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周二早盘,两市双双低开,沪指持续震荡下跌,盘中一度跌破3700、3600点两关口,再创本轮调整新低3585.40点,11点5分左右探底回升跌幅收窄,盘面来看,保险与银行股争相拉升护盘,但效果并不明显;午后开盘,沪指小幅回升,个股方面,两市逾1600股跌停,创业板内仅8股上涨,题材股重挫;临近盘尾,在权重股带动下,沪指重回3700点。
截止收盘,沪指报3728.19点,跌47.72点,跌幅1.29%,深成指报11375.60点,跌700.17点,跌幅5.80%,创业板指报2352.01点,跌141.82点,跌幅5.69%。
成交量方面,沪指成交7760亿元,深成指成交3014.41亿元,创业板指成交447亿元,两市共成交10774.41亿元。
沪市成交额7760亿,较前一交易日(9434亿)小幅下降,但相比前一交易日的6091亿,深市成交额发生“腰斩”,仅3014亿。
板块方面看,银行、保险、中字头、石油涨幅靠前,航天航空、军工、有色金属、房地产跌幅靠前。
分析称,近期监管层救市力度不断加大,周末的利好后市逐步发挥出威力,但此时市场赚钱效应并未有所体现,在管理层不继续出台政策暴力干预的情况下,预计市场将继续筑底,建议投资者近期观望为主,可适当关注上证50指标股,尤其关注两桶油、银行、券商及保险股。
目前市场正在筑底过程中,在市场未明显企稳的情况下,预计资金将继续从中小盘个股流出,建议近期投资者勿盲目抄底,可逢低适当配置沪市权重个股。
分析师表示,由于紧急“救市”政策锚定于能够有效拉升股指的大盘蓝筹股,短期市场重回“赚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境地。毋庸置疑大盘止跌企稳将有利于信心的重塑,但市场前期重挫的连锁反应仍需要一段时间的自我消化与调整。当前仍需防御为主,精选近期遭遇错杀、安全边际较大的优质标的,低位介入。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外部监管大环境已经进入为银行不断开窗的大周期,银行业非常明确地重新站上了政策风口,银行板块不是场外配资的重点配置对象,板块性质的超预期利好因素云集、没有未知利空,强烈看好全市场层面的风格切换,银行板块将迎来体制机制变革驱动的估值中枢直接提升。
招商证券(24.46, -1.60, -6.14%)研发中心总经理杨晔则分析了此次A股市场大幅震荡的原因。他认为,股票市场此次动荡,不是因为宏观经济情况不佳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普遍恶化,而更多的是与微观的交易结构特别是杠杆资金的链式交易行为失控有关,因此,强有力的、及时的和有针对性的市场救助政策和措施是能够较快发挥作用的。“这些政策举措针对性强,力度较大,参考欧美国家在对股票市场动荡时的干预经验,应当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住股票市场的。”
海通证券(20.89, -0.83, -3.82%):近期市场经历连续大跌,投资者情绪明显受挫,对本轮牛市是否还能延续出现了一些怀疑声音。我们认为,本轮牛市的基础是中国经济转型,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这个根基仍在。近期市场的下跌是牛市的中期调整,下跌比较急源于杠杆交易的连锁反应。周末管理层推出救市组合拳,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有望平复,市场拐点已现。
A股急跌后,政策维稳将遏制恐慌情绪,牛市逻辑仍在。但大跌已经深刻教育了投资者,未来杠杆资金入市将更趋谨慎,管理层也将对杠杆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此外,连续三周的大跌对人气的杀伤大,未来资金入市速度将趋缓,告别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