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311期:我的家在东北,一个大坑边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8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4.29
我的家在东北,一个大坑边上
本期作者:武一凡


2311.png
“中国第一大坑”是抚顺西露天矿的“残骸”。曾经在“坑”中挥洒青春的煤矿工人,随着西露天矿的衰落,成为“坑边人”。(图/文 徐松 武一凡)




1.jpeg
这是个16余平方公里,最深处达400余米的大坑。从高处看,铁轨在悬崖上绕坑一圈,并没有火车经过;几条土路从不同入口下坡,蜿蜒着向更深处延伸。偶尔有车下坑,激起一阵尘土后,大坑又恢复了平静。走在无人的铁轨上,谢新耳旁却回响着几十年前这里机器轰鸣的盛况。“谁也想不到,有一天煤会挖完啊。”图为从西露天矿南岸远眺抚顺市。摄影:武一凡 徐松 文字:徐松




2.jpeg
父母是西露天矿医院的医生,谢新切实感受过生活在矿区的好处——从小不仅衣食无忧,还能自由发展爱好。受父亲的影响,他十几岁就爱上了摄影。而如果不是母亲的一个决定,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1977年,谢新即将投入到“上山下乡”的浪潮中。为了留儿子在身边,未到退休年龄的母亲在矿医院办理了退休,腾出了一个留在矿上的名额。19岁的谢新,成为西露天矿的一名全民制机修工。左图为谢新少年时留影,右图为今年年留影。




3.jpeg
谢新的相册里,保存着一张他于90年代拍摄的西露天矿夜景。“你看那些光轨,是车灯,多密啊!” 而在他此后拍摄的无数张西露天矿照片中,再也没有一张拥有这灯火斑斓的景象。自1962年年产煤量达到1860万吨的峰值后,此后抚顺的年产煤量再也没有到过这个数字。80年代,西露天矿引进新技术,只为努力追赶产煤量;而90年代,西露天矿修改开采境界,为的是是在煤挖完以前,帮企业转型争取时间。图为谢新摄影作品。




4.jpeg
矿上开始鼓励员工买断下岗。全民制工人如果选择买断,可以依据工作年限领取买断金,自此下岗,跟矿上没有关系;如果不愿意买断,就得“放假”,既不上工也拿不到工资。谢新选择“放假”,在家硬撑了几年。2002年4月1日,谢新记得这个日子,他在买断下岗书上签下了名字。拿着1.66万元的买断金,谢新干过广告牌匾,倒过建筑材料,开过小型发廊,给人画过装修图纸。人到中年,他第一次体验孤军奋战的滋味。图为谢新在家中。




5.jpeg
由于下岗后十多年里一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2013年8月,谢新终于熬到了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每月靠着两千多元的退休金,终于不再为生计奔波。退休后,他重新拿起了相机。先是拍风光,拍着拍着,他发现自己对别处的风光没了感觉。后来,他最终在西露天矿找到了这种感觉。人们都知道这个捧相机爬山的人,久了就叫他“坑人”。谢新亲手焊了一把梯子,为的是在需要时再给自己的拍摄点增加5米高度。图为谢新在拍“坑”的途中。




6.jpeg
山顶的千台山饭店早已人去楼空,墙体瓷砖剥落得厉害;而瞭望塔则很明显成了一栋歪楼。谢新记得这两栋建筑风光过一阵。“还接待过游客呢,前两年不知道啥时候就关张了。”多年煤矿开采却不进行填埋,使千台山区域周边岩移变形,地表沉降。千台山饭店和瞭望塔的修建,是西露天矿向“工业旅游“转型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却成为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的牺牲品。图为谢新经过千台山饭店残骸。




7.jpeg
每周总有一两天,他背着摄影器材,扛着梯子攀爬到山顶,寻找大坑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样子。图为谢新在高处拍摄西露天矿。




8.jpeg
谢新找到了下半辈子的使命——记录西露天矿最后的辉煌。他说:“我赶上了这个时候,会一直拍下去,拍到死。”他仍然痴迷于坑里车的多寡,这是他和别的摄影师不同之处。最得意的一幅作品,是在漫天云霞中,两辆火车在坑中交汇。图为谢新将他的摄影作品运送到抚顺劳动公园展览。




9.jpeg
为了方便拍摄,谢新从城里的家中搬到了千台山。然而,在千台山的生活很不方便——冬天一下雪,上山的路就瘫痪了,也不会人来撒融雪剂。而千台山的一溜自建平房的条件更是恶劣——不通自来水,不通暖气,时不时还停电。图为千台山工人小区附近,住在自建平房里的人们打水。




10.jpeg
千台山北麓油母页岩炼油厂仍在生产,北风将白烟刮向南边,刺鼻的气味在千台山弥漫开去。图为千台山工人小区。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徐凤英原本住也住在工人小区里,几年前为了照顾父母,她腾出房让父母住进去,自己和丈夫住到了平房。1998年矿上领导一句话:“你们回家放假吧,等矿上有消息了再回来。”徐凤英就下岗了。作为集体制工人,她没得选择,拿不到买断金。这 “假”一放就放了10多年,矿上再也没有传来开工的消息。2000年,她在千台山半山腰盖了一间平房,开小卖部。 这个小卖部,一直把女儿供到读完了大学。图为徐凤英和她的小卖部。




12.jpeg
自2005年起,抚顺开展城市大规模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此后十年间,近40万昔日棚户区居民住上了楼房。千台山上的这溜平房,像是一小片飞地,独立于山下大片棚改小区之外。如今,“动迁”终于轮到徐凤英和邻居们了。实际上,平房旁边的千台山工人小区也面临着严重的地质问题。“过不了几年,俺们山上的人就都散了。”图为邻居们聚集在小卖部里聊天。




13.jpeg
年轻时背煤落下了病根,徐凤英每天醒来腰都猛烈地疼一阵子,只能一点一点支撑着自己起床。她从不去医院看病,怕看病结果会吓到自己,也怕看病需要的钱数会吓到自己。如今,她只盼着拆迁时能得到政府补贴,重新住到有暖气有自来水的楼房里。图为徐凤英看着女儿和外孙女玩耍。




14.jpeg
小付初中毕业后去当了服务生,后来被父亲逼着去了矿上。几年后,矿上鼓励买断下岗,他同意了。领导劝他:“企业不会老这样的,你可别后悔!”买断后小付干手机维修,却发现人们宁愿买新手机;为了跑快递,他咬牙买了车,却发现抚顺的低需求仅够养车。两次回到煤矿,一次比一次失落。这种失落,是离开煤矿愿望落空,也是实实在在身份下降——辞职前,他是体制内的全民制工人;再进厂,他变成集体制工人。图为小付和他的新车。




15.jpeg
2015年,41岁的小付终于结了婚,只是抱憾几年前父亲去世了,错过了这场婚礼。他仍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营生。离开煤矿,面对是飘忽不定的市场,一切都得靠自己。他认为,尽管不算顺利,但这一次终究是自己为做的主。“我跟我爸一样,倔。”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两三月就出生了。欣喜之余,小付压力又多了一重——合适的营生,终究还是不如奶粉钱来得紧急。




16.jpeg
红色“小凉快”是矿区生活区里一道风景,这种廉价的简易交通工具是下岗工人的首选营生。




17.jpeg
每天早上,一支声势浩荡的赶集大军辗转于不同的生活区。周一搭连小区,周二茨沟小区,周三莫地小区……卖蔬菜的,卖猪肉的,卖鸡蛋的,甚至售卖各个厂矿劳保用品的。下岗工人们用这种农业社会的交易方式,以低廉的生活用品服务着这一片低收入生活区。“能赶大集的,个个都是这个!”小付竖起了大拇指。他记得,有的人拿到“买断金”后孤注一掷买彩票;还有人,把自己浸泡在酒精当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18.jpeg
下岗工人从矿上离开,纷纷散落到各行各业中,重新塑造了大坑周边的景象。他们都有一肚子的再就业故事。侯观仁下岗后,跟几个哥们儿一起,天天骑自行车去火车站转悠等活儿,过了一段连菜也买不起的日子,孩子的学费都得跟母亲借。“这人穷啊,连老母亲都嫌弃你,都得躲着你。”图为在千台山,侯观仁抽着自己卷的烟。




19.jpeg
女儿出生后,朱师傅就下岗了。他跟哥们儿组建乐队给歌厅演奏,为女儿挣奶粉钱;如今为了稳定,他开出租,每个月能挣到3000元。女儿该上大学了,朱师傅还得向父母借钱凑学费。“你说我是不是啃老族?” 他希望女儿报考高级护理专业,因为做护理至少不会失业。图为东露天矿,朱师傅和他的出租车。




20.jpeg
从煤精雕刻厂下岗后,马志铭自己开了个煤精雕刻坊。这种隐藏于煤炭中的黑色宝石,被视作抚顺特产。然而随着煤炭的减产,煤精也越来越少。马志铭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到几时。图为马志铭在打磨煤精。




21.jpeg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时间,实现全面振兴。居住在“大坑”边上的人说不准西露天矿会在哪一年哪一天正式闭矿,但他们知道,这一天总会来到。图为谢新摄影作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11:53 AM , Processed in 0.1274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