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历史] 商人主导的早期中美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人主导的早期中美关系 

2016-07-22 陈晓平 选美


这是选·美的第391篇文章


本文作者陈晓平。本文原载于《南方周末》2016年7月19日网络版,本文转载自“美国史研讨”(微信号:Americanhistory)。


东印度公司、怡和洋行这些英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十三行时代的美国商人群体,直到《黄金圈住地——广州的美国商人群体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1784-1844》一书的出现,才全面走进读者的视野。上海开埠初期叱咤风云的美商旗昌洋行,鸦片战争前就已是美国在华的商业领袖,上海租界可以说是广州十三行的升级版;晚清民国时期的“条约口岸”文化,乃是“广州文化”的延伸;开启中美正式外交的《望厦条约》,则是广州的美国商人、传教士及其“朋友圈”合力谋划而成。《黄金圈住地》是雅克·当斯毕生精力所聚的杰作,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将逐渐显现。

中美关系从广州开始。1784年8月28日,美国机动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黄埔,拉开了两国交往的序幕。最初两国的接触,纯粹是商业关系。在华美资洋行生生灭灭,拆分重组,到鸦片战争前夕,形成了旗昌洋行占主导地位、同孚洋行独树一帜的格局。

旗昌洋行(Russell & Co.)和同孚洋行(Olyphant & Co.)代表了这个新兴国家的两重性。虽然同属马克斯·韦伯所称的“新教伦理”背景,前者以“利润最大化”为依归,信奉“自由贸易”,在输入鸦片方面与英商怡和洋行并驾齐驱;后者专心致志从事人畜无害的茶叶贸易,坚决反对输入鸦片,在其资助的《中国丛报》中连篇累牍地抨击毒品买卖,成为十三行各国商人的众矢之的而不顾。前者的积极进取、精明计算,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主流;后者的有所不为、敢犯众怒,代表着新教伦理的硬核。“主流”虽时时泛滥,但无法消灭“硬核”。在适当的时机,“硬核”会挺身而出,修补“主流”的缺失。

尽管“朝贡体系”这个概念如今十分盛行,该书作者却倾向于用美国学者卫思韩发明的“防御主义”来定义天朝的对外政策。为了在臣民面前显示一种“假装的天下霸权”,皇帝指定南国边陲的一城、一地,作为有限制的中外交易活动场所,在防范外来文明威胁的前提下,得到所需的税收、奢侈品。为此,官方颁布了《防夷新规八条》及种种限制,“其中最著名的一条禁令是不准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也不准帮助外国人学习中国话。”天子对信息交流感到恐惧,用毁坏巴别塔的办法来加以阻止。但“防御主义”也让自己不断吃亏。

钦差大臣耆英与美国专使顾盛相比,政治经验高出一大截,但在《望厦条约》谈判桌上被打得满地找牙,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对天威莫测的恐惧。美国专使卡勒布·顾盛(Caleb Cushing)是旗昌洋行前身帕金斯洋行老板约翰·帕金斯·顾盛的远房侄子,他还有很多同学、朋友从事对华贸易。顾盛得到国务卿明确的授权,在出使前和途中,通过多个途径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用来恐吓、制衡清廷完全够用。他深知道光皇帝害怕公使进京打破“天下霸权”的神话,抓住这个软肋不断敲打,放弃虚名谋取实利,实现了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初期,美国公使放弃驻京而留居广州,是商人精明计算的产物。广州黄埔长洲竹岗至今仍有首任美国公使义华业(Alexander Mill Everett)的坟墓,是早期中美外交的重要见证。

美国商人在十三行没有学到中国精神文化,奢华物质享受却学到了。退休以后,这些商人把红木家具、广彩陶瓷、绫罗绸缎、奇花异木以及广州美食搬回新大陆。他们不断抱怨美国仆人笨手笨脚,而从广州引进仆人,这批仆人成为最早定居美国的中国人。在美国27个州,出现了以Canton(广州)命名的数十个城镇,这大概是“一口通商”时期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要成果。在清廷严防死守之下,中华文明的精华未能乘桴浮海,同孚洋行无偿资助的传教士却实实在在带来了西方的宗教、医学、科技、传播媒介及其他种种。

到鸦片战争前夕,十三行伍氏家族(Howqua,浩官)的财富积累到了2600万美元之巨,被人称作当时的“世界首富”。在小行商经常破产的情况下,浩官屹立不倒,靠的是与美国商人特别是旗昌洋行结盟,在全球范围分散投资,这是普通行商无法企及的高度。在《望厦条约》谈判过程中,小浩官曾将清廷的秘密文件交给他的美国朋友。这个体制的得益者也“吃饭砸锅”,是值得深思的现象。伍秉鉴家族尽管富可敌国,也拥有“道员”一类的官衔,但在天朝体制下却仍然是“容易受伤的男人”,不断受到朝廷和各级官员的敲诈,单单1842年帮朝廷支付广州赎城费就达到白银100万元。若财产权没有保障,托庇于外人就是无奈的选择。

本书复原了十三行时期来华美国商号的谱系演变、经营与生活方式、鸦片战争中的巧妙应对、《望厦条约》及治外法权的成因,遗憾的是行文还是有些沉闷。在“结语”部分,作者断定:“条约口岸的文化是旧广州文化的延伸。”作者笔下的“广州文化”,在中文语境下可称为“十三行圈住地文化”。“把广州的观念、经营手法以及注重穿着的生活模式带到北方去的,除了外国商人和传教士,还有广州本地的买办和仆役。……广府人所专门充当的职业——买办、通事、看银师等,出现在了每个条约口岸。”十三行夷馆区的文化传统,不断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口岸复制并“发扬光大”,作者称之为“广州文化北渐”。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中国“条约口岸”中盛行的生活方式,基因来自广州十三行。中国各个通商口岸开埠初期广府人扮演的关键角色,虽已引起关注,但相关研究仍未达到应有的深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8:53 AM , Processed in 0.0457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