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4|回复: 71

[历史] 吴闲云:《春秋三百年——4:吴王阖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4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10-30 03:14 PM 编辑

1、究竟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

1.jpeg

   很久很久以前,周朝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有着许多的诸侯。
   据说,当时约有八百多个诸侯国。一部落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一城堡即一国。大国土地一百里或七十里,小国土地五十里不等。这些弹丸之地的诸侯国们,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周天子的王城,布满了整个黄河流域。
   
   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大王,各个诸侯则是地方上的小王。
   那么,在这些诸侯里面,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呢?
   我们一般的印象中,姜子牙的齐国,似乎应该排第一,因为姜子牙是周武王的老师,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又是周朝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太师宰相,又是第一个被册封的诸侯,还有征伐其他诸侯的特权。
   除了齐国,周公旦的鲁国也不弱,因为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开国的大功臣,继姜子牙之后的第二任执政官。
   还有晋国、楚国、秦国……等等,都是相当有实力的大诸侯,在这些大诸侯里面,究竟是哪一路诸侯,才最有资格被公认的排为所有诸侯里面的老大呢?
   
   下面,我们先来简要的了解一下各路诸侯的历史。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朝,大封功臣,最先册封了姜子牙为齐国诸侯,(大致在今山东临淄一带)。
   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实际上是他的儿子),被册封为鲁国诸侯(今山东曲阜)。
   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奭,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被封为燕国诸侯,(今河北北部)。
   武王的弟弟姬鲜,被封为管国诸侯,(今河南管城),是为管叔鲜,当时是个大国,拥有管理整个东方的权力。后来因为叛乱,管国被周公旦灭了,所以这个国家非常短暂。
   武王的四弟姬振,被封为蔡国诸侯,(今河南上蔡一带),是为蔡叔振。因受管国叛乱的连累被流放,所以蔡国后来沦为小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为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大舜的后人虞满,把长女嫁给了他,并封他为陈国诸侯,(今河南淮阳附近),是为陈胡公。
   武王又找到大禹的后人东楼公,封他为杞国诸侯,(今河南杞县一带),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屡屡被迫迁徙,只为我们留下一个“杞人忧天”的成语。但杞国的意义非常重要:他们是夏王朝的后裔。
   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与商朝贵族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叛乱,周公旦东征,灭了管国,流放蔡叔,将商朝贵族迁走,以商朝旧都朝歌为中心,封弟弟康叔为卫国诸侯,以保卫周王室。
   武庚叛乱被镇压后,驱逐了所有的商朝遗民,从朝歌迁到宋地,交给纣王的兄弟微子启管理。微子启被大周朝册封为宋国诸侯。
   周公旦东征时,顺带消灭了一个小小的唐国,(今山西境内),他们是上古时期尧的后人。周公旦把他侄子(武王的小儿子)姬虞派到那里做了君主,这就是后来春秋时期成为霸主的晋国。
   能够和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楚国的创始人是鬻熊,因为鬻熊是武王父亲周文王的老师,所以周朝初年,就把他们封为了楚国诸侯。
   楚国后来崛起,在楚庄王时代称霸天下,为了遏制楚国北上的强劲势头,楚国后方的吴国悄然兴起,对楚国形成钳制之势,于是,原本和中原一直素无来往的吴国,在春秋后期也成为了霸主。
   吴国兴起之后,接着就是越国的兴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代了吴国的霸主地位。
   以上这些国家,都是在周朝初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的。
   
   后来过了很多年,周天子从武王传到十世是周厉王,周厉王封他的小儿子为郑国诸侯(郑桓公),郑国由此诞生。在保护周平王东迁时,郑国最有功劳,于是郑国从此兴起。历史也进入到了春秋之际。
   周平王因为东迁,西方的秦部落也由于护驾有功,被正式册封为秦国诸侯。
   所以,郑国和秦国,是在西周末年、春秋之初才有的新国家。
   再后来,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中原先前的霸主晋国发生内乱,三大家族各据一方,将晋国一分为三:形成了赵国、魏国和韩国。
   而东方最早的霸主齐国,也发生了四姓之乱,最终被田氏家族所取代,成为新的齐国诸侯,史称“田齐”。
   这几个国家,是春秋之末、战国之初才形成的。
   
   以上这些诸侯国,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吴、越、郑、秦、赵、魏、韩、田齐,是按照周天子册封他们的时间排列的。
   这些国家,有的是实力强大,有的则是意义深远,总之,在司马迁看来,只有这些国家,才值得写进他的《史记》,而其他的多如牛毛的小诸侯们,有的是一笔带过,有的则根本就不写了。
   
   在这些诸侯国里面,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我们翻开《史记》,排第一的,不是齐国,不是鲁国,不是晋国,不是楚国,不是秦国,不是郑国。是谁?是吴国。
   吴国,才是所有诸侯里面的老大!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些诸侯们的排列次序是这样的:吴、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越、郑、赵、魏、韩、田齐。
   我们知道,在春秋的历史上,齐桓公率先崛起之后,是晋文公,晋文公之后,是楚庄王。到楚庄王称霸的时候,吴国还是东南的蛮荒之地,原始部落,族人们连衣服都没有穿的,更别提车了。
   那么,这个还未开化的,并未进入到中原人视野的贫穷小部落,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呢?又如何迅速称霸天下?并且还被承认为公认的诸侯老大的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春秋时期最奇特的“裸国”

2.jpeg

  吴国的创始人是吴太伯。
  吴这个字,“姓也。亦郡也。”上面是个“口”,下面是个“夨”(cè),夨,字音同“侧”,字形同“矢”。
  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射箭,边跑边侧过头来回看,并高声的呼喊!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当狩猎者发现了大野兽时的奔跑、放箭、回头、呐喊,全部的信息都融入在了这一个字里面。
  奔跑,呼喊,这种动作就叫吴。吴,是一种召唤的力量。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的时候,吴太伯和他的弟弟放弃了自己的家园,离开了周朝,从遥远的西方,来到遥远的东方,漫无目的的经过了当时还处于蛮荒之地的荆楚,到达更为蛮荒之地的江南。
  《史记》上说:“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荆,是楚的旧号,(当时楚国还没诞生)。蛮,闽也,南夷之名,亦称越。就是说,吴太伯来到楚、越交界的这块地方,定居了下来,他把这块地方称作“吴”。这里的原始土著居民有一千多家归顺了他,尊称他为“吴老大”。
  “自号句吴”,就是说,吴地之名起于太伯,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是没有名号的,也没有主的,是从他们来了以后才开始的。
  从此,吴太伯带着这一千多户土著居民,在这里躲避战乱,远离纷争,过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般的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
   
    后来,吴国的创始人吴太伯去世了。
    吴太伯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弟弟接任,是为吴仲雍。
    吴仲雍的儿子是吴季简。
    吴季简的儿子是吴叔达。
  吴叔达的儿子是吴周章。之所以叫做周章,是在提醒,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先,是从周朝过来的人。
  那时,周武王已经灭掉了商朝,派人四处寻找吴太伯、吴仲雍的后人,他们找到了周章后,就地搞了个简陋的册封仪式,把周章封为了吴国的君主。
  周武王又封了周章的弟弟虞仲为虞国诸侯,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这个虞国,被疯狂扩张中的晋献公,用“假道伐虢”之计给灭掉了。
  吴周章的儿子是吴熊遂。
  吴熊遂的儿子是吴柯相。
  吴柯相的儿子是吴彊鸠夷。
  吴彊鸠夷的儿子是馀桥疑吾。
  馀桥疑吾的儿子是吴柯卢。
  吴柯卢的儿子是吴周繇。
  吴周繇的儿子是吴屈羽。
  吴屈羽的儿子是吴夷吾。
  吴夷吾的儿子是吴禽处。
  吴禽处的儿子是吴转。
  吴转的儿子是吴颇高。
  吴颇高的儿子是吴句卑。
  吴句卑的儿子是吴去齐。
  吴去齐的儿子是吴寿梦。


  从太伯至寿梦,共经历了一十九世。《史记》上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按古人“物莫能两大”的观念,两个并列的东西,是不容易同时都大起来的,他们在冥冥之中是呈着“此消彼长”的势态而发展着的。既然中原的虞国被灭掉了,那就该夷蛮的吴国发迹起来了。
  所以,时候到了时,该吴国兴旺昌盛了。
  但是,当时的吴国,充其量还只能算作原始部落,非常落后的原始部落。
    因为他们与外界几乎就没有什么来往。
  这里的人,都是赤身裸体的。男的裸体,女的也裸体,都不穿衣服的。顶多在腰上系些树叶子,天冷的时候,就找一块兽皮裹一下。他们没有城堡,没有房子,像样的住所可能就是草棚子了。
  且看史料记载:
  《论衡》上说:“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上说:“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左传》上说:“断发纹身,裸以为饰。”
  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裸国,是吴国的一个别称,很天然,很淳朴的一个地方。当然,外界说他们是一群野蛮人。
    世界上为“裸国”、“裸乡”的地方并不少,东至日本,南至柬埔寨,这一带的许多蛮夷小国,大多是在汉朝的时候才接受中国人的风俗,学会穿衣服的。即使到了我们今天,世界上依然还有裸国。

  话说吴国到了寿梦这一代,正是楚国的鼎盛时期,霸主楚庄王去世不久,庄王的儿子楚共王在位。
  吴王寿梦元年,是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5年。
  “寿梦”这两个字,据说在古吴语中,是“坚实耐用的渔网”,看来,他爹要求不高,指望他这一生能多打些鱼过上好日子就行。
  但寿梦的志向并不在打渔摸虾。在他登基的时候说道:我有一个梦想,等我攒足了路费,就走出去转转,见见世面,我想看看上流社会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我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穿得起衣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古代诸侯学周礼代价太高昂

3.jpeg

  吴王寿梦登基的这一年,他准备到中原去溜达溜达,开开眼界。
  他攒足了路费,只带了一个随从,——他的四个儿子里面最小的季札,季札当时大概只有六、七岁。两人溯江而上,徒步而行,沿着长江,一路走来。因为他们没有车。
   
  就这样凭着两条腿走了很多天后,寿梦终于到达了楚国。
  楚国的郢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霸主”楚共王也以华夏正统而自居,他的眼睛一直瞄着北方的诸侯,对于这个来自东南的蛮族酋长,毫无兴趣。
  寿梦请人前去通报:“吴王千里迢迢而来,想求见楚王一面。”
  “吴国?吴国是个什么国?”楚共王一口拒绝了寿梦的会见请求。因为楚共王觉得与蛮夷为伍,有失自己天下霸主的身份。
  寿梦满怀着对楚王的景仰,兴冲冲而来,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自尊心受了伤害,顿时火冒三丈。
  “噫!狗屁倒灶瞧不起老子?”寿梦破口大骂了几句楚国人听不懂的话后,牵着他的小儿子,灰溜溜的走了。

  离开了楚国,再到哪里去呢?寿梦决定向北方走走。
  于是,他又跋山涉川,过了黄河,来到中原的洛邑。洛邑是周天子的王城,在这里,寿梦受到的接待又大不一样。
  这一年,正好是周简王元年,周简王刚一上任,吴国国君就来朝拜,要知道,现在的周天子已经身价大跌,没几个诸侯愿来拜他。
  “哎呦,伯父来了。”周简王非常热烈地接见了吴国亲王一行,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当然,也没啥共同关心的话题好谈,并且交流起来还十分困难。
  吴王寿梦很满足,很高兴:“大侄子大王,你为啥要叫我伯父呢?”他不知道周天子见到吴君就该这么叫着。
  “我们是亲戚。很久很久以前,你们家和我们家是兄弟。”
  于是,周简王摆开酒席,宴请这位远方到来的伯父,并让其他国家的人也来作陪。从这之后,人们才渐渐知道,周王在很远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亲戚,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吴国。
  “大侄子,一刮两响,爽快,不像楚国人狗屁倒灶。”吴王寿梦夸奖着周简王。周简王似懂非懂,一个劲儿地点着脑袋。
  寿梦继续说:“我以前也听老人们说过一点,我们两家原是兄弟。我管不了那些,我有一个梦想,我知道你们这边的好东西多,还有周礼,所以我想看看,方便的话,派个使团过来,学习学习。”
  这一回,周简王听懂了。
  按说,这年头有人愿意来学周礼,周简王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实在高兴不起来,一是让蛮夷小国去学周礼没啥实际意义,说不定还会闹笑话,二是周天子也没专款来接待这些不着边际的使团。
  于是,周简王眼珠子一转,说道:“伯父要看周礼,我们当然高兴,但说来惭愧,自从我们搬来中原,周礼就不全了。这样好吧,周礼最全的都在鲁国,伯父不如再多走几步,去鲁国看看。”
  就这样,周简王又把寿梦推到了鲁国。
  寿梦以为周简王是好心,也没多想,第二天就坐上周简王为他准备好的车,前往鲁国而去了。
   
  鲁国这时是鲁成公,见吴王寿梦来了,也非常欢迎。
  两国国君亲切会见,边说着客套话,边打着手势比比划划,也还可以勉强交流。
  “您的这身衣服,真漂亮啊,我从小生在夷蛮,孤陋寡闻,我们那的人谁见过这样华丽丽的服饰呀。”
  “哪里,哪里。”鲁成公谦虚的说道。
  “我们那的人没什么规矩,不知道许多的礼,在我们吴国,就只有把头发挽在头顶上这一个礼,就这一个礼。不过,比越国强点,越国人一个礼也没有,都披头散发。我有一个梦想……”
  吴王寿梦的梦想又来了,他把想看看周礼的想法说了一遍。
  鲁成公听明白了:“呵呵,周礼,你不是已经都看到了吗?”
  寿梦一愣,在哪?
  “周礼是无处不在的啊,你看,我们接待你,包括见面、吃饭、等会还有音乐、舞蹈,都是严格遵循周礼来的。周礼,就是贯穿在每时每刻中的每一种行为规矩啊。”
  “噢。”吴王寿梦看了看周围,是的,的确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再回想来的这一路上,人们也都很有礼貌,很有规矩的样子。
  “周礼真好。我们吴国就一帮乌合之众,没文化。”寿梦真心喜欢上了周礼。
  这是吴王寿梦第一年的事,他去了很多的地方,四处考察学习。
  《吴越春秋》上说:“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锺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
  自此,寿梦迷上了周朝的文明生活方式,迷上了中原的先进技术文化。他非常地高兴,于是,他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请求:想派出专人使团,前来鲁国留学深造。鲁成公一听,真是求之不得呀,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吴王寿梦得到了他梦想中的东西;而鲁成公也得到了现实中的实惠:吴国向鲁国赠送大量礼品作为学费。
  “大兄弟,还有一事想问哈。我只知道我祖上是从周朝过去的,可当时究竟怎么回事,我真不清楚。”因为吴国没有史官,年代隔的久了,他不知道他的祖先是怎么从西边跑到了东边去的。
  鲁成公也不是很清楚,就把学问很深的季文子找来。季文子见这个问题有点敏感,又见这个人吃的满脸是油,一嘴的脏话,就皱了皱眉头,含糊其辞的打发他走了。

  吴王寿梦回到吴国后,很快派出了一个“留学团”,前往鲁国学习周礼,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礼品财物。
  但是不久,问题就出来了,学费越来越贵,物价越长越高,寿梦这小小的吴国哪里支付的起?钱呀钱,国君也为钱发愁,他就牙一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董给卖了。
  就是当年周武王册封吴周章时发给的纪念杯,一座一百六十多斤的铜鼎,抵给了鲁成公当学费。鲁国人笑歪了,国宝啊,赚来毫不费工夫。不久,这个铜鼎就被鲁成公的儿子偷偷拿去贿赂了晋国人。
  寿梦花了那么多的钱,学了一大堆不实用的东西回来之后,觉得并不适合他们国情,他就沮丧了,他感到他的梦想正在破灭,“噫!瞎折腾,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穷,还不如打渔摸虾……”
  最终,吴王寿梦放弃了全盘周化。他不想再在外面浪费精力了。
  但是,历史的机遇,有时也会留给那些毫无准备的大脑。当寿梦正在为钱发愁的时候,偏偏有人从很远的地方,带着巨额的财富,主动送上门来,说要无偿的资助他。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春秋吴国突然崛起的背后推手是谁?

4.jpeg

  吴王寿梦访问鲁国后的第二年,北方来了人。
  这是北方的客人第一次来到吴国。是谁?巫臣。
  巫臣就是拐带夏姬,背叛楚国,逃亡晋国的那个人。楚国方面非常恼火,把他的家族给灭了,瓜分了他的财产。
  巫臣咽不下这口气,他要复仇。他找晋景公商量,请求出使吴国,联络吴国夹击楚国。晋景公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巫臣作为晋国特使,带了三十乘战车,出使吴国来了。
  巫臣是个精于心计的人,忽悠这个土鳖老粗完全不在话下,三言两语之后,就摸清了吴王的底牌,他知道吴王寿梦很急于与中原的诸侯交往,很渴望获得承认。
  巫臣首先代表晋国君主晋景公问候了吴王寿梦,说晋国、吴国本是同祖同宗,他们非常关注吴国的发展,很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大哥级的国家做些贡献。
  随后,双方就国际事务进行交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楚国。
  一提到楚国,寿梦满肚子的窝火,嘴里又开始不干净起来:“狗日的!楚国佬,傲慢,坏的很呐。”
  “大王,您知道楚国人有多坏吗?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情报,楚国正准备吞并你们吴国呢。我家主公这次派我来,就是来提醒你们,千万要警惕!”
  寿梦没当回事:“吴楚之间,山水相隔,老远的,他打不过来。”
  “大王,您还不知道楚国人的野心,他们原先比你们小,灭了几十个山水相隔的国家后,变成了现在这么大,已经快和你们接壤了,您猜,他们下一步会不会打你?”
  “那,那,怎么办?”
  “打他们!主动出击,打死他们!”
  “可是,我们哪打得过楚国人……”
  “大王,别担心,还有我们晋国在呢,您看,我带的这三十乘战车,就是来支援你们的。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您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马上帮助你们训练军队,为你们提供资金,您也应该知道,我们晋国的战术打法是最先进的,物力财力也是最雄厚的,至于还有其他什么要求,您尽管开口,只要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我们出钱,你们出力,然后,咱们一起行动,前后夹击,我不信晋吴两国还灭不了一个楚国!”
  “晋国的兄弟呀,你们为什么对我这样好呢?这么大的恩情,叫我怎么还的起啊。”寿梦简直太感动了。

  这样,因为得到了晋国的无偿援助,寿梦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
    而巫臣也就成了他的军事顾问,手把手的教他们打仗。
  以前,吴国人打仗不用马不用车,也没有战车,连盔甲也没有,有的只是刀叉棍。
    现在,巫臣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教他们怎么驾车;怎么在车上放箭;怎么在车上格杀;怎么行军;怎么布阵;怎么进攻;怎么防守;怎么用战鼓战旗;怎么统一指挥。
  巫臣又给大家讲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邲之战,楚军的优势是什么,楚军的弱点在哪里。
  吴国人这下算是开了眼,这,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先进文化吗?

  很快,练兵初见成效。
  巫臣现在要练一练他们的胆量了,他让吴王寿梦出兵,攻打旁边的巢国。
  巢国是被楚国征服的附属国,与吴国向来没有纠纷。寿梦有点为难,“这,恐怕不合适吧?他们又没惹我们。”
  巫臣问:“难道他们惹楚国了?”
  “也没有。”
  “那楚国为什么老欺负他们?”
  “可能是他们太软弱了,好欺负吧。”
  “对呀!打他!”
  于是,寿梦热血澎湃,无缘无故的向巢国开战了。
    一群掌握了先进战法的,且又不要命的野蛮人,其战斗力是相当令人恐怖的,他们用学到的新技术,新武器,一交锋,就打的巢国人纷纷惨败,满地找牙,慌忙去向楚国求救。
  楚国的子重、子反(王子婴齐、王子侧,就是这二人瓜分的巫臣家产。)急忙率军来救巢国,等他们到时,吴国人早跑了,又攻打楚国的另一个附庸徐国去了。
  子重、子反只好再去救徐国。等楚军到了徐国,吴国人又攻打州来去了。等楚军去救州来,吴国人又跑了。
  就这样,一年之中,原本与世无争的吴国人,突然发了狂,七次入侵周边的国家,不停的拿人家做试验。
    子重、子反也来回的奔波了七次,真的是疲于奔命了。《左传》上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吴国抢了楚国的地盘后,从此就强大了起来。
    尝到甜头的寿梦,胃口也变的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就直接对楚国发起攻击,居然还将那个子反给打败了。
  楚共王(楚恭王)大怒,咱们向来无冤无仇的,你神经病呀,屡屡挑衅滋事,小小吴国,不教训教训,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楚共王应该还算个谦和之人,但他这次真的发怒了。在寿梦十六年的时候,楚国对吴国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这一战,把吴国人给打惨了,打怕了,打伤了元气。
  寿梦还不服气,还想再战,这时,就有人跟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寿梦终于想明白过来了:“哦,原来,我就是那只螳螂。文明,比野蛮更野蛮啊。”
  从这之后的很多年,吴国都再没对外用过兵。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晚年的吴王寿梦说,咱这穷乡僻壤之地,难道还成就得了天子之业?噫,算了吧,咱再也不能被别人利用了,再也不能给别人当枪使了,儿子们,要记好,外面的人都是坏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5、古代君王如何请神帮忙选立太子?

5.jpeg

  楚庄王的儿子是楚共王(楚恭王)。
  楚共王从他接任的那一天起,就是傲视群雄的天下霸主了,起点非常高的,但他也有他的烦恼。
  他的烦恼就是:儿子太多,却没有一个是正夫人生的,因此,他不知道究竟该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合适。

  大臣屈建说:“当一只兔子跑到街上时,会有一万个人想抓住它。一旦被某一个人逮住了,剩下的万人就不再追赶。因为好处究竟落在谁身上还没确定,所以一只兔子就能让万人都跟着扰乱;而一旦好处确定了落在谁身上,剩下的人即使想要贪得那只兔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做了。太子,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希望,应该早点定下来,否则,祸乱将生,就跟那个没主的兔子是一个道理。”
  楚共王说:“你说的对,可究竟立哪一个好呢?寡人每天都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无法定夺呀。” 
    这楚共王最宠爱的小妾有五人,这五个女人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的地位都是一样的,那就只能按年龄大小来排了:
  长子名叫:熊昭;
  次子名叫:熊围;
  三子名叫:熊比;
  四子名叫:熊黑肱;
  五子名叫:熊弃疾。
  为了最终确立一个儿子为太子,楚共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神。
  既然凡人无法抉择,那就请神仙来帮他定夺。
  怎样操作的呢?
  楚共王先向楚国境内各处大山名川的神灵们祈祷,请求神灵们在他的五个儿子里面挑选一个出来为继承人。
  祈祷完了之后,就将一块玉璧拿出来,说:“我将这块玉璧暗藏在祖先宗庙的庭院中,让我的五个儿子按长幼顺序依次来拜祭祖先,正好对着玉璧而拜的那个人,就是神明所立的太子。”
  然后,共王就将那块玉璧放在庭院中央的某处,自己牢牢记住了位置,叫他的几个儿子们斋戒了,都来宗庙拜祖先。
  拜祖先的时间,被安排在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这样,五个儿子都不知道那块玉,也看不见那块玉。大家就只能拼冥冥之中的福分了。
  用这种方法来选定太子,虽然有点滑稽,但也不失公平、公正。
  《左传》上这样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当璧而拜者,就是神灵所立的太子,谁敢违抗上天的意思?
  然后,预备——开始!
  长子熊昭第一个进去,他的步子有点大,三两步刚好从那块玉璧上跨了过去,倒头就拜,玉璧就在他的脚后跟处。
  楚共王和几个心腹大臣在旁暗暗观看,纷纷点头:“嗯,不错,长子熊昭有福,和玉璧挨的那么近。”
  第二个进去的,是次子熊围,熊围站得靠后了些,但在下拜的时候,他的一只胳膊肘往下一弯,恰好就拐在了玉璧上!
  “呀,看来还是熊围更有福,他居然碰着玉璧啦!”楚共王和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
  第三个进去的,是老三熊比,他下拜的位置,和那块玉璧差的有点远。
    “就知道这小子没福。”楚共王自忖。
  第四个进去的,是老四熊黑肱,差的就更远了,完全不着边。
  第五个进去的,是老五熊弃疾。
  熊弃疾当时还在吃奶,只有两岁,是被抱着进去的,他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拜了两拜,结果,他的小手掌心不偏不倚,正好按在了那块玉璧的纽上!两次都准准压在了玉璧的纽上!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看来,这老五熊弃疾,才是神灵选出来的真命太子!
  但是,楚共王不高兴了,他突然又不信神了,他要按中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来选定接班人。
  因此,楚共王不顾诸臣之议论,强行将长子熊昭立为了太子。
  哎呀呀,这楚共王啊楚共王,你若不相信神,那就别请神好了,既然已经请了神,却又不信神,那究竟想干嘛呢?不是自找麻烦吗?
  当时,人们就纷纷议论起来。有个叫斗韦龟的人,是斗氏家族的后人,斗氏家族衰落后,斗韦龟在楚王宫殿管理马匹。他感叹道:“背弃了礼仪,又违抗了神灵,唉!楚国将会有大的动乱发生了!”
  他嘱咐他的儿子斗成然说,将来,你只有跟着熊弃疾混,才有前途,我们斗氏家族才有希望,因为只有五王子熊弃疾,才真正具有“当璧之命”!
  你看,不信神的人,祸乱就从你不信神的那一刻开始萌芽了。
   
  再后来,楚共王年纪大了,他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三十一年,去世了,谥号:共,古文中亦做“恭”,又一说“龚”,总之,不是个差的评价。
  楚共王的长子熊昭,继承了楚国的王位,是为楚康王。康这字,评价也不差。
  这两代君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超凡业绩,但作为守成之君来说,也还算是不错的了。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努力的把楚庄王的霸业维系了下去。
  而楚康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很顺利的,一天一天,长大了起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成语“上下其手”出自聪明人的暗语

6.jpeg

  楚共王的大儿子是楚康王,二儿子是熊围,熊围又称王子围。
  却说老二熊围这人,从小长的个子大,身材魁梧,典型的“南人北相”,论相貌,这是一种贵相。不过,这个人比较压强,喜欢巧取豪夺,什么好处都想要,都想争,有时甚至近乎于泼皮无赖。
  老三熊比、老四熊黑肱,都是本分人,比较老实。
  老五熊弃疾年龄最小,话也最少,非常沉稳,从不惹事,他的四个哥哥都喜欢他。
  因此,在楚共王的五个儿子中,最有个性,最喜欢出风头的,就是二王子熊围了。
   
  在楚康王时期,有一年,楚国人去找吴国打仗,老二熊围也跟着去了。
    当大军抵达吴国边境时,发现吴国人早有准备,无利可图,就准备撤军回国。可就这样回去又挺没面子的,那就干脆拿郑国出出气。
  于是,楚军在转来的路上,向郑国发起了突然袭击。
  郑国的守将,名叫皇颉,猛然发现情况不对时,仓惶率军出战,结果却被打的丢盔弃甲,落花流水。皇颉见势不妙,暗暗叫苦,只得跳下车来,夺路而逃。
    可是,他还没跑上多远,就被楚军中的穿封戍活捉了。
  穿封戍抓住了郑军的主将,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押着这个超级大俘虏,边走边笑,正准备回去请功领赏,只见迎面过来了一员大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楚康王的弟弟,熊围。
  熊围走近前来,看了看,突然发出一阵怪笑:“哈哈,哈哈哈,我活捉了郑军的主将!”
  穿封戍一看,明明是自己捉住的,这人怎么说是他捉住的?就问道:“喂,你谁呀?有没搞错?你没看见是我正押着他吗?”
  “我可没看见你押着他,这个俘虏是我抓住的。”熊围一口咬定。
  “你真不要脸!明明是我捉住的。”
  “你才不要脸,敢跟我抢功。”
  两个人就争吵了起来。
    穿封戍只是个下级小军官,他不知道对面的这位,就是楚康王的弟弟。就是知道也不怕,因为穿封戍是个直人,俘虏本来就是他抓到的。
    正在吵时,来了一个叫伯州犁的人。伯州犁原是晋国人,现在在楚国做官,人缘很不错的。
  熊围提议说:“伯老来了,他最有学问,咱都别争了,问问他,让他来判断。”
  “行!那就让伯老来评评理。”穿封戍表示完全同意。
  两人把问题交给了伯州犁。
  不得不承认,晋国人的点子就是多。伯州犁说:“这还不好办?你们究竟是谁捉的他,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问问他不就行了?我来问。”
  穿封戍脸上带着微笑,心里说,这下该真相大白了。
  伯州犁走到俘虏皇颉的面前,用一种很异样的眼神望着他说:“他们两个所争的是你。你看上去就是个聪明人,文化人,是个君子呀,什么事还有你不知道的呀,对吧。”
  皇颉一听,有点迷茫,弄不懂什么意思,心里飞快的揣摩着。
  伯州犁抬起手来(《左传》:上其手),高指着熊围说:“这位是王子围先生,是我们国君最宠爱的弟弟。”
  然后,伯州犁又把手放下来(《左传》:下其手),低指着穿封戍说:“这位是穿封戍先生,是我们楚国边境上一个小县的县尹。”
  皇颉似乎有所明白了。
  “请问,他们这二位中,究竟是谁捉住了你?”伯州犁问。
  皇颉马上抢答:“我遇上了王子围,打不过他,就被他活捉了。”
  回答完全正确!
     熊围得意的笑了,伯州犁笑了,那个俘虏皇颉也跟着一起笑了。
  穿封戍大怒,提起长戈,就要来跟熊围拼命,幸亏在场人多,夺下了穿封戍手中的武器。
  从此,穿封戍恨透了熊围,逢人就讲,所以我们今天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叫“上下其手”的成语。
   
     这是熊围才当官不久的事,仗着他哥是楚王,四处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当然,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楚国历史上最狂妄的暴君

7.jpeg

  公元前545年,做了十五年国君的楚康王去世了,老令尹屈建也去世了。因此,楚康王的儿子熊员继位,当上了新楚王;楚康王的弟弟熊围,也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了新令尹。
   
  新令尹熊围成了楚国的头号实权派人物。
  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杀了那个可恶的穿封戍,敢和老子抢俘虏!
  伍举(楚庄王宠臣伍参的儿子)劝住了他,杀什么穿封戍呀,穿封戍又没钱。
  对,杀他没好处,那杀谁呢?杀的是大司马蒍掩。
  杀蒍掩,就是要侵吞他的财产。罪名是: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现在,熊围侵吞了蒍掩的财产,以后若有人问他的巨额财产从哪来的?他就可以说:“从蒍掩那里来的。”
  抢夺了蒍掩的家产后,熊围觉得还不够劲,认为自己这个令尹不够气派,他就找新楚王他的侄子熊员租借楚王的宫殿蒲宫。
  他侄子也没多想,就把蒲宫借给了熊围居住。
  没过多久,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在郑国的虢地举行,这次大会为卿会,各国的卿大夫执政官们聚集在一起,重温以前的盟约,探讨未来的和平。
  楚国的熊围、晋国的赵武、齐国的国弱、鲁国的叔孙豹、郑国的罕虎、宋国的向戌以及卫国、蔡国、陈国、许过、曹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夫们,都云集在这里。
  在这次大会上,最出风头的人,就是熊围了。
  熊围是怎么出风头的呢?
  大家都是各个国家的大臣,偏偏熊围找他侄子借了一身楚王的衣服穿着来出席这次盛会,身边的器具,也都是楚王的,身前身后,各有两个执戈卫士保护,这些全部都是楚王的规格。
  大家看了,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嘴上都拣好听的话说。
  叔孙穆子赞美道:“楚公子美矣,君哉!”有王者的风范。
  郑子皮紧跟着说:“两个执戈的人,前途无量!”
  蔡子家说:“前些日,楚王的宫殿都有了,一套衣服,当然可以穿。”
  楚国的伯州犁觉得事态有点严重,就向各国的大夫们解释道:“嗯,嗯,各位可不要乱说话啊,这些,都是我们令尹这次出来时,专门向楚王借的。”
  郑国的行人挥在一边说:“借的,恐怕就不会还了。”
  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熊围得意的笑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因为这就叫天下归心!
    但他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人,一直没有说话。
  这个人就是晋国的执政官赵武。
  熊围决定把风头出足,卖弄卖弄文采,表明他是个文化人,他就对赵武说:“我先来吟诵一首诗,元帅见笑啊。”话说得客气,实际上不客气,不等赵武回答,就先念上了: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思,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赵武一听,吃了一惊。这首诗处自《诗经·大雅》,是赞颂周文王取代商朝的。
  “看来,这小子要篡位已经迫不及待了。”赵武明白了,于是他也念了一首《诗经·小雅》中的诗: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一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歌词大意:正派的人少喝酒,喝多了容易做蠢事。各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老老实实认命吧。
  熊围听出来了,这是在奉劝自己不要乱来。但现在已经是天下归心了,你晋国的
赵武又怎么劝得了楚国的熊围呢?
  《左传》上记载:“事毕,赵孟谓叔向曰:‘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对曰:‘王弱,令尹强,其可哉!虽可,不终。’”
  盟会结束,回去的路上,赵武问叔向:“楚国令尹熊围已经把自己当做王了,你怎么看?”叔向回答:“他现在很强,正在势头上,也可以,虽然可以,但不能善终。”
   
  却说熊围回到楚国后,加紧了行动的步伐。
  到了这一年的冬天,楚王熊员病了。
  熊围一得到这个消息,机不可失啊,他就匆匆来到王宫,探望楚王。
  果然,楚王躺在床上,病的不轻。
  “你们都给我退下!我有国家机密大事要向大王汇报!”熊围一声令下,把宫里的仆人们都赶了出去。
  大家都怕他,谁敢不听?熊围见人都走光了,就缓缓来到他侄子的床前,问道:“大王,病得怎样了?”
  “没事,已经好些了。令尹有什么要事?”看来,楚王的病,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病。
  “什么事嘛,就是要命的事。”
  “什么要命的事?”
  “就是要你的命!”熊围两眼放着凶光,边说边摘下帽子上的缨来,一把勒在了楚王的脖子上。
  熊围本来就身高力大。再者楚王身子虚若,哪里挣扎得了?不一刻,两腿一蹬,魂飞天外了。
  楚王死了。熊围顺便把楚王两个幼小的儿子也都掐死了。然后,立即展开清洗运动,捉拿自己的两个弟弟:熊干和熊黑肱。
  不过,这二人早有防备,一个逃到晋国去了,一个逃到郑国去了。只有伯州犁消息不灵通,被熊围派人杀死了。
  楚王熊员因为无缘无故的悲惨的死掉了,所以他的谥号就是楚愍王,“在国遭忧曰愍”。因葬在楚国北部的郏地,故又称“郏敖”。

  清除了障碍之后,熊围堂而皇之的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楚灵王”。
  熊围终于成为了一国之君,他对外发布消息说:“国君熊员不幸病死了,所以我熊围应该接任国君。”
  大夫伍举马上帮他修改、更正:“共王之子,围为长。”就是说,不是接的侄子熊员的班,而是接的他父亲楚共王的班,在楚共王的几个儿子中,熊围是最大的一个,当然就该他。
  这样一改,好听多了。所以新上台的楚灵王熊围,从此特别器重伍举,升伍举为左尹,相当于副令尹。
    伍氏家族,从此在楚国兴旺了起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楚灵王为博得好名声而大会诸侯

8.jpeg

    楚灵王在位的时候,天下的局势对他非常有利。
一是楚国在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这几代人手里经营的很不错,国力雄厚,势头强劲。二是其他的诸侯国在这一阶段都很衰菜,特别是晋国,卿大夫们之间乱的一团糟,根本不能一致对外。
所以,楚灵王的志向,其实比他的祖父楚庄王更为高远,他的目标,已不是和晋国人争霸了,而是要独霸中原,一统天下!
但是,楚灵王有个心病,他是杀了国君,篡位为王的,他怕别人非议说闲话,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个点子,准备搞一个诸侯大会,为自己造造势,贴贴金。

    楚灵王二年的冬天,他派人去与各国的诸侯们约定,来年春三月,相会于楚国的申地。
到了第二年春,诸侯们接踵而至,纷纷前来捧场。
晋国没来,鲁国和卫国,找了个托辞借故不来,宋国派了个大夫为代表过来,其他蔡、陈、徐、滕、顿、胡、沈、小邾等国,都是国君亲自赶来赴会的。
楚灵王看了这阵势,场面虽大,客人虽多,但有分量的却没来,顿时很不愉快,恼怒不已。
大臣伍举对楚灵王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我们一方面要对到会的各国以礼相待,同时也要展示我们的武力,使诸侯们心有敬畏,然后再讨伐那些没有到会的诸侯。”
楚灵王问:“古代的君王们,是怎样大会诸侯的?”
伍举回答说:“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孟津之誓’,周成王有‘岐阳之蒐’,周康王有‘酆宫之朝’,周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公有‘召陵之师’,晋文公有‘践土之盟’。以上这六王二公,都召集过诸侯会盟。不知道您想用哪一种?”
楚灵王问:“寡人欲称霸诸侯,你看用哪一种最合适?”
伍举说:“只有齐桓公的‘召陵之师’最威风,当年,齐桓公纠合八国兵车,讨伐我们楚国,迫使屈完盟会。如今,诸侯都已归服了我们楚国,大王您也可以效仿齐桓公,率领诸侯们讨伐敢有不服者!”
楚灵王说:“好!据我所知,礼法非常重要,咱们要想让诸侯口服心服,就得合乎礼法,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霸业。伍举,你就站在寡人的身后,寡人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就马上给我指出来!”
“没问题,大王您就放开胆子做吧!”伍举满口答应。
其实,这次会盟的过程是相当顺利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都在争先恐后的宣誓,尊奉楚国为老大。楚灵王也自我感觉良好,这次大会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盟誓直到结束,伍举也没有纠过一次错。
楚灵王不禁洋洋自得起来,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礼仪的:“嘿嘿,礼仪这东西,就这么回事,我全都作对了。”
伍举有点惊讶:“啊?大王,您怎么知道您作的都是对的?”
“我要是没作对,你怎么不纠正我?”
“我没纠正您,是因为我从没见过,我根本就不懂呀!”
楚灵王也很惊讶,有点不高兴了:“你不懂,那你站在我后面干嘛呢?”
“大王,是您要我站在那的呀,我要不站在您后面,您能有这么自信吗?再说了,您是盟主,你怎么做,不都是对的吗?”
“哈哈哈!”楚灵王又高兴起来,他喜欢伍举这个人,“好好好。下一步,咱们该展示武力了吧,寡人欲效齐桓公伐楚之事,用兵于诸侯,你看,拿哪个倒霉的诸侯最先开刀?”
伍举说:“暂先不杀诸侯,杀一个大夫,就行了。”
楚灵王问:“杀哪个大夫?”
伍举说:“齐国的庆封,他弑杀了他的国君,逃到吴国去了,吴国不讨伐他的罪,反而还重用他,把他安置在朱方这个地方,过着比以前更舒服的日子,齐国人颇有愤怨。吴国,是我们的后患,现在,我们以正义之师,诛杀庆封为名,去讨伐吴国,就是一举而两得呀!”
楚灵王曰:“善。”

  于是,楚灵王派出大臣屈申,率领诸侯之师,讨伐吴国,围住朱方,抓捕了庆封。
此时的吴王,是寿梦的儿子夷昧,迅速做好了防范,准备迎战。
屈申见吴人早有准备,就放弃的战争,班师回去,将庆封带来献功。
庆封,齐国大夫,他和崔杼二人联手弑杀了齐国君主齐庄公,立了齐景公为新君。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齐景公年幼,崔杼独揽朝政大权,威震齐国。庆封心怀嫉妒,杀了崔杼,专揽朝政。
不久,在齐国陈(田)氏、鲍氏、栾氏、高氏的联合反对下,庆封逃到了鲁国。鲁国不收留,又只好逃到了吴国。
此时,庆封被楚灵王当做乱臣贼子的典型抓了起来。
楚灵王要当着所有诸侯的面,来个公捕、公审、公判、公决大会,杀一儆百,伸张正义。他要让天下的诸侯们都知道,只有他这位霸主,才可以真正的为大家主持公道,天下才可以太平。

    楚灵王将庆封五花大绑了起来,用惩罚犯罪分子的斧铖,按在他的脖子上,要他自己俯首认罪。并当着所有诸侯们的面,当众宣布道:“各国的大夫们都听着: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欺压老百姓,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
   庆封知道今天是在劫难逃了,横竖是一死,他就扯开嗓门,反唇相讥:“各国的诸侯们也都听着: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熊围那样,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他还要强行让诸侯们都支持他!”
庆封这一句话,只羞得楚灵王面红耳赤,无言相对。满街的人见了,都掩着嘴不敢笑出声。
楚灵王恼羞成怒,“快杀!快杀!”就这样匆匆忙忙的把庆封给杀掉了。

对此,楚国的一位大夫申无宇私下议论说:一个国君如果想干什么都能干成,这就并非是一件好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监督约束,老百姓们就会无法忍受,这也就会埋下祸根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9、楚国历史上用“诈术”连灭两国的野心家

9.jpeg

   楚灵王是一个志向非常大的人,他一心想建立盖世功业,能超越他的祖先,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让楚国快速膨胀。
  在楚国与中原的郑国之间,有陈、蔡两个小国,这两个小国一直都是依附于楚国的盟国,现在,楚灵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陈国的国君是陈哀公。陈哀公身体不太好,只娶了三个老婆,正夫人生的太子偃师,二妃生的公子留,三妃生的公子胜。陈哀公不喜欢太子偃师,喜欢老二公子留,就安排自己的两个弟弟去辅佐公子留。
  没想到,陈哀公的两个弟弟,毫不客气就把太子偃师干掉了。陈哀公突然觉对大儿子心存愧疚,于是病情加重,在悔恨绝望中上吊自杀了。
  公子留就成了陈国的国君。老三公子胜害怕了,他逃到楚国,向楚灵王告状,希望盟主楚国能够主持公道。
  楚灵王大喜,机会终于来了。
  伍举献谋说:“以平叛的名义出兵陈国,名正言顺,谁敢不服?等定了陈国,就可以顺手拿下蔡国,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先君楚庄王的功绩,都不足为道了呀!”
    于是,楚灵王安抚公子胜,劝他别哭了,一定会帮他铲除乱党,还他一个公道,只要他愿意在前面为楚军带路,攻打陈国,将来平定之后,陈国的君位就非他莫属了。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带着大臣伍举,还有他最小的弟弟王子熊弃疾,出兵陈国,讨伐陈国的叛逆者。
    大军因为在公子胜的带路下,所以一路畅通,并且还受到陈国百姓的热烈欢迎,没有丝毫阻碍,就攻入了陈都,占领了陈国。
  楚灵王坐在陈国的朝堂之上,公事公办,该抓捕的抓捕,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将陈国的叛党剿灭的一干二净。
  老三公子胜感激的无以言表,率着陈国的官员们都来拜谢楚灵王的讨贼之恩。
  但是,楚灵王却说:“虽然我答应过你,也想立你为君,可是你看,你们国家的叛党真他妈的多,万一我一走,他们又想谋杀你,这不把你也害了吗?依我看,你不如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我们楚国去做官吧。”
  于是,楚灵王下令,强行捣毁陈国的宗庙,改陈国为楚国的陈县。
  陈国人大失所望,可又无可奈何,唉,引狼入室啊。
   
  就这样,陈国灭亡了,楚国又一次扩大了。楚灵王十分得意,因为他爷爷楚庄王也最终未能将陈国收编进来。
  又过了一年,楚灵王决定趁着强劲的势头,继续扩大战果,出兵讨伐蔡国。
  伍举献谋说:“讨伐蔡国,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反而还让他有说辞,万一打草惊蛇就难了,我们不如把他诱骗而来,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刀咔嚓了!”
  于是,楚灵王就来到申地,叫人拿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好言好语的去请蔡侯过来相会,喝喝酒,叙叙旧。
  蔡侯走的时候,有人劝他别去,因为楚王向来是贪而无信,这次却无缘无故的“币重言卑”,和平日的动作不连贯,这太可疑了,肯定有什么阴谋。
  蔡侯无奈的说:“就是阴谋,我也要去。我们蔡国,还抵不上楚国的一个县,他召见我,我若不去,那他就真的要用兵动武了。”
  蔡侯硬着头皮来到了楚国,楚灵王好酒好肉款待他,将他灌的烂醉后,捆了起来,
  这蔡侯的夫人是楚灵王的妹妹。十三年前,他爹蔡景公为他来楚国求亲,楚灵王的一个妹妹就嫁到了蔡国,谁知蔡景公一看儿媳妇长的漂亮,就据为己有了。为这事,他毫不客气的把他老爹弄死了。从这之后,他就让本该是他老婆的后妈活活守了十年的寡。
  现在,蔡侯被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酒也吓醒了:“为……为什么杀我?”
  “哼!敢欺负我妹子!”
  伍举站在后面为灵王纠错:“弑君,是弑君。”
  “对!弑君!你杀了你亲老爸,你还是个人吗?悖逆天理,罪恶滔天!十年前你早就该死了!”
  楚灵王要他手下的随从们投降,降者有赏。但是,跟着蔡侯一起来的人,没有一个投降的。楚灵王一怒之下,砍了蔡侯,又将他的七十几个随从全部处死了!
  然后,楚灵王将蔡侯的罪行大书特书,命令他的弟弟熊弃疾统帅楚国大军,长驱直入,杀到蔡国来,限期踏平蔡国。
  十一月,楚军攻破了蔡国,蔡国的太子被活捉,献到楚国来,被楚灵王杀死了,当做牲畜祭祀了冈山之神。
  自此,蔡国也灭亡了。楚国的疆域又向北进了一步。蔡国也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楚灵王让他的弟弟熊弃疾镇守蔡县,封为蔡公。
    同时,楚灵王又按照自己的设想,在这里修筑大城,派驻战车三千乘,作为继续向中原扩张推进的基地。不久,楚灵王干脆将陈蔡两县合并,一起交给他弟弟熊弃疾统管。
  这样,熊弃疾快速成为楚国最有实力的外兵,最显赫的一路封疆大吏。
    这就是“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对于任命熊弃疾为蔡公这件事,楚灵王征求过申无宇的意见。
  申无宇说:“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大王,您应该最了解您的弟弟啊。当年郑庄公把栎城给了公子突,结果就是兄弟相残。我听说五种人不宜外派,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和几代正卿;五种人不宜留在朝廷,卑贱的、年轻的、疏远的、弱小的以及新人。所谓亲不在外,羁不在内。现在让王子弃疾在外镇守,恐怕不太合适。”
  楚灵王想想,也对,也不对,才到手的边疆重镇,不给自己最亲的人去镇守,难道还交给更不放心的外人?
  楚灵王不置可否。最终,还是任命了熊弃疾为蔡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古代下属用拍马屁方式劝谏君王

10.jpeg

  话说楚灵王灭了陈国和蔡国之后,又继续乘势扩大战果,将许、胡、沈、道、房、申等等六个小国的百姓们迁到荆山之地,弄的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但楚国更强大了,比以往的任一时期都要强大。
   
  楚灵王十一年的时候,出兵攻打徐国。
  因为中原的诸侯都已归顺了楚国,晋国也不敢抗衡,此时如果拿下了徐国,就可以征服东南的吴、越各族,楚灵王的功绩,将无人可比。他还准备派人去洛阳,找周天子索要九鼎,成为天下的共主。
  当楚国的大军来到徐国的时候,楚灵王也亲自率军驻扎在离徐国不远的乾溪,做为后援督战。
  冬月的时候,楚军围困了徐国,眼看就要攻破,却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这场雪有三尺余深,严重阻碍了楚军的攻势。
  楚灵王呆在乾溪很无聊,就四处狩猎为乐。
    这一玩,就玩上瘾了。士兵们可冻坏了,吃不好也穿不好,想回去又回不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灵王一个人独自享受,大家都憋了一肚子窝火,却没人敢说。埋怨,憎恨,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天早上,楚灵王戴上皮帽子,穿上秦国人送给他的羽衣(秦复陶),披上用翠鸟羽毛做成的披风,脚蹬一双真豹皮皮靴,手里提着一条金丝鞭,又准备外出狩猎时,大臣郑丹进见。
  这郑丹是郑国的没落贵族,郑穆公的孙子,因得到楚灵王的赏识,做了楚国的右尹,执政官令尹的助手。
  楚灵王又转身进来,放下鞭子,脱了皮靴,解了披风,脱下羽衣,摘了皮帽,和郑丹谈话。还是比较尊重下属的。
  灵王问:“从前,我们的先王很伟大啊,辟在荆山,筚路蓝缕,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整天在深山老林里帮周天子寻点土特产,他们伟大吗?”
  郑丹答:“是的,很伟大。”
  灵王问:“我国的先王,和齐国的先君、鲁国的先君、晋国的先君、卫国的先君,同时事奉周天子,可是,他们这四国都有分赐的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室去,要求周王将象征天下的九鼎分赐绐我国,成为我国的传国宝器,周王会给我吗?”
  郑丹答:“会啊!以前的时候,齐是周王的舅父,鲁、晋、卫,都是周王的兄弟,而我们的先王熊绎只是为周王做杂役的,所以楚国没有分赐到宝器,而他们都有。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周室与这四国都在服侍大王您了,当然会唯命是从,又怎么会舍不得九鼎呢?”
  灵王问:“从前的时候,我们的远祖伯父昆吾,住在许国的旧地,现在,郑国人贪图那里的田地,而不给我们。我们如果向他们索要,他们会给我吗?”
  郑丹答:“会啊!周王都不吝惜九鼎了,郑国岂敢吝惜田地?”
  灵王问:“从前的时候,诸侯认为我国偏远,所以都畏惧晋国,现在,我们大力修筑了陈、蔡、东、西不羹四个城邑,兵车都达到了千乘,实力空前的强大,诸侯们会怕我吗?”
  郑丹答:“会啊!单这四个大城,就够他们怕的了。再加上楚国,岂敢不畏惧君王您吗!”

    楚王激昂的说着大话,郑丹一边极力的迎合,一边却在寻找劝谏的最佳时机。
  这时,左史倚相从面前小步快速走过。
  楚灵王对郑丹说:“看到没?这个人是个好史官,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样的古书。”
  郑丹就借机回答说:“从前,周穆王想要随心所欲,走遍天下,要使天下都留有他的车辙马迹。祭公谋父就作了一首《祈招》的诗篇,来制止穆王的贪心。这位史官虽然博古通今,但我上次问过他了,他根本就不知道,也背不出《祈招》。”
  灵王问:“你能吗?”
  郑丹说:“我能。那首诗说:‘祈招多么和悦安详啊,向万民传达了美德的声音。想起我们君王的德行,似玉,似金。保全百姓的力量,没有酒足饭饱的贪心。’这首诗,是赞美周穆王美德的,也劝他不要太贪心。”
  楚灵王楞住了。
  郑丹乘机问道:“大王,你冷吗?”
  “冷,很冷。”
  “您穿这么好还叫冷,那士兵们衣不遮体的站在风雪之中,苦不苦呢?大王,咱别在外面折腾受罪了,回去吧,等明年春天再来。别贪功,贪多必有失,长期在外,万一国中有变,您可就危险啊!”
  楚灵王哈哈一笑:“国中有太子和伍举守城,北方有熊弃疾镇守,会有什么变?有什么危险?寡人何足虑哉!”
  说是这样说,但经郑丹一提醒,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了,连续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是呀,久攻不下,又让士兵们在外受冻,自己又不在朝中问政,这图的哪一头?再大的宏伟蓝图,还得慢慢来呀,算了,算了,撤军回去,免得夜长梦多,提心吊胆的。
  于是,楚灵王决定撤军了。
    郑丹的这种劝谏方式是成功而有效的,连楚灵王也听进去了。可惜后世的谏官大多以犯上为荣耀,以直谏为正道,其实已经偏离了孔子所赞许的劝谏之道。

    可是,这一走,又要等上好久好久的时间。何日才能灭了徐国,平定吴越,挥师北上,一统天下?楚灵王想着自己的盖世功业,他就把太卜召来,为他占卜一卦。
  太卜问:“大王,您想占问什么事呢?”
  楚灵王说:“算一卦,看看寡人哪一天当王!”
  太卜说:“大王,您已经是王了呀,怎么还问何日为王?”
  楚灵王说:“楚、周目前还是并立着在咧,我还不是真命天子呀,得到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王。”
  于是,太卜开始布卦,为他进行了一场非常慎重的占卜,将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烤。
  因为龟是神灵的使者,能够坦率的告诉人们世间的真相。当烤至“啪啪啪”裂纹出现的时候,占断者就可以根据龟甲上的裂纹象征,来判断事情的吉凶结果。
  突然,“崩——!”的一声,放在火上烧烤的乌龟壳爆炸了,变成了一堆碎片,卦,算不下去了。
  太卜断曰:“事无成。大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春秋历史上最有谋略的篡位者逼死了三位哥哥

11.jpeg

  楚共王的五个儿子:
  老大楚康王去世后,老二杀了老大的儿子,抢了王位,就是现任国君楚灵王。老三熊干也怕被老二杀了,躲在晋国,老四熊黑肱也害怕被老二杀了,躲在郑国。
  只有老五熊弃疾这人,头脑冷静,智慧过人,并且形象装扮的良好,所以他得到老二楚灵王的重用,被派到蔡县,封为蔡公。
   
  蔡县,就是被灭掉的蔡国。蔡国有一个叫蔡朝吴的旧臣,智谋高超,韬略满腹,他一心想让蔡国再重新复国,就投靠了新上任的蔡公熊弃疾。
  一天,蔡朝吴接到密报,楚灵王讨伐徐国,久攻不下,跑到乾溪打猎赏雪去了,士兵们怨声载道,忿忿不平。
  朝吴大喜,马上就去怂恿蔡公熊弃疾造反,夺楚灵王的王位。
  蔡公说:“我势单力薄,不是他的对手,不敢做非分之想。”
  朝吴说:“蔡公,您有三大优势,一,您现在手握重兵,率领蔡、陈两地人马,可以火速拿下空虚的郢都;二,楚王残暴,昏庸无道,您讨伐他弑君虐民的罪过,就是在伸张正义,必然大得民心;三,当年楚共王之时,您有‘当璧之命’,楚国的君王之位,本来就该您呀!”
  力量优势,舆论优势,天命优势,说的句句是实。
  岂知,蔡公勃然大怒道:“匹夫!你怎敢离间我君臣,挑拨我兄弟!这是砍头的死罪!你的脑袋,暂且先寄放在你的脖子上。”
  朝吴暗想,机会就这一次,蔡公死活不从,怎么办?
  他就派出快马,假传蔡公旨意,把躲在国外的三王子熊干、四王子熊黑肱召来,共商讨伐楚灵王的大计。
  两位王子一听说除掉楚灵王的时机到了,飞快的赶来,见了蔡公大哭,边哭边说:“我二人这次来,就是要支持你反他!只要能杀了这个祸害!我们都支持你来当王!兄弟,你是在做好事,为民除害啊!”
  两位哥哥反复做他的工作。也只有他手里有兵,别人根本做不了这事。
    蔡公还在犹豫。
  这时,朝吴跑到大街上,振臂一呼:“楚王无道,灭了我蔡国,如今蔡公亲口答应,只要攻下郢都,就让我们复国,大家快抄家伙,紧跟着蔡公与二位王子,一起杀到楚国去!”
  蔡国人一听,顿时欢呼万岁,马上拿起武器,纷纷聚集到蔡公的门外,准备跟着他去攻打楚国。
  蔡公问朝吴:“你这是逼着我骑到虎背上呀?”
  朝吴说:“现在人心已经齐了,大家的情绪都非常激昂,您也只能顺着这个势用一用他们了,否则的话,民变不可测!”
  蔡公只好同意,率领着所有的军力,去攻打楚国。走到郊外,两位王子带来的两小撮人马等在那里,他们合在一起,去攻打楚国。
  半路上,又遇到夏啮,夏啮是陈国夏征舒的玄孙,听说蔡国暴动了,他们就跟着也暴动了,夏啮带着陈国人来寻蔡公,又合在一起,去攻打楚国。
  蔡公熊弃疾大喜,让朝吴带着蔡人为右军,让夏啮带着陈人为左军,说:“偷袭的事,只能快,不可迟!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
  到了郊郢,守城的将领是斗成然。斗成然的封邑曾经被楚灵王侵夺,所以恨楚王入骨,再者他父亲很多年前就要他追随五王子熊弃疾,因为只有熊弃疾才是真正的“当璧之命”!
  所以,此时熊弃疾到来,斗成然就带着他的斗氏家族反戈一击,他们也合在一起,去攻打楚王宫。
  楚国人深恨楚灵王无道,平时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因此没有一个阻挡他们,都跟着熊弃疾去攻打楚王宫,他们很乐意让知书达理、平易近人的五王子来当他们的新大王。
  就这样,熊弃疾以众望所归之势,一举拿下了楚王宫,愤怒的国人,将暴君楚灵王的两个儿子都砍死了。
   
  当众人把五王子熊弃疾推上王位的时候,熊弃疾却把王位拱手相让!让给了谁?让给了他三哥熊干。
  熊干推辞道:“不,不,兄弟,这都是你的功劳,我们对权力没有欲望。”
  熊弃疾说:“国君之位,又岂能以功劳大小而论?长幼之序,不可废也!这是必须的礼节。”
  于是,熊干推脱不掉,只好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楚初王。楚初王封熊黑肱为令尹,封熊弃疾为大司马。
  那个蔡国人朝吴很不服气,就私下询问了熊弃疾:“主公,王位啊,王位,不是别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就让人了呢?”
  熊弃疾说:“我越过两位哥哥而自立为王,人们将会议论我的。况且,楚灵王还在乾溪打猎,他还没回来呀,国势根本就还没定。”
  朝吴这才恍然会意,熊弃疾果然深谋远虑,更胜一筹!
  不久的一天,熊弃疾引着斗成然、朝吴、夏啮等一帮将领,奉新楚王之命,率领着楚国大军,赶到乾溪这个地方,来追杀楚灵王。
  走在半路上,熊弃疾四处放风:“新王有令:‘先回国的人,有赏!后回国的人,割掉鼻子,跟着暴君不回去的人,诛灭三族!若是有人为暴君送饭送水,也灭三族!”
  顿时,楚灵王的士兵作鸟兽散,纷纷逃离而去,冰消瓦解了。
    不可一世的楚灵王,就这样垮台了,他好后悔,没有早点回去,他的万世不朽功业,就这样夭折,随风而逝。
  熊弃疾四处搜索楚灵王,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寻到了楚灵王的衣服。心想,楚灵王落到这个地步,已经翻不起浪了,现在,必须赶回去,还有更重要的事。
  不然的话,熊干在宫中发号施令,收拾民心,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熊弃疾设下一计:
    派出一百多人的小队伍,赶回楚国郢都,假装做吃了败仗的样子,围着城墙,边跑边喊:“蔡公被暴君打败啦!蔡公已经被暴君处死啦!楚王的大军,马上就要到啦!大家快跑呀——!”
  这一叫喊,楚国人听了心惊胆战,看样子是真的,都跑到城头上了望。
  不一会,斗成然也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来了,他“气喘吁吁”的对熊干说:“楚王发怒了,要讨伐你的篡位之罪!我特来通告你一声。我们大家都完蛋了!”说完,拔腿就跑,夺路狂奔而去。
  熊干大惊失色,因为国中没有兵力,都被熊弃疾带去了,现在“楚灵王”居然又杀回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懦弱无能的熊干与熊黑肱两兄弟,见大势已去,死路一条,不由得抱头大哭了一场,然后,拔出佩剑,自刎而死了。
  可怜熊干,不明不白的没当上几天楚王,就又被不明不白的吓的自杀了。
  自此,楚共王的五个儿子中,就剩下熊弃疾一个了,再没人争了。熊弃疾不慌不忙,回到郢都,安安稳稳的登上了楚王的宝座,再也高枕无忧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楚平王。
  他进城的时候,人们还以为真的是楚灵王回来了呢。
  这个故事,就叫“杀三兄楚平王登位”,事实上,他一个人也没杀,他不想被人们说成楚灵王那样的暴君。
  当年,楚共王曾经请神帮忙选立太子,神说是他,现在看来,果然是他。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2、春秋那些霸主中死的最悲惨的人

12.jpeg

  话说楚灵王醉卧于乾溪之台,突然听说国内发生了政变,换了新王,他的两个儿子,也被篡位者杀死了。
  顿时,楚灵王浑身发抖,从床上跌到地下,失声大哭道:“我不是为自己伤心,我是为儿子伤心。我对儿子多好啊,他们怎会遭到这种报应啊?难道是老天惩罚我,杀别人的儿子杀多了吗?”
  郑丹说:“鸟兽也知道要疼爱自己的子女,何况是人。”
  灵王叹了口气:“唉!寡人现在如何是好?”
  郑丹说:“整顿军马,火速杀回去,与叛军决一死战!”
  灵王说:“好吧,宁可一战而死,不可束手就缚!”
   
  于是,楚灵王集中现有的兵力,准备杀回去,突袭袭郢。
  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们都已不听使唤了,纷纷伺机逃跑。楚灵王大怒,抽出佩剑,连续斩杀逃兵数十人,仍然不能制止,到了訾梁这个地方时,追随他的人,仅剩下一百多人了。
  楚灵王环顾四周,看了看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后,扔下了宝剑:“事不济矣!我玩完了!都散了吧,何必耽误大家!”他就把楚王的王服脱下,扔到了河边。
  郑丹说:“大王,既然拿不下郢都,我看这个地方还可以暂时住下,不如守在这里,先观察观察,看看国人究竟向着谁?说不定还有机会。”
  楚灵王说:“全国人民都背叛了我,还观察个屁!没用的。”
  郑丹又说:“若不然,还可以再逃到别的国家,寻求政治避难,向诸侯们借兵,再杀回郢都,这样也还可以自救。”
  楚灵王说:“诸侯?现在哪个诸侯还会帮我呢?他们都在看我的笑话。我听说一个大福不再了的人,还跑去求人,就只会自取其辱。”
  郑丹见楚灵王不听,害怕自己将来也受到连累,就与倚相二人私下悄悄地溜走,逃回到了楚国。
   
  楚灵王不见了郑丹,四处徘徊,手足无措。他的随从们,见再也没有指望,也只好无奈的离他而去,没过多久,人都散尽了,就剩下楚灵王这一个光杆司令了。
  楚灵王独自一人漫无目标的望前走着,他的肚子饿了,见不远处有个村庄,就想到那个村里讨点吃的,要口水喝,但他不认识路。而村人也有晓得是楚王的,只因新王法令太严,哪个不怕?
  就这样,楚灵王忍饥挨饿,一连熬了三天,没有食物,滴水未进。
  终于,他饿倒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全身都不能动,单单只有两个眼睛睁着,还可以动。他看着路傍的每一个过往行人,希望能遇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从这里经过,救他一救。
  但是,他看到的人,都会离他远远的绕道而行。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熟人,认得是以前守门的小吏,唤作涓人畴。
  楚灵王像看到救星一样叫道:“畴!过来救我。”
  涓人畴见是大王在叫他,只得上前叩了个头。
  灵王说:“寡人已饿了三天了,你为寡人寻点饭来。”
  涓人畴说:“新王有令,敢为您送饭的,灭三族,臣不敢啊。”
  灵王叹了口气,叫涓人畴坐下来,把头枕在他的大腿上,睡一会觉。涓人畴等楚灵王睡着的时候,就用一块土让灵王枕着,自己抽出大腿,飞快的逃跑了。
   
  等楚灵王醒来的时候,喊涓人畴,没人答应,用手一摸,头下枕的是一个土块,不觉呼天痛哭,有声无气。
  正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人驾着一辆小车从这里经过。车上的人听那哭泣的声音有点像是楚灵王,他就走下车来,仔细察看,果然是楚王!
  于是,那个人慌忙拜倒在地,问道:“大王为何流落在这里?”
  楚灵王泪流满面,却不认识,就问道:“你是谁?”
  那个人说:“我是申无宇的儿子,名叫申亥。以前,我的父亲两次得罪过您,您两次都没杀他。所以我父亲在临终时嘱咐说:‘假若他日大王有难,汝必舍命相从!’臣牢记在心,不敢有忘。如今到处都是蔡公的党羽,此地不可久留。”
  说完,申亥就跪着为楚灵王喂粥。楚灵王悲不能语,勉强下咽后,就可以稍稍站起来了。然后,申亥将楚灵王抱上车,带回到他的家里,藏匿了起来,让他宽心居住。
  楚灵王住在这里,哪能宽心,整天只是唉声叹气,一言不发。
  申亥每天都跪着为楚灵王进食,灵王只是啼哭,全不沾唇。为了取悦灵王,申亥就让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侍寝,去陪楚灵王睡觉。
  楚灵王看着两个美女,毫无感觉,坐在哪里,衣不解带,悲叹了一夜。这一夜,他想了很多很多的事,该想的都想了一遍之后,就收了眼泪,上吊自缢而亡。
  申亥见楚灵王死了,不胜悲恸,就亲自挖坟掩埋了他,下葬的时候,杀其二女以殉葬焉。
   
  再说熊弃疾这边。
  熊弃疾就是新登基的楚王,史称“楚平王”。
  楚平王才当国君不久的时候,因为楚灵王失踪了,一直没有找到,而国人们也都不知道楚灵王究竟是死是活,所以,各种传说铺天盖地,人情汹汹。
  经常到了夜里,就会有人大呼小叫的讹传:大王又杀回来啦!吓的男女老少们惊慌失措,开门外探,一夜反复几次,无法安睡。
  楚灵王的余威还是蛮大的。新上台的楚平王伤透了脑筋,他就秘密派人在汉水之傍捞取了一具无名死尸,套上楚灵王的冠服,从上流放至下流,诈称已经寻到楚王的尸首,人心这才开始平定了下来。
    楚平王将这具假王尸首风光大葬了。当然,君王去世,要用一个字来归结他一生中的功过是非,所谓定“谥号”。
    这是春秋时期极富争议的一位君主。究竟该如何评价他,在当时也是众说纷纭。
    说他志大才疏,他又独占鳌头那多年,说他好高骛远,他的确又让楚国版图空前倍增。自己的国人嘲骂他,外国的君主巴结他,在风光中度过了大半生,最后饿死的时候,却被天下人耻笑。
    他何以速败丢掉了江山?是因为他弑君夺位?穷奢极欲?乱杀无辜?横暴无理?穷兵黩武?都是,也不完全,最根本的原因,乃是疏于防范,被自己人捅了。
    他的谥号是“灵”王。
  不通过勤劳就成名的,叫做灵;国家乱了却没啥损失的,就叫灵;好祭鬼神的,也是灵;不遵上命的,还是灵。这是新王给他的评价。
   
  又过了三年,一直秘密寻找王兄的楚平王,终于在申亥那里访求到了楚灵王的真尸,迁回来重新安葬了之后,楚平王才缓缓吐出一口长气,终于可以安心的睡觉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3、春秋时期最善于打造自己形象口碑的楚王

13.jpeg

  话说楚平王抢夺了楚灵王的王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大封功臣,提拔新人,清剿叛党,铲除楚灵王的旧人。
  他很爱面子,很重形象,一点也不像楚灵王那样嚣张跋扈。
   
  他的两位王兄,熊干和熊黑肱,因为被他用计吓的自杀了,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他就假惺惺的再用王子之礼安葬了熊干和熊黑肱,以收买人心。
  在所有的功臣中,最大的功臣是谁呢?就是斗成然。
  当初,楚平王率军攻打郢都的时候,在郊郢守城的将领是斗成然,他不仅不阻挡,倒过来还反戈一击,在前面带路,一起去攻打楚王宫,所以,在楚平王篡位成功之后,就提升了斗成然为令尹。
  斗成然由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楚国总理。
  在所有的旧臣中,首先要铲除的是谁呢?就是伍氏家族,因为伍举是楚灵王的宠臣,最信赖的人。
  但巧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年迈的伍举,已经老的不行了,一命呜呼,归西而去。
  伍举一死,楚平王不仅不追究既往之事,反而还就势给了他一个非常髙的评价,说他生前有直谏之美,他的子孙,作为贤人之后,理当被朝廷所用,为国效力。
  因此,伍举的儿子伍奢,被封为了太傅一职。
  楚平王是相当灵活的,很会随行就市。这伍奢有什么功劳呢,什么功劳都没有,但就是要升他。
  斗成然有大功劳,让他当了令尹,让他当令尹,就是有意让他居功自傲,果然,还不到一年,斗成然在与巨富养氏争利时,就被楚平王名正言顺的杀掉了。
  楚平王杀了斗成然,又灭了养氏,一举两得,事后,又命斗成然的儿子斗辛为郧公,以示不忘斗氏的功勋。既安抚了元老,又收揽了人心。
   
  再说朝吴、夏啮等一帮蔡国人、陈国人,也都是楚平王的大功臣,因为他们在楚平王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楚平王一一授予他们官职,位同下大夫。
  群臣谢恩去了,单单只有朝吴不谢,他要辞官而去。
  楚平王问他,为什么不愿做官。
  朝吴回答说:“我辅助大王袭击郢都,是为了恢复我们蔡国,如今大王已经成功,而蔡国却不见恢复,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楚国的朝堂上呢?以前的时候,楚灵王贪功兼并,失了人心,现在大王反其道而行之,若真要令人心悦诚服,莫如恢复陈国、蔡国的祭祀。”
  楚平王曰:“善。”
  于是,让蔡国复了国,让陈国也复了国,将以前楚灵王掳掠的两国的重器货宝,又全部归还了他们。陈蔡两国人民,无不欢呼雀跃,盛赞楚平王的美德。
  接着,楚平王又把当年楚灵王所迁的荆山六个小国,也让他们还归故土,秋毫无犯。并宣布说,从他即位起,一定要让民众休养生息,绝不首先对外用兵。
  至此,楚灵王当年的所有功绩,全部烟消云散,都被楚平王拿去做了人情,天下不再有纷争,出现了少有的宁静。
  楚平王也因此而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各路诸侯们也重新对楚国刮目相看了。
   
  为了与郑国结好,楚平王派枝如子躬把犨、栎两县还给郑国。
  这两个县是楚国的北方重镇,枝如子躬觉得还给了郑国会对楚国不利。因此,他到了郑国后,绝口不提割地的事。
  而郑国人已经先知道消息了,都在感谢楚平王的大恩大德,他们带着试探的口气说:“敝国道听途说,贵国要把犨、栎两县赐还给寡君,就请大夫吩咐吧!”
  枝如子躬断然回答道:“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命令。”
  郑人怏怏不乐,但又无可奈何。
  回到楚国后,楚平王询问交割的情况。枝如子躬脱下官袍,跪在地上,说:“臣自作主张,斗胆违抗了大王的命令,犯下死罪,但却没有丢弃国土。”
  楚平王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死罪可免,你先回去休息吧!以后寡人还有更重要的事让你去办。”
   
  与楚灵王相比,楚平王是一个心机相当深的人。因为他懂得,欲望必须深藏于心底,展示于外的,只能是仁义。而楚灵王恰恰相反,内心不够强大,流露于外的又尽是欲望,所以他失败了。
    总的来说,楚平王一贯行事滴水不漏,在他的那个时代,百姓,诸侯对他也还是好评多些的。
    但他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好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4、古代的太傅是个什么官?

14.jpeg

  春秋时期的费无极(一作费无忌。极,忌,同音。),是历史上著名的奸妄小人。
  当然,这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在当时,他可没想那么多,他要做的事,再正常不过了,只是想着升迁,怎样往上爬而已。
   
  以前,楚平王还没当王的时候,被蔡县的一个女人缠上了。《左传》上说:“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
  楚子,就是楚平王,在蔡县的时候,郹阳地方一个女子私奔到他那里,为他生下了长子熊建。
  后来,楚平王在蔡县人的帮助下,成功的登上了楚国的王位,长子熊建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楚国的太子。楚平王大封功臣时,就以伍奢为太师,以费无极为少师。
  《史记》中说:“是时伍奢为太子太傅,无忌为少傅。”
  那么,太师、太傅,少师、少傅,都是些什么样的官呢?
    我们不想搞的过于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师傅”的意思,太子的老师。
  伍奢,是太子熊建的大老师;费无极是太子熊建的小老师。这两位老师都为太子的教育学业负责,伍奢是这个教研组的组长,是费无极的领导。
  费无极心里很不服气。
  这伍奢有什么本事?有什么学问?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他可以压在我的头上?全凭他爹是伍举,先王的宠臣,楚国的大贵族,门第高的很。
  而费无极呢?蔡县(国)的小人物一个,没有什么门第根基,即使蔡国的国君,也只相当于楚国的下大夫。
  按一般惯例,太子的师傅,以太子母亲娘家那边的人居多,许多都是嫁娶时的陪臣,(当然外请的也不少。)如果没有伍奢这个人的话,“太傅”的位置就该是费无极的。
  所以,费无极不服气,他不想当这个老师了,当一辈子老师,看起来德高望重,名声很大,但其实也没啥前途可言。
  太子的老师的前途,是在太子将来登基当上了下一任大王以后的事了,遥遥无期。
  因此,“太傅”这个高官,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个虚职,没啥实权的。
   
  怎样才能有前途呢?跟着太子混是不行的,那得跟着本届大王楚平王才行。
  因此,费无极天天就在揣摩楚平王的心思,看有什么机会可以为楚平王效力,以期能够得到楚平王的赏识、重用与提拔。
  《左传》记载:“费无极害朝吴之在蔡也,欲去之。”
  朝吴,就是为了恢复蔡国,而极力辅佐楚平王造反抢夺王位的那个人,楚平王夺位成功之后,恢复了蔡国,朝吴就回到蔡国,成为了蔡国的重臣。
  朝吴成为蔡国的重臣,关费无极屁事?费无极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欲去之”,就是想把他赶滚蛋。那他又为什么要想把朝吴赶出蔡国去呢?
  因为真正不安心的人是楚平王,楚平王对朝吴这种人是永远也放不下心的。
  这种情况下,费无极就自愿的帮楚平王拔掉这个肉中刺。
  于是,费无极跑去对朝吴说:“你是楚国的大功臣,现在却屈居于蔡国的下位,这是耻辱;如果要获得上位,我可以帮您请求。”
  接着,费无极又跑去对蔡国的新国君说:“楚王只信任朝吴,所以把他安置在蔡国监视您,您当他的国君不是很困难吗?不早点考虑这件事,将来就必然会遭到祸难! ”
  夏天的时候,蔡国人赶走了朝吴。朝吴这个大功臣,怀着无比的眷恋与伤心,痛苦的离开了他的祖国,逃到郑国去了。
    费无极的两句话,起到了这么大的左右。
  楚平王知道后大怒,训斥费无极说:“谁给你的权力?如果没有朝吴,我不会达到今天这个地步。你凭什么要赶走他?”
  费无极回答说:“臣当然知道他的功劳很大,但赶走朝吴,就是剪掉他的翅膀,永绝后患……这,都是臣的罪过。”
  楚平王就不再说话了。
  因为楚平王表面上怫然不悦,心里面却是高兴的。到现在为止,楚平王登基时的几位大功臣们都给收拾了,再无后顾之忧了。并且,还有人甘愿为他做坏事,背黑锅,这样的人哪里找。
  从此,楚平王对费无极另眼相看了。
   
  不久,楚平王二年的时候,给了费无极一个好差事,派他出使秦国,去为太子求亲。太子差不多十几岁了。
  费无极带着数不尽的金珠彩币,来到了秦国,呈上了聘礼。
  这时的秦国君主是秦哀公。秦哀公见楚国来求亲,就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可否。
  群臣们都说:“好呀,好呀,以前的时候,我们秦国和晋国世代联姻,但晋国人太坏了,和咱好多年也没啥来往了,如今楚国兴旺昌盛,又主动前来联姻,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于是,秦哀公满口答应了这门婚事,愿意和楚国结亲。就把他的亲妹妹孟嬴许配给了楚国的太子熊建。
  孟嬴,就是俗称的“无祥公主”。她出嫁的时候,秦哀公为她装满了一百辆车的嫁妆,另外还送了几十个仆人,派出军队护送他们到楚国来,非常的风光。
   
  费无极在迎娶秦国公主的路途上,不住的打量着孟嬴,这位太子的新娘。
  新娘子的美貌,震惊了费无极,无法用言语形容。
    费无极看的呆了,顿时一股邪念冒上心头,他突然有了一个十分大胆而冒险的创意:这么好的美人,真可谓倾国倾城,嫁给太子,真是糟蹋了。
    不如把她献给楚平王吧。
    把儿媳妇嫁给老公爹,这主意不错,太美妙了,若能办成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究竟该会得到怎样的赏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5、荒唐掉包计:爸爸强娶儿媳妇

15.jpeg

  为了巩固楚国的霸权,联合秦国共同制衡晋国,楚平王决定:与秦国联姻。他让自己的儿子熊建,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妻。他的这一想法,秦国方面一拍即合。
   
  迎亲的重任,楚平王派给了少傅费无极。
  费无极千里迢迢迎亲归来,先把孟赢等秦国人安排在郊外的某个地方住下来,等待选择好的吉日,举行盛大的婚庆仪式。然后,他一路小跑,赶来向楚平王复命:“秦女已到,约有三舍之远。”
  楚平王见了费无极,问道:“怎么样,此去路途遥远,一切都还顺利吗?”
  费无极回答说:“托大王的洪福,一切都非常顺利。”
  楚平王又问:“你到秦国这么长时间,有机会先见到秦国的公主孟赢,你说说看,我那未来的儿媳妇,人长得怎么样?漂亮吗?”
  费无极知道平王是个好色之徒,正等着他问这句话呢,若平王不问,费无极一时还不会说,这一问,就正中其下怀。
  为了夸张秦女之美,以动楚平王的邪心,费无极说道:“臣早就听说秦国自古出美女,我这一次真的算是长见识了,秦国美女如云,臣不虚此行。而您这位未来的儿媳妇,更是美女中的大美女。”
  一听说未来的儿媳妇长的很漂亮,楚平王立即眼冒绿光:“真的?有多漂亮?难道比寡人后宫里的美女还漂亮?”
  因为古代联姻,看的都是门庭地位,至于长相,一般都不指望奢求什么了。所以某个公主长的美貌出众,还是比较罕见的。
  费无极奏曰:“臣所见过的美女,也可以算是多的了,但还从未见过有如孟嬴之美貌者。不仅楚国的后宫没有,天下各国的后宫中都没有,即便是古人相传的绝色,如妲己、骊姬,也不过徒有虚名耳,不如孟嬴之万一矣!”
  楚平王听了,面皮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缓缓的站起,来回的度着步,然后叹了口气:“唉,寡人枉自称王,……虚过一生耳!”
  这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让这么一个漂亮女人嫁给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有些可惜了,不如留着自己享用。可是,身为国君和老爹,这种话又如何说的出口?
  于是,他转过身来,看着费无忌发呆。
  善于揣测楚平王的费无忌当即明白了,于是他试探着问道:“大王,您看,是不是可以把孟赢留在您的身边?”
  “这个,这个……不太好吧?”楚平王一时语塞,似乎也有些不太好意思。
  费无极请王屏去左右,遂密奏曰:“大王既然如此思慕秦女之美,何不自娶之?”
  平王说:“可她是我儿子的未婚妻呀,有碍人伦的事,我怎么能够乱来。”
  费无极说:“大王,这没有问题啊,此女现在还没有嫁给太子呀,根本就不是他老婆,这怎么算乱伦呢?大王把她娶回宫中,谁敢非议说个不字?”
  平王又问:“可是,寡人要是娶了孟赢,那究竟该如何向太子交代呢?总得有个说法呀。”
  费无极眼珠子一转,有了。他悄悄对楚平王附耳低言了几句,说的楚平王大喜。

  于是,在楚平王的授意下,费无忌开始实施他的“掉包计”。
  费无极在陪同秦国公主孟嬴归来的途中,知道公主身边有一个侍女,相貌也还端庄,是个齐国人,从小跟着她父亲来到秦国,后来入宫做了孟嬴的侍妾。
    现在,就在这个齐国女人身上做文章了。费无极匆匆赶到她们暂住的那个馆驿,秘密的召见了这个齐国丫头。
  这个齐国女子见了大官很紧张,她不知道费无极为什么要单独找她谈话。
  费无极对齐女说:“你别怕,我会看相,我看你这人有贵人之貌,有国母之尊,所以,我有心要抬举你,就看你珍不珍惜这次机会。”
  “啊?要怎样抬举我?臣妾生来就是个奴婢命……”齐女不敢相信。
  “抬举你做个太子正妃!从现在起,你就是孟嬴公主,孟嬴公主就是你,你的明白?只要你能够一直的隐瞒下去,不让任何人发觉,我可以保证,将来你就是楚国的王后,再将来,你就是楚国的太后,一生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种机会,可是千年也难遇一回的哟!”
  齐女听了,低头不语。
  然后,费无极强行将孟嬴公主带上车,秘密的送到楚王宫去了。只留下齐女,假扮作孟嬴公主,守候在那里,等待着太子熊建来迎娶她成亲。
   
  就这样,“掉包计”让楚平王如愿以偿的把美女孟赢变成了自己的王妃,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太子熊建,就只能娶了那个丫环为妻,并且他根本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样的日子隐瞒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大概两三年左右,一直没有被人识破。
  孟赢公主为楚平王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楚平王视这个小儿子如掌上珍宝,故取名为熊珍。
  而假公主齐女,也为太子熊建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们为这个儿子取的名字是熊胜。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楚平王用丫环冒充公主的“掉包计”,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终于还是被泄露出来了,丑闻被传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知道真相后的太子,恼羞成怒。
    费无极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下一步,该怎么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楚平王为霸占儿媳竟追杀亲生儿子

16.jpeg

  话说楚平王用费无极的“掉包计”,强取了他儿子熊建的未婚妻,这是楚平王二年的事。
  由于隐瞒的巧妙,太子熊建一直被蒙在鼓里,没有察觉。
  但是时间久了,风声还是渐渐走漏了出来,太子熊建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之后,多少也有知道了个大概,还在将信将疑。
  后来到了楚平王六年,传闻越演越烈,绘声绘色,感到最害怕的人,就是那个奸妄小人费无极了,整日提心吊胆,坐如针毡,担心会生出什么祸变出来。
   
  一天,费无极上奏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容易久霸天下,是因为他们离中原比较近。以前的时候,楚灵王在陈、蔡筑城,以镇中华,正是争霸的基业。如今又恢复了这两国,咱们楚国仍退守南方,安能昌大其业?不如把太子调到外面去,出镇城父。”
  “为什么要把太子调到城父去?”楚平王问。
  “让太子镇守城父,监控北方,大王则可以一心一意征服南方,天下坐而可得也。”
  城父,是一个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安徽亳州东南的边陲地带。如果把太子安排到这里,拥兵自重,楚平王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平王一时难于定夺,踌躇未答。
  费无极见楚平王不做声,还在犹豫考虑,他就又附耳密言道:“大王,让太子守边,一举两利呀!一则为了国家霸业,二则,秦国公主的婚事,时间久了就容易泄露!必须先把太子支到远处去啊!”
  楚平王这才恍然大悟,突然大笑道:“无极乃楚之良才!
  对,为了秦国公主孟赢,为了能长久的占有她,就必须把太子支开。
  于是,楚平王命令太子熊建出镇城父,又命令奋扬为城父司马,并对司马奋扬说:“你跟着太子,就和跟着寡人一样。”让他们去修城练兵。
  太傅伍奢知道了这件事后,极力阻止,他进谏楚平王说:“古来太子是国家的接班人,是朝夕不离国君左右,并亲自照顾国君饮食的人。派他去远方守边,恐怕不太妥当吧。”
  楚平王不听,一怒之下,把太傅伍奢也赶滚蛋了,他命令伍奢也跟着太子一起到城父去,辅助太子。
  就这样,伍奢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与伍员,举家搬迁到了亳州的城父。他们本属今湖北监利人。
   
  却说支走了太子熊建与太傅伍奢之后,楚平王心中十分愉快。
  只有少傅费无极留在平王身边。
  费无极虽然正受着平王之宠,却时时自危,他害怕太子会报复他,更害怕将来太子一旦蹬上了王位,必将拿他开刀。
  思来想去,思前想后,只有先下手为强了。
  又一日,费无极向楚平王进谗言说:“大王,微臣听说,太子到了城父之后,经常与齐国、宋国、晋国暗暗结交,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大王不可不防啊!”
  “防什么?”楚平王问。
  “微臣听说,因秦女孟赢之事,太子怀恨在心,以诸侯为外援,准备与伍奢密谋造反作乱,不可不防!”
  平王说:“寡人这儿子向来都很柔顺,怎会有这种事。”
  无极说:“因为大王您抢了他媳妇,他怀怨已经很久了。如今在城父缮甲厉兵,经常说要效仿楚穆王,逼宫弑父,然后安享楚国。大王若不信,臣请辞职,逃死于外国,免得受他诛戮。”
  楚平王本来就有个打算,想废了太子熊建,另立他和秦女孟赢生下的小儿子熊珍为太子,现在又被费无极说得心动,便不信也信了。因此,楚平王欲传令:废了太子建!
  费无极说:“不可,太子握兵在外,若传令废他,是激他反叛。太师伍奢才是他的主谋,大王不如先召回伍奢,剪除掉他的羽翼,然后再派兵抓回太子,这样才可以消除祸患了。”
  于是,楚平王赞许费无极的计谋,立即派人去城父,召回伍奢,令他火速进宫。
   
  伍奢见了楚平王,楚平王问:“太子有反叛之心,你知道吗?”
  伍奢素来刚直,回答道:“大王,若说太子反叛,这可能吗?你娶了他的未婚妻,他都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知道他是您的儿子呀!大王您怎么能听信小人的谗言,反而疏远自己的亲骨肉呢?”
  楚平王暗叫一声:“惭愧!”低下了头。
  费无极见状,立刻拜伏于地上泣哭道:“大王,楚国江山险象万千矣,不除乱贼,必被乱贼所害呀!”
  楚平王大喝道:“来人!绑了!”不由分说,叱令左右,将伍奢按倒在地,用绳子捆了,投入狱中,关押了起来。
  费无极又不失时机的上奏道:“伍奢刚才说您抢了太子的媳妇,可见他的怨恨是明摆着的,太子若知道伍奢被抓了,他能不动手吗?若联合齐、晋之众,一同杀来,势不可当呀。”
  平王问:“寡人若派人去杀太子,派谁去合适?”
  费无极说:“若另派他人前往,太子或许生疑,必将反抗。不如下一道密旨,让司马奋扬就地将太子处决了!”
  于是,楚平王密谕司马奋扬:“杀太子,受赏;放太子,当死!”

    司马奋扬得令,马上就带着他的心腹之人,提着快刀,趁着黑夜,赶来谋杀太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楚平王借费无极之手铲除伍氏家族

17.jpeg

  话说楚平王让司马奋扬去杀太子。
  司马奋扬满口答应,带着他的人跑步前进,却故意走的慢慢的,并让他的心腹火速赶去通报太子:“大王要杀你了!速速逃命,片刻也不能耽误!”
  太子熊建大惊,慌忙带着他的妻子齐女和儿子熊胜,连夜逃跑到就近的宋国去了,向宋国寻求政治避难。
   
  司马奋扬赶到的时候,太子熊建已经安全的离去。奋扬知道自己不好向楚平王交差,就自己把自己捆了,来到郢都,向平王请罪:“太子已经逃跑了!”
  楚平王大怒:“跑了?他怎么可能跑的了!话,出于我的口,入于你的耳,再没别人知道,又是谁走漏了风声?”
  奋扬回答说:“臣实话告诉您吧,先前,大王命令臣说:‘事建如事寡人。’臣谨记这句话,不敢有贰心,所以就告诉了他,放他逃走了。但我却犯下了死罪!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平王问:“你私放了太子,既然知道是死罪,还敢来见寡人,难道你不怕死吗?”
  奋扬回答说:“臣没能完成大王的命令,已经犯罪了,如果又畏罪潜逃的话,就是罪上加罪了,所以臣不能逃跑。况且,太子并没有反叛,杀他无名,倘若大王的亲生儿子有幸可以活着,那么臣可以为他而死,也是值得的。”
  楚平王听了,似有愧色,思索良久,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说道:“奋扬,你虽然违抗了命令,然而也算得上忠直可嘉!你回去吧”就赦免了他的罪过,还是让他做城父司马。
   
  就这样,楚国的太子没有了。楚平王就把他和秦女孟赢所生的小儿子熊珍立为了太子,又升费无极为太师(太傅)。
  费无极终于成功的取代了伍奢,成为新太子的老师。
  伍奢还关押在狱中。要杀他,一直找不到真凭实据,但楚平王并非只想杀伍奢一人,而是想灭掉整个伍氏家族。伍氏家族是楚平王自上台以来一直的心病。
  费无极为楚平王出主意说:“伍奢有两个儿子,老大伍尚、老二伍员,都是人杰,如果让他们逃到国外去了,就必定会危害咱们楚国。不如免去伍奢的罪过,叫他写一封信,把他的两个儿子骗来,他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必然会来,一来就把他父子三人杀掉,从此再无后悔矣!”
  楚平王听了,大喜,马上将伍奢从狱中取出,摆上一桌好酒好肉,为他压惊。
  伍奢不知所以。
  楚平王说:“伍奢,寡人错怪你了。你是无罪的,你现在自由了。”
  伍奢不敢抬头。
  楚平王又说:“伍奢,你教太子谋反,本当斩首示众,但念在你的爷爷、你的父亲,都是先朝的有功之臣,并且太子谋反,查无实据,寡人不忍加罪于你。你可以写一封信,召你的两个儿子速速进宫,寡人要为他们加官进爵,留他们在朝中作官。”
  说完,叫左右笔墨伺候。
  伍奢惶惶不已,心中暗想,难道楚王要提拔咱们伍氏家族了?转念又一想,楚王莫不是有诈?想把我父子三人一同斩了?
  一时拿不定主意,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楚平王在一旁又催促他快写。
  伍奢又想了想,说道:“大王,臣的长子伍尚,温厚仁信,如果臣召他来,他必然会来。但是臣的次子伍员,就不好说了,他自幼习文练武,生性叛逆,总喜欢对着干,从不听话,他如何肯来?”
  楚平王说:“你只要按寡人说的话写,召他们来,他们若真的不来,也不关你的事。你写完了,就自由了。”
  伍奢不敢抗命不尊,只得硬着头皮,提笔写了家书一封。略云:
   
  尚、员吾子:吾因为进谏,冒犯了大王,但大王念及我祖父有功于先朝,特网开一面,免吾一死,将使群臣议功赎罪。大王特为你二人改封官职。你兄弟接到书信后,可星夜前来听封,不得有违!书信到时,速速!
   
  伍奢写完后,呈上去让楚平王过目。
  平王看了,暗笑一声,好!又叫人把伍奢押下去,还依旧投入先前关押他的牢狱之中。
  伍奢大惊,知道中了计,嚎啕不已,但说什么都来不及了,骗两个儿子来的书信,已经被楚平王派快马递了过去。
  楚平王派鄢将师为特使,驾着飞快的驷马车,拿着伍奢写好的亲笔信,和两个新刻好的官印,火速来到城父。
  鄢将师见到伍奢的大儿子伍尚后,口里连声喊着“贺喜!贺喜!”
  伍尚是个老实人,听到贺喜,问道:“我的父亲被抓了,至今音讯全无,您贺什么喜呀?”
  鄢将师告诉他说:“没事了!是大王误信了谗言,才误抓了令尊大人,如今有群臣保举,称你们家是三世忠臣,大王感到惭愧不过,就拜了令尊大人为相国,又封了你们两弟兄为侯,赐你为鸿都侯,赐你弟伍员为盖侯。令尊大人释放后,非常思念你们两兄弟,所以就写了这一封家书,特让我来接二位进宫,必须早早就驾,以慰尊公之望。”
   
  伍尚一听,非常激动:“父亲被关押的这段时间,每日心中如刀割一般,只盼望着能够被大王赦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敢奢望着会升官?”
  鄢将师:“提拔你们为侯,这是王命,你就不要推辞了,还不快快起程,入宫去向大王谢恩!”
  伍尚大喜,手舞足蹈,父亲不仅无罪释放了,而且全家都要高升了。
    于是,他拿着父亲写给他的亲笔信,欢快的来找他弟弟伍员,催促他快点,和他一起入宫,受封谢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8、伍子胥的第一次流亡生涯

18.jpeg

    话说伍员,字子胥,监利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这是列国志上对伍子胥的描述。
  还有的说法,说伍子胥自幼习武,力大无穷,大概可以和西楚霸王有一拼。或许是有这种可能的,但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
   
  却说鄢将师奉楚平王之命,拿着伍奢的亲笔信,来骗伍尚、伍子胥两兄弟。
  伍尚接过书信一看,不错,这的确是父亲的亲笔信,要升官啦,太好喽,就连忙去找他弟弟伍子胥,递给他看。
  伍子胥是个精细之人,瞥了一眼就楞了:“哎呀,哥哥,这可不是什么喜事啊,这是大祸临头呀!”
  伍尚一听就懵了:“啊?此话怎讲?”
  伍子胥道:“哥哥你看,父亲被昏君关押在大牢,为什么没有杀他?只因为太子未除,逃亡在外,昏君又如何肯晋升父亲为相国?再者我弟兄二人寸功未立,又为何要加升官职呢?其中必然有诈!”
  伍尚不信:“弟弟,你太多心了,太子既然已经逃走,大王若真要杀爹爹,早就杀了。”
  伍子胥道:“哎呀哥哥,昏君不是不想杀爹爹,而是顾忌我兄弟二人将来为父报仇,依我看,昏君此举,定是想将我兄弟二人骗入宫中,将我父子一网打尽!哥哥,去不得,去了必死!”
  伍尚说:“弟弟,这都是你的臆度之词,无凭无据的,你居然可以联想的这么多。你看,父亲的亲笔书信在此,难道父亲还会骗我们去送死吗?”
  伍子胥道:“父亲的亲笔信,不假,但这也可能是昏君逼着他写的呀!若真是父亲的意思,又为何不派我们伍家的家臣来送信呢?居然要派个朝廷命官鄢将师来送一封家信,这难道还不可疑吗?”
  伍尚听了,觉得伍子胥说的也有些道理,沉默了片刻,又将书信拿过看了一遍:“弟弟,那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
  “走!到国外去。迟了性命难保。”
  伍尚还在犹豫:“哎呀,要加封我们官职,这是君命;要我们速去郢都,这是父命,为臣者何能不尊君命?为子者何能不从父命?不尊君命是为不忠,不从父命是为不孝。万一父亲的书信是真的,那咱们岂不是不忠不孝了吗?”
  伍子胥说:“哥哥,你好糊涂!你若去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孝啊!”
  伍尚不明白:“这是为何?”
  伍子胥道:“我二人若逃亡在外,昏君顾忌甚多,反而还不敢立即杀了爹爹,若我二人一到,则昏君必然将我们伍家一网打尽!哥哥,你若去了,那就是在害父亲速死呀!还谈什么孝!”
  伍尚不觉凄然泪下:“弟弟,就算是死,我也要前往郢都,见上父亲一面。”
  伍子胥气的直跺脚,仰天长叹道:“唉!哥哥,你这是害了父亲呀!白白送死,何益于事?你若执意要去,请恕为弟绝难从命!你我二人就此永别,再难相见,告辞了!”
  伍尚噙着眼泪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
  伍子胥说:“宋国、晋国,都与楚国为世仇,谁能打败楚国,我就到哪里去,然后借力以雪父耻!如若我兄弟都死了,谁来复仇?”
  伍尚说:“我的智慧,我的力量,都远远不如弟弟你,这样吧,你找到合适的国家住下来,我独自前往楚都,劝说大王,若大王不听,我将以殉父为孝,你则以复仇为孝。从此各行其志,不复相见矣!”
  伍子胥趴在地上,向伍尚拜了四拜,以当永诀。
  伍尚拭干了眼泪,出来见了鄢将师,说:“我弟伍子胥不愿接受封爵,就不要勉强他了,咱们走吧。”
  鄢将师只得同伍尚登车,快马加鞭,飞奔楚都而来。
   
  果然,一入郢都,见了楚平王,平王二话不说,将伍尚收监入狱,囚禁了起来。    伍奢见只来了大儿子伍尚一个人,欣慰地叹道:“知子莫若父,我知道伍尚一定会来,伍子胥一定不会来!”
  费无极上奏楚平王说:“伍子胥违抗君令,不肯前来,现在必须速速派人抓捕!否则,迟了他就逃走了。”
  平王准奏,当即派遣大夫武城黑,带领精兵二百人,前去突袭伍子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伍子胥探知得楚兵抓捕自己来了,恨恨道:“不听吾言,父兄果然遭了昏君毒手!”于是,对他的妻子贾氏说:“我准备逃亡到国外去,借兵回来,为父兄报仇!我顾不了你了,奈何?”
  贾氏睁大眼,瞪着伍子胥说:“大丈夫含父兄之怨仇,如割肝肺,你还不快走!切勿以妾为念,反误了复仇之计!”说完,她就自缢而死了。
  伍子胥痛哭了一场,用一张席子将贾氏尸体裹住,草草埋葬了。然后收拾包裹,带上值钱的东西,穿上一件素袍,腰佩剑,手执弓,夺路而去。
  跑了不到两个时辰,武城黑带的二百追兵就已经到了伍家,围起来,搜不到伍子胥,估计他是向东边逃跑了,就驾上快车,一路向东,疾驱追赶。
  大约赶了三百里,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旷野处,武城黑终于追上了独自逃命的伍子胥。
  武城黑站在战车上,一眼就看到了他:“兄弟们!上!杀了他,回去领赏!”
  伍子胥见追兵已经赶上了他,就停下脚步,扭头回身,张弓布箭,有敢向前者,立射。武城黑命令车夫急速前冲,伍子胥只一箭,就将车夫射杀,从战车上栽了下来。
  然后,又拉满弓,对准了武城黑。武城黑害怕了,跳下车来想跑。
  伍子胥大喝一声道:“本想一箭结果了你!姑且留下你的狗命为楚王传话:若想楚国平安无事,必须保证我父兄的安全,若其不然,我必说动中原的诸侯们,一起出兵,踏平了楚国!亲手斩下楚王的头颅,以泄吾恨!”
  武城黑等人见他如此神勇,谁也不敢捉他,都抱头鼠窜而去了。就这样,伍子胥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孤身一人,开始了他艰难而曲折的逃亡之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9、古代画头像的通缉令是如何被发明的?

19.jpeg

  话说武城黑害怕伍子胥,不敢抓他,空着手回去之后,楚平王大怒,就把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一起斩首了。
  围观的百姓,无不流涕。是日天昏地暗,悲风惨冽。
   
  行刑之后,楚平王问费无极:“伍奢临刑的时候,有什么怨言吗?”
  费无极回答说:“没说别的什么话,他只说伍子胥不来,楚国从此将永无宁日。”
  楚平王问:“这如何是好?”
  费无极说:“伍子胥虽已逃走,但必然还没跑远,宜派更多的人前去抓捕。”
  因为上次派出的两百人没有抓到,所以这次平王加大了追击力度,派左司马沈尹戍带了三千人,继续前去抓捕伍子胥。
  再说伍子胥孤身一人,夺路狂奔,没头没脑的跑了很远之后,前面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
  伍子胥暗想:“这么大的江,不见一条船,如何过的去?此地万万不可逗留,怎么办呢?”
  时间紧迫,伍子胥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金蝉脱壳”之计,于是,他迅速脱下身上所穿的素袍,挂在江边的一颗柳树上,又将脚上的一双长靴扔在了江边,光着两个脚丫,继续沿着江边的小路逃跑。
  果然,当沈尹戍的追兵赶到江口时,线索就到此中断了,仅仅只捡到了伍子胥的衣服和靴子。沈尹戍当然不会相信伍子胥是跳河自杀了,但又无从继续追捕,没奈何,只得悻悻而回。
   
  沈尹戍带着他的人回去向楚平王复命:“伍子胥不知去向,无从追捕。”楚平王就犯了难。
  上次两百人没能抓住,这次三千人却又寻不到,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犯愁,太师费无极上前进曰:“大王,臣有一计,可以抓获伍子胥。”
  楚平王问:“是何妙计?”
  费无极说:“我们在明处,他躲在暗处,我们虽然人多,但他一个人目标很小,要想抓住他,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与其漫无目标的乱找,不如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来抓住他!”
  “噢?说下去。”
  “出一份捉拿伍子胥的榜文,再请画师画出伍子胥的相貌特征,分散发送到各县各村,到处悬挂,让所有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伍子胥长的什么样子。不管是谁,只要抓到伍子胥的,就赐米五万石,官拜大夫,若有敢收留或私放的,全家抄斩!如此一来,伍子胥必然进退无路,要不了多久,便能抓获归案!”
  “此计大妙!”楚平王赞许的点头,就叫人画出伍子胥的像貌,向天下发出了对伍子胥的第一张通缉令!
  在通缉令上画个人物头像,便于抓捕逃犯,这在古代就叫做“画影图形”,这种通缉令的历史非常久远,我们追根溯源,大概就是从费无极他们开始的。
   
  却说伍子胥急急赶路,又走了很远之后,一天,他路过一片树林,忽见一簇车马从面前经过。
  伍子胥慌忙藏进树丛之中,躲在那观看,原来却是故人申包胥,这申包胥与伍子胥是铁哥们,有八拜之交,因为出使别国访问了回来,所以在这里碰到了。
  伍子胥“腾”的跳出,大叫一声:“兄弟!快把你的路费给我!我三天没吃饭了!”
  申包胥吃了一惊:“大王正在四处捉你,通缉令都发到国外去了,你怎么却在这里?”
  伍子胥放声大哭,就把楚平王枉杀父兄之事,说了一遍。
  申包胥听了,恻然动容,问他:“你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伍子胥道:“父兄之仇,不共戴天。吾将奔往他国,借兵伐楚,生嚼楚王之肉,车裂无极之尸,方才泄吾此恨!”
  申包胥劝他说:“楚王虽然无道,但他好歹也是你的国君呀!你是他的臣子,君臣之分从一生下来就定了,你怎么能向国君寻仇呢?”
  伍子胥道:“昏庸无道之君,纳子妇,弃嫡嗣,信谗佞,戮忠良,难道不该杀么!我为楚国扫污荡秽,况又有骨肉之仇乎?若不能灭楚,我伍子胥誓不立于天地之间!”
  申包胥叹了叹气:“我想教你报仇,但这是不忠;教你不报仇,又陷你于不孝。你走吧,作为朋友,我不会泄密,然而将来,你若真的做出了危害楚国的事,我作为楚国的臣子,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你能灭楚,我必能存楚;你能危楚,我必能安楚。”
  说完,就给了伍子胥一笔钱,让他继续跑路。
   
  在申包胥的资助下,伍子胥终于成功的逃出了楚国。费无极请人画有头像的通缉令,终究还是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从这之后,伍子胥跑到哪里去了呢?宋国。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伍子胥不是吴国的名臣吗?他为什么不到吴国去呢?
  说实话,当时的吴国太弱了,还没进入到伍子胥的视线,伍子胥压根都没想过要去吴国。之所以选择到宋国,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宋国挨的近,方便;二是宋国对楚国的仇恨大,容易利用;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个被楚平王废掉了的太子熊建,此时正躲在宋国避难。
  伍子胥的爹,是太子熊建的老师,所以伍子胥要急急赶去宋国,投奔熊建,以楚国太子的名义,去拉拢中原的敌对势力。
    就这样,伍子胥从楚国逃亡的第一站,来到了宋国。在这里,顺利的与太子汇合到一处了。接下来,他们要四处游说拉赞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3: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君臣相互交换人质的华氏之乱

20.jpeg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从楚国逃到了宋国。
  在宋国,伍子胥与流亡来此的楚国太子熊建商量,决定利用宋国,联合晋国,号召中原的诸侯们,共同攻击楚平王。
  太子熊建同意了伍子胥的这种策略。
  但是,熊建还没有见到宋国君主的面,宋国就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暴乱。
   
  却说宋国君主宋元公,长的相貌丑陋,性格也还算比较温和,只有一点不好,就是言而无信。他非常讨厌宋国的世系贵族——华氏家族。
  华氏家族在春秋时期,是宋国的一个显赫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比较出名的,有楚庄王时代的华元,华元是宋国的四朝元老,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他的后代,在宋国也非常显赫,多是担任宰相。
  现在,宋元公因为说话不讲信用,与华氏家族闹的非常僵,君臣之间,严重失和。
  一天,华氏家族的华亥(宋国宰相),诈称病了,群臣们都来看望他,华亥乘机抓住了几位大夫,关押在一间仓库里。
  宋元公听说之后,就亲自驾着车,来到华亥的家门口,与他解释,要他放人。华亥不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国君宋元公也劫持了,关在家里不放。
  宋元公害怕了:“你放我走吧。”
  “放你走可以,但必须把你的太子送来,当做人质。”华亥十分强硬的说。
  宋元公说:“把太子送来当人质,也行,过去周天子与郑庄公也相互交换过人质,但人家那是相互交换的,所以,你也必须把你的儿子送给我当人质,这样才公平嘛。”
  华亥一想,反正你是君,我是臣,不算亏,成交。
  于是,宋元公就派人回去带信,叫他的太子、他的弟弟、还有他家族的一个什么人,共三个,来到华亥这里当人质。
  华亥就把宋元公放回去了,当然,他也派了三个人,他的儿子、他的弟弟,他家族的一个侄儿,去宋元公那里当人质。
   
  君臣相互交换了人质之后,互有把柄在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宋元公和夫人把太子看的特别娇,每天都亲自跑到华府去送饭,看着他吃完了再走,时间一长,华亥觉得不方便,也有些不好意思,就对宋元公说,只要我们君臣能够和谐相处,哪用得着人质呢。
  但是,华亥手下的人说,元公言而无信,太子千万不能放,放了必有祸患。
  于是,宋元公见华亥又后悔了,大怒,马上召集兵马,来攻打华府。也顾不得太子的性命了。出兵之前,先将华氏家族的三个人质斩了首,然后全力出击!
  华亥匆忙应战,结果被打的打败。
  他手下人要他杀了人质太子,华亥说,算了吧,我已经得罪了国君,再杀他儿子,人们会议论我的,何必呢。就把太子给放了,然后,华亥自己离开了宋国,逃到陈国去了。
   
  华亥走了之后,内乱并没有平息。
  不久,华氏家族中的华貙、华登等人,发动叛乱,突袭宋元公,将国君宋元公赶出了宋国的国都。然后,他们又派人到陈国把华亥接了回来,继续当宰相,商量着换谁来当新国君。
  华氏家族占领了宋国的国都,宋元公则逃到郊外的一座旧城里据守了下来,双方相持不下,势均力敌的一直耗着。
  宋元公叫人去东边的齐国喊人来帮忙,华登则去吴国叫人来助战。结果,宋、齐联军被华氏家族与吴人部队打的大败。
  宋元公扛不住了,打算流亡到别的国家去,他的一个厨子劝他再忍一忍,再去四处借兵,于是,宋元公又喊了一大帮人来了:晋国、曹国、齐国、卫国,一起向华氏家族发起猛攻!
  华氏家族与吴人部队被五国联军包围起来,打的落花流水,华貙见势不妙,硬着头皮率领战车15乘、步兵70人,掩护华登,冲出了重围,奔赴楚国,向楚平王求援。
  楚平王派出楚国的大军,来到宋国,向宋元公施加压力,迫使他赦免华氏的叛乱之罪。
  由于楚平王的出面干预,诸侯联军们都有所忌惮,宋元公不敢硬抗,只好息事宁人,不予追究华氏的罪过。
  至此,华氏一族,便迁出了宋国,流亡到了楚国。
   
  却说伍子胥和熊建正呆在宋国,突然听说楚国的大军压境,顿时吓慌了脚:“宋国已经乱的一团糟,再没有指望了,这个地方住不成了,快跑吧。”
  于是,伍子胥和熊建以及熊建的妻子和儿子等人,匆匆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宋国,继续亡命天涯,他们向西而行,不久,就流落到了中原的郑国。
  在这里,伍子胥继续策划,如何才能联合诸侯,一起对抗楚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6:17 AM , Processed in 0.0899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