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01 02:26:58 经济日报 记者蔡敏姿/综合报导
图为海口某证券交易大厅的股民。 中新社
陆股成灾,当局干预抢救失效,华尔街日报分析,大陆救市要付出四个代价,包括「国家队」持有的股票将进一步下滑、银行放贷难度增、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今年将达60%及依赖货币政策支撑经济。
华尔街日报报导,大陆政府将如何处置那些已经买进的股票?不同于2008年和2009年美国的救市,大陆陷入一种尴尬处境,在股市几乎见顶时买进股票,而不是在底部。到目前为止,大盘点位远远低于大陆政府买进水平,所以要像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画那样取得投资获利的可能性似乎很低。
分析称,如果「国家队」停止救市,那么它们手上持有的这些股票市值将进一步缩水。在泡沫形成前的三年里,上证综指在2,000至2,400点区间内波动。如果股指跌入这一区间,则意味著较近期低点再下跌20%。大陆需要设法应对这一问题,以免股市下跌进一步拖累本已放缓的经济。
目前还没有关于政府已砸下多少资金救市的官方统计数据。8月初,高盛估计「国家队」已投入多达人民币9,000亿元救市,估计全部可动用的救市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兆元,如果算上被迫回购股票的国有企业,则增为人民币3.5兆元。
买入这些股票后,一旦亏损幅度达40%,就意味人民币1.4兆元的损失,这些损失将由「国家队」来承担。
银行损失方面,股市上涨期间,银行曾允许投资者以股票作为抵押品,向它们提供贷款。
尽管银行由于已经收取可以完全弥补贷款潜在损失的抵押品,或许不会遭受实质性的损失,但银行可能会被阻止抛售这些作为抵押品的股票,而这将对接下来的放贷造成阻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