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3

[人世间] 《活着》第636期:乐活非洲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摄影/贺廷通 视频/陈燕 撰稿/大豆  编辑/邹怡  2016-12-09
后海鼓聚
撰稿/大豆

循着非洲鼓看到的什刹海,是区别于风景区的什刹海。它既不安静古老,又不纸醉金迷,而是在阵阵强烈的鼓点之中,释放着独特的热情与活力。

下至十几岁的少年,上至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大家抱着非洲鼓坐在一起,在一个节奏中打着自己的花式。有打得特别好的,也有刚入门的,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非常快乐,而且他们的快乐很有感染力。

路过的游客,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驻足观看,为这不在预期内的“旅游景点”感到惊喜,兴奋地拍照,或是加入其中。

一个瘦弱的青年站在鼓群的中央,带头跳着非洲舞。然而,正是这个文质彬彬、有些腼腆的青年,是中国非洲鼓的第一人,甚至可以说非洲鼓在中国的盛景,是从他开始的。

八年前,刘雍刚从丽江来到后海,在后海边上开了一个乐器店卖鼓。当时在中国,非洲鼓还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刘雍说当时又尴尬又有趣,有时候带着鼓上地铁,常有人以为是凳子,一屁股就坐在上面。
他那时的想法很简单,一个月卖两三只鼓,维持基本的生计。他怂恿一个做印尼贸易的哥们给他进一些鼓,有一回进多了,他俩说那怎么办,也消耗不掉呀。哥们说:得,那我发到丽江去。

后来,非洲鼓在丽江突然红了,风靡古城的街巷,随即一发而不可收拾。

刘雍当时想练鼓,但没法在家练,这玩意儿扰民。于是他就抱着几个鼓跑到后海边,对着这京杭大运河的收尾练起鼓来,如果有人路过感兴趣,就坐下来一起玩,慢慢地人竟然越来越多了。意外的收获就是,随着队伍的壮大店里的销量也好了起来,刘雍干脆开始每周天下午在后海组织鼓聚活动,就像他们的口号一样,“后海练鼓、风雨无阻”。

现在,后海鼓聚已经成为全中国最大的非洲鼓鼓聚活动,每周日下午三点到六点,当你从什刹海地铁站出来,沿着鼓声走到火神庙广场,就能找到和加入他们。

但当时应该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一聚,就是八年。

在八年里,许多人来来去去。有人在一起,有人分手,有人结婚,有人离开这个城市,有人继续打鼓。

这个圈子从来不缺故事,不缺千奇百怪的人。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个流浪汉,睡在火神庙广场的亭子里。他长年抱着一瓶酒,听着鼓声喝着酒,喝开心了就跑到鼓群中间乱跳一通,颇有成龙醉拳的风范。有人说他曾经是个警察,但后来他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而成为了流浪汉,我们不得而知。

又到夏天,今年他并没有出现。

有一个大叔不玩儿Djembe,每次自己带着个白色的桶就坐一旁敲。有一次他骑来了一辆带把手的独轮车,临到了把车一放到,叮叮当当开始敲起车来。

有人带头和着鼓声唱歌,有人吹哨子回应。有人脚上系着铃铛,有人抱着刚满月的一脸懵逼孩子跳非洲舞。

有人在旁和着鼓声抖箜篌,飞到高处总有人发出惊呼。还有玩棍子的、抛球的,这一切让后海的下午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老北京江湖味。

每一个周末六点多的时候,后海夕阳西下,鼓聚又近尾声。刘雍会一脸和气地笑,和新朋友、老朋友告别。

他很普通,清瘦,腼腆,放在人堆里你就找不到他了。他和别人一样,背井离乡,在北京打拼着生活。

但当别人修剪自己,迎合世界,逐渐趋同;或是别人抱怨生活,愤世嫉俗的时候,他只是沉默且年复一年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很奇怪的一点是,现在看到一些中年人,总下意识觉得他们还是叔叔、阿姨。明明自己年纪也不比他们小多少了。”他有一次笑言。

我想是因为,方,遇到多少事情,他的内心却还像个少年,那里有一草一木、一束光、一场雨,一个丰盈而充沛的世界。

(来自公众号:北京梦游)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a.jpg
周日,刘雍带领着一群非洲鼓爱好者在打鼓。八年前,刘雍刚从丽江来到北京,在后海边上开了一个乐器店卖鼓。当时在中国,非洲鼓还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很多人都不知道非洲鼓是什么,他带着非洲鼓上地铁,也常有人以为是凳子,一屁股就坐在上面。




2.jpg
每个周日的下午,张奎都会把刘雍和几只鼓载着往后海去。刘雍曾经的鼓店就开在后海,为了不吵到周围的店,几个人便到湖边去练鼓,这才发现来往的人们对非洲鼓感兴趣,由此开始了鼓聚。如今,每周一次的鼓聚已经成为了刘雍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什刹海的鼓聚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非洲鼓聚会。




3.jpg
这些参加鼓聚的人里,有十几岁的少年,有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有人打得特别好的,也有刚入门的,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非常快乐。兴致来时,刘雍也会上前带领着大家一块跳舞。非洲鼓本身是为跳舞服务,每首曲子都有其相对应的舞蹈,在后海的鼓聚,总有人在场地中间跟着节奏跳着舞。




4.jpg
来后海参加鼓聚的人里,有不少年迈的面孔,不管有没有接触过、有没有鼓,只要来到这里,总有人来热情地教你该怎么打,休息的时间也可以试着打一打不同种类的鼓。




5.jpg
一位来自非洲的哥们儿在用手势指点着一位鼓友。由于什刹海和后海这一代是北京知名的旅游景点,人来人往中,鼓聚经常吸引很多外国友人加入其中。




6.jpg
在刘雍家里有三只他自己的鼓,其中的两只都属于收藏级的,剩下的一只供自己平时练习用。刚开始学鼓的时候,刘雍曾经困惑于不管自己怎么练习,打出来的声音和大师的声音在音色上还是差别很大,后来发现好鼓才能出好声音,想方设法买到一只好一些的鼓。




7.jpg
周日的鼓聚之外,每周四刘雍还会和几个徒弟在奥林匹公园练鼓,如果当天下雨,就到鼓聚的另一个“主力”张奎的饭店里练。不少徒弟是从鼓聚中发掘出的,和鼓聚不同的是,从为人到打鼓,刘雍对徒弟们的要求要高很多。




8.jpg
张奎是一家西北菜餐厅的老板,打鼓已有四年时间,被刘雍称作是鼓聚鼓友里最刻苦的人。




9.jpg
张奎在鼓聚中跳舞,他旁边的年轻人名叫孙思仲。孙思仲觉得,每当在鼓聚时,他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大团体中的一员,当大家一块配合着打鼓、一块唱起歌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无兄弟不篮球。回忆起头几次去后海鼓聚,他最惊诧的是居然有这么多上了年纪的阿姨在打鼓,而且打的还不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今年三十一岁的孙思仲是一家服装店的店主,他在大学时玩乐队,开始接触了非洲鼓,毕业来到北京后,开始去后海鼓聚打鼓。孙思仲打鼓的时候总是笑着,他觉得打鼓的时候会暴露人的本性,而这个笑着的状态便是他最本真的性格。




11.jpg
大概七年前,与妻子刚认识时,孙思仲将一个从乐展带回的小鼓送给了妻子,他笑称这是他和妻子的定情信物。环顾孙思仲的家,客厅中摆着的非洲鼓上常会放着果盘、水杯,卧室墙面上画着的熊身上挂着的正是一支非洲鼓。




12.jpg
在刘雍的团队里,蔡佳永主要负责鼓的修理和仓库的维护,从一开始完全没有接触过非洲鼓,到修鼓技术越来越纯熟,蔡佳永觉得很有成就感。蔡佳永说自己在打鼓时感觉不到乏味,有时候在家旁边的树林里练习,不知不觉能从早晨打到中午。




13.jpg
大奔是鼓聚里最年轻的成员,打非洲鼓的时候,他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据大奔的妈妈回忆,最开始带大奔去后海鼓聚是在冬天,她自己冻得拿两杯热咖啡暖手,大奔一屁股坐下去,从两点打到六点钟,完全沉浸在打鼓里。




14.jpg
大奔在夏天常常游泳。三四年前,大奔的家长为了多培养大奔,让他开始学习打鼓。




15.jpg
大奔的妈妈觉得,鼓聚带大奔融入了一个集体,大家都在一块打鼓,而大奔在里面特别快乐地待着,这对大奔来说,就是一种融入。除了非洲鼓,大奔还喜欢打架子鼓、喜欢画画、喜欢打乒乓球。




16.jpg
大奔在小区里打鼓的时候,几个孩子也凑上来拍鼓,大奔微笑着看着眼前的小孩。大奔妈妈以前发在朋友圈的打鼓照片,吸引过很多朋友带小孩去学鼓。




17.jpg
迟安威则是后海鼓聚里,较为年长的“固定班子”之一。今年六月份,迟安威的儿子从母亲那里听说,两年来父亲常去后海看鼓聚,就在父亲生日时候送给他一个非洲鼓。从此,迟安威的老伴会在每个周日用电动车把这位老爷子和他的鼓载到后海。鼓聚中有不少老年人,第一次带鼓去的时候,就有鼓友来纠正他打鼓的手势,慢慢地认识了很多鼓友。




18.jpg
五年前的周末,贺迎看到后海有一群人在打鼓,当即去南锣鼓巷买了一支,这一打就是五年。贺迎的本职是影视制片人,他经常在影棚里练鼓。打鼓的时候,贺迎觉得自己反而会进入一种纯粹的安静里面,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都能把各种声音拆分出来——打鼓的声音、水滴的声音、空调的声音、室外车流的声音,然后从几种声音里选一种去听。




19.jpg
鼓聚成员小敏在地铁上也跟着节拍练习。大学时,因为听力严重受损,曾经喜欢唱歌的小敏,一度因无法再欣赏任何音乐而沮丧。五年前在后海散步时,惊喜地发现自己隐约可以感受到非洲鼓的鼓声。在做过电子耳蜗手术后,鼓乐的声音听得更加清晰,于是她开始学习打非洲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小敏在常常散步的地坛公园打鼓。对她来说,能找到非洲鼓这个乐器,几乎等同于上帝对她的重新眷顾。除了听力受损,她还患有严重的颅鸣和耳鸣,而在打鼓的时候,鼓点的声音会盖过这些噪声,仅仅是每天打几下,就会觉得特别开心。




21.jpg
小敏打鼓时,她的丈夫便在旁边静静看着。不管是做电子耳蜗手术,还是开始学非洲鼓,他都一直支持和陪伴着小敏。因为听力的原因,在丈夫之外小敏很少和其他人沟通,她希望在打鼓水平更高之后,能够加入到后海鼓聚中,接触更多的朋友。




22.jpg
鼓聚的成员孙思仲曾说,他觉得非洲鼓的门在山下,所有人都能很轻松地入门,但入门后要爬山,山难爬。可是在鼓聚的时候,追求的主要不是打的多么专业,而是融入一个群体的氛围。从一项几乎无人知晓的舶来品变为大Party,感受快乐是非洲鼓得以传播的精髓所在。




23.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1:54 PM , Processed in 0.0493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