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2|回复: 0

[文化教育] 张丰:什么样的大学,才叫没白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6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丰:什么样的大学,才叫没白读 

 2016-06-24 张丰 大家



文 | 张丰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如何填报志愿成为考生以及父母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各地甚至出现了专门教人填报志愿的培训班,最高收费数万元,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的父母真好骗。


我填报志愿的那一年,也被骗了。1997年的时候,互联网还不流行,高考前,我就买了一本非常厚的书,里面有1000多所大学的介绍,包括校史、专业以及招生计划等等,花了我30多块,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那年的政策是先估分,然后填报志愿,最后才公布分数以及分数线,这是一种相当盲目的赌博。我的数学考得很糟糕,名校就不敢想了。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可以读一所比较偏门的211。

我选择了海边某城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的介绍上写着,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这样的大师都曾在此任教,这很对我的胃口。政治老师听说我想报这所大学,过来跟我说:我去过一次,学校在海边,很漂亮,晚上可以在沙滩上看电影,非常浪漫。我听了很开心,就报了这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是一所标准的理工科院校,当别人听说它的名字时,往往问一句:你学的是造船吗?我只能回答,根本没有造船专业了,养鱼的倒有。学校确实很漂亮,距离海边也不远,不过这是老校区。我们被发配到新校区,其实距离海更近,不过没有沙滩而已。我在报到的第二天就去了海边,几个渔民在那晾晒渔网,说的话我完全听不懂。至于闻一多和沈从文,30年代时来过,50年代院系合并,这所大学的中文系就全部搬到省城了,所谓的传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是断了而已。我所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是第二年招生,老师们大多数是刚毕业的硕士生。

很多年后,母校四川校友会在成都成立,这种建立在QQ群基础上的虚拟社团,惊动了两位校领导,有一位是退休的书记,如今是整个母校校友会的会长,我读书的时候,在校报上看过他的名字。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的校友都很感动,纷纷讲述了对母校的思念之情。校领导特别强调,学校对校友会非常重视,成立校友会,并不是想呼吁校友们为校庆捐款——当然,捐款学校也是欢迎的,校友的捐款如今也成为大学排名的一个指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意查看了一下2015年的大学校友捐款排名,母校没能进入前50,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它一般都在50名以前,这说明,校友们没钱,也可能吝啬。排在前两名的是北大和清华,2016年,北大和清华的校友捐赠,都会突破20亿。2015年,人民大学排在这一榜单的第三位,而在北京高校中堪与人大并列的北师大,排名也相当靠后。中国的大学终于认识到了校友的重要性,哪怕仅仅从吸收捐款的角度,这都算是一个进步。要知道,像哈佛这样的著名大学,校友捐赠一直是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校友往往会以地域的形式联合起来,比如某某大学四川校友会,其实是在校时四川老乡会的延伸。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会有各种各样的老乡会,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尤其有吸引力。这些刚刚品尝思乡之苦的年轻人,迫切需要在一种乡音的氛围中找到认同。等到寒假,返乡的列车,将成为这种共同体的活动场所,一起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思乡的男女青年们,往往可以碰撞出爱情的火花来。

中国的校友会,大多都是建立在这种地域关系上,这也是政治的一种延伸。母校就是中央政府,而各地以省命名的校友会,就是一个个分部。这样的组织形式,很有利于定期聚会吃喝,交换工作信息,形成一种特定的帮扶关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社会资本。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老乡的关系过于浓厚,从而冲淡了校友这种联合形式。人们聚到一起,讲着家乡方言,距离当初以普通话为主的校园生活,已经相当遥远。说得再直白一点,这样的校友会,并不是建立在对母校的认同基础上,像募集捐款,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

以我有限的观察,中国的大学中,人民大学是比较重视校友的,至少在10年前,它就开始举办相当有特色的校友活动。不是请领导人来讲话,而是在每一年,都请回一两届校友。比如,1977或1978级的学生,在1982年毕业,那么到了2012年,在他们毕业30年的时候,就会在学校聚首。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建立一种校友之间的横向联合。

以2012年的“毕业30年”聚会为例,人大共有1094名毕业生,到北京参加聚会的就有400多人,几乎占了全部毕业生的一半。当然,这两届学生非常特别,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又与改革开放相伴30年,1982年的毕业生,后来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被校领导点名肯定的就有周其仁、王小波、吴思、胡舒立等,这些人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

这种建立在“同级、同届”基础上的毕业纪念,强化了校友这种共同体的联结。大家都是同年进校或毕业,拥有一种同质的时空,所受的教育,也是相同的。他们可以一起看望当初的老师,一起回忆青春,在感受岁月变迁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母校的爱。这样的联合,并不是以“校友会”的名义,但“校友”这种身份,却被与会者更有效地感知到。因为除了这种认同,在场的不会有别的认同。

在公共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人大校友的联名发声,就是以这种“xx级校友”,而不是以某某省校友会的形式出现。“xx级校友”中的“校友”,是纯粹的个人,而不是一种实体的组织。所以,我们才看到他们庄重地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是以个人身份承担责任的标志,却也因此让人对母校有一种更强烈的情感,因为这种实名的、个人的爱,毫无疑问也是最纯粹的。

在中国著名大学中,人民大学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的学科,基本上属于广义的文科,有不少学科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国的高校排名特别依赖所谓的科研,比如在《自然》《科学》上发论文,这些和人大是无缘的。在全国高校大扩张大联合的时代,人民大学也没什么动静。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人民大学有一种更“团结”的校友意识。

这种情感让人羡慕,因为并不是什么样的大学,都可以有这样的校友。我所参加的那次校友会,气氛当然也是坦诚的、热烈的,校领导甚至还向我们表达了歉意:你们文科生当初所读的那个校区,现在已经卖掉了。学校现在欠了银行不少钱,但是卖了这一块校区,我们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盈余,学校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现在,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新校区……

啊,我们的青春,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楼盘了,如果搞毕业聚会,我们将没有怀旧之地。但是,不是所有的与会者都有这样的伤感,因为很多理科生是在老校区就读的,与会者的年龄也不同,对学校的记忆也不同。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的校友会,“会”的成分更浓,但是“校友”这种认同非常弱。从本质上说,1990年和2000年的学生,即使同一个专业,所受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大学?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真正的传统?这些是从招生简章中看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校友中看出来。在2016年,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大学至少是2016年度好大学。在你毕业很多年后,才会发现,这样的大学没白上。

【作者简介】

张丰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读书人,媒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3 11:28 PM , Processed in 0.0503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