經文念一遍,對全文大略有個印象,再解說。下有「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季夏常慚愧僧釋聖量書」字。

       「己卯」農曆六十甲子的己卯年。「季夏」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第一個月謂孟,第二個月仲,第三個月叫季,譬如春天,正月叫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四月是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這篇經文是印光大師在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夏天時寫的。「常慚愧僧」印光大師自謙之詞,說自己德學不足,時常心懷慚愧的出家人。「聖量」法名。字印光。依中國佛教習慣,法名又叫內號,師長才用,字號是外號,一般人方稱,因此,大多數人只知印光,不知聖量,念佛圓通章裱掛在彌陀殿,常有人問我:聖量是誰?釋聖量即是印光大師,後人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祖一生非常注重弘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老人家認為淨土三經,尤其阿彌陀經教人持名念佛,一日至七日得一心不亂,並未詳示持名方法,無量壽經也只說念佛好處,本章對持名念佛有相當完整的開示,故自印祖提倡後,一般淨宗道場都有讀誦解說,與普賢行願品,淨土三經,合稱淨土五經。文字比心經少,淨土行者若忙,沒空念阿彌陀經,也有人將其當日課,每天讀誦。

       現在我照經文用講話的方式說一遍,加深大家印象,再詳細解釋。

       當時楞嚴法會上,釋迦牟尼佛要弟子各說親證境界,有二十五位菩薩、阿羅漢自我介紹,六根、六塵、六識,七大之地、水、火、風、空、識,都有阿羅漢、菩薩說明,其中耳根是留在最後(根大圓通之後)。識大之後,由大勢至菩薩說明根大圓通,隨彌勒菩薩後,即從座起,介紹自己親證念佛三昧的經過。

       「大勢至法王子」,法王子是菩薩的通稱,「與其同倫」同倫,共同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的同道,「五十二菩薩」五十二非五十二個,而是信、住、行、向、地、等覺,再加十信前的乾慧地,共五十二階位,每一階位都有無數菩薩,跟隨大勢至菩薩,參與楞嚴法會,聞佛說法。五十二階位的無數菩薩,隨大勢至菩薩「即從座起」即刻從座位上起來,到佛法座前「頂禮佛足」,向佛行最敬接足禮,「而白佛言」合掌稟白釋迦牟尼佛,自述親證三昧的情形,下之經文,都是大勢至菩薩講的話。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我回憶過去無量恒河沙劫以前,有位佛出現世間,名叫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一大劫中,先後有十二尊佛出世,連續相繼在世間教化眾生,最後一尊,名叫超日月光佛,就是我初學時的親教師。「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怎麼修呢?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譬如有甲乙兩人,或張三、李四兩人,張三念念不忘李四,李四早已忘了張三,這兩人縱使重逢,相見不相識,如同未見般。「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假使反過來,兩人常相憶念,思念深切,不只今生今世,縱經多生多世生死流轉,也如影隨形,決不會分開。這比喻什麼呢?專念者如佛,專忘者如眾生,佛念念不忘眾生,眾生卻不念佛,假使眾生念佛,如佛念眾生般,則如影之隨形,永不捨離。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再比喻說,十方諸佛,悲愍憐惜眾生,像慈母想念兒女,「若子逃逝,雖憶何為?」若為人兒女者,棄父母不顧,浪遊他方,慈母雖日思夜念,又有什麼作用呢?「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倘若兒女思念母親,也像慈母憶念子女一樣,舐犢情深,別說今生,縱使經歷多劫,也不會失散分離。

        以慈母喻佛,子女喻眾生,佛是眾生大慈悲父,超過世間父母千萬億倍,常憐念眾生,眾生常不領情,不肯念佛,故不相見。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假若眾生心,能真切的憶佛、念佛,或現前今生,或臨終,或將來必定可以見佛,親近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離佛不遠,就靠憶佛念佛,不必借用他法,自然破迷啟悟,心開見佛。「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又比喻說,好像香店作香賣香的地方,進入其間,久受熏習,自然身有香氣,常憶佛念佛,以佛之法身香、智慧香莊嚴我們身心,便可轉凡成聖,這就叫作「香光莊嚴」。香光莊嚴就是念佛法門的名稱。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在因地受超日月光佛教誨,即從念佛下手用功,以念佛心,念到一心不亂,親證無生法忍,為不退轉的等覺菩薩。「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現在來此娑婆世界,用我念佛修行法力,攝受念佛之人,引導歸向西方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世尊問我如何修行,而得圓通?我和前面二十三位菩薩、阿羅漢不同,他們各各有選擇,或從眼根入,或從身根、意根入,或從色等六塵,眼、耳、鼻等六識入,或從地、水、火、風等六大入,我無選擇,不固定一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是最重要的宗旨綱領,念佛如何念?都攝六根念,淨念相繼念,能這樣用功,就能得念佛三昧,我認為這是斷煩惱了生死、證圓通的最好方法。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向外境馳求,只守住一句彌陀聖號,精進努力,讓念佛清淨之念,相續不間斷,照這種方法修行,一定能證圓通,得三昧,開智慧,超三界,究竟成佛。

       先銷文,讓大家對經義有些概念,才不會摸不著頭緒;心理有個譜,像蓋房子,地基打好了,再依文字作較詳細的解釋,只比銷文詳細些,不是很詳細,若細說須花不少時間。

       先解釋題目。「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實際上,應該是六根圓通之根大圓通。一般經典將宇宙萬有分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沒有根大,楞嚴經講七大,「根」或說「見」。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大,本是眼根對色塵,看見的見。為什麼六根圓通稱見大呢?因六根所對的境界,各各有見聞覺知,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曰知。六根對六塵,各有其見分,念佛就是從收攝六根的見分下手,因此,見大不單指眼根的見,而是六根對六塵,發生作用時,都有見聞覺知的見分,也是唯識家所說之四分,外境為相分,能照境起分別的是見分,見分後有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對相分,即心對境,六根對六塵時,不生妄念,完全將見分歸趣於佛號中,稱為見大,約六根言,則屬根大。

       楞嚴經是簡稱,古德認為當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才不會與另外一部楞嚴經混淆,藏經裡有「首楞嚴三昧經」,也是講修定的方法,不閱藏者不知,一般提到楞嚴經,都以這部十卷經文的為主,流通廣,寺院早課楞嚴咒出於第七卷,本篇在第五卷末。也有稱作「大佛頂經」的,易與密部許多佛頂經混亂,因此,古德認為國人好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比較妥切。

       「大勢至」待經文時再解釋。賢首宗釋經題,另有一種「作對式」的講法,就是把經題內所含的意義,配合相對的道理解釋,挺有意思。若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十三個字,約法義,可分為四對。楞嚴經是總,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別,謂「總別一對」。楞嚴經是總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別名,和其他不同,故曰別。別題中,又有第二對。依賢首宗,習慣將經文分為「能詮之教」,詮,顯也。念佛圓通章的章,為「能詮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是「所詮義」,即經文所詮釋的道理,屬「教義一對」。大勢至菩薩念佛是修因,圓通是果,從所詮義中,又分出「因果一對」。修因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又可分第四「人法一對」,大勢至菩薩,是能修之人;念佛,為所修之法。所以,題目中共有總別、教義、因果、人法四對。

       題目除「楞嚴經」三字外,其他在經文中都有,不提前說明。「章」為後人所加,因十卷楞嚴經,六萬多字,並沒分品,既未分品,單錄這段經文,就稱作另外一章,講念佛得圓通的方法,由大勢至菩薩修成,故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現依經文解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講義叫作「經家敘語」,結集經典者,說明當時大勢至菩薩,要稟白釋迦世尊,關於念佛圓通道理時的恭敬禮節。

       「大勢至」菩薩名。大家都知道,是西方三聖之一。西方三聖,中間為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以佛左右為主)。觀世音菩薩與娑婆眾生有深因緣,所謂「家家觀世音」,無人不知,不管個人信仰如何,對觀世音菩薩如何稱呼,大家都知道菩薩尋聲救苦,大慈大悲的精神,在中國佛教裡,感應最多,經典除普門品廣為流通外,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觀世音菩薩時,也有觀世音菩薩對其開示的一段經文。楞嚴經第六卷開始,約有半卷的文字,介紹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的經過,及三十二應、十四無畏等功德。而大勢至菩薩,除了念佛圓通章外,並無專門經典,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念佛圓通章,專門開示念佛方法,極其簡單扼要,明朝以前,較少流通,明末,講說楞嚴者多,註解也多,漸漸廣為人知。崇禎年間,天台宗正相法師,單就此章作解釋,謂「念佛圓通章科解」,現存卍字續藏。清朝初年,賢首宗一位偉大的續法法師,著有圓通章疏鈔,最為詳細。可見明末清初,已有弘傳,往後直到民初,印光大師倡導,淨宗道場才廣為弘宣。從前,我也曾在念佛道場或佛七時講過。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云大勢至。何以名為大勢至呢?思益梵天所問經(簡稱思益經)大勢至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說,我舉足所到之處,大千世界及魔王宮殿,都會震動,因此,名為大勢至。顯其威德神力不可思議!

       觀無量壽經中,觀大勢至菩薩的經文說:「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這位菩薩,行走時,十方震動,坐時,極樂世界七寶地動。我看經看到這兒,覺得大勢至菩薩行、坐之時,極樂世界眾生如嬰兒躺在搖籃裡,大概很舒服吧!其實,這只是說明菩薩有此能力,並不是非震動不可,或許是隨緣震動,我們不會有感覺,不必緊張。

       另有一名為「得大勢」,悲華經云「得大勢菩薩」,得到廣大勢力的菩薩。又說:得大勢菩薩於寶藏佛前發願:「願我世界與觀世音,等無有異。」希望將來成佛時,世界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實際上,這兩位菩薩以世間話說,就是師兄弟,觀音菩薩如大師兄,大勢至菩薩是小師弟,是阿彌陀佛左輔右弼的大菩薩,助佛教化。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雖稱無量壽,但是,是有數量的無量,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將來入滅,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和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入滅後,大勢至菩薩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接續觀音成佛,在彼土教化眾生,故發願國土與觀音菩薩無異寶藏如來為彼授記:「由汝願取大千界故,今當賜汝為得大勢。」因你願力,將來成佛,世界與觀音同等莊嚴,所以,為你授記,名叫得大勢。得廣大威德勢力,成就莊嚴淨土。

      又名「無邊光」,打七大回向,禮西方三聖時,大勢至菩薩為「無邊光熾身」。無邊光也是出自觀無量壽經,經云:「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有緣,得光照觸,能離三途之苦,得無上道力,所以,名叫無邊光。一人具三種名號。若按本章經義,為何名叫大勢至呢?古德解釋說:「能念大勢佛(即超日月光佛),能攝六根妄,能接念佛人,故名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由大勢至菩薩發起,表修念佛法門,能使眾生開發廣大智慧,出三界諸苦,成就常樂我淨的涅槃妙果。

       「法王子」是通號,凡等覺菩薩,荷擔如來家業,皆可稱作法王子。法王,指佛,法華經云:「佛為法王,於法自在」。王者,自在義,究竟成佛,一切法無不了知之義,不是領導管理。菩薩如太子,將來成佛,續佛家業,為佛真子,名法王子。悲華經云:彌陀、觀音、勢至,於久遠劫前,三位同生一世,當時,阿彌陀佛是轉輪王,觀音為長子,大勢至是次子,多生累劫,不離左右,一起自行化他,故稱法王子。現則彌陀為法王,將來觀音成佛,勢至為補處菩薩,觀音入滅,彼示現成佛,續化眾生,今為等覺,稱法王子。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和其共修的同伴。「同倫」同類也,有兩種意思:一、自行同類——五十二位皆修念佛法門。二、化他同類——度生的方法、時節因緣等,也與大勢至菩薩一樣。

      「五十二菩薩」即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位,另一階位,古德都認為是十信位前的乾慧地。因根據楞嚴經說,乾慧地之後,才證初信。這種講法行得通,因經中並未表明五十二位的特定位次。也有認為是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等覺沒錯,妙覺則不妥當,因妙覺乃佛之尊稱,成佛叫妙覺,現將佛視作菩薩,把佛降為菩薩,這種講法不正確;且大勢至是等覺,怎可與妙覺佛果同等呢?也不合理!

       以我個人看法,楞嚴經不是說五十二位,而是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在十回向後,初地前有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的四加行位,唯識家也這麼說。我個人認為若不將乾慧地納入,從十信起,把四加行合為一地,作一個加行位,再加等覺,為五十二位,也行!本章出自楞嚴經,這種說法並不相違。楞嚴經雖講乾慧地,只視為初信的前方便,並沒拿來建立階位,古德納入也可,但也可以把四加行列入,因楞嚴經四加行,皆稱為地,四加行為一地,等覺為一地,合成五十二位也可以,這是我個人的看法,相信能符合經旨。五十二個階位是通途說法,楞嚴經第八卷開始,十回向後便談到煖、頂、忍、世第一,五十五位。

       五十二階位的菩薩,究竟有多少?不清楚。因同修念佛法門,功夫深淺有別,或證十信,或證十住,或十行、十回向,或證加行位,或屬十地,最高是等覺位。這些菩薩「即從座起」,馬上從座位上起來。什麼時候從座起呢?彌勒菩薩說識大圓通後,大勢至菩薩率領同行菩薩,即刻從座位上起來。「頂禮佛足」五體投地禮佛。印度習慣,禮佛時,頭頂觸地,雙手翻掌,表接佛足,謂之頭面接足禮。人最寶貴的是頭頂,雙腳踏地最為卑下,以人最尊貴的頭頂,接托佛足,表至極虔敬,這樣講,才不會有語病。有人解釋說:以我最尊貴的頭頂,禮接佛最卑下的足底,這就有語病了,佛足既然卑下,為何要禮拜呢?這種註釋不恰當。「而白佛言」稟白釋迦牟尼佛,說出下面的話來。長輩對下輩講話用「告」下對上曰「白」,古時長幼尊卑分得很清楚,不像今人隨便。「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三句,表對佛之恭敬,以身、口、意三業清淨稟報世尊。下之經文是大勢至菩薩向佛報告,修念佛法門,證得三昧的情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11-28 02:17 PM 编辑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

       「我」大勢至菩薩自稱。我回憶過去久遠劫前。「恒河」,新譯殑伽河,此云天堂來,水源地高,如天堂流下來般。我們中國有黃河,源自高處,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印度人視恒河為福河,認為時常飲用沐浴,可以消災獲福,直到現在,還是如此。世尊常在恒河兩岸說法,大家都知道恒河沙細且多,所以,佛講到多數,常舉恒河沙作比喻。「恒河沙劫」一沙喻一劫,像恒河沙那麼多的無量劫前。「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時間最長叫劫波,最短稱剎那。劫有大、中、小三種,如人壽從十歲算起,每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止,是為一增,再從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止,為一減,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一小劫,有人照這種算法算過,等於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世界形成須一個中劫,形成後讓人居住也是一個中劫,漸漸變壞,到究竟滅盡,各須一個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也就是世界成、住、壞、空一遍。大勢至菩薩回憶過去,如恒河沙數那麼多的大劫以前,可能也在娑婆世界,大家聽過無量壽經,經中說觀世音與大勢至,都是在此土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有佛出世,名無量光。

       或許也是娑婆世界,有一尊佛出現世間,名叫無量光。過去諸佛,同名的很多,不只一位,阿彌陀經六方禮讚的西方世界裡也有無量光佛,是同名佛,不是指阿彌陀佛。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十二尊佛相繼在一大劫中,出現世間,第一位名無量光,最後一位名超日月光,中間十尊佛,沒有列名。古德皆依無量壽經,將彌陀十二個別號,當作十二尊佛,也可能是同名吧!無量壽經裡,第一名無量光,第二無邊光,接著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前後佛名相同,中間或許也一樣吧!?但這兒是「十二如來,相繼一劫」,第一位入滅,第二位接著出世,如是十二位,相續不斷,教化眾生,不是指同一尊佛之別名,而無量壽經,是講阿彌陀佛又具此十二種號,二者不可混淆,誤認為是同一尊佛,在此,是十二尊佛,只不過名字相同而已。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彼佛」指超日月光佛。前十一位或許曾親近過,但此主要指第十二位。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

       平常說念佛有四種: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實相乃通途的修行法門,因此,蕅益大師解釋楞嚴經到念佛圓通章時,把念佛分成三種說明:一、念自佛,二、念他佛,三、雙念自他佛。「念自佛」就是實相念佛,念自己本性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便是實相理體,如禪宗參自家本來面目,法華經之「求證如來實相」,都屬實相念佛,即念自佛。「念他佛」如念阿彌陀佛、藥師如來、觀世音菩薩等,有念之對象,對方是我所念,謂念他佛。念自佛,也念他佛,兩種並修,是「雙念自他佛」觀想、觀像都出自觀經本章著重於持名念佛

       約通途論,菩薩從初發心到等覺,沒有不修念佛法門的,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親近文殊菩薩,文殊教發菩提心後,往南方參德雲比丘,第一位善知識就教他修念佛法門,五十三位善知識參圓滿,最後普賢菩薩,教修十大願,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菩薩道從始至終不離念佛法門。不離的原因,大智度論和十住毗婆娑論都說:初心菩薩,猶如幼鳥,只可纏枝,在樹枝間走跳,不能翔空致遠,因此,不可離開母鳥。比喻初心菩薩,不能離佛,要常念佛、親近佛,否則,道業難成。

       大勢至菩薩初發心時,超日月光佛就教他修念佛三昧。「三昧」屬舊譯,新譯三摩提或三摩地。修行成就定功,心不散亂,如水澄淨,不生漣漪,與所修法門,打成一片,謂之三昧。念佛者,心與佛相應,念念不忘佛,事理圓融,自他不二,能所雙亡,便是證得念佛三昧。

       在四種念佛中,現約持名念佛言,因初學凡夫,依持名念佛較易入門,持名也有事念、理念的差別。所謂事念,即以心為能念,佛為我所念,心唯佛是念,心與佛不相捨離。古德說:事念的修持,要做到內心只有一句佛號及淨土之依正莊嚴,除此外,不緣其他雜念。念佛,念念從心起,從口出,從耳入,字字分明,輪轉不息,相續不斷,不昏沉,不散亂。若念久口乾,則心念口不念,寧可心念口不念,切莫口念心不念,若口念心亂,得不到利益,假使能做到這種程度,事念就達成了。進而念到心佛一如,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不一不異,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的當體就是阿彌陀佛,除此外,沒第二念,即是到了心佛一如,自他不二的理念境界,事念理念達成,就得念佛三昧,入此甚深正定中,便能開發妙慧,斷煩惱,了生死。


       念佛的人,臨終起碼要有降伏妄念的功夫,貪瞋癡不起現行,正念分明,切願求生,除聖號、切願外,更無他念,才是事一心境界,往生便無障礙。這只是初步,若論徹底,要做到理一心,斷見思惑,方是究竟。凡夫處於五濁惡世,要做到這等功失,談何容易!聲聞最利根須費時三生,鈍根六十劫,才能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假使能破除見思惑,不往生也能了生死。因此,念佛法門的殊勝處,在只須伏惑,煩惱種子不起現行,正念分明,心不顛倒,就能往生。但功夫要在平時,否則,欲求臨終正念分明,願力現前,無所障礙,非常困難!下用比喻,說明念佛方法。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譬如有甲、乙兩人,本是朋友,甲專念乙,乙不念甲,完全不記得甲,這兩人,縱使相遇,等同未遇,見面如同不見,甲雖見到乙,認識乙,乙卻不見不識,原因是乙根本忘了甲。這比喻佛常念眾生,時時在眾生心中顯現,但眾生不念佛,不認得佛。十方諸佛,殷念眾生,憐愍眾生,剎那不捨,可惜,眾生迷於五欲,背覺合塵,一點也不肯回光返照,佛雖現前,視若無睹,當面錯過。其實,諸佛菩薩常在世間,只因眾生不相憶念,所以「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俗話說:「遇仙不識仙。佛菩薩雖常示現世間,但一旦被識破,則去無蹤影。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在第四種上說,佛開示菩薩及大阿羅漢,若示現世間度化眾生,身分暴露,不宜久住,恐眾生生愛著、邪見,反弄巧成拙。所以,真正佛菩薩示現,絕不會自暴身分,只有邪魔外道,才會自稱某佛某菩薩化身。大家若碰到這一類情形,當知其虛假不實。中國佛教史上,有許多示現事跡,結果都是如此,除非如宋朝濟顛和尚,示瘋顛相遮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摸不透,猜不著,可稍許久住,若示如常人,一旦被知,絕不稍留。如唐朝之寒山、拾得、豐干,豐干禪師是彌陀化身,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平日瘋瘋顛顛,有如嬉痞,裝瘋賣傻,根本看不出是菩薩化身。當時閭丘胤,欲至台州府任知府,將赴任時,頭疼不已,醫藥無效,閭雖信三寶,但非深信,一天,來了一個出家人,就是豐干禪師,取水持咒,用指沾水,拍其額頭三下,病即癒,非常歡喜!於是請問禪師,駐錫何處?告言:住天台山國清寺。再問:弟子正要往台州任知府,不知國清寺還有其他高僧嗎?豐干禪師答:「我不算數,有寒山、拾得,二位是文殊、普賢菩薩化身。」閭上任三天,即訪天台,見知客,說明來意。知客師嚇壞了,以為這兩位瘋和尚,不知何時得罪了官方,不及通報,引至廚房,只見兩人披頭散髮,以殘飯菜渣為食,衣著襤褸,嘻嘻哈哈,不知所云。閭丘胤五體投地頂禮說:二位大士出現世間度眾,弟子不知,請受弟子一拜。兩人同聲問:誰教你來的?答:豐干禪師。二人邊跑邊嚷,豐干饒舌!豐干饒舌!彌陀不拜,禮我何為?閭丘胤追至寒岩,見石門一關,從此,消聲匿跡。閭懊惱不已,認為大菩薩示現,竟受人欺,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當時,唯國清寺方丈和尚,明心見性,知其真實身分,寺眾皆不知,沒人瞧得起他們。閭丘胤尋視寒岩,抄下寒山詩,流通紀念,今人所見寒山詩鈔即是。

       拾得詩較少,示如凡夫,由國清寺方丈從路邊拾回,故名拾得,意思是揀回來的。長大後在寺中修行,與寒山結為至友,兩人裝瘋賣傻的過日子,寒山從何而來?沒人知道!

       豐干禪師,也沒人知道是彌陀化身,現禪師身,平時也沒什麼表現,因治癒閭丘胤的頭痛,由此,得知寒山拾得的本跡,也由此因緣,知道豐干原是彌陀化身,從此,豐干也隱而不見了。這便是「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國清寺的人,日日與彌陀、文殊、普賢共處相見,竟日日錯過,視若無睹。彌勒菩薩也一樣,若非入滅時寫下「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的偈頌,大家也不知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化身。寒山詩警策世人處甚多,直到今天,還受許多人欣賞研究,學佛人尤其出家眾,更應多讀。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二人」即甲乙二人,相互憶念,既深且切,不但今生,「從生至生」,生生世世,「同於形影」像身與影般,「不相乖異」,不相違背捨離。

       前說佛恒念眾生,眾生卻不念佛,見如不見,逢若未逢。假使眾生念佛,如佛念眾生般,「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念佛要念到除佛外,無第二念,才是深念,能如是心心相應,「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則不僅今生,甚至生生世世,都如影隨形,不相捨離。人在陽光下,有形必有影,形正則影端,人動影也移,走到那影跟到那,「不相乖異」乖,違背;異,離開。絕不會互相違背離開。眾生念佛,如佛念眾生,當然就不會離開佛,如影隨形,常在佛左右。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理和前面二人相憶同,但以母子為喻,更懇切,更能體會佛的大慈大悲。

       十方諸佛,悲愍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像母親思念孩子。為何不用如「父」憶子呢?因兒女是母親懷胎十月,三年乳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辛苦撫育,方得成長,年歲漸長,讀書就業,逾時未返,母親倚門盼望,擔心安全,心焦如焚,對兒女永遠牽腸掛肚,所以,以母憶子喻之。其實,佛憐念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勝母愛百千萬倍。世間子女,若忤逆不孝,屢傷母心,父母也會厭離,甚至脫離母子關係。佛則不然,對造惡業毀謗的眾生,恐其墮落,更加愍念費心,不忍捨棄,較母愛有過之而無不及,故莫空勞佛慈,辜負佛恩「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慈母憶子,子離家出走,棄母而去,母雖憶念,又有何用呢?義為佛度眾生,必須有緣,眾生遠離佛,不生信仰,不受教化,佛也沒辦法。佛有三不能:一、無緣不能度。二、定業不能移。眾生業力現前,須受果報,佛也無力改變,因自作自受,佛只能作增上緣,嚴重定業,佛也不能移。三、佛不能度盡眾生界。佛發願要廣度一切眾生,但不能度盡眾生界,雖如此,佛之願力、道力,仍念念不忘眾生。法華經信解品中,窮子甘受貧苦生活,捨父逃逝,寧可乞食,也不肯回家,作父母的又有什麼辦法呢?就如佛世時的城東老母,及凶惡之村,佛與其無緣,不能度化,唯目犍連能為,是神通關係嗎?不是!若論神通,佛更超勝,只因多生前,彼村村人,皆為山中毒蜂,如今之虎頭蜂傷人,居民欲用火燒,時目犍連是樵夫,脫衣保護,送往他處,因而結下善緣。今生業滿,轉生人道,又共居一村,惡性猶存,非目犍連尊者,不能教化,他人去,恐有生命危險!尊者入村,果然各各歡喜迎接。為其說法,皈依信受,作三寶弟子。可見,有緣方成。所以,眾生要與佛多結緣,莫把佛當作萬能。「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沒和三寶結緣,佛想度也莫可奈何!世上有很多這樣的人,目前據統計,台灣學佛者不少,真論起來,也不見得多,還有許多為非作歹的,仍遠離佛,原因就在沒跟三寶結緣。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違遠就是前面的乖異。孝順的兒女,不得已外出工作,心也念著母親,古有孝子上山砍柴,母因事咬指,而子心痛,趕緊返家,母子連心故有此感應。子憶母,如母憶子,母子緣深,縱經多劫,也不相捨離。念佛該如何念呢?應該像佛念眾生一樣,眾生視佛如慈母,心心相憶,方能與佛打成一片,心佛一如。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憶和念有什麼差別呢?心常惦記著叫憶,譬如我們每天為衣食奔波,不工作不行,心仍不忘一句阿彌陀佛,不忘極樂依正,再忙都記著。今心曰念,當下這一念心念佛,不念過去、未來,有人寫唸,是錯的,那是口念心不念,憨山大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请见注] 口念佛,心妄想,如魚喝水,嘴動個沒停,一滴也沒下肚,從兩鰓流出,得不到利益,因此,念佛重在心念,寧可心念口不念,切莫口念心不念。

       「憶」心中記掛著,有這件事必須做。「念」從心起,從口出,由耳入,如是心起、口出、耳入,輪轉不息,為求專心,不妨記數,印祖教人三三四的十念法,字字分明,再加密記,妄念不易生。念佛若不用心,溜口而過,念經持咒也一樣,經咒背得滾瓜爛熟,稍不注意,口中南無喝囉怛那,心中依舊可以打妄想,這樣,念得再多,又有什麼利益呢?!所以,念佛一定要作意,不作意則心不專。

       有人覺得不念佛沒妄想,越念心中妄想愈多,其實,不念佛一樣多妄想,只是沒察覺而已,如屋內塵埃飛舞,但肉眼看不到,一道陽光透進來,才知微塵無數。平常自覺沒妄想,就好像肉眼看不見微塵,透過念佛,才發覺妄想紛飛。妄想多莫勉強壓制,古德說:「對治妄想,不制不隨。」妄想未起,不強制不令起,「我不讓他打妄想」,這便是妄想。妄想已生,不跟隨,好比牛偷吃農作物,要立刻警覺拉住,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又說:「欲除妄想徒增病」,只管念佛,不理他,久之,正念多則妄念少,念佛就是以正念易妄念,否則,妄想無從對治。有人說:什麼都別想,修無念功夫。卻不知「什麼都別想,只修無念」,就是妄想。不妄想或我沒打妄想,全都是妄想,第六意識就緣這個念頭。所以,寧可將心放在佛號上,不但念阿彌陀佛,念觀音、彌勒、地藏等聖號都一樣,能這般修行,念念執持,「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法講因果,現在念佛,將來必定見佛,是因果相應。「現前」即現在,現在這一生就見佛。古德專修,如初祖遠公,於定中三見西方三聖,並沒說。所以,見勝境莫輕說,否則,勝境反成魔。遠公臨終前,再睹聖境,知往生時至,方告大眾,今生念佛,已三見聖境了。念佛功夫如初祖,當生便可見佛。二祖善導大師稱一聲名號,則出一道光明。少康大師凡稱佛名,口出阿彌陀佛像,便是當生見佛的明證,不須待往生。除了高僧大德,凡夫能見嗎?只要念佛功夫純熟,照樣能見。往生集載:古代女子須學織布,葛濟之妻紀氏,織工熟稔,信願真切,養成邊織布邊念佛的習慣,手動心口即念佛,一日,方織不久,抬頭見雲日晴朗,忽有幢旛寶蓋從西方來,阿彌陀佛金色晃耀,莊嚴無比,停梭瞻仰,呼葛濟之同觀禮拜,葛素信道家修仙之法,只見半身,下被雲遮,夫人見全身,葛從此棄道向佛。可見只要深信切願力行,一樣能見。

       從古至今,窮苦人家,才知修行,富者正享受,富貴學道難,被癡福迷住了,不信但看高僧傳,歷代高僧,十之八九,皆苦修而成,絕無天生彌勒、自然釋迦,以逆境作增上緣,知苦力修,故現前見佛。但不可強求見佛,一心想見,愛著之心,易遭魔境,無意中見到,才是真的。葛夫人、初祖遠公等,皆不見而見,並非有心求見。想見、求見,即是妄想。只要認真憶佛念佛,念念不離佛,一意求生西方,現生見不見無所謂,臨終正念分明,能往生,目的就達到了。所以,不要勉強,過度求感應,反生障礙,現前能見固然好,不見也無妨,臨終佛接引,何愁不見佛!

      「當來」有二說:一、臨終心不顛倒,佛現前迎接,便得見佛。二、往生以後,花開見佛悟無生,決定見佛無疑。

       去佛不遠。

       離佛不會很遠。既然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當然去佛不遠。去佛不遠,也可說是離成佛不遠,因若能往生,得不退轉,福慧修滿,離成佛時間也不會太遠。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不須假借其他方便法,就得開悟。「心開」簡單講,就是開悟。念佛得一心,便是開悟,莫以為參禪才能悟,開悟非禪之專利。今生雖未悟,「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要求開悟,這個方法最簡捷,不須假借其他方便。參禪須借參話頭,參如何是西來大意?念佛是誰?什麼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等。教下修行須修觀,如華嚴宗之法界觀,天台之三止三觀,般若三空觀等,都是方便。「方便」就是求悟前的助緣,幫助開悟的方法。譬如:眼能見物,也須假借方便才能見,若無日、月、燈之光線,縱有能見之力,沒光作助緣,也看不到東西,發揮不了見的作用。教下宗門都須假借修觀、參話頭,修觀、參話頭就像日月燈光的方便一樣。有的一個方便還不夠,須二、三個助緣才行,如老人眼花,視力模糊,雖有光線,仍看不清楚,得戴老花眼鏡,眼鏡就是方便中的方便,多了一層助緣,其他法門,有的須多重方便,才達目的。念佛法門不必,念佛的當體就是方便,一句阿彌陀佛便可,因佛光常照故,只要精進,就能見佛。有人認為念佛法門屬他力教,易行道,因仗佛力故。其實,仗佛力也要靠自力,前說「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佛願度眾生,眾生不受度,又奈何!因此,自他二力皆須,自力為親因,佛力是助緣,念佛法門殊勝在仗他力,不必全靠自力。其他法門須假方便,因全靠自力的緣故。念佛有佛加被護持,自己精進,自他二力相合,才能達成目的。莫以為是他力教,就懈怠懶惰、賴佛,若自己不努力,佛不能強拖你到西方,古德說:若無願力,縱念佛念到雨打不濕,風吹不入,猶如銅牆鐵壁,也不得往生。因為你不想去,不願意去,功夫再好也沒用,所以,願力最重要。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端看你有深信切願否?若有信願,念佛就能開悟,因有佛光照耀,佛力護持,自力專修,必定是「萬修萬人去」,沒有不成就的。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香」喻佛之法身香。常念佛,常受佛加被,受佛香熏習,如入香舖,染其香氣;時時念佛,受佛法身香的熏陶,久而久之,自己的法身也具有佛的香氣。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這就叫做香光莊嚴。香光莊嚴也就是念佛法門的名稱。「香」法身香。「光」智慧光。佛之離垢妙極法身,恒熏眾生自性清淨法身,令眾生自性法身自然顯現。佛圓具根本智、後得智,眾生只有根本智,未修,沒後得智。時時念佛,佛光常照,開啟本有智慧,佛以法身香、智慧光,莊嚴我們的法身慧命,古德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本覺現前,必定見佛。

       上為大勢至菩薩詳述超日月光如來,教修念佛三昧的情形,下則說明因地依法修行,所得利益,及在娑婆攝化眾生的經過。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11-28 02:18 PM 编辑

【注】問:“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與“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請問法師如何正確理解?

       大安法師答:前面的一個偈子是古德所開顯的,意思是我們所執持的阿彌陀佛名號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渾濁的水裡,便能澄清濁水。用這個來比況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投到我們凡夫眾生渾濁散亂污染的心中,我們的心念亦法爾自然地趨近佛心,因為佛號即是實相,即是阿彌陀佛的心,所以我們的心也一定會像阿彌陀佛那樣,具有他的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廣大心、光明心,這就是凡心不得不佛,說明這個名號就像清水珠那樣的功能作用。

       “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憨山大師《費閒歌》中說的話。這個偈子意謂:如果不具備信願,只是口頭上去念彌陀名號,也沒有信願求往生的心,那麼就很難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帶業橫超往生淨土,所以才稱作“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果具足信願持名,雖然內心還有散亂,但也絕對是能往生的,不是喊破喉嚨也枉然的。所以這個偈子大家不要隨便亂用,不要斷章取義,要把前面兩句話聯系起來理解。信願持名,雖然散亂,絕對往生;如果沒有信願,只是口念,當然就不能往生,這時候可以說是枉然。這裡應當辯識清楚,不可颟顸自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11-28 02:16 PM 编辑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三句述說自修經過。在因地時,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我依所教修行,因此,證得無生法忍。「無生」即真理,也就是法身慧命,破無明證法身,便是證無生法忍。「證」證入也。「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現在在娑婆世界,攝化念佛的人,往生極樂淨土。這三句是利他。「攝」接引也。大勢至菩薩手持蓮花,攝受接引念佛人,「歸」就是往生,往生到極樂故鄉,生西方如同回歸自己家鄉般。娑婆如旅店,暫住而已,楞嚴經云:「旅泊三界」,暫時歇腳的地方,如今,功行成就,往生西方,西方本是我家鄉,阿彌陀佛如我們的親生母親。「淨土」指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從彼土來娑婆聽楞嚴經,也來此度化眾生,大家精進念佛,大勢至菩薩便攝化接引我們往生彌陀淨土。「淨土」據天台教理說有四種:佛的淨土是常寂光土。圓初住、別初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大菩薩,居實報莊嚴土。聲聞人居方便有餘土。凡夫往生居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有淨有穢,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是穢土,眾苦充滿;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淨土。未除煩惱,伏惑往生者,仍屬凡夫位,但已生在淨土,其他都是聖人,起碼斷見思惑了。伏惑往生者,住蓮華內,待見思惑盡,蓮花便開,未開的原因,是見思煩惱沒斷,煩惱種子斷了,就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因此,往生者最少要伏惑。(注:还有一种是方便有余土)。

       世尊開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但其他法門須靠自力,斷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才能出三界,最少須見道位,證初果才能了生死。淨土法門殊勝在臨終伏惑,就可往生,往生之後,修至惑盡,花開見佛,聞佛說法,證無生忍。因此,不是簡單到念一句名號便可往生,起碼須伏惑。假使臨終貪瞋癡現前,就障礙往生。所以,平時要鍛鍊令煩惱降伏,不單是念佛而已,除念佛外,要審察自己貪瞋癡三毒中,那一種較強,強者先對治,令「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使念佛純熟,三毒生疏,伏煩惱種子,往生才有希望。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問題出在無力伏惑。但縱沒往生,修行功德不會喪失,尚須多生修行,致於那一生才成就,不得而知!念佛要立志今生往生,莫待來生,來生是否相續,希望渺茫,因識田裡充滿善惡種子,到底那一類先成熟?不知道!故要把握今朝,莫空過好時光。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菩薩總結之語。佛問我如何修圓通?在十八界裡作何選擇?「我無選擇」不像憍陳如選擇聲塵,優波尼沙陀擇色塵,香嚴童子選香塵,乃至阿那律選擇眼根,須菩提擇意根,持地菩薩選地大,彌勒菩薩擇識大等,各各有選擇,我在十八界中,沒有選擇,那如何修行呢?「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為念佛要旨,怎麼念佛?都攝六根念,淨念相繼念,能如是念「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欲得念佛三昧,這是最好的方法。

       「都攝六根」就是將眼、耳、鼻等六根收歸一念,不攀緣外境。眼睛不緣外之色塵,只緣佛色,耳只緣佛聲,聽佛號的聲音。鼻只聞佛的法身香,舌不貪味塵,只念佛,身不貪外之觸覺,以禮佛,持念珠念佛,收攝身根,意則憶佛念佛,除彼土依正外,無其他雜念,便是都攝六根。「都」總也。總攝六根門頭,不使猿猴跳六窗,不向外馳求。初步先做到只緣佛境,不緣其他,進而只一句佛號,「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本來唯有清淨真心而已,因眾生妄想雜念,才有六根的分別,現在將六根收攝起來,除了念佛,更無他念,令此淨念相續不斷,三業清淨憶佛、念佛、禮佛,這是得念佛三昧最好的方法。

       念佛方法,雖然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講過,但大勢至菩薩講得最親切詳細,要我們如母憶子、子憶母,要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應該依教奉行,時時憶佛、念佛,不捨離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05: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手书

WeChat Image_20180823185610.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05: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最大的奧秘,其實只是……
淨界法師  


231406060_368544531384008_1395190903169177049_n.jpg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我們。而我們,卻不予理睬。這不是很殘忍,很悲痛的事情嗎?

  那是佛啊。世間出世間最高的聖人,三界的大導師。不僅是人間的帝王,下至掌控一切世間生死的十殿閻羅,上至權傾三十三天的忉利天主,乃至威加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梵天王,見了都要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九法界的至尊。他在呼喚你,你置若罔聞,多大的架子,何德何能啊,怎敢如此!

  慈母思念遠行的孝子,無不是日日翹首期盼,往往哭瞎了雙眼。那是怎樣深重,怎樣真摯,怎樣感人肺腑是情感啊。而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思念,比這份思念還要深沈,還要凝重。而我們呢,整日卻只顧著自己享樂,對這樣一份思念,這樣一個人,置之不理。於心何安哪!

  念佛,僅僅是對呼喚我們的人的一個回應。念佛,僅僅是對思念我們的人,的一個安慰。僅此而已。

  有人叫你,你怎麼辦,當然是答應一聲了。這是很自然的反應。那麼,阿彌陀佛在西方,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你,你怎麼辦?當然是要去念佛,給他一個回應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人在想念你。你怎麼辦?當然是要跟他聯繫一下,給他一個安慰了。

  阿彌陀佛在西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你,你怎麼辦。當然是要念佛了,告訴阿彌陀佛一聲,彌陀慈母啊,孩兒也在想念著你。孩兒也想回到您的身邊,陪伴您老人家。這就是念佛。

  念佛人,一般都會感覺到,有時會缺乏動力,有時容易懈怠,懶散。如果常能這樣想,把念佛作為對阿彌陀佛的回應,就永遠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為什麼呢,動力源自彌陀啊!彌陀對我們的思念,就是我們念佛最好的動力。

  所以,以後修行念佛法門,只要常想這,彌陀在叫我呢。心裡常常有這樣的概念,念佛就會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因為有人叫你,你自然會回應,那是本能的反應,想不回應都難;有人思念你,你心裡自然也有他,那是情感自然的流露,不需要一點做作。

  所以,這樣一來,你不需要勉強自己,自然而然,佛號就從心裡流露出來了。念佛,從此不再枯燥。念佛,從此不在空洞。念佛,從此不再無力了。這就是念佛法門的奧妙。

  其實,《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早把這層意思說的非常清楚了: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只是我們大家都忽略了。念佛的時候,突然感悟到了。如獲至寶,所以馬上回來,把它整理成文字,供養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領會,都能實行。則在念佛的道路上,將如揚起風帆,一日千里。最後,讓我們同歸故鄉!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5:14 AM , Processed in 0.051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