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第七站将邀请艺术家周春芽于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主题讲座“周春芽:一个艺术家的需要”,与年轻艺术学子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
“艺术家之所以是向前的,当你的风格所有人习惯了,你的心也可以变了,这是自然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让观众跟在你的心后面跑,而不是你的心跟在观众后跑,这里面就有一个真诚的问题了。……如果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内心的),那么其它物质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了。”
——摘自1987年6月德国留学期间周春芽写给张晓刚的信

周春芽,1955生于中国重庆,198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8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
77年中国开始重新恢复高考,他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大学期间所创作的《剪羊毛》曾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八十年代中国开启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留学浪潮,1986年他远赴德国留学。
90年代归国后,周春芽没有再画藏族题材的作品,转而画起了《石头》、《绿狗》和《桃花》,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2015年10月16日,“始终是开始”周春芽新作展登陆澳门艺术博物馆,近两年创作的十余件作品首次集体亮相。这几年新作中不乏“园林”、“松石”、“四王”、“四僧”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表面上看,大家都以为他是走了一条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子,但究其根本,他说自己所关注的是经久不衰的自然与人性话题。
周春芽《剪羊毛》,布面油画,170×236cm,1981

周春芽《一家人》,布面油画,170×200cm,1982

周春芽《冬房》,纸面油画,55×60cm,1985

周春芽《模糊的脸》,炭画,120×100cm,1988

周春芽《留着辫子的男人》,布面油画,53×44cm,1991

周春芽《瓶花》,布面油画,70×59cm,1992

周春芽《黑根一家——男主人和女主人》,布面油画,190×260cm,1995
周春芽《浴室》,布面油画,72×60cm,1998
周春芽《太湖石》,布面油画200×150cm,1999

周春芽《跨过长江去》,布面油画,250×200cm,2001
周春芽:“我自己画桃花,对大自然、对人性、对爱情、对性爱都在关注——其实是对人性内在的东西的关注。艺术家就这样:当你一心做艺术,艺术可能让你有能量去做很多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艺术无所不能,那可能你什么也做不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艺术也将什么也不是。”

周春芽《桃花风景系列2006——坐着赏花》,布面油画,250×200cm,2006

周春芽《桃花风景系列2006——花香袭人》,布面油画,200×250cm,2006

周春芽《豫园五景之二》,布面油画,272×204cm,2012
周春芽《上海豫园小景之一》,布面油画,200×250cm,2013
周春芽《上海豫园小景之二》,布面油画,200×250cm,2013
第五季“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第七站
讲座主题:周春芽:一个艺术家的需要
讲座时间:2015年12月8日(周二) 18:00
讲座地点:鲁迅美术学院综合楼三楼 学术报告厅
联合主办:鲁迅美术学院
自2011年以来,“芭莎艺术校园行”的脚步行遍中国各大艺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在校园传播全球艺术大师与先锋的思想魅力,也致力于扶持年轻艺术家的成长。2015芭莎艺术校园行更将携手常青藤计划,在全国八个城市八所著名高校展开,深度凝聚青年艺术力量。第五季“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第七站将邀请艺术家周春芽于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主题讲座“周春芽:一个艺术家的需要”,与年轻艺术学子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
“芭莎艺术校园行”是由《芭莎艺术》创办的年度公益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走访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云南大学等二十余所大学校园,邀请过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等艺术嘉宾在校园内开展讲座。除名家讲座之外,“芭莎艺术校园行”还采取推荐与自荐的方式征集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投稿,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专业与权威的推荐平台,助力青年艺术良性发展。
听艺术家讲述的艺术之路,与大师面对面,12月8日,鲁迅美术学院,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LI XI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