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0

[历史]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走向的一场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9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一息尚存 发布时间:2009-06-02 来源:乌有之乡

   

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几个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共同体;拥有大沽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半坡文化、三星堆文化、红山文化等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拥有最为悠久的历史且没有中断传承的文明古国。  

中国虽然拥有历史的悠久,国土的广袤,众多的人口,但是与单一民族的国家相比,由于多民族国家里文化的多元化,所以必然会造成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法律标准的不同,也就必然会造成思想的混乱,而且由于各民族对国家政权认同程度的不同,民族的凝聚力也就会因此而减弱并导致国内的民族矛盾比较突出,甚至还要随时准备应对民族分裂的威胁。  

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成了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除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化的因素外,仅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两场战争,对中国没有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对中华民族至今还没有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以致于改变了后世中国历史进程的走向。这两场战争就是大唐王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发生的怛罗斯之战和北宋王朝与辽国之间进行的战争。  

与许多中国人都熟知的涿鹿之战、牧野之战、秦统一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相比,知道怛罗斯之战和北宋时期宋辽之战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这是由于后世之人有意淡忘这两次战争才造成的。后世之人之所以要有意地淡忘这两场战争,就是因为这两场战争给古代中国,尤其是给华夏民族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以至于人们都不忍回顾。而且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这两场战争中的表现也实在是太差了,说起来令子孙后代都感到不光彩。怛罗斯之战(怛,音dá,Battle of Talas)是大唐王朝在唐玄宗时期与来自现在阿拉伯的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发生的一场战争。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两个帝国之间发生的一场强烈的碰撞。   

怛罗斯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的附近,公元751年7月至8月,即唐玄宗天宝十年,大唐王朝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军队在这里曾进行了一场大战。战争的结果是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取得胜利,大唐王朝遭到了惨败。这样一场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却被有意识地忽略着。  

公元751年时的中国,正值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皇帝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无度的帝王之一的唐玄宗李隆基。在李隆基统治的时期里,大唐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曾经先后进行了多次的对外战争。尽管此时的大唐王朝从表面上看起来还强大无比,但是由于国策的失误和政治上的腐败以及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与残暴,所以,在繁荣的社会表面下隐伏着的却是重重的深重危机,而更为危险的是,身处危机之中的大唐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却都还陶醉在表面强盛无比的辉煌之中。  

唐高宗李治时期,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大唐王朝所灭,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或归顺了大唐王朝、或被剿灭。大唐王朝从此建立起了以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安西都护府就坐落在龟兹镇。尽管有史学家认为安西都护府辖境不能算大唐王朝的正式领土,而且西南方向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也于公元七世纪初开始兴起,使大唐王朝在西域的霸权几度险些丧失,但直到开元、天宝年间,这一带还始终处于华夏文化圈之内。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统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几个部落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揽入囊中,成为大唐王朝、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力量。公元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查只·伊本·优素福垂涎大唐王朝的富庶,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能首先踏上大唐王朝的领土,就任命谁做大唐王朝的长官。于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后者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但是谁都没能跨入过大唐王朝的国界。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阿拉伯帝国和吐蕃王朝联手与大唐王朝进行了第一次正面冲突,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和吐蕃的军队联合攻打大唐王朝的属国拔汗那时,被唐军击败。尽管在开元五年阿拉伯帝国在对大唐王朝进行的又一次战争中又遭到了失败,但阿拉伯帝国仍旧执着地向中亚地区进行着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与吐蕃浴血苦战,无暇顾及西域,因此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大唐王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粟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另外一些原本大多信奉佛教、袄教等或有自己传统宗教的西域国家,对伊斯兰文化的东侵感到不安,也更畏惧凶悍的穆斯林战士,于是不少国家纷纷向大唐王朝求援,这一史实说明了在这一时期,唐军在西域不是孤军奋战的。   

  公元749年12月,大唐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高仙芝以中亚地区的一个小国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在经大唐王朝允许后,率兵征讨。唐军一到,石国便请求投降。高仙芝先派人与之约和,但不久之后即违背承诺,趁其不备出兵掩袭,攻占石国城池。唐军不但俘虏了石国国王,而且还捋走男丁,屠杀老人、妇女和儿童,大肆掠夺财物。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西域地区的小国的国王献于唐玄宗面前,高仙芝也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  

  在唐军围攻石国的时候,一位石国的王子侥幸逃脱,并向大食的阿拔斯王朝求救。阿拔斯王朝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借口,于是便联合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所有属国,准备派大军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得到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鉴于当时大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有许多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参加了大唐的军队。其实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争,大唐王朝要巩固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帝国,而阿拉伯帝国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大唐王朝。   

  在这场战争中,大唐王朝方面的主将是高仙芝,副将是李嗣业,别将是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统属的二万汉军,外加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在高仙芝统掌安西都护府的时代,大唐王朝“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而怛罗斯之战唐军居然出动了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堪称是倾巢出动,说明了这次高仙芝对即将和阿拉伯帝国进行的大战确实是有精心准备的。唐军虽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所以行军的速度较快。阿拉伯帝国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帝国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其手下的大将是齐雅德·伊本·萨里,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帝国控制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有的人估计为十七万。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阿拉伯帝国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大唐王朝时代,当时的军队无论是装备、素质、士气,还是将帅的能力,都达到了古代中国的一个高峰。当时唐军在野战中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手执陌刀(一种双刃的长柄大刀)的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接着是步、骑兵突击,后列则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击溃对方。陌刀的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肉搏时威力不减,李嗣业便是一员善使陌刀的猛将。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和横刀。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灌钢法取代了百炼法,使铁制战刀更加锋锐。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轻,但防御力却有所提升。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唐军的抛射兵器——弩,中国的弩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独步天下,到了大唐王朝时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与威力远非寻常弓箭可比。为了弥补弩射速低的缺点,秦汉以来的军阵中一直是弓弩兼有。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240米)这种混合布置的威力不同的弩,在不同的范围内对任何对手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帝国军队在这方面则显然逊色不少。由于高仙芝在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我们有理由推测高仙芝还使用了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史载:车弩为“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阿拉伯军队步兵列阵之时用长矛配盾牌,是传统的装备。阿拉伯人的大马士革弯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步骑两用的大马士革弯刀锋锐无比,在唐代就享有盛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里面称赞大马士革刀“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阿拉伯军队骑兵的装备也是长矛加盾牌,并且装备弓箭。关于阿拉伯人的盔甲由于资料不足,没有详细的资料。相比之下,阿拉伯军队的唯一优势在于骑兵,阿拉伯马乃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马种,呼罗珊又是波斯故地和阿拔斯王朝的起家之处,当地战士性情剽悍,骑术精熟,再加上不亚于阿拉伯本土战士的宗教狂热,其素质在全国也堪称精锐。阿拉伯军队的骑兵主要是轻骑,虽然盔甲较差,但保证了机动性。其武器包括弓箭、长矛、剑等,以及锋利无比且适于马上作战的大马士革弯刀。其他兵力虽是杂牌军,装备和组织上要差一些,但中亚西域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唐军劳师以袭远,从安西深入七百余里,其实已经是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作战了,所以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均不占优势。   

  天宝十年四月(公元751年)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于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并且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进行对安西四镇发起攻击的准备,所以在接到高仙芝发动了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于是双方就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决战。由于唐军将士极其英勇善战,加上强弓硬弩的技术优势,唐军曾经一度占得了上风,阿拉伯联军先后发起的七次进攻均被唐军步、骑兵击退。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的兵力实在太多,唐军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战斗持续到第五天,双方仍是不分胜负。就在两军相持不下的重要时刻,形势发生突变。在第五天傍晚的激战中,葛逻禄部雇佣兵见势不妙突然叛变(事后有人认为是被阿拉伯人买通的结果),这成为了此次战役的转折点。叛军从背后包围了唐军的步兵,切断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唐军骑兵突然失去了弓弩手的支援,阵脚顿时大乱。阿拉伯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核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了,高仙芝在夜色的掩护下单骑逃脱。李嗣业、段秀实收拢残兵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大唐王朝联军方面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了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的现象。李嗣业恐阿拉伯军队追至,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亲自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这才杀开一条血路,使残余的唐军得以通过。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在李嗣业等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了,最后高仙芝只得引残兵逃回安西。   

  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生还。好在恰在此时,吐蕃的崛起成功的阻挡了阿拉伯帝国的东进,避免了大唐王朝西部疆土的进一步失守。   

怛罗斯之战失败后,大唐王朝在西域的实力虽然并未受到多大的直接影响,但这一战却暴露出了大唐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其后四年未敢再涉足中亚。随后,在天宝十四年就发生了镇守北方的少数民族军事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仅导致了大唐王朝自此彻底退出了对中亚霸权的争夺,而且由于国力大衰再也无力经营西域,使得原本臣服于大唐王朝的中亚诸国转而纷纷臣服于阿拔斯王朝和吐蕃王朝,从而对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怛罗斯之战过后,大唐王朝在帕米尔高原以西之地尽失,大唐王朝的版图缩小了百余万平方公里,华夏文明从此在中亚消失,这一地区从此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随后而至的“安史之乱”又导致了大唐王朝再也无力经营西域,从此西域地区与中国本土隔绝了一千多年,这不仅使古代中国又失去了二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而且还为未来的中华民族增添了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兄弟。唯一能够令中国人聊以“自慰”的是,阿拉伯人俘获了一些会造纸技术的大唐王朝士兵,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技术由此传入到了阿拉伯地区,并且进一步地流入到了欧洲。当时的撒马尔罕成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也成了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之一。   

  导致大唐王朝最后退出对中亚的争夺和经营西域的直接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的失败,而是因为“安史之乱”。虽然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才使大唐王朝不得不全力投入到了平叛之中,而从此再无力参与对中亚的争夺和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正是由于怛罗斯之战的失败,暴露出了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才引爆了“安史之乱”。因此说怛罗斯之战的失败,是导致大唐王朝退出中亚和西域的根本原因。如果唐王朝在怛罗斯之战中获胜,那大唐王朝也就自然不会退出中亚了,而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及西域地区的一些民族可能就会慑于大唐王朝巨大的军事威力而根本就不敢发动叛乱和进行分裂,那中原人民也就不会遭受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乱之苦了,大唐王朝也就不会蒙受既丢失了西域,又不得不向西域的回纥族借兵平叛,长安洛阳这东西两京的子女玉帛任由回纥兵劫掠的羞辱了,而失去的也只不过是诸如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等流传千古的一些诗篇。假如大唐王朝在怛罗斯之战中获胜,那么今天的新疆恐怕也就不会叫新疆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中恐怕也就不会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兄弟了,如今严重威胁国家统一的“东突”问题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了。而且由于大唐王朝牢牢地控制着西域地区,从而也就切断了后来的蒙古与吐蕃之间的联系,蒙古可能也早就接受汉民族的文化而不可能接受藏传佛教了,也就不会使蒙古既在军事上对中原汉民族占有优势的同时,又从此在文化心理上也不再居于劣势。假如没有怛罗斯之战的失败而引起“安史之乱”那样的连锁反应,那么东北地区也将牢牢地控制在中原王朝的手中,以汉民族为主构成的一个新民族可能早在若干年之前就形成了,从而也就没有后来的满清入关了。  

怛罗斯之战的失败,不仅导致了古代中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和一些民族接受了外来宗教并从此改变了信仰,而且进而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推迟了若干年。而另一场战争的失败,则导致了古代中国人彻底丧失了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丧失了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这场战争就是北宋王朝和契丹辽国之间进行的几场战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2:25 PM , Processed in 0.0409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