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1

[电脑数码] 别问我“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7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21奇妙的奇   罗辑思维

image.jpeg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比如在微信上特别讨厌别人给你发一句:在吗?

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我一直都在,只是这时候不方便搭理你而已。通常我会提示一下:有事直接留言吧。可总是有人会给你一句:在吗?等你回复。

要说这个问法也算一种礼貌,应该是拜QQ等即时通讯工具所赐,大抵十来年的功夫吧!

之前发邮件,应该没人会发:在吗?

至于发短信,想来如果有人用一毛钱问对方:在吗?更可能的意思是要对方马上回电话。

再往前的电话时代常常有一句礼貌用语:您现在接听方便吗?似乎是一种礼貌,其实也是为了把双方拉到同步的时间里,集中彼此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沟通。

在微信里问:在吗?似乎是这种习惯的延续——通过寒暄性的试探来把彼此拉进同一个时间。

可工具不同,感受就特别不一样。

比如,像微信、邮件这样的沟通工具,异步沟通的方式会更有效一些:你直接把想问的的事情、想表达的意图发给对方,或许对方几分钟几小时之后看到会回复,在此期间大家都可以忙各自的事儿,并不影响。如果你着急,可以说:在线等;倘若真的很急,打个电话也行——微信不也有语音聊天功能嘛!

说这些其实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很多事已经没必要先把对方拉进同一个时间维度里再沟通了。

重要的事适合用文字交流,紧急的事适合用声音传递,这是通过工具沟通交流的基本常识。

所以,用文字交流最好要具体。当然,加上“你好”之类的寒暄可以加深别人对你的好印象,在一般沟通中也是挺有用的礼貌。但“在吗”里有什么?只是试探,还引发了别人无端的猜想,除非比较熟悉(尽管也很讨厌)。

突然又想到,做微信的张小龙当初可是做电子邮箱的,所以邮件交流的方式和微信似乎对得上——有事先说事,顺便打招呼。

空发一句“在吗”是尤其傲慢的,是要求对方得马上搭理自己,又不说明理由的态度。

要说用QQ还算说得过去,先建立联系,再聊得开心,毕竟从闲聊开始,需要一句接一句的对话方式。可到了移动端的微信上还这么说,就特别讨厌了,好吧,我确实不爱闲聊!

最后只想表个态:别问我“在吗?”这样的废话,因为我一直都在,但真没有随时盯着屏幕的习惯。这世界这么大,为啥要专门盯着你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武挥:在线聊天该怎么打招呼 

 2015-10-27 魏武挥 大家



摘要ID:ipress

陌生人交往理论揭示了一个秘密:人类内心深处其实是追求一种对等交换的。我告诉了你一点信息,你也得告诉我。否则,咱们就停止这种披露。你我也不可能成为熟人。



在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貌似还是从罗辑思维里摘抄的一段。


这一段中提到,很多人在微信上要和人对话,劈头第一句是:“在吗?”文章对这种做法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并以电子邮件举例:你和人写邮件,难道第一封先来个“在吗”?


我觉得,至少从举例而言,是完全举错了的。



人际传播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同步通讯”,一种叫“异步通讯”。比如,电话就是同步通讯,信件就是异步通讯。


发展到互联网后,这两种典型应用代表着截然不同的通讯模式。Email是非常标准的异步通讯,而IM则是同步通讯,IM两个字母本身就是instant message的缩写,即时通讯。


就中美两国具体使用情况来看,桌面时代,美国人更偏好Email,而中国人偏好IM。一种解释是:美国人个人主义精神略强,不喜欢被打扰。异步通讯工具更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其实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在中国的这种兴盛法,也很难在美国找到相同的例子。


MSN,这个今天已经彻底死亡的IM工具,在早期版本(6.0之前)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的:脱机留言。而QQ,则很早就能做到。有一种说法是,脱机留言显然属于异步通讯,美国人认为既然是异步通讯,用Email解决即可,为什么要用IM。顺带手,MSN也很长时间不具备传输文件的功能。


脱机留言+传输文件,显然就和Email没太大差别了,除了一条:Email是跨平台的。比如说,gmail和qmail就能够通讯,但msn和qq是不能完成通讯的(注1)。


中国人的IM一直很火,QQ是上个世纪就开始的一个产品,十几年过去了,依然属于当红产品。当QQ人手一个时,跨平台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



异步通讯,既然是异步,发送信息者并没有这个指望:你正好在线。所以,Email使用中,很少会发生先来一封“在吗”这样的邮件。


但同步通讯时,发送信息者是存在这样一个指望的:你在线。这种指望其实在非互联网介质且非当面的沟通中也会发生,比如通电话的时候第一句:方便说话?信息发送方显然不希望ta吧啦吧啦一通说完后,你告诉ta:我回头再和你说吧。


争论者可能会指出:电话时希望你有空,是因为信息无法存储。而IM则完全可以事后翻阅,应该可以做到直奔主题而不是“在吗”开头。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习惯这种东西,很难讲那么“理性”和“功利”。


我总觉得,这种习惯和另外一个传播理论“陌生人交往理论”有关。


如何从陌生人变为熟人?陌生人交往理论认为,“自我披露”是重要的因素。一方披露一点自己的信息,另外一方也跟着披露一点自己的信息。彼此循环,达到了解对方的程度。当其中一方不再披露自己的信息时,循环结束。过早地停止这个循环,双方是不可能变成熟人的。


陌生人交往理论揭示了一个秘密:人类内心深处其实是追求一种对等交换的。我告诉了你一点信息,你也得告诉我。否则,咱们就停止这种披露。你我也不可能成为熟人。(注2)


而一句“在吗”其实试图进行一种交换:我披露了一个信息:我在线。你也得来一次披露。如果没有得到这种回馈,我将无法继续深入和你交谈。



在在线聊天这种情景下,我个人倒是对“在吗”没什么太大的不满。但我对对方对自己的披露不够,倒是有很多不满。


微信通讯录上我存在不少人,压根就不知道ta是谁。或者,ta用一个很宽泛的信息来描述自己。比如说,我是一个媒体人,或者说,我是你粉丝。ID又显然是一个昵称。


我发现我身边也有人对这种状态不满,通常在清理通讯录时,这类人是第一选择。


最让人不满的事情是:在我对身份几乎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方直奔主题开始咨询问题。这违背了陌生人交往理论法则——因为我是以魏武挥实名存在于微信中的。



那么,在在线聊天中,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对话,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呢:


发一个红包。


金额嘛……一分钱会不会被对方拉黑啊?



注1:其实IM也能跨平台,比如MSN和雅虎通就可以,不过需要额外做点事,比如装一个跨平台IM聊天软件。但QQ的确不能和任何一个IM通讯。这里面涉及到使用的数据协议问题。


注2:这种信息披露,其实也是双方在寻求某种共同联结点的过程。比如张三说我毕业于A校,李四则惊喜地告诉他我也毕业于A校。共同联结点得以找到。双方可以就A校这个点去寻找更多的共同联结点。人际中的攀谈,很大一块内容都是双方(或一方)小心翼翼地找到一个共同联结点。




作者:魏武挥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7 07:19 PM , Processed in 0.0319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