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3

抗癌新发现:癌细胞“组团”转移 扩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0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6-2-10 09:44 AM 编辑

西媒:癌细胞转移有策略 “组团”扩散提高成功率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02-10 00:11:00

a558.jpg 核心提示:能够“转移”的癌细胞分子结构与肿瘤内的原发癌细胞并不一样,这也正是它们对化疗抵抗力更强的原因。转移时癌细胞往往成群行动,以提高生长扩散的成功率。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 西媒称,无数研究显示,在所有肿瘤疾病晚期,癌细胞会离开原发肿瘤进入血液,入侵其他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为癌细胞转移。然而与之前看法相反的是,癌细胞并不是独自行动,而是通过“组团”的方式增加成功概率。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2月2日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转移的”癌细胞在分子结构上与肿瘤内的原发癌细胞并不一样,这也正是它们对化疗抵抗力更强的原因。

报道称,这项研究已经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研究的合著作者安德鲁·埃瓦尔德表示:“我们的研究证明,癌细胞为增强转移的成功概率做了两件事。首先,它们激活了分子程序,帮助它们进入患者的不同器官。其次,成群行动。”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利用了转基因小鼠,在其乳腺癌细胞中加入了在特殊光照下可见的红色或绿色颜料。研究人员将这些带颜色的细胞取出,并植入到其他几只细胞颜色正常的乳腺癌实验鼠体内。研究人员观察了癌细胞转移至肺部的过程。

报道称,以往的普遍看法是,肿瘤转移灶应该呈现的是单色,即要么红色,要么绿色,表明每一次癌细胞转移可能是单一癌细胞转移的结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一次转移都包含了两种颜色的癌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乳腺和肺部周边的血管中都有双色癌细胞聚集体。研究人员证实,源于单个细胞的转移成功比例低于3%。

报道称,研究合著作者凯文·张强调,癌细胞的转移是一种集体行动。这个集体离开了原发肿瘤,进入到血液,然后继续前进,直到在较远的器官中定居下来。

那么癌细胞选择成群行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于癌细胞来说,成群蔓延是否比单个游离更有好处?答案是肯定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进行的第二项试验证明,相比于单个游离,癌细胞聚集体在其他器官中“建立”一个新的肿瘤的成功概率最多是单个游离的15倍。

埃瓦尔德表示,“癌细胞在尝试生长和扩散时,要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由于一些癌细胞战胜这些挑战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一些癌细胞,因此成群行动对于癌细胞转移来说意义重大”。

这些成群结队转移的癌细胞在分子结构上是否有不同于原发癌细胞的特点?答案也是肯定的。在血液中游离的癌细胞聚集体呈现出细胞角蛋白14过度表达的特点,这种蛋白的浓度在原发肿瘤和转移灶中的水平都较低。

此外,实验室培养皿试验还证实,肿瘤细胞根据目的的不同会激活两种分子程序。那么如何知道癌细胞是正在繁殖,还是正在扩散?这要依据细胞角蛋白14的多少,在扩散阶段,肿瘤细胞中的角蛋白14含量更高。

埃瓦尔德指出,大部分化疗药物都是针对繁殖中的癌细胞,因此并不能杀死转移阶段的癌细胞,在出现新的肿瘤时,患者依然无力抵抗。新的研究可以为克服这一问题提供帮助。

报道称,根据所处的阶段不同,每个癌细胞被激活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凯文·张表示:“我们已经在繁殖和转移中的细胞中发现了几十个不同基因的活动。由于这些基因表达的是细胞表面的蛋白,因此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用于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可以作用于转移的癌细胞。”(编译/王萌)

【延伸阅读】“饿”死癌细胞:国外治癌兴起生酮饮食疗法

国际先驱导报1月20日报道 早在2500年前,中国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就告诉我们,我们的食物就是我们的药,无独有偶,国外也推行“靠药物不如靠食物”的理念,生酮饮食疗法便是这样的食疗方式,在国外医院开展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成为目前医药治疗以外对付包括婴儿痉挛症在内的多种类型癫痫以及脑瘤等癌症的首选疗法,其共识意见已被编成国际生酮饮食疗法开展的操作指南,正在一些国家积极推广,并被认为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癌症应对手段。美国加州一位研究者称,未来将有70%的癌症患者受益于此疗法。


进食天然蛋白质和脂肪

和人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国外医学界有观点认为癌症不完全由基因遗传造成,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才是罹患罪魁。因此相对于化疗,欧美国家的医生更注重提醒人们从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以重视。譬如德国医院的医生不是把精力重点放在用药上,相反花工夫从饮食起居方面对病人加以指导。

生酮饮食就是医学界推荐的食疗抗癌大法。它是一种综合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超低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又称代谢疗法。通俗说,就是几乎不摄取任何碳水化合物,却进食许多天然蛋白质和脂肪,既不含糖又和垃圾食品绝缘,是非常干净、绝对天然的饮食。

生酮饮食疗法的好处是避免大剂量用药、化疗及其副作用,让很多手术及药物无法解决的病例有康复或延缓病情恶化的希望,使病人得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生酮饮食疗法的工作原理相当复杂,这种通过日常食物赶走癌细胞的说法乍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了解其原理就不觉得奇怪了。简单说,碳水化合物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是癌细胞最喜爱且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没有糖,癌细胞只有死路一条。这种饮食结构的目标就是不生成糖,使癌细胞得不到所需养分而“饿”死。

我们人体细胞包括癌症细胞都依靠葡萄糖得以滋养,如果把糖拿走,正常细胞可以用酮体作为替代性燃料,因为正常细胞既能以葡萄糖又能以酮体为燃料。也许用诸如北极熊等动物冬眠的现象来解释这一工作原理:熊趁夏秋两季吃得肥胖臃肿,冬天则躲在洞穴中,燃烧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不必进食却可以将其转换化为奶汁哺乳幼熊,并且长达五个月之久。可是,癌症细胞由于构造缺陷没有这项功能,无法使用酮体而存活,癌症便自动消除。

癌细胞消失并非不可能

欧美不少国家的医疗机构研究生酮饮食疗法,现在,实验鼠甚至人类已经证实其有显著效果,并得到四十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证实。除大部分癌症,还对癫痫、自闭症、忧郁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睡眠障碍、肥胖及II型糖尿病等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癌症末期患者经此疗法救治都已痊癒,体内再找不到癌细胞。

目前生酮饮食在国外已被广泛推广,渐渐被认识并应用,人们可以很容易从新闻、广播、网络等各界媒体找到所需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了解和学习,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美国哈特菲尔德博士。头顶举重冠军、作者、企业家、百万富翁等头衔的哈特菲尔德之所以被熟知其实是因为通过生酮饮食疗法死里逃生,使得医生对他的死亡判决失效。当初,三名医生都对哈特菲尔德宣布,他只有3个月的寿命,并已经给他下发了死亡通知书。但当哈特菲尔德听到有关对抗癌症的生酮饮食疗法后,决定一试。虽然餐食与碳水化合物隔绝不容易,但这份代价换来了令人惊奇的效果——癌细胞完全消失。

此外,生酮饮食疗法对儿童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即使是对抗癫痫药物疗效很差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半数以上也可得到50%以上的控制,如在发病早期进行治疗,有60%~70%的成功率,或许并不输给药物治疗。其实这并非魔法也非奇迹,而是抗癫痫药物及癫痫手术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研究代谢治疗的多米尼个医生在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研究期间发现采用这种疗法的病人中除了少数几位,其他人一直活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使医学界备受鼓舞,同时也受到患者欢迎,有些病人甚至对这么好的疗法没能早日推广表示遗憾。

因为生酮食疗法可以和其他癌症治疗方式同时进行,所以在美国和加拿大,医生采取的做法是一边给癌症病人药物或手术治疗,一边会给他们配置特殊的饮食,保证他们摄入高脂肪和少量蛋白质。

糖比高脂肪更可怕

对摄取蛋白质及脂肪的做法,有人担心会危害心血管,殊不知人体最害怕的是“糖”。日本《怎样防治癌症》一书中指出,当血液流过肿瘤时,其中约57%的血糖都会被癌细胞消耗掉,成为滋养它的营养成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国际上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50克以内。可是人们往往一不小心,摄糖就过量,而无法生酮,所以生酮食谱很讲究,要严格按照医嘱。

正常情况下,美国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占人体热能卡路里供应的50%~60%,脂肪占35%,蛋白质占15%。但针对癌症患者设计的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只占卡路里总量的2%,而脂肪则增至90%,蛋白质占8%。

美国心脏内科辛那屈医生在他的《胆固醇的大迷思》一书中指出,胆固醇绝对不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心脏病实际上是心脏发炎,而这正是因为我们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他倡导教育并警告人们认识吃糖的危险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提出“自然的脂肪对人类有益”的说法,甚至天然饱和脂肪如椰子油、动物奶油都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生酮饮食疗法并非自己动手随便做的营养疗法,而是一种重大形式的治疗方式,需要在医护和家人看护下慎重进行。

但是,也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对此疗法反应良好,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譬如据约翰霍普金斯治疗中心研究称,采用古典生酮饮食法的癫痫儿童中约半数能在6个月内减少不低于50%的癫痫发作率,另一半则显示超过90%的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其中15%的病人完全没发作,大部分的家庭能逐渐减少或完全不用抗痉挛药。

因为生酮饮食法是一种不自然的营养摄取方式,虽然目前国外没有对其副作用进行过多报道,但以此治疗儿童癫痫,恐怕会造成包括因蛋白质缺乏而导致的生长迟缓,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恶心、呕吐或便秘反应。(本报特约撰稿发自温哥华

(2016-01-20 15:19:30)

【延伸阅读】抗癌有望?日本开发高效收集血液癌细胞的技术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名古屋大学等的研究团队日前宣布,开发出一项可高效筛选并收集癌症患者血液中所含微量癌细胞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将采集来的血液注入排列密集的硅胶圆柱间,筛选出癌细胞并逐一收集。

日媒称,鉴于约1个小时即可获知血液中分离出的癌细胞数量,因此未来可能被运用于检查抗癌药剂的疗效或癌症转移的早期发现等。名古屋大学微纳米系统工学教授新井史人表示:“今后将通过临床试验确定其精准度,争取十年内投入实际运用。”

a559.jpg

资料图:血液中的癌细胞。


据了解,伴随癌症恶化,血液中的癌细胞会有增多趋势。尽管如此,血液细胞中癌细胞的含量也不过几亿分之一程度。因此检查颇费工夫。

该团队注意到癌细胞的大小约为12到25微米,相较血液中其他细胞更大。于是开发出表面以7微米间距排列无数微小圆柱的薄片,向安在专门装置上的薄片一端注入血液,5到7微米的红血球等较小细胞会顺利通过间隙,留下癌细胞挂在圆柱间。

据悉,该装置会自动检测出停留癌细胞的位置,用微吸管逐一采集。

(2015-10-10 14:52:00)
发表于 2016-2-10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0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自身免疫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0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9:06 PM , Processed in 0.1051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