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13

[历史] 【记忆图刊】图说一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6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说一战(一):风云激荡中的各国首脑



1.jpg
1914年,欧洲局势动荡,国与国之间的平衡与牵制即将被打破……




2.jpg
前排中间英王乔治五世。前排左侧西班牙的阿方索。前排右侧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后排左一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后排左二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后排左三葡萄牙的曼努埃尔二世。后排右三德皇威廉二世。后排右二希腊国王乔治。后排右一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




3.jpg
英王乔治五世:1910年5月英国君主爱德华七世去世,乔治登基。一战期间乔治五世多次到前线慰问,因此深受人民爱戴。




4.jpg
英王乔治五世与德皇威廉二世骑马照。欧洲王室成员间的家族关系使一战前的欧洲国家关系更为紧张。英王乔治五世是德皇威廉二世及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乔治五世、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辈。




5.jpg
大卫·劳合·乔治,(1863年1月17日-1945年3月26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在1916年至1922年间领导战时内阁。劳合·乔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大英帝国击败德国及其盟友,这是他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为人所知的一件。




6.jpg
乔治·克列孟梭:从1917年到1920年任法国总理期间,克列孟梭在协约国联郡总司令斐迪南·福煦的指導下,致力于重振法兰西民族士气,集中协约国军力。他率领法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签订一战停战协定,此苛刻的条约要求巨额赔款並要求德国裁减武裝人员和军事装备。




7.jpg
沙皇尼古拉二世:当奧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加入一战。沙皇尼古拉二世控制了俄国军队,战争中俄国损失惨重。1917年,尼古拉被迫退位,1918年他和家人被处决。




8.jpg
列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夺取职权后,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合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9.jpg
威尔逊对国会发表演说:1918年威尔逊总统概述了他对战后世界的展望。他意欲削减武器,坚持民族自决,並成立一个国家联盟避免未來战争。他的主张遭到来自国内势力和其他国家的反对,美国也未签署凡尔赛合约。




10.jpg
威尔逊总统与乔治五世合影:威尔逊总统虽在竞选时承诺美国将不会卷入一战,但他当选总统后于1917年4月要求国会宣战。在威尔逊政府领导下,短短几个月内,在大量的美国军队加入战争使协约国军队不断壮大。40多万士兵参战,116516人在战争中牺牲。




11.jpg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1869年11月11日-1947年12月28日),意大利国王兼阿尔巴尼亚国王。1900年其父亲翁贝托一世遇刺后即位,继续跟随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中国的义和团事件,又接受自由派内阁,默许土耳其战争和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2.jpg
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意大利语:Vittorio Emanuele Orlando 1860年5月19日– 1952年12月1日)是一位意大利外交家、政治人物。




13.jpg
彼得一世(1844年6月29日-1921年8月16日)是塞尔维亚王国的国王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的第一位国王。他试图将塞尔维亚建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并且用塞尔维亚语翻译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名作论自由。被视为南斯拉夫开国元勋。




14.jpg
阿尔贝一世,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之侄,利奥波德一世之孙。威廉二世无视阿尔贝一世的警告,于1914年8月3日命令德军侵入比利时。阿尔贝一世立即命令比军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比利时的顽强抵抗减缓了德军的推进。




15.jpg
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1865年8月24日-1927年7月20日)是霍亨索伦亲王利奥波德和葡萄牙公主安东妮亚的长子。于1914年10月14日到1927年7月20日期间在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王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同德意志帝国作战。




16.jpg
德皇威廉二世: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威廉二世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鼓动奥匈帝国采取侵略政策。威廉只是名义上掌管德国军队,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他手下的将军们。一站接近尾声时,他于1918年被迫退位。




17.jpg
罗·冯·兴登堡,(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出生于波森(今位于波兰),逝世于东普鲁士,是一位德国陆军元帅和政治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是第二任联邦大总统。




18.jpg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1848年-1867年),奥匈帝国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从1850年至1864年间担任德意志邦联总统。




19.jpg
卡尔一世(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是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卡洛伊四世;作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卡莱尔五世。




20.jpg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暗杀(即萨拉热窝事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最終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1.jpg
维尔·帕夏(1881年11月22日-1922年8月4日)是第一世界大战同盟国阵营的奥斯曼帝国三巨头之一,其他两个巨头是塔勒·巴夏及泽马尔·巴夏。他是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领袖。




22.jpg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是土耳其的军官、改革家、作家和领导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被誉为现代土耳其的肇建者。凯末尔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崩解。




23.jpg
斐迪南一世(1861年2月26日-1948年9月10日),全名斐迪南·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利奥波德·马利·萨克森-科堡-哥达斯基。保加利亚沙皇,第三保加利亚王国的开国君主。




24.jpg
完结。(下一篇:战云密布下的军事名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一战(二):战云密布下的军事名将


1.jpg
本组图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著名军事将领们。封面图为一战时期德国总参谋部合影。图中是德皇威廉二世与他的将领们,照片中有小毛奇、法金汉与兴登堡三位历任总参谋长,还有鲁登道夫、马肯森、克鲁克、比洛与提尔皮兹等陆海军名将。




2.jpg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英国军队作战,在战争的第一天就有多达6万的英军伤亡。这次战役使得协约国共丧失60万多的兵力——却仅仅向前推进不到八英裡。黑格于1918年率军队重新获胜,然而他也成为一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将军之一。




3.jpg
1918年的温斯顿·丘吉尔:在1911年,丘吉尔担任英国海军大臣。在任职期间,他努力加强英国海军军力。1915年的加裡波利之战,英军损失惨重,25万多协约国士兵伤亡,丘吉尔被迫离职。




4.jpg
费迪南·福煦:福煦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率领法国军队作战,但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后被撤销指挥权。1918年他被任命为西线联军总司令,指挥战争最后的决战。福煦参加了1918年11月的一战停战纪念日。




5.jpg
菲利普·贝当:贝当由于一战期间在凡尔登战役中指挥法军取得胜利而成为法国英雄。但是他在二战期间担任维希政府元首(那是德国佔领下的一个法国傀儡政府),而使其历史地位颇具争议。




6.jpg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1856年11月18日~1929年1月5日)俄国骑兵上将,俄军统帅,大公。又称小尼古拉。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1914~1915.8)任俄军最高统帅。




7.jpg
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圣胡安山战役,被称为“黑桃杰克”的潘兴在1917年4月美国加入一战后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司令。




8.jpg
潘兴将军和他的士兵:潘兴将军最初反对美国与英法军队联合作战,但是在默兹阿尔贡攻势后美军未能打破西线战争的僵局,他率领的美军开始协同英法联军作战。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停战。




9.jpg
多米尔·普特尼克(1847年1月24日在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出生,1917年5月17日在法国尼斯逝世)是塞尔维亚著名将领、元帅。他参加了从1876年到1917年塞尔维亚的所有战事,并在巴尔干战争和一战时期担任塞尔维亚军队总参谋长。




10.jpg
保罗·冯·兴登堡:原已退伍的冯兴登堡在一战爆发时被召回任职。到1916年时,兴登堡与埃裡希·鲁登道夫基本上全权统帅德国的战事,直至1918年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领导的最高统帅部战败。兴登堡后来当选德国总统,并于1933年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11.jpg
赫尔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1848年5月23日-1916年6月18日)又称小毛奇,是德国元帅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老毛奇) 的侄子,曾在1906至1914年担任德国参谋部长。他曾策划战争计划和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颇具争议的人物。




12.jpg
埃里希·鲁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1865年4月9日-1937年12月20日),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




13.jpg
埃里希·冯·法金汉(1861年11月11日-1922年4月8日),又译为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或埃里希·冯·法尔根汉,德国军事家、步兵上将,1914年至1916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




14.jpg
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伯爵(1852年11月11日-1925年8月25日)是一位奥地利陆军元帅,被认为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但同时也被认为战术能力低落。赫岑多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奥匈帝国军队总参谋长,决策奥军的战略,在面对其主要敌人俄军时屡屡败北。




15.jpg
奥托·利曼·冯·桑德斯(1855年2月17日-1929年8月22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将军,在加里波利之战担任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顾问及军事指挥官。




16.jpg
完结。(上一篇:风云激荡中的各国首脑 下一篇:一战武器面面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一战(三):一战武器面面观


1.jpg
汽油内燃机的出现,以及武器杀伤力的急剧提高,使作战行动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人们必须竭尽体力与智力来实施战争。本组图讲述了一战战场上那些前所未见的武器。




钢盔的出现
2.jpg
一战中深沟壁垒的堑壕战,使得头部成为士兵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在这种上部敞开的工事中,如果士兵未戴钢盔,炮弹弹片是对他生命的最大威胁。现代钢盔由法国的亚德里安将军发明于一战期间。




英军头盔
3.jpg
一天,德军向法军阵地发动猛攻。一个在厨房值班的士兵要去前线阵地战斗,他害怕头被砸伤,慌乱之中拿起一个炒菜锅倒扣在头上。战斗结束后,他成为了这个阵地上的唯一幸存者。图为头戴MK-1型“农夫盔”的英军跃出战壕发起冲锋。




美军头盔
4.jpg
有一天,法国将军亚德里安来慰问伤员,知道了这个士兵的经历。图为在战壕中等待出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头戴M1917型钢盔,它与英军MK-1型钢盔几乎没有区别。




法军头盔
5.jpg
看了看那个值班士兵头上的炒菜锅,脑海里闪出了“制造钢盔”的想法。于是,法国工程师根据这位将军的指示,设计出了军用钢盔,并命名为“亚德里安头盔”。图为最早出现的现代军用头盔—1915年定型的法国亚德里安头盔。




德军头盔
6.jpg
德国是较早装备钢盔的国家之一,一战期间先后开发出M16、M17、M18等多种型号的钢盔。其中最典型的是M16型“德国佬”头盔。




德军头盔
7.jpg
德军头盔与其它头盔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盔形更大更深,防护面积更宽广,前方到齐眉位置,两侧及后部有很长的“盔裙”,能有效增加对头部侧面和后脑处的防护,同时盔沿有卷边,用来防止雨水滴下遮挡视线。图为被德军俘虏的法国军队。德军头盔与法军头盔形成鲜明对比。




伪装网
8.jpg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隐蔽兵器,军队就将渔民用的旧鱼网盖在兵器上,并在网上设置一些遮蔽材料。




刺刀
9.jpg
刺刀大约在16世纪首次出现法国巴约讷的一场农民争执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刺刀使用的鼎盛时期,当时步兵武器火力相对薄弱,刺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突击武器备受重视,从而衍生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型。




枪榴弹
10.jpg
一战德军枪榴弹。步枪用榴弹第一次被广范围的实际应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其后被使用至今。枪榴弹是一个由步兵使用,采用步枪作为榴弹的发射装置的单兵火器。其目的是为了让榴弹投射到比用手掷出的榴弹更远的范围,借此增强此种武器的效能。




德国MP18冲锋枪
11.jpg
冲锋枪:一战末期,德国曾装备了MP18冲锋枪,采用32发弹匣供弹,采用自由枪机原理,但是装备时间不长,德国就战败了,根据《凡尔赛条约》,该枪属于裁撤的范围,与马克沁机枪一样都属于禁止德国使用。图为德国MP-18冲锋枪。




7.62mm马克沁机枪
12.jpg
机枪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显现出来的。当时战场上几乎80%~90%的伤亡都是由机枪造成的。1910 7.62mm马克沁机枪宣传画。




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
13.jpg
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只有德国人明白机枪的意义。1916年7月1日英法联军进入了德军预先设好的范围内,德国兵突然架起了他们的致命武器马克沁MG08重机枪,对着英法联军疯狂扫射。这天,共计5.7万人倒在了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阵地前,其中2万人当场死亡。




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
14.jpg
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法国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机枪684挺、英国400挺、德国324挺,大大超过了战争爆发时每个师只有24挺机枪的数字。而机枪在战争暴发户美国发展最快,从战前每个师18挺发展到1000挺。




德国军队MG0815轻机枪
15.jpg
德国军队:MG0815机枪。重机枪改装而成的轻机枪——MG0815轻机枪。




德国军队MG0815轻机枪
16.jpg
德国军队MG0815轻机枪。




德国军队MG0815轻机枪
17.jpg
抬着伤兵行军的德军部队,最后那名士兵背着一挺MG0815。




奥匈帝国施瓦茨罗斯重机枪
18.jpg
奥匈帝国施瓦茨罗斯重机枪组。




英国刘易斯机枪
19.jpg
从堑壕里向外射击的英国刘易斯机枪手。




英国维克斯重机枪
20.jpg
一战前在本土演习中操作英国维克斯重机枪的美军士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哈其开斯重机枪
21.jpg
法国军队:哈其开斯重机枪。




法军圣埃特内1907式机枪
22.jpg
法军圣埃特内1907式机枪。




法军圣埃特内1907式机枪
23.jpg
一战中法军圣埃特内1907式机枪组。




法军绍沙机枪
24.jpg
佩戴防毒面具的法军绍沙机枪手。




美国勃朗宁M1895式机枪
25.jpg
美国勃朗宁M1895式机枪。




美军勃朗宁M1917机枪
26.jpg
训练中的美军勃朗宁M1917机枪组。




高射机枪
27.jpg
面对战争中新出现的空中威胁,各国开始积极研制防空武器。图为高射机枪。




高射炮
28.jpg
一战期间,各国着重改进了高射炮的瞄准装置,使其射击精度有了很大提高。一战前期,用高射炮射落一架飞机平均耗弹量为11585发,到一战后期,耗弹量已降为5000发。图为车载高射炮。




德军克虏伯高射炮
29.jpg
德军的克虏伯高射炮。




意大利高射炮
30.jpg
意大利“高射炮”




英军火炮
31.jpg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火炮阵地。在一次大战爆发的时候,大部分陆军都将炮兵视为一种步兵的辅助兵种,大量的口水浪费在讨论炮兵如何在运动战中协助步兵攻击,完全没有在之前发生的日俄 战争与巴尔干战争中学到任何经验。




英军火炮
32.jpg
1917年耶路撒冷的英军火炮阵地。以战前德军为例,准则明定炮兵主要任务即偕同步兵进行攻击,但在战前完全没有任何的计划提供部对此方面的训练,因此在战 争爆发的前几个月中,德军炮兵不是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就是把大量弹药投在自己人身上。




英国6寸榴弹炮
33.jpg
行军途中和法军擦肩而过的英国6寸榴弹炮。而法军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是,在步兵的背上涂上明显的白漆以供炮兵识别。




英国18磅炮
34.jpg
泥泞中的英国18磅炮。在历经了混乱的草创期与令人尴尬的实验建军期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炮兵来到第三个阶段:“摧毁期”。而这个阶段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炮兵征服、步兵占领”




英国15寸榴弹炮
35.jpg
英国15寸榴弹炮。交战各方在战斗中学习到相同的错误教训:只要有足够的装备跟弹药,炮兵可以为步兵清除一切的障碍,双方指挥官都相信只要弹药愈多、步兵的工作也愈轻松,因 此从1916到1917年,会战前的炮兵准备从几十分钟增加到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英国18磅炮
36.jpg
英国18磅炮。而随着炮兵脚色日渐吃重,反炮兵战斗也成为作战焦点,重炮兵主要的任务也从要塞攻击转变为反炮兵战斗,而反炮兵的炮战计划也日渐成为僵化的数学计算问题。




英国18磅野炮
37.jpg
英国18磅野炮。以英军为例,在战时准则中要求在战线中央地带的每一门敌炮,己方均须相对配置一门反炮兵火炮;而在战线主轴的两翼,则是一门反炮兵对付敌方四门火炮; 而要消灭一门在适当掩蔽部中的敌军火炮,需要100发6吋或8吋榴炮弹,或60发9.2吋榴炮弹。




英国60磅炮
38.jpg
英国60磅炮。经过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与失败,欧战各方逐渐摸索出了新的战术来突破站长僵局。举例来说最有名的德军突击队 战术就是试图利用小部队渗透的方法,来突破僵化的战线。




英国重炮
39.jpg
英国重炮。就炮兵战术而言,各项积极性的实验最初出现在东线战场,而新战术的主要信念建筑在“炮兵的主要工作是中和而非摧毁”上。在炮兵中和、压制敌人的同时,步兵利用对手丧失平衡的空档攻击,最后使战斗型态恢复到运动的型式。




德国5.9寸大炮
40.jpg
用坦克牵引缴获的德国5.9寸大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8-16 09:40 AM 编辑

德国210毫米克鲁伯榴弹炮
41.jpg
德国210毫米克鲁伯榴弹炮。




德军77毫米野炮
42.jpg
德军77毫米野炮。




德军巨型迫击炮
43.jpg
一战德军巨型迫击炮。




奥地利305毫米榴弹炮
44.jpg
奥地利305毫米榴弹炮。




法国65毫米山炮
45.jpg
法国65毫米山炮。




法国320毫米列车炮
46.jpg
法国320毫米列车炮。




列车炮
47.jpg




法军战壕迫击炮
48.jpg
法军的战壕迫击炮。




美军法制75毫米火炮
49.jpg
美军法制75毫米火炮。




土耳其重炮
50.jpg
行军中的土耳其重炮部队。




意大利重炮
51.jpg
行军中的意大利重炮。




巨型迫击炮
52.jpg
巨型迫击炮。




巨型迫击炮弹
53.jpg
落在战壕里的巨型迫击炮弹。




德军巨型炮弹
54.jpg
一战德军巨型炮弹。




巨型炮弹
55.jpg
一战巨型炮弹。




巨型炮弹
56.jpg
一战巨型炮弹。




德国不同口径大炮炮弹
57.jpg
一战时期的德国不同口径大炮的炮弹。




英军MKIV坦克
58.jpg
1916年7月1日这天,共计5.7万英法联军倒在了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阵地前,其中2万人当场死亡。于是一种反制武器出现了,这就是坦克。图为1917年11月,一辆“男性”MKIV坦克出现在伦敦市长的活动秀中。




英军MKIV坦克
59.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E.D.斯文顿(又译作特里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




英军坦克
60.jpg
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图为法国康布雷附近一辆英国坦克撞向一棵树, 1917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6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惠比特中型坦克
61.jpg
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温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于1915年9月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图为一个英国标记的惠比特中型坦克通过泥浆前进渗透到德军的防线,一战期间只制造二百辆这样坦克,大约在1918年。





英军坦克
62.jpg
样车被称为“小游民”,全重18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1挺“马克沁”机枪和几挺“刘易斯”机枪,发动机功率77.175千瓦,最大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图为一辆英国坦克在康布雷突破德国铁丝网防御。大约在1918年。




英军坦克
63.jpg
9月15日凌晨,战场烟雾蒙蒙。英军“马克1”坦克开始嘎吱嘎吱地向德军阵地驶去,很快就从英军指挥官的视线里消失了。图为一战期间在法国的一辆英国坦克 1917。





英军MKIV坦克
64.jpg
然而,32辆坦克还没驶到德军阵地,又有14辆趴了窝:要么出现了技术故障,要么陷入了泥潭,要么掉到了弹坑里。这样,世界第一次坦克作战只剩下18辆参加。那些坦克像老黄牛那样慢腾腾地向德军阵地驶去。一个美国士兵走在英国制造的MKIV坦克前面。大约在1918年。




英军装甲车
65.jpg
正在战壕里待战的德军士兵忽然听到英军阵地方向传来了极为奇怪的金属噪音,不知其奥妙何在,纷纷从战壕里伸出脑袋窥探。德军士兵忽然发现,外形怪异的机械装置从迷雾中的无人地带钻了出来,直向德军阵地爬来。图为一辆英军的装甲车被敌人的炮火摧毁,乘员死亡或被俘。




英军坦克
66.jpg
德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搞清这是怎么一回事,“怪兽”突然喷火。一些德军士兵立即倒在血泊之中。其余德军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离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于是,英军迅速占领了战壕。英军坦克开始追击德军逃兵。图为1919年9月伊普尔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




火焰喷射器
67.jpg
受到坦克第一次作战成功的鼓舞,英军开始大力投入坦克作战,逐步改变了地面战的僵局。由于坦克的出现,一战盛行的专门对付步兵的战壕战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深受坦克打击之苦的德军不得不开始琢磨新的反坦克武器。图为1918年一个英国坦克被火焰喷射器点燃猛烈燃烧着。




英军坦克
68.jpg
德国测试被俘英军坦克的攀爬能力,他们被重新喷上德国的涂装。大约在1917年。




德军坦克
69.jpg
一辆德国坦克从森林出来准备攻击。 大约在1917年。




法军坦克
70.jpg
法国军队进入莱茵兰。1918年。




法军坦克
71.jpg
在法国Exermont村,18步兵师的士兵逃离炮火。 1918年。




轻型坦克
72.jpg
在崎岖地形上移动的一个轻型坦克。1917年。




轻型坦克
73.jpg
一辆轻型坦克翻滚到一个战壕后已陷入困境。大约在1917年。




美军坦克
74.jpg
美国军队的坦克3。1917年3月。




美军坦克
75.jpg
美军坦克。 1917年4月3日




美军坦克
76.jpg
美军坦克,1917年4月3日。




化学武器
77.jpg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图为俄罗斯军官释放气体在进行毒气攻击训练, 1910年10月。




化学武器
78.jpg
当人们还没有把氯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真正搞清楚时,氯气就被人悄悄地投入了战场,直接参与了一场空前的屠杀,造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化学战。“啤酒桶”作为氯气的载体成为第一种大规模使用的化学武器。图为1915年8月法国士兵在装添炮弹。他们都戴着口罩防毒气袭击。




防毒面具
79.jpg
德军士兵的装备,胸前挂着防毒面具。德国人甚至还专门研制出组合毒气战术,先发射能渗透入防毒面具的刺激性毒气,迫使敌军扯掉防毒面具后,再发射其他的杀伤毒气。最终,在4年的战争里,仅德国就发射了12万吨以上的毒气。双方因毒气而死的人达10万之众,负伤者更是超过百万。




防毒面具
80.jpg
1918年一个德国的补给队伍马和骑手都配备了防毒面具 。经过“一战”残忍的毒气战后,1925年《日内瓦协定书》再次重申禁止使用毒气,各国也都清楚毒气弹的使用只能引起对方同样的报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毒面具
81.jpg
一个德国舰炮的船员,戴着防护面具和手套,防止无烟火药烧伤和有毒烟雾。 1916年。




化学武器
82.jpg
1917年一位德国士兵敲打煎锅警告有毒气攻击。防毒面具是伴随着化学武器的杀戮而诞生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对于毒气的防护还没有很好的办法,防护措施十分简陋;加拿大军队在同德军作战时,就在氯气弹袭来时在衣服上小便,然后用浸着尿液的衣服捂住口鼻来避免吸入氯气。




防毒面具 83.jpg
图为1915年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期间,法国军队在战壕里戴着早期形式的防毒面具。关于防毒面具的诞生,还有一个故事:德军于1915年4月的伊普雷战役上使用了氯气,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而死,唯独野猪安然无恙。




防毒面具
84.jpg
图为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法国士兵戴着防毒面具。 专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本能地用嘴拱地,把长鼻子埋入疏松的泥土下,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人们也由此受到了启发,采用猪嘴的外形,并仿造疏松的泥土采用多孔的物质来吸收、吸附毒剂。




防毒面具
85.jpg
美国的护士戴着她的防毒面具在战壕前面。 1918年。




防毒面具
86.jpg
一战期间,一名美军士兵身着防毒气攻击面具。大约1916年。




防毒面具
87.jpg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士兵戴着盟军和德国军队使用的不同风格防毒面具。大约在1917年。




防毒面具
88.jpg
在法国,德国的毒气攻击期间一名美军士兵在站岗。大约在1918年。




防毒面具
89.jpg
奥地利士兵在战壕中展示他们的防毒面具。1916年6月。




防毒面具
90.jpg
一名前进中的俄罗斯士兵配备了完整的防毒气呼吸装置。1918年。




防毒面具
91.jpg
化学武器的受害者。




德军飞艇
92.jpg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德国的齐柏林公司所建造的飞艇,按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认为是科学和工程技术上的奇迹之作。图为德军飞艇。




飞艇
93.jpg
在战争爆发后,德国陆军和海军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飞艇舰队。无论海军还是空军的飞艇,在开战后都开始执行轰炸英国的任务,以图从空中摧毁英国的工业基地,打击英国的士气。




德军飞艇
94.jpg
德国人当然没有幻想英国人会乖乖地待在地面上挨炸。不过即使英国的飞机把齐柏林打成筛子眼儿,它们也能勉强支撑着飞回德国——当然,需要冒着一些危险和麻烦。图为德军飞艇驾驶员跳出飞艇坐仓瞬间。




德军齐伯林式飞艇
95.jpg
在1916年10月1日早晨之后,德国海军的飞艇再也没有象以前那样光临大不列颠的上空,取得一定战果而不受丝毫损害。在1917年和1918年服役的新式轻型飞艇升限比英国飞机高得多,但是牺牲了有效载荷和续航力,而且高空投弹的精确性极低。图为德军巨大的齐伯林式飞艇。




德军齐伯林式飞艇
96.jpg
德国飞艇象火炬一样在夜空中坠毁的场面又对打击英国民众的士气一点负面影响也没有,这些都已经失去了当初决定轰炸英国的意义所在。图为在齐伯林式飞艇下,德军炮兵的演习。




德军齐伯林式飞艇
97.jpg
图为在齐伯林式飞艇下,德军炮兵的演习。自1915年1月19日至1918年8月5日,德国出动飞艇208艘次,空袭5l次,投弹约30吨,造成约1300人死亡,3000人负伤。约有80艘飞艇毁于协约国的炮火和风暴。




英F.E.2b 2战斗机
98.jpg
英F.E.2b 2战斗机。由于飞机特殊的优势,一些地面使用的武器弹药如炮弹、手榴弹、机枪、步枪,甚至手枪等,都相继成了“航空武器”,被装备在飞机上,用来攻击地面上的目标。




英F.E.2b 2战斗机
99.jpg
图为英国FE-2b,最前面的枪手可以向后射击(但必须站着),飞行员也可以操纵一挺指向正前方的机枪进行射击。最先认识到航空武器的重要的是飞行员。有的飞行人员将步枪、机枪带到飞机上,与敌机遭遇时向敌机射击。




战机
100.jpg
带火箭的战机。1918年8月,英国在索姆河反攻中,首次大规模使用强击机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但些时飞机的速度较慢,有的1小时只能飞几十千米,最快的也只有200千米左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易斯气冷航空机枪
101.jpg
图为一战时英国战斗机上装备的刘易斯气冷航空机枪。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于空战的歼击机、用于突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和用于支援部队作战的强击机,以及用于侦察的飞机都出现了。




轰炸机
102.jpg
飞行员正在准备用手投掷炸弹。炸弹有稳定尾翼




轰炸机
103.jpg
飞机空投炸弹瞬间。




机载武器
104.jpg
安装可以对上与对前射击的2挺机枪的武器配置。




飞机
105.jpg
一战飞机。




德国Gotha战机
106.jpg
士兵正在往德国Gotha战机上挂载炸弹。




德军机载机枪手
107.jpg
飞行中的德军飞行员与机枪手。




空战
108.jpg
空战瞬间。




空战
109.jpg
两机空中相撞瞬间。




空战
110.jpg
坠机后的飞机残骸。




空战
111.jpg
坠机后的残骸。




马克沁航空机枪
112.jpg
图中为德国空中王牌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被击落的德国福克战斗机上的马克沁航空机枪(风冷)及坐椅实物及坠毁战机残骸照片。




英军“无畏”号战列舰
113.jpg
一战时期,各国舰炮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一战爆发前,英国海军推行了双强标准,及英国海军舰艇的吨位不少于两个海军强国的总和。“两强标准”放弃的实质,标志着英国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单纯以德国海军为敌。图为“无畏”号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是英国海军的一艘战列舰。




英军战舰
114.jpg
军备竞赛象是一把双刃剑,庞大的军备开支极大地消耗国家的人力物力。1913年,英德之间的矛盾已日趋白热化,海军竞赛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此时双方已完全明白:国家的未来取决于今日的造舰竞赛。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英国舰队。




法军布列塔尼级战列舰
115.jpg
图为法军布列塔尼级战列舰。这一时期,英国和德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到1914年,英国共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73艘,德国则有52艘。




日德兰海战
116.jpg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德国公海舰队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图为日德兰海战中正在开火的德国战列舰。




德军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117.jpg
德军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德军得弗林格号战列舰
118.jpg
德军得弗林格号战列舰。




德军吕佐号战列舰
119.jpg
德军吕佐号战列舰。




德军塞德利茨号巡洋舰
120.jpg
德军塞德利茨号巡洋舰。




德军战列舰
121.jpg
德军战列舰右舷舰艉。




德国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
122.jpg
日德兰海战后德国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受损后情况,这都没沉,真是奇迹。该舰也被称为不沉的战舰。




德军兴登堡号和阿尔伯特国王号战舰
123.jpg
一战德军兴登堡号和阿尔伯特国王号战舰。




英国潜艇
124.jpg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潜艇就成了世界各国密切注视的焦点,各军事强国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纷纷加入了潜艇研制发展的行列,使潜艇的性能得以迅速提高。图为英国潜艇群。




德军潜艇
125.jpg
一战期间,由于行驶速度的缓慢以及鱼雷技术的欠发达,德军所使用的380艘U型潜艇有一半都在战争中沉没或失踪。现在,人们也许还能在这些潜艇中找到当时士兵的遗体。




德军UB-I22潜艇
126.jpg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在潜艇的制造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潜艇的作战使用方面,更是具有其独到的见解。正是固为如此,一战中,德国的潜艇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惊人的战绩。寻找“杀手锏”。图为服役期间的一战德军UB-I22潜艇。




德军UB-I22潜艇群
127.jpg
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益显露出了其强大的攻击威力,整个战争期间,德国的350余艘潜艇,共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船只约6000艘,其中战斗舰艇197艘,运输船5800多艘,总吨位约1800万吨。图为一战德军UB-I22潜艇群。




128.jpg
完结。(上一篇:战云密布下的军事名将 下一篇:战场岁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8-16 09:00 PM 编辑

图说一战(四):战场岁月


1.jpg
“一定要走进这初冬的战壕,才知道从前的日子多么好。战壕里的生活处处糟糕,整天陷在烂泥里,脚上好像黏糨糊,无处可逃,只有泥浆里的窝棚,那里连狗都嫌弃。”本组图讲述的是,一战期间残酷的战场生活。




协约国·英军士兵
2.jpg
一战爆发后德国意识到,他们可能要面对两条战线。为了执行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德国进攻主要方向选择在西线。经过4个多月的激战,德军的进攻计划失败。到1914年12月,整个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从而使双方开始了长达3年的艰苦对峙……图为在阵地上的英军士兵。




协约国·英军士兵
3.jpg
在对峙中,英德双方挖掘了大量堑壕,构成了巨大的堑壕网络,以至于谁也无法向前推进。在1914年冬天来临之际,雨雪无情地灌入堑壕中,淹没了堑壕的掩蔽部,形成深深的淤泥。图为夜间的轰炸照亮了将铺道板带至前线位置的英国陆军士兵。




协约国·英军士兵
4.jpg
官兵们处在冰冷的泥水里,难以行动。参加战斗的英国陆军中尉爱德华·赫尔斯描述说:“我们的双脚时常会深陷泥中不能自拔,就像一个飞行的苍蝇落到了捕蝇纸上。”图为一帮来自英国近卫步兵第一团(Grenadier Guards)的士兵在一张匆匆做好的标语牌后面合影。




协约国·英军士兵
5.jpg
隆冬到来时,士兵身上的淤泥冻结,冰冷异常。在这样的环境中,双方官兵的战斗意志受到很大影响,厌战情绪不断蔓延,仿佛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敌人的袭击,而是来自恶劣的环境。图为一支伦敦志愿军队。




协约国·英军士兵
6.jpg
英德双方都把大量精力用在处理堑壕里的淤泥上。图为英国近卫步兵第一团的士兵们在等待登船开赴前线。




协约国·英军士兵
7.jpg
而所谓的战斗,则只是将头压得很低,避免对方狙击手的射击,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向暴露的敌人射击。图为战壕里的英军士兵在小心翼翼的试探对方阵地。




协约国·英军士兵
8.jpg
此时,战场变得开始僵化。此照片拍摄于1914年,照片中的士兵均来自于爱尔兰守卫军机枪队,他们最后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协约国·英军士兵
9.jpg
皇家工兵部队的报务员安德鲁·托德,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也许你会感到吃惊,双方的士兵在各自的堑壕里已经变得非常‘要好’。在一个地方,堑壕的距离仅仅相隔60码(约55米)。每天早晨早餐的时间,双方士兵都要在空中竖起一块木板。图为从前线归来的印度籍军官参观皇家马厩。




协约国·英军士兵
10.jpg
这块木板一竖起,枪战便停止了,他们各自开始打水和取给养。在整个早饭期间,只要这块木板竖着,沉默便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当木板倒下时,战争又重新开始。”图为英军及德军俘虏。




协约国·英军士兵
11.jpg
有时双方官兵会各自聚集在堑壕前沿,举行即兴音乐会。在宁静的晚上,歌声会从一方的阵地上飘到对方的堑壕,引起对方士兵的一片掌声。英德官兵的这种“战场友谊”愈演愈烈,甚至还有德军士兵将巧克力蛋糕悄悄放入英军堑壕。图为战壕里的英军各种姿态。战斗使这些年轻人疲惫不堪。




协约国·俄罗斯士兵
12.jpg
敌对双方官兵的友好举动,令高级指挥官们感到震惊和不安。”自此以后,英军方面对与德军的“友好往来”、非官方的停战,以及香烟和其他物品的交换,甚至偶然的娱乐,都绝对加以禁止。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登火车上前线吃上一顿热饭的俄罗斯军队。




协约国·俄罗斯士兵
13.jpg
强硬的命令并不能遏制双方官兵对和平的渴望,友好的举动依然在许多地方进行着。图为俄国女战士玛尔法·马利克与丈夫携手共抗德军,当她被抓进战俘营后才发现她是一个女人,一九一五年。




协约国·俄罗斯士兵
14.jpg
但是从整个战场来看,情况并不这么乐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和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大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图为俄罗斯军队离开巴黎。




协约国·俄罗斯士兵
15.jpg
战争中的生活,简直就是地狱中的生活。死神随时会降临,炸弹不时把人炸得血肉横飞;士兵的周围遍布死尸,触目皆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尸体——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没有了头颅——死尸散发的恶臭弥漫于空间,令人窒息、令人作呕。图为阵地上的俄军。




协约国·俄罗斯士兵
16.jpg
士兵们不得不时常喝浸泡着死尸的池水,头枕着死尸睡觉(因天黑和太困而未能辨认出是死尸);从死人身上搜寻可用、可食的物品;行军中在泥浆里踩出一具具死尸更是司空见惯,有时被死尸绊倒,与之躺在了一起。图为一战中的俄国士兵。




协约国·美国士兵
17.jpg
这一切给人的精神折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幸存者时刻想着,什么时候死神会来召唤自己,自己死后会是什么样。也有人神经已经麻木,企盼能尽早离开这个悲惨世界。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排队从军需领取新衣服。




协约国·美国士兵
18.jpg
地狱只是士兵生活的大环境,士兵们具体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呢?除了打仗和到后方休整外,士兵平时多栖息在战壕里,因此需要挖掘战壕。挖战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有时缺少工具,士兵不得不用手去挖,把手挖得血肉模糊。图为一战时,美国机枪排在法国前线森林中移动通过。




协约国·美国士兵
19.jpg
有一段话写道:“一定要走进这初冬的战壕,才知道从前的日子多么好。战壕里的生活处处糟糕,整天陷在烂泥里,脚上好像黏糨糊,无处可逃,只有泥浆里的窝棚,那里连狗都嫌弃。”可见居住条件之恶劣。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在法国某个地方行军。




协约国·美国士兵
20.jpg
有些地区土质差,气候严酷,战壕不断坍塌。因而这些战线上冬季寒冷难耐,夏天酷暑难当。图为美国士兵于1917年到达惠灵顿兵营并整装待发奔赴前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协约国·美国士兵
21.jpg
战士们并不总是呆在战壕里,而是不断上前线,或离开前线去休整。大部分行军是在晚上。图为饮酒的美国兵。




协约国·美国士兵
22.jpg
这段描述也许是对行军的典型概括:“ 75毫米炮到处爆炸,我们就像一队幽灵走在突如其来的火光中,地面到处是炸后的大坑,乱石堆、大片的泥沼和垃圾,树枝纠缠,死马尸体横陈……行军的路上背包沉的让人无法忍受。”图为在泥泞道路中艰难行进的美军。




协约国·美国士兵
23.jpg
“换防的人和撤退的伤兵挤来挤去,伤兵包扎伤口的绷带落在地上,被脚拖来拖去。”图为阵地上的法军。




协约国·法国士兵
24.jpg
士兵的形象是这样的:“他们看起来就像一群真正的拾荒人。这群身上满是泥浆的‘拾荒者’,头发蓬乱,饥肠辘辘,焦躁不安,脸上带着防毒面具,头上顶着风雪帽,身穿军大衣和沾满油污的雨衣,披着羊皮依然瑟缩不已。”图为正在战壕里用机枪向对面射击的法军。




同盟国军队士兵
25.jpg
“背包、帐篷布、方铲、镐头、厨具、弹壳、武器、军用水壶、挎包和所有的‘兵士装备’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这群乞丐、脚夫、衣衫褴褛的人,他们也只是在心里跟自己说说这些苦难。”图为同盟国军队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换靴子。




协约国军队士兵
26.jpg
士兵的食物有面包、尽是筋的牛肉、硬如石头的面饼,糖、咖啡、酒等。军中根本谈不上绿色蔬菜和维生素。由于运送食品的车时常在路上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面包掉到泥浆里,咖啡和汤被洒一地是常有的事。图为正在睡觉的协约国士兵。




士兵在战壕内生活
27.jpg
士兵们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将这些被弄脏的、有时冻得结了冰、经常散发着臭气的食物吃下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是茫然无望的士兵们唯一能获得的食物。他们把自己的饭盒装满,安静地吃起来——用牛肉和发酸的土豆煮成的炖菜。图为士兵在战壕内生活,身后是被战争摧毁的城市。




协约国·德国士兵
28.jpg
这样非人的生活中,一些平的小事变成难得的快乐。比如,收到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大家分享着来自家乡的各种美食:巧克力、果酱、奶酪、火腿、香肠等等;相互传递着家乡的消息……图为一九一四年,蒂尔西特镇火车站的德军伤兵。




协约国·德国士兵
29.jpg
1914年12月7日,英国大主教提出一个建议:为前线作战官兵提供一个临时间隙,以庆祝圣诞节。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德国方面的积极响应,双方官兵家属和朋友也在为他们能过一个充满爱意和欢乐的圣诞节而努力。图为在暴风雪中抵达目的地后,德国兵们涌到野战厨房喝一碗热汤。




协约国·德国士兵
30.jpg
家属和朋友们准备了信件、圣诞卡和包裹,包裹里面塞满了温暖的衣物、食物、香烟、药品。为了增加前线圣诞节的气氛,他们甚至还制作了小小的圣诞树。图为在俄罗斯作战德国兵们站在积雪的战译言网壕里,有几个士兵已经死去。




协约国·德国士兵
32.jpg
英军官兵也看到了这些光亮,但是他们搞不清德国人究竟在做什么。图为当地时间1914年底,在于沙皇俄军对峙的东线战场,德国士兵们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一个圣诞节。为此,他们在战壕中制作了一棵简易圣诞树。




协约国·德国士兵
33.jpg
英国的监视哨向他的上级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骗局,不要开火,要密切监视他们。随后,英军官兵听到了德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声音。图为德国士兵在战壕中。




协约国·德国士兵
34.jpg
陆军中尉肯尼迪回忆:“圣诞之夜对面堑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向我们,我猛然听到一个德国人在大声喊叫:‘英国人圣诞节快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德国人正在欢度圣诞之夜,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英军士兵高喊:‘你也是!’随后双方一起唱起了圣诞歌。”图为西线战场上的德国士兵。




协约国·德国士兵
35.jpg
另一个英军士兵回忆道:“当我们唱完歌时,他们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这的确是一件非同凡响的事:在战争中,两个敌对国家的士兵,唱着同样一首圣诞颂歌。”图为一九一五年,士兵们把被打死的德国军官掩埋在梅梅尔河岸。




协约国·德国士兵
36.jpg
发生在圣诞之夜的动人故事,在圣诞日这天仍然继续着。德军士兵在堑壕中对着他的敌人高声喊道:“托米,你过来看看我们!”名叫托米的英军士兵则回答:“不,你到这里来吧!”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麦克弗森堡,被俘的德国士兵。




协约国·德国士兵
37.jpg
在很多地方,双方主动派出代表在彼此阵地之间的“无人地带”进行谈判,达成这样的协议:如果你们不开火,我们也不开火。人们纷纷爬出堑壕,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互相握手,彼此交谈,祝贺圣诞快乐,好像是多年的老相识。图为戴着防毒面具的德军骑兵。




协约国·德国士兵
38.jpg
除了圣诞交换礼物,有时候,英德双方的官兵还相互喊话。一些在战争前曾在不列颠工作过的德国士兵,时常会向英国人询问他们熟悉的商店、街道的情况……图为一个德军士兵的标准装备。




协约国·德国士兵
39.jpg
除了圣诞交换礼物,有时候,英德双方的官兵还相互喊话。一些在战争前曾在不列颠工作过的德国士兵,时常会向英国人询问他们熟悉的商店、街道的情况……图为一个德军士兵的标准装备。




协约国·土耳其士兵
40.jpg
停战的时候大家欢呼:“好啊,这个时候没有枪声!”这些久违的生活气息能够短暂的冲淡非人生活的悲惨。图为一战中的土耳其军队。




一战战场
41.jpg
相似的环境使英德两国官兵彼此产生了同情之心,“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逐渐成了他们的共同信条。他们有意识地达成了一些默契。圣诞节休战表明在最血腥的厮杀中,人类的良心也不会完全泯灭,和平与幸福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图为战地上炮击后的硝烟。




42.jpg
完结。(上一篇:一战武器面面观 下一篇:战争深渊中的各国民众)
31.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一战(五):战争深渊中的各国民众


1.jpg
本组图讲述的是,一战期间各国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战争中的媒体和舆论。




战前动员


2.jpg
一战开战前,在英法德等后来的主要参战国,都出现了颇受所在国公众欢迎的预测战争爆发的文学作品。然而热衷谈论战争的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并不深。这是一幅“别看了,快去帮忙吧!”的广告。




3.jpg
当时英国、德国等国的政要乃至军界人士都清楚战争的惨烈性,各国的战争动员都很不足图为战争一开始,多伦多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征兵广告。图为战争开始时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




4.jpg
法国的兵员虽多但质量实在糟糕,德国军力更显精良但士兵总数更少且新兵普遍未经过严格训练,至于英国,战备物资的储备非常短缺,这也使得军界里的一些人一直到大战爆发都在努力避免冲突发生。图为1914年8月,门庭若市的多伦多征兵署。




5.jpg
图为1914年在滑铁卢火车站,面容严肃的亲属正在与两位来自Household营的即将奔赴前线的士兵告别。




6.jpg
图为为鼓励市民参军,军方将一辆马克I型的坦克陈列在了市政厅的门口,供市民们随意参观。




7.jpg
图为送别即将开赴前线的士兵。




8.jpg
图为1915年,一位女士在联合车站吻别即将登上火车前往战场的丈夫。




9.jpg
图为告别家人开赴前线的美军士兵。




10.jpg
图为妻子送她的丈夫离开塞尔维亚到前线。





后勤


11.jpg
正因一战的发起颇显轻率和匆忙,参战各国在战时都努力发掘本国工商业、民用公共事业等各方面的潜力,尽可能的将物资和人力纳入军用,不惜一切代价刺激军工生产。图为一战期间在汽车厂苦干的女工。由于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女人成为劳动力大军的主力,而这家汽车厂也该行生产军需品。




12.jpg
不仅如此,还让这些国家的民众陷入多年来未曾体验过的饥寒交迫。一战开始不久,数百万的男人上了前线,社会岗位对妇女的需要大量增加。妇女志愿者开始从事职员、厨师、司机、食堂工人、接线员……图为1916年,一群女工在多伦多发动机厂制造JN-4型飞机。




13.jpg
随着时间推移,凡是能释放出男人上战场的工作,女人都开始从事。在德国,有500万女人成为劳动力,女工在总劳动力中的比率由35%提高到55%。在英国,女工总数达到150万,75万女人做原先由男人完成的工作,35万女人从事与战争相关的工作,25万女人成为劳动力。




14.jpg
在法国,农业人口比英国和德国多,食物生产越来越多地由女人来完成。为军需品生产服务的女工,由1915年的1.5万人,增加到1917年代额8.4万人。图为妇女参与到后勤工作中。




15.jpg
法国的铁路系统在大战前雇佣了6000名女工,大战结束时工资表上有5.7万女工。法国地铁的女性员工从124人,增加到3000人。图为1917年9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北部,第66医院,一群护士、医生和军人合影。




16.jpg
然而,虽然他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但他们的工资却比男性少很多。图为法国护士,一战时期。




战后影响


17.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士兵的大量死亡,英国的女人比男人多出近200万,整整一代年轻女性失去了通常结婚和作母亲的机会。图为美国红十字会的救护车运送一个受伤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8.jpg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1917年,伯恩茅斯女子中学的校长对六年级的学生们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你们当中,每10个人只有1个有机会结婚。”据一位学生后来说,她的这个推测完全正确。图为一战期间的英国护士。




民众的狂热


19.jpg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图为街头集会的民众。




20.jpg
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高尚的思想观念了。图为伦敦街头的民众。




21.jpg
在第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图为1917年,法国兰斯,一名正在玩玩具的小女孩,身旁放着两支步枪和一个背囊。




交战国的媒体与舆论


22.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协约国的法国及英国的媒体,在大战前并非都完全一致地主张战争。图为德军占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后,男人们从燃烧的仓库里搬运沉重的粮食麻袋,一九一五年。




23.jpg
在法国,社会党及总工会在战火点燃之前还大声疾呼,要通过总罢工来阻止战争的爆发。对政府大力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法国的自由主义者将之贬低为资本家的宣传手段。图为在战场废墟前玩耍的儿童,这三个儿童手中拿着玩具,背景却是战争留下一片荒芜废墟。




24.jpg
然而,当战争变得迫在眉睫之时,所有的和平主义精神却在一夜之间瓦解:无政府主义者埃维尔这样宣泄他对战斗的激情:“社会主义的、应该是法兰西军队的神经和良心,法兰西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儿童观看美国弹药供应铁路线通过自己村庄蜿蜒的道路。




25.jpg
就这样,在战前,在舆论及政府的努力下,法国举国上下卷入一致赞同战争的狂热气氛中。当大量的年轻人在宣传鼓动下参军之时,妇女们则往他们的武器上套上鲜花,献上热吻。图为被封杀的照片:德国人的房子被袭击。封杀原因,不详。




交战国的媒体与舆论:被封杀的照片


26.jpg
由于战争的需要及国家对情报的控制,各国媒体上充斥的往往是敌国的负面新闻,而对本国的不利新闻,则采取封锁及充耳不闻的态度。图为被封杀的照片:纽约骚乱。封杀原因:影响社会稳定。




27.jpg
然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图为被封杀的照片:睡觉的士兵。封杀原因,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他们是死人。




战争的意义


28.jpg
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图为被封杀的照片:演习照片,士兵幷没有死亡。封杀原因:可能引起误解。




29.jpg
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1866年出版的《罪与罚》一书的结尾,虚无主义杀人犯拉斯科尔尼科夫做了一个狂热而具有明显寓意的梦,“全世界…在一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可怕的瘟疫中毁灭”。图为1918年11月11日,持续4年的一战结束后,在央街和女王大街欢呼雀跃的群众。




30.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一战(六):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坦克


1.jpg
法国开始研发坦克的时间同英国一致。其两大首创坦克,St-Chamond 及Schneider CA存在缺陷。此后GenJean-Baptiste Estienne 提出:建立一个小型廉价坦克“蜂群”,以流动性及大规模击败德国人。最终版本即Renault FT。




2.jpg
Renault(雷诺) FT昭示现代坦克的诞生,开创了该大型炮塔武器经典结构:驱动器在前,发动机在后。图为法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性重现时刻。




3.jpg
Boirault 设备是最具创造力、最奇特的体系,致力于研发可以攻破铁丝网及战壕的机器。图片为1915年的试验。




4.jpg
这是Schneider(施耐德) CA坦克首批生产样例之一,拍摄于圣图安的施耐德索玛工厂。其75mm BS炮见于右侧的旋转支架;一个球体内的Hotchkiss(哈奇开斯)机枪置于同一侧。




5.jpg
Schneider CA的内部图。前端是一挺Hotchkiss 8mm 机枪,位于支架上,75mm BS火炮见于前端右下角。75mm炮弹安装于枪后的箱子内及图片最左方的后箱内(NARA)。




6.jpg
Schneider 机头形如艏,以便于坦克在碰触战壕壁时逾越。据1916年于Marly-le-Roi进行的首次试验,其推进力通常不足以在柔软地面上支撑坦克逾越自身(NARA)。




7.jpg
英国坦克不成熟的首次战斗亮相,促使法国加强对装载分散武器的Schneiders坦克进行保护,以抵御德国的重型机枪。这一独特的61213号坦克具有精密的surblindé装备,此装备的75mm BS 火炮上带有钢板(NARA)。




8.jpg
Schneider最终版本是CA3该版本的发动机位于机器后端。Estienne拒绝接受该设计,因此已完成的底盘被用于Schneider CD火炮牵引车的生产。




9.jpg
1917年4月16日发生于Chemin-des-Dames的尼维尔进攻期间,法国坦克首战表现不佳。图为德国军队检查被击毁的Schneider 61238号(NARA)。




10.jpg
早期Schneider的最大缺点在于坦克前部的两个油箱。被火炮袭击时,内部洒满机油,将导致灾难性的爆炸。由3e Batterie,AS2皮埃尔中尉所指挥的坦克61216号就发生过类似情况。该坦克上六人中四人死亡,指挥长及其他两人受伤(NARA)。




11.jpg
左:尼维尔进攻之后,Schneider被改进:去掉内部油箱,将其置于后舱门任一侧。这是唯一存世的Schneider CA 1,被展览于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但是当前保护于法国索米尔;右:升级版的Schneider CA 1,带后部油箱。




12.jpg
Schneider CA surblindé坦克结构图。




13.jpg
左:德国步兵迅速得知观察孔是法国坦克的软肋。尽管步枪及机枪不能击透,但射击可产生细小钢片,使法国坦克乘员受伤或失明。为此,法国制造出这种怪异面具以保护乘员(NARA)。右:St- Chamond(圣沙蒙)坦克。




14.jpg
该图巧妙地诠释St-Chamond 最初生产构造方面的两大问题。车顶不仅限制作战舱内部空间,更是德国步兵团投掷手榴弹或炸药包的焦点。尽管炸药包不能击透装备,但其爆破威力可产生碎片击伤乘员。




15.jpg
著名的St-Chamond最初系列产品- “Fantomas”。




16.jpg
St-Chamond中期产品系列,保留安装于原始型的75mm TR火炮。




17.jpg
左:St-Chamond最终产品,该系列带75mm M1897机枪。右:St-Chamond坦克内部。




18.jpg
装备75mm M1897火炮的最终生产型St-Chamond坦克结构图。




19.jpg
共有48辆 St-Chamond坦克被用作“罐箱”,用以坦克回收及向前线输送供应品。其大炮被拆除,前炮眼被焊了一层钢板。图为1918年6月16日在Cutrey附近用来支援美国远征军(AEF)第一部队的“罐箱”版St-Chamond。




20.jpg
150 Renault FT最初产品 “chars d’instruction”,由软钢制造。66040号之处其是自1917年11月开始所制造的第40辆坦克。该特殊版本是移交至AEF、用于朗格斯中心训练的坦克之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左:原始版本char d’instruction的小型铸造炮塔,被扩大化Berliet “混合型”炮塔所替代。该扩大化炮塔可装载37mm炮或8mm Hotchkiss机枪,如图所示。右:带铆钉混合型炮塔的 Renault FT,也可装载 Puteaux 37mm大炮。(NARA)




22.jpg
左:Renault FT坦克变体,是带有75BS Blochaus Schneider短式75mm “petorie” 榴弹炮。右:安装无线电的Renault FT坦克,用来指挥。




23.jpg
Renault FT坦克透视图。




24.jpg
Renault FT坦克透视图。




25.jpg
1910年10月12日拍摄的Renault FT坦克。




26.jpg
1918年7月15日于朗格勒坦克学校,Renault FT坦克。




27.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不是很耐用,因此法国部队立马认识到通过火车或卡车将这些坦克送至前线的价值。Renault FT 足够小以至于可用卡车托运,图片拍摄于1918。




28.jpg
法国坦克营拥有一个第四“梯次编队”,作为储备队协助运送供应品。




29.jpg
1918年9月26日,AEF(美国远征军)第326部队的一对Renault FT坦克在Boureuilles附近前行,以协助第35师。前面的坦克带Girod炮塔,第二个带铆钉混合型炮塔。




30.jpg
1918年8月29日,法国,AEF(美国远征军)第32步兵团。




31.jpg
Renault FT的体积小,使其易于受损。该损毁的Renault FT前板上有一极大裂缝,这暗示:它触碰了一个巨大的德国地雷,被其炸成两半。




32.jpg
横跨战壕时,Renault FT易于被卡住,尤其在柔软潮湿地面上。




33.jpg
1918年10月14日,505e 团的Renault FT 在美军步兵陪伴下,在Meurthe 的Limey附近前行。这些坦克的上部结构部件通常由一帆布覆盖,以防止雨水损害精密的无线电发射器。




34.jpg
地雷是1918年坦克作战中的一种新奇危险。如图所示:该带Girod 炮塔的美国Renault FT于1918年10月12日发生于富勒威尔附近的阿登被炸,丧失行动能力。




35.jpg
1918年10月10日,由AS 337、13e BCL及505e团带领的 Renault FT队在前行,以协助发生于Rampont 附近阿登战役中的AEF(美国远征军)第80师。




36.jpg
美国版Renault坦克,同其前辈相比,存在许多结构上的不同,通过位于坦克左侧的消声器极易辨别。拍摄于1927年,风暴期间停留于中国。




37.jpg
FCM 1A是法国在战争期间所研制的最现代化坦克,其炮塔上安装105mm榴弹炮及35mm装甲,重达40吨。尽管军备部支持此款坦克,但Clémenceau及 Estienne拒绝接受此款坦克,较之此款,他们更喜欢巨型FCMChar 2C。




38.jpg
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极坦克是巨型FCM Char 2C突破坦克。此款坦克原本是打算用于1919春季战斗,但其生产被推迟至1921年。1940年5月,其与运输火车在车站附近遭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轰击损毁。




39.jpg
战后,法国剩余可使用Renault FT的数量越来越少,参加1940战役的坦克数量有限。戏剧性的是,该Renault FT于1940年6月在Chemindes-Dames地区被毁—正是法国坦克20年前首次作战亮相的地方。




40.jpg
法国剩余Renault FT在殖民地使用,1940年超过300辆仍在北非地区使用。1941-1942年间,叙利亚及北非地区的战争稀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8 07:22 PM , Processed in 0.1725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