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3

[历史] 【记忆图刊】珍贵老影像再现河南农村改革瞬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5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珍贵老影像再现河南农村改革瞬间

文|马俊岩

  1979年冬天,河南省鄢陵县岗底张大队的村头搭起戏台,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来看大戏,有的人甚至从几十里地外的村庄赶来。看戏,是河南人生活里的油盐,没有了戏,生活里就少了很多可供咂舌细品的滋味。

  戏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亦乐乎。这一切,在文革期间,是想都不敢想的。那十年,统治戏剧舞台的,是样板戏。

  无疑,一场新的变革正在拉开序幕。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

  曾经,这里花园口决堤,89万百姓葬身洪水;曾经,这里发生大饥荒,饿殍遍野;也曾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里很多地方颗粒无收。

  文革期间,人们处于半温饱状态,记工分、分口粮、集中给生产队干活、吃在公社食堂。“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河南农村人的真实写照。

  直到改革开放。

  在台下看戏的,除了十里八村的乡亲,还有一位手持海鸥牌4B型相机的青年,他一边听戏,一边随手拍了几张胶卷。这个青年名字叫张培林,他此时是河南鄢陵县的一个农民,23岁整。

  但是,他不想一辈子当农民。他看够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想成为城里人,想拿个城里户口,吃商品粮,娶个烫头发、穿高跟鞋的漂亮媳妇。

  当时,他村里有个走资派,名叫张学渠,是南下武汉的干部,解放前是地下党。文革时,这个人被揪出地主身份,被打倒,戴高帽,后来返回老家鄢陵县岗底张村。

  张培林和张学渠以及后者的儿子张玫成为了朋友。他尊重张家父子有知识、有文化,从他们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每当村里人让张学渠扫大街时,张培林都拦着,不让村里人欺负他。

  在张家父子的影响下,张培林开始读书。他受益最大的一本书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然看得囫囵吞枣,但是他记住了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张培林想到自己得赚钱,他最终选择了照相。

  刚开始拍的时候,他没有明确的方向,就是看到了感兴趣的画面就拍,没想到,他一拍就是十年,在无意之间记录了中原农村改革的全部进程。

  河南的农村改革,是从1979年初开始的。1979年9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为河南省人民政府,此后,河南迈上经济建设正轨。

  这年春天,河南农村出现了“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但是,中央和省委规定,“不允许包产到户,分田单干”。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重要谈话,对安徽凤阳和肥西农村搞“双包”责任制予以充分肯定。

  在这之后,1981年,河南省委才肯定了“包干到户”的做法,河南全省开始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分得了土地,干劲热火朝天。他们填坑造田、播种、浇地、给幼苗除草施肥、割麦、打场、交公粮……这一切都被张培林摄入镜头。

  解放前的缺粮大省如今已经变成产粮和产棉大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

  “交公粮”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共同难以忘怀的记忆。每年夏季麦收之后,农民们上午将粮食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中午装麻袋,下午赶着马车去粮库交粮食。交给粮库的粮食一定要干燥并且干净,粮库有专门的人来验收。

  那时候,产粮大户、重点户、专业户都会受到政府表彰,奖品都自行车、黑白电视机之类。那时候的自信车是奢侈品,黑牌电视机更不用说。谁家要是有了电视机,立马会引来众多年轻人和小孩儿去围着节观看。

  令摄影师张培林印象深刻的,还有当时的干群关系。当时的干部,出门跟一个秘书、坐辆北京吉普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他们没有名牌服装,更别提名牌手表,穿个中山装、脚下蹬双布鞋,跟普通人没啥两样,跟百姓坐在一起也丝毫没有官架子。他们常常到村里调查,跟农民一起喝水聊天。

  在张培林的印象中,“以前的干部绝对不贪,生活跟老百姓一样,他们为百姓想得多,为自己考虑的少,真的是一心为公。”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原大地逐步从文革阴影中走出,开始全面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河南鄢陵县有一个喜欢照相的年轻农民张培林,后来调入许昌日报社工作。1978-1988年的十年里,他拍摄了家乡的日常生活。在这些点滴的日常中,一场伟大的变革正在发生。摄影:张培林




2.jpg
1979年9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为河南省人民政府,此后,省内各县市革委会也相继撤销。图为1981年6月23日,鄢陵县革委会撤销,恢复为鄢陵县人民政府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摄影:张培林




3.jpg
自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革结束之前,河南农民跟全国各地的农村人一样,记工分、分口粮、集中给生产队干活。很少有人吃饱,“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时人的真实写照。图为1981年,鄢陵县柏梁公社岗底张大队最后一次凭工分进行年终分红。摄影:张培林




4.jpg
1979年初,河南农村出现了“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但是,省委规定,“不允许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图为1980年4月,鄢陵县马栏公社娄家大队社员在进行棉花“营养钵”育苗。摄影:张培林




5.jpg
直到1981年,河南省肯定了“包干到户”的做法,开始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为1982年,鄢陵县副县长胡辛良(左一)等领导在田间检查农业生产工作。这些领导们都穿着手工做的大棉裤,除了一人穿大头皮鞋之外,其他都穿家常布鞋。胡辛良2013年去世。摄影:张培林




6.jpg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让农民收获了实惠。河南省1983年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419.5亿斤增长到580.8亿斤。图为鄢陵县望田公社杜春营村农民在夏收时节,一边割麦,一边耕种,为秋季有个好收成做准备。摄影:张培林




7.jpg
河南在历史上曾是缺粮大省,1942-1943年,300多万人死于大饥荒。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也出现大面积的旱灾和水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改革开放后,河南农民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图为1983年,鄢陵县望田公社农民将粮食装进麻袋准备交公粮。摄影:张培林




8.jpg
每到六月份,农民们上午将小麦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扬净,中午装麻袋,下午赶车去粮库交粮食。交给粮库的粮食一定要干燥和干净,粮库有专门的人来验收。图为1987年,农民赶车去交公粮的路上。摄影:张培林




9.jpg
改革开放后,河南成为产粮大省,同时也是棉花生产大省,形成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产棉区。图为1984年,鄢陵县彭店乡田岗大队社员在大队院里晒棉花。摄影:张培林




10.jpg
中原农民除了种粮种棉,也经营不少副业。图为上世纪80年代鄢陵县城关镇新庄村养猪专业户张新领和他的女儿。他们家已经住上了砖瓦房,有两辆自行车。摄影:张培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人们踏实肯干,诞生了不少专业户和万元户。图为1982年5月4日,鄢陵县在小礼堂举行表彰会,奖励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新长征突击手”。礼堂主席台上方挂着毛泽东和华国锋的照片。此时,华国锋已经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摄影:张培林




12.jpg
在改革开放之初,还产生了不少重点户、专业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简称“两户一体”。图为1982年春,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政公署召开大会,表彰"两户一体"先进代表。摄影:张培林




13.jpg
1982年,鄢陵县小麦种植大户每户获奖一辆天津产“飞鸽”牌自行车。用摄影师的话来说,“在当时,一辆自行车比现在一辆桑塔纳还精贵,走后门都买不到。”摄影:张培林




14.jpg
1984年,鄢陵县制瓦厂工人杨五辰获奖一台凯歌牌黑白电视机。杨五辰和他的工友都是农民,农闲时来制瓦厂工作。当时在农村,电视机非常少见,只有少数的富裕家庭才有。摄影:张培林




15.jpg
“鄢陵腊梅冠天下”,河南鄢陵是著名的花卉之乡。图为1982年,鄢陵县县长吴德荣上门为"万元户"姚银钊颁发“勤劳致富”光荣匾。姚银钊是鄢陵县第一个万元户,他靠种植花卉致了富。摄影:张培林




16.jpg
1983年,鄢陵县县长吴德荣(右一)到望田乡杜春营村考察。那时的人们,无论农民还是县领导,穿着都很朴素。摄影:张培林




17.jpg
改革开放后,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也如此。政府鼓励人们在“四旁”植树,即水旁、路旁、林旁和宅旁。每到春天,政府即组织各机关单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图为鄢陵县文化局机关干部在植树的路上,左为杨盘铭、中为张守义,右为赵俊峰。摄影:张培林




18.jpg
河南地处黄泛区,历史上“水旱蝗汤”常常困扰着广大中原人民。1984年8月4日,双洎河扶沟县西孟亭段大堤决口,造成数十万亩良田,数十个村庄被淹。图为村民舍身忘死堵决口。摄影:张培林




19.jpg
农村改革之初,报纸、期刊和电视并不发达,农民们都是靠黑板报了解天下大事和地方政策。图为1987年鄢陵县岗底张村,人们聚在村头的黑板报前。摄影:张培林




20.jpg
随着农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市场也逐步放开。那个连卖点儿花生都会被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图为1984年鄢陵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第一次换装,他们穿上制服,戴上大盖帽,喇叭里喊着“市场放开了,可以做小生意了……”。摄影:张培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农民们不再靠天吃饭,也不再单纯消耗个人体力,农业技术越来越发达。图为1988年,鄢陵县农村集市上的农技推广站,技术员教农民如何给小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摄影:张培林




22.jpg
1987年,鄢陵县修造厂技术员在马栏乡介绍玉米点播机的功能和操作方法。那时候,农业技术员们流行穿中山装和皮鞋。摄影:张培林




23.jpg
农民们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图为1982年,河南鲁山县,一个照相师傅在给大人孩子们照相。在八十年代,照相是一项很受农民欢迎的文化活动。人们喜欢拍全家福,也有的只给孩子留几张影。摄影:张培林




24.jpg
农民的婚礼也有了新景象。图为1984年,鄢陵县城关镇王岗村第一个养兔专业户王莲梅出嫁,她的嫁妆是一对种兔。摄影:张培林




25.jpg
另外,在听了多年样板戏之后,“帝王将相”的古装戏又重新回到人们耳边。图为1979年,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来鄢陵县岗底张村头看大戏。这样的大戏每年至少有两次,分别在夏季麦收后和冬季农闲时,每次演出三天。摄影:张培林




26.jpg
河南人喜欢看戏,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从文革的禁锢中被解放出来,很多老戏迷迎来了戏剧的春天。一个村唱戏,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到现场看,甚至几十里地外的人都来看。图为1985年看戏入迷的老人。摄影:张培林




27.jpg
在八十年代,河南农村实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每个村里都有赤脚医生。图为1983年鄢陵县南坞卫生院医生到乡下巡诊,在屯沟村为老人检查身体。摄影:张培林




28.jpg
河南省的教育在改革之初并不发达,“破草房,牛肋巴,天降雨,屋内下”;“土凳子,土台子,上面坐着土孩子”曾是山区学校的真实写照。图为1982年鲁山县二郎庙小学门口,校门两旁写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四化人才”。摄影:张培林




29.jpg
1985年鄢陵县柏梁乡小王庄村学校初中生的入团仪式,她们中有的穿时尚的仿军装,有的穿格子衬衫。这些学生中有的后来进了鄢陵县商务局,有的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工作,有的成为教师,也有的当了一辈子农民。摄影:张培林




30.jpg
八十年代初期,电视在农村还是稀罕物。谁家买了电视,晚饭过后一定有不少大人孩子挤在这家房间里一起看电视。图为村1986年,南坞乡政府给敬老院置办了一台电视机,很多年轻人也都跑过来跟老人一起看电视节目。摄影:张培林




31.jpg
农民富了,也想到处走走、看看。图为1984年鄢陵县柏梁乡组织敬老院老人和“五保”老人一起游少林寺。那时的少林寺还未被完全开发出来,旅游不热,人不多。老人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听乡政府工作人员讲解往事。摄影:张培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8 02:44 AM , Processed in 0.0418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