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3

[历史] 【历史图刊】苦难的眼神——福尔曼河南饥荒影像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8 0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苦难的眼神:福尔曼河南饥荒影像

文/大乾艺术中心

        去年冯小刚的《温故一九四二》上映,使70年前的这段有如疤痕的历史进入大众视野。如今,电影已经下线,然而,缅怀和反思不该集中在一朝一夕。

        我们联络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搜集了时任英国《泰晤士报》的摄影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1943年前往中原灾区的途中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并联合媒体寻访了当年的幸存者,以期将这段历史更清晰、深入地钩沉出来。

        你依然可以从两米以下都被剥净了皮、光溜溜略显滑稽的一排排树中;从昔日之商业区,如今雁过无痕、一片死寂的“鬼城”;从已苍凉如戈壁,却还有一本正经的穿制服士兵驻守的城堡……从所有这些荒诞的形式感中嗅到真相狰狞的气息。

        破败的铁轨旁,常能见到三两血肉模糊的死伤者。他们是在刺骨的夜风中,无法用冻僵的手指持续扒紧平板车皮而坠落下来的无名人氏。尽管拥挤寒冷,意外频发,尽管日军炮兵还在隔三岔五地炮击南岸铁路,可灾民们仍如潮水,如蚂蟥一般包围每一辆路经的火车——有条出路,总比原地等着饿死好。此时,食物是仅存于胸的信念,饥饿是唯一能调动身体的命令。然而,所有的场景当中,最戳入心底的还不是这些。

        福尔曼在灾区拍摄了大量的记录影像,大部分对象都是直面镜头的。与我们想象中的呻吟、哀嚎、哭天抢地、痛不欲生不同,他们的表情中,最多见的特征竟是漠然和无奈,一种被天灾人祸击垮的集体不知所措。

        当一具有机躯体没有足够的来源支撑时,愤怒也会如干瘪的气球,而他们本又是习惯于逆来顺受的纯朴农民,只懂得靠节俭来攻克难关。正如赴灾区前线的记者流萤 在《暗哑的呼声》里写的,“从三顿到两顿到一顿,从谷皮到草根到肥料。他们曾经挣扎过,宰杀了他们平日爱如生命的鸡犬,宰杀了他们相依为命的耕牛,卖掉他 们的锄头、破袄,然后卖出他们的土地,最后摘下他们的心头肉——卖了儿女,卖了老婆。然而,结局还是被死亡衔去。”

        时任《时代》周刊驻中国特派记者的白修德在多篇报道中反复提到一个案例:有位年轻的母亲被指控把婴孩活煮了吃,但她分辩说是孩子先死了,才拿来烹煮的。冰心在《母爱》里,说天下的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长、宽、厚,然而在1942年,饥饿把人性饿疲了。当切断的铁轨和瓦砾向远方延伸,窑洞里伸出一只只朝天空索要食物的干枯的手,整个中原就如同一座巨大的黄色的坟场,漫游着一个个灰色的面目模糊的鬼魂。看不见有别于他的哀伤,这本身是最大的哀 伤。

        满目疮痍,当我们懂得这眼神中的含义时,我们也会更多地用头脑,而不再仅仅用情感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食物是硬通货,如历个世纪一样,被贪婪无耻者接过去,成为手中的大棒。大饥荒为何会愈演愈烈——报灾迟误使赈济成空,贪污腐败致公粮私卖,灾区征粮如雪上加霜,大军压境令逃亡无门——统统有据可查。

        白修德在《探索历史》中写下:“大饥荒立刻使得我再清楚不过地懂得了,什么是秩序和混乱,什么是生存和毁灭。”70年过去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今天品来,虽然辛酸苦涩,但也饱含着警示和启迪。温故一九四二,意义正在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943年初,美国摄影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奔赴河南灾区,拍摄了400多张灾难现场图片。百姓的眼神充满无奈和茫然,仿佛在对着镜头发问:为什么是我们,如此苦难深重?




2.jpg
村庄外的孩童,饥荒已经夺走了属于他们的天真笑容。




3.jpg
哭泣的孩童。在大饥荒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失去父母,多少孩子没了生命。




4.jpg
女人和她的孩子。男孩的眼神里充满难得的好奇。




5.jpg
饥民们排队站在村庄的土路上,表情冷峻、麻木。




6.jpg
中原大地上的孩童,他们仿佛是在张望救济何时到来、饥荒何时结束。




7.jpg
火车上逃荒的人们,他们很可能是一家人,事实上,没有多少家庭可以全部逃生,有些孩子在睡梦中掉下了火车。




8.jpg
暮年的老人。这辈子他至少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北伐和抗日战争,多少饥荒和战争在他眼前飘过。




9.jpg
父亲和孩子,挣扎在饥饿边缘。




10.jpg
在路边休息的灾民,孩子的眼神困惑中带着执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灾区的老妇。她没了牙齿,痛苦和无奈深深地刻在她的皱纹中。




12.jpg
背着行李逃荒的人,显得如此孤独和无助。




13.jpg
吃饭的老人。即使是生活在自己村庄,他也成了流浪汉的模样。




14.jpg
沿铁路乞讨的妇女。她的生命如此卑微和脆弱,不如这条小狗饱暖和自由。




15.jpg
荒原上的杨树向远方延伸,树皮已被灾民扒去果腹。




16.jpg
人们住的窑洞。大饥荒发生时,就是这样的房屋为灾民们遮风挡雨。这几只鸡也将很快成为人们的果腹之料。




17.jpg
山下窑洞上的几个大字是:普及民众教育。大饥荒发生时,这样的口号显得苍白无力。




18.jpg
一个妇女将植物的根茎磨碎作为食物,老人和孩子站在一旁等候 。




19.jpg
两个女人在扒树皮,这将成为包括孩子在内的祖孙三代的食物。




20.jpg
坐在灶台边生火煮饭的女人,这样的回眸是在向镜头发问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村庄里坐同一辆车出行的男女,此时他们的牲畜还能载人,生活还在继续。




22.jpg
哭泣的孩子和沉默的女人,女人的矜持仿佛在表达:孩子饿不是我们的错。




23.jpg
灾民们很高兴村庄里来了救助车。国民政府第一批赈灾款拨到时,已是1943年的春天。此前,有一些零星的社会救助。




24.jpg
在火车站等待逃荒的人们,他们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




25.jpg
村庄外的男女老少。




26.jpg
倒在地上的老人。很多人就像这样倒在亲人的身旁,倒在生养他的土地上。




27.jpg
洛阳附近逃荒的人们,他们肩扛手拉,只为活命。




28.jpg
灾民们挤火车准备逃荒,为一个座位,更为一个活下去的空间。




29.jpg
上火车逃荒的人们。国民党官兵在帮忙协调秩序。河南地处第一战区,驻扎国民党官兵几十万人。国民政府在赈灾的同时,还在征粮,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甚至有百姓围攻部队。




30.jpg
在陇海线等待逃荒的人们,这列车人已满,他们就这样人压人、人挤人逃离生命的荒地,却不知有多少人从车皮上掉下来,被摔死、冻死。




31.jpg
陇海线铁路,灾民们就是通过这条“生命线”奔向潼关。饥荒发生时的河南,三面环敌,京汉线被毁,陇海铁路几乎成了灾民唯一的逃生通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8 04:51 PM , Processed in 0.0952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