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0

[父母心声] 张石:我们真的有权利指责旁观者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石:我们真的有权利指责旁观者吗 

 2016-04-08 张石 大家

摘要ID:ipress  

而女子遭袭事件发生后,指责的声音一片,其中不乏指责那些“冷漠的旁观者”的言论,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问一下自己,如果真的是“小两口吵架”之类的暴力事件,或是一个家长在打自己的孩子,我们会不会出面制止或报警?


据《新京报》快讯4月6日的《北京警方证实:女子入住酒店遭陌生男子拖拽》一文报道,近日,从外地来北京办事的女士弯弯(化名)表示,4月3日其在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北路望京798和颐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跟踪后强行拖拽,后被抓住头发用力撕扯,在该女士大声呼喊后,围观者逐渐增多,陌生男子逃走。


而这个报道尤其使我注意到的是有这样一段话:


保洁人员来了之后,认为我们是小两口吵架,就在旁边看着,没有强烈的制止。”弯弯回忆说,后来一位路过的女房客发现事情蹊跷,在旁一直劝说后出手相救。在弯弯的不断呼喊中,来看的人越来越多,陌生男子看情况不对,便逃走了。“如果不是那个好心的女房客,我可能要被他拖到楼梯间了。


最近,舆论对这个事件尤为关注,对旁观的冷漠也多有批判,但是笔者认为,批判的矛头,指向个别的旁观者没有意义,而我们更应该提出一个社会深层心理的问题: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对亲人,或者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暴力行为?


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真的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这个事件是“小两口吵架”,就应该容忍这种暴力行为而袖手旁观吗?

这使我想起了我在日本所经历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在东京乘电车,看见一个年轻的父亲,在不停地用手狠狠地打着自己看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的头,边打嘴里还振振有词,斥责孩子“没有礼貌”、“不懂规矩”、“太任性”、“不许撒娇”等等。在这些漂亮的理由的振奋下,这位父亲越打越来劲,而那个根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孩子边哭泣边说:爸爸,对不起,对不起。如果说这个“威武”的父亲的行为使我愤怒,而孩子的道歉则使我无限地悲哀,并为我们成人而感到羞耻,因为这个父亲的所作所为,在我们成人的社会中是常见的。有许多家长,以“教育孩子”、“让他成为更好的人”为名,对自己的孩子施加非人的暴力,在他们行凶的时候,他们不仅在口中念念有词,而且在心中也确信自己的“正义”,使他们的暴力变得越来越疯狂。


但是当时乘电车的旁观者包括我在内,都没有人站出来制止。也许他们和我一样都会感到愤怒,但是我们的想法也许和上面事件的一些旁观者一样,都认为那是一种私事,犯不上引起我们的“公愤”,但是这种观念,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据日本警视厅2015年7月24日公布的资料,去年1月到6月的家庭暴力(DV)咨询件数,比前一年同期增加约25%,达2441件,为2000年统计以来最多;而被检举拘留的件数同比增加了约一倍,为469件,其中涉嫌暴行与伤害的占87%。


根据日本警察厅生活安全局少年课最新发表的资料,从2015年1月到12月,因虐待儿童事件而被检举拘留的件数为785件,比前一年增加87件(增加12.5%);拘留人员数也增加了92人(增加12.8%),达811人;受害儿童数增加99人(增加14%),为807人;而警察向儿童咨询所通告的遭虐待儿童数为3万7020人,都创历史最高纪录。


而且舆论认为:这只是冰山的一角。


许多孩子在不会说话之前就已被虐待致死。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儿童部会虐待儿童等需要保护事例验证专业委员会过去连续11次公布的《关于由于虐待而死亡的事例等的验证结果》报告书,除与父母一同自杀以外,被虐待而死的孩子中不满一岁的为256人,占全体被虐待而死的儿童数的44%。


而这种现象的发生,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多是在“隐私”的遮羞布下实行的暴行,而这块遮羞布常常使人们对这些暴行视而不见或虽有所见却听之任之。


而女子遭袭事件发生后,指责的声音一片,其中不乏指责那些“冷漠的旁观者”的言论,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问一下自己,如果真的是“小两口吵架”之类的暴力事件,或是一个家长在打自己的孩子,我们会不会出面制止或报警?如果我们不会,就可以说我们容忍这种“家庭暴力”,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我们自己的这种行为。



而“家庭暴力”,实质上是一种“撒娇”的心理表现,如对自己所爱的人施暴,多是在这样一种心理动机下支配下:“反正我们是一家人,打完架之后还会和好。”而当成人以“教育”为名暴打孩子的时候,是否应该反问自己,自己打人的冲动中,有多少是因为孩子的错误?又有多少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淤愤?也许,让孩子泪水横飞的一拳中,包含自己对上司的压抑的不满;那使孩子疼痛欲绝的一脚中,象征着自己对困境横生的社会地位的突破;那使孩子血肉横飞的一鞭,是对自己不幸的婚姻,甚至性欲不遂的发泄……那么多对手,那么多宿敌,那么多竞争者,想起他们就令人忧愤重生,怒火中烧,而他们都是那么的强大,别说和他们动动拳脚,就是对一对视线也令人胆战心寒,且有那么多的法律约束,而这怒火如不发泄,那真是欲罢不能,到底意难平!而在这时,打打孩子真是大大的享受,我是他(她)亲娘老子,打他(她)两下有何不妥?且有“教育孩子”的借口做挡箭牌,于情于理说得过去,何乐而不为?来来来,汝将肌与肤俱裂,与尔同销万古愁……细细挖掘一下以打孩子为乐的人深层心理结构,难道不是如此吗?这样说来,那些以教育孩子“不要任性”、“不要撒娇”为名而虐待孩子的家长,难道不是在任性地向孩子撒娇吗?本应该为孩子遮风挡雨,注以关爱的家长,却向孩子撒娇,并以孩子的痛苦甚至生命为代价,这难道不是我们成人世界的奇耻大辱?


日本著名精神病学家土居健郎曾提出社会心理学上的“撒娇(甘え)”理论, 不管成人还是儿童,都有这种“撒娇”心理,它正像我们的饮食与性欲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正像婴儿“撒娇”得不到满足后要啼哭一样,成人若失去了“撒娇”的对象,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他(她)会对自己得不到可以“撒娇”对象而产生恨的心理,这种“撒娇”心理,一端通往爱,一方通往恨。


‘すねる(乖戾)’、‘ひがむ(乖僻)’、‘ひぬくれる(闹别扭)’、‘うらむ(忌恨)’等都与依赖的心理有关。由于不能名正言顺地依靠别人,所以变得‘乖戾’,实质上还是希望有所依靠。‘ふてくされる(怄气)’、‘やけくそになる(自暴自弃)’指的是闹别扭之后出现的一种现象;‘乖僻’是自己感到受委屈,说穿了也就是没有依靠得上;‘闹别扭’是不理睬对方,不依赖对方,其实这里仍包含着某种期待,所以表面上不去依靠,但心里却是难舍难分存着不少希望;‘忌恨’一般指自己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产生敌意,这种敌意较之‘憎恨’更为复杂,往往纠缠不清,可以说与依赖心理关系最为密切。上一章里我提到1964年夏天曾与巴林特先生交换过意见,当他知道日语日常会话中不仅有表示被动爱的词,而且还有表示被动爱受挫后产生敌意的‘忌恨’时,曾为之感叹了一番。〔1〕


在21世纪初期,在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有一对夫妇一贯虐待自己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儿子为了躲避虐待曾一度进入儿童养护设施。在儿子回家时,这对夫妇问儿子最喜欢谁,诚实的儿子说最喜欢儿童养护设施中的指导员。这对夫妇闻罢大怒,竟把儿子活活打死并沉尸河底。这对夫妇的行为难道不像一对作恶多端而又死皮赖脸要一句表扬话的儿童吗?而其令人发指的残忍却是儿童所难以企及的。孩子永远是无辜的,尤其是处于幼年期的孩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成人,尤其是他们至亲的成人的行为的影子;他们的一切错误,都需要成年人认真反省自己而不是简单地加罪于他们。成人就是有一万种理由,也不能对孩子施以暴力,因为这会在他幼小的心里植下暴力的“合理性”的阴影,并会在成年之后将这种“合理性”“回馈”给社会。


而正是这种心理弥漫到社会上,会使我们对“小两口打架”式的家庭暴力视而不见,或认为以“教育孩子”的理由痛打孩子“理所当然”,这样就会使我们面对同样的暴力采取两种态度,就是不容忍对他人暴力,但是容忍家庭内的暴力。而在“女子遭袭”事件中,之所以出现“冷漠的旁观者”,就是在这种普遍存在的“撒娇心理”支配下的“误认”的结果,而存在这种心理的人中,包括你,也包括我。

………………


〔1〕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译本),阎小妹译,商务印书馆,2006版,17页。


作者:张石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5 03:57 AM , Processed in 0.02961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