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北美生活] 荣筱箐:我拉黑了亲爱的美国总统候选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9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9 09:56 PM 编辑

我拉黑了亲爱的美国总统候选人 

 2015-07-27 荣筱箐 大家

摘要ID:ipress

社交网络发明这么多年了,谁还不知道网上的“好友”和“亲”都是陌生人。


我坐在电脑前若有所思,然后转向身旁的同事问:“有人发电邮给我,主题是‘dinner?’这个怎么回?”


同事以为我遇上了死乞白赖想约饭的花痴读者(这大概是写字为生的人最普遍的臆想):


“你就说今晚跟人约了去吃红烧肉,改天再说吧。By the way,见过吗?”


我如实回答:“真人见过两次,电视上见过无数次。”


同事来了兴趣:“呦,名人啊?”


事实上真的是名人,名女人,名老女人。


谁呢?不用打开邮件就能看到发件人的全名:希拉里·克林顿

这已经是我近一个月来第四次收到这位名老女人发来的电邮,第一封是6月23日,主题是:“约饭吗:我和你?”这前后两封信的内容大差不差,“我希望有机会跟你共进晚餐以增加对你的了解……这是我们在忙疯之前可以共聚一下的机会,我肯定东西会很好吃的。”落款落得亲密无间:“希拉里”。

我要不是个见惯了政客的老江湖,或许还真就一激动,回信告诉她我的微信号,把她加入我尚未失控的朋友圈了。可现在我想这样回信:“亲爱的希拉里,就问一句哈:您老不记得了吗?前两次咱俩见面是在一万光年以前的记者会上,您时任纽约州联邦参议员,我毕恭毕敬地尊称您为‘克林顿参议员’。至于您家比尔我只见过一次,那时他已经退位,我还是毕恭毕敬地称他为‘克林顿总统’。咱俩啥时熟到只称名不道姓还有要一起共进晚餐呢?”




事实上,我当然没有回信而是直接把这封信丢到垃圾箱,然后把这个叫“希拉里·克林顿”的信箱账号标为垃圾邮件,以保证到明年大选前我可以保持耳根清净。为什么我会有如此清醒的头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迅捷的危机处理反应速度呢?还得感谢我的朋友巴洛克·奥巴马和他太太米歇尔提供的培训。

奥巴马被公认为是美国政客中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助选的先驱,从2008年初次选总统获胜到2012年竞选连任到推广医保改革、移民改革政策,英特网都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就说2012年选连任这次吧,10月17日我收到发件人巴洛克·奥巴马的电邮,主题是“Xiaoqing,求你了”。内文写道:“Xiaoqing,这是最后一次了,今晚就是最后一次提交竞选财物报表的期限,求你在午夜前行动吧……捐个五块或更多,跟我一块儿挺过我最后一次竞选的最后几周。”署名:巴洛克。



10月31日收到发件人米歇尔·奥巴马的来信,主题是“Xiaoqing,问个事”。内文说:“Xiaoqing,我知道你已经帮我们很多了,我没法言表我有多么感激你。但是只剩六天了,我们还是需要再搜搜口袋……请捐五块或更多吧……巴洛克需要你。”署名:米歇尔。后面还跟了一段“P.S. 今晚午夜前捐款就有机会抽中面见巴洛克和在他大选夜胜选演说现场坐前排的机会哦”。

11月1日,巴洛克·奥巴马又来信了,主题是:“Xiaoqing,能帮我打几个电话吗?”内文是:“Xiaoqing,这次大选的输赢就取决于我们在未来几天能给多少选民打电话了。所以我恳请你帮我打几个电话行吗?”当然这时候的奥巴马已经做了一任总统,非常知道体恤民情,这封电邮很贴心地附带着两个选择键,一是:“当然,我现在就打”,二是:“现在不行,但我等会儿就打。”署名当然还是巴洛克,而署名下方又有一个点击键,上书“捐款”。

大选结束后,很久一段时间没收到米歇尔和巴洛克的信,我不怪他们,想必这二次登基里里外外的事也够他们忙的,但“好朋友怎能忘记掉过去的好时光”?2013年9月23日米歇尔·奥巴马终于又来信了,主题是:“Xiaoqing,是我”,内文说 “很久没写信了,现在正是时候。”主要意思是请我到奥巴马网站上去表达心声,结尾说:“巴洛克将继续为我们坚信的理念而战,如果他也能得到你的支持,那就是我们大功告成的时候了。”署名米歇尔,后面又跟了一段:“P.S. 别忘了多聊聊你的想法啊。”这时候正是巴洛克力推移民改革的关键期。

总统有需要时总能想到我,真让我受宠若惊,也难免心疼第一家庭这两夫妻。现在当政客真不容易,光练好面露微笑,点头挥手,搀老人,亲孩子这些技术已经远远不够了,当年小布什竞选连任时寄给我的签名照片现在看起来也已经太OUT了。深谙e时代精髓的巴洛克和米歇尔(或他们的手下)已经把拉票套瓷儿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连一向高冷的希拉里这次也决心与时俱进,正式参选的消息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最先公布,可见其走进e时代的决心。



2008年民主党初选殊死一战,希拉里为何斗不过奥巴马,政治分析师们各执一词,但我觉得从他们的套瓷儿电邮至少道破了其中一种原因。巴洛克发给我的电邮全都亲切的以Xiaoqing开头,而希拉里这次两封约饭电邮虽然路数与巴洛克大同小异,却都是以“朋友”开头的。这让我开始担心起希拉里的政治前途:您怎么说也是执掌过美国外交大权的人,难道不知道以“朋友”二字相称的人绝不会是真朋友吗?不过我相信不久她就会改称我Xiaoqing,因为这约饭电邮的主要内容是让我通过一个链接输入自己的姓名和信息,然后就有机会赢得和她共进晚餐的机会。


这其实也怪不得政客虚头八脑,网络的最大特点不就是迅速抹去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吗?从e相识到e约炮往往不过几分钟时间,何况政客要跟选民搞成一家亲呢?但就算所有政客都在竞选时给全世界每个人发出称兄道弟的电邮,真正上当去打开这些电邮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们早就已经学会通过“你中奖了”之类的主题分辨出那些可以直接删除的垃圾邮件,今后列在发件人栏里的政客大名也一定会成为垃圾邮件的又一明显标志。就算有人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心打开了这样的邮件,只要看一眼措辞亲切友好无懈可击的完美开头,也马上就明白这封信别说不是有名的政客本人写的,更可能就像银行发来的生日贺信一样,根本就是一款没名的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


社交网络发明这么多年了,谁还不知道网上的“好友”和“亲”都是陌生人,而现实生活里的“好友”和“亲”们要么是以“你丫”或“dude”开场跟你交流,要么就是早就不再跟你交流了。





作者:荣筱箐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旅居纽约,曾为《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等中外媒体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9 12:25 PM , Processed in 0.0665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