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9-23 03:19 PM 编辑
2015-09-20 作者 | 澄澈投资合伙人 孙存照
从六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连续三月持续下挫、人气低迷悲观弥漫,最近朋友圈、微博更是广泛传播题为《泡沫破灭:那些轰然倒下的十大私募》及类似文章,部分投资者和好友表示想了解我们的看法,借此机会一并回复大家,分享我们的反思和大家共勉。
1、根据媒体的统计,最具代表性的10大私募本次股灾中纷纷坠落,净值平均回撤在65%左右,如果是普通股民,大家不会觉得吃惊,但他们是超一流选手,令人意外感叹。然而,在我们看来,虽然锋芒暂时受挫,他们中的一部分仍是投资英雄。科比即使在最关键的比赛中投丢最后一球导致败局,但科比仍是科比。关键的观察指标是,他们接下来是否还会为荣誉而战,为信任他们的投资人重新赢得利润。
2、嘲笑他们不会为自己的投资失败找到安慰。他们江湖立万之前,必定也历经多次重大挫折,能最后惊鸿资本市场,无一不是独特的天赋和超人的勤奋所致。
3、投资不易。即使他们勤奋与天赋宠爱一身,仍然遭此困境,何况芸芸众生的股民,我们都需对市场充满敬畏之心。
4、无论多大多成功的大牛,要相信自己的虚妄(索罗斯语)。如此的股灾虽是多少年才出现一次的概率,但一次出现就让人痛彻心扉。而且,事后反思却又会发现自己曾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拯救净值,但闪念的结果就是被市场一记ACE。美人迟暮,英雄落寞,谁都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5、相信99%的优秀投资人在5000点后都能感受到市场狂热的风险,但感受到风险和执行风控中间有一道鸿沟。风险可以从数据、大众情绪、涨速等技术层面感知,但大胜负面前的执行风控则主要依靠常识、理念和修为的境界。
6、能在资本市场跻身顶尖之列,尽可能的贴近内心的独立判断是过去所有成功因素中的最关键品质。我斗胆猜测,这次大佬新锐们几乎集体短路,主要是心无禅定导致的失去独立,无意识降格为群体性情绪的俘虏。牛市的自我强化、每天飙涨的财富净值以及高安全垫的麻痹大意、不断增加的资金规模、无数人的由衷吹捧、应接不暇的营销应酬……这一切无可避免的带来身体状态的下滑和自我安静反思空间的丧失,内外夹攻之下,那些看似偶然的犹豫不决最后都是成为必然的断臂泥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古人的智慧何其精炼,可惜,我们哀之何其易,鉴之又何其难。
7、在中国做资产管理可以说95%以上都是趋势加仓型,这个策略在牛市里就导致净值上升——申购规模增加——高位继续加仓,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大部分的牛市结束,头部大概率都有筑顶的时间和空间,优秀的投资高手即使在第一时间没有顶部撤离,也基本会在顶部确认前后识别风险果断撤退,而平庸者却全程是底部和顶部都后知后觉。这次股灾最要命的是它一泻千里,暴跌的速度将投资精英和平庸者闷杀到一个维度去了,杠杆的毁灭性导致越是大的资金,越是无法出逃,只能任由市场宰割。这让我们必须回到投资的规律上去反思,任何时候,在风险越来的越大的时候,理应仓位越来越低,重视流动性,而不是持续激进加仓。
8、顺境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规模是业绩的敌人,10分力干8分活,为自己留下余地。
9、扛住毁誉,风雨中抱紧自由。人生既感受到痛苦又坚信终将美好,这便是自由。每个资产管理者都有一个自由的梦,而这恰恰也是一个呼唤和需要英雄情结的行当。
10、虽然寻求消遣是人的本能,但干了这行,尽可能减少无聊的应酬吧,回归自我方能高度专注。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