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4年 08月 15日 18:02
中 国的空头坚守着股市很快将下跌的预期,忽略了最近的涨势;近期涨势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热情。
Bloomberg 交银国际(Bank of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策略师洪灏在最近发给客户的报告中援引以色列外交官埃班(Abba Eban)的话称,所谓共识就是所有人一致同意自己并不相信的观点。洪灏是2010年初率先看跌中国股市的策略师之一,并因此在投资圈中闻名。上证综合指数2009年飙升80%。2010年中国大陆基准股指下跌14%,2011年下跌22%。
本周,洪灏称,令人担忧的是,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中国股市都会上涨。当强劲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时,当疲软数据预示政府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来支撑经济增长时,股市都会上涨。
举个例子说,周三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新贷款增速大幅放缓,1-7月份住宅销售额下跌10.5%,然而当天,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股价却上涨了1.2%。
这增强了市场近期全线反弹的势头。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7月份累计反弹7.7%,不仅创两年多来的最大单月涨幅,而且已进入牛市。中国大陆股市的表现同样强劲,上证综指累计大涨7.5%。
洪灏说,投资者情绪仍极为高涨。他说,在狂热市场中很难保持冷静,但如果市况不合情理,那么终究难以保持。
洪灏并非唯一一位冷眼看待中国股市反弹的策略师。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全球新兴市场策略师史密斯(John-Paul Smith)仍坚持其长期以来看衰中国经济及股市的观点,认为投资者高估了中国经济回暖速度,且忽视了依然存在的深刻问题,比如举步维艰且负债累累的中国原材料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史密斯说,全球新兴市场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看法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大的波动,这是一连串波动中的最新一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和政策体制许多方面缺乏透明度造成的。
进一步细看投资者购买中国股票的方式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股市的一些角落仍缺乏参与,5月份以来股市的大部分买盘都来自被动型中国相关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或新兴市场ETF,而不是来自主动寻求投资个股的基金经理。
EPFR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分析显示,5月份以来中国股市61亿美元的成交额中,超过80%来自被动型基金。高盛在周五写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称,基金对中国股市的热情有所升温,但总体来说仍是轻仓持有。
Mia Lam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