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1

[历史] 明初姓名的去蒙古化:朱元璋有部将叫刘脱因不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7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明朝以后的书,书中人物姓复姓的人明显比明朝以前少。那是因为洪武元年朱元璋有诏令禁止“胡姓”。元朝有不少汉人改姓了蒙古姓。顾炎武的《日知录》说:“禁不得用胡姓者,禁中国人之更为胡姓,非禁胡人之本姓也。”结果却是不仅汉人不用“胡姓” 了,连很多胡人也不姓胡姓了,甚至汉人中大批姓复姓的人,也改成了单姓。比如呼延姓了呼,公孙、长孙都姓了孙。

明代学者王世贞说:“复姓至我朝则益少矣”;清代史学家赵翼则注意到“元汉人多作蒙古名”。就像现在在外国公司工作的人要取个外国名字一样,在元朝的异族统治下,用“胡姓胡名”,自然是为了拉近与蒙古当政者的心理距离。

而且外表上难以区分汉人与蒙古人,那就有了冒充的可能性。元代正职官员“达鲁花赤”,只能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改了姓名就可以浑水摸鱼了。以至从元朝大德八年到延右三年的十二年里,元政府先后三次下达了不许汉人冒充的禁令。赶时髦的老百姓则在姓后拖个蒙古名字玩玩,朱元璋的部将里就有“王哈刺章不花”、“刘脱因不花”;名将李文忠原名 也叫“保保”;连孔圣人的后裔,官至金符管车千户兼邢州学校提举的孔天铎,其曾孙也叫起了“塔识不花”,当上了蒙古字学教授。

文化的血统流淌在民族的躯体之中,随覑一个民族强弱变化,其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变化。而一旦文化失去了血统,这个民族也就不重要了。朱元璋与南方汉族群雄混战之时,去蒙古化的问题还不是当务之急。一旦挥师北上,檄文中就强调起:“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了。哪怕元政权在北方最重要的主力是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本身是蒙古人,“忘中国祖宗之姓”的问题,对他并不适用。

明朝一建立,就必然要在文化上的去蒙古化了。这不仅关乎民族的自尊,还关乎现实社会的政治秩序必须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运行。王世贞认为明朝复姓少的原因是“盖多去繁从省故也”。他没有看到除了蒙古、色目姓名的改变,原来的汉人复姓,也有出于远古非汉族的姓氏,而一般老百姓则“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元朝可以改胡名,明朝自然单姓好,免得在人前有胡姓的嫌疑,并非去繁从省那么简单。所以只有司马光的后裔,坚持姓司马,其他人都姓了司,或者马。这让顾炎武发出了“氏族之紊,莫甚于此”的惊呼。

对于境内的非汉人,也不是真的“非禁胡人之本姓也”。永乐元年,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姓,朱棣以 “各卫鞑靼人多同名”不便区别为理由,经兵部请求“如洪武中故事,编置勘合,给赐姓名”,对他们分批进行了同化。于是,山东淄博齐陵镇的蒙古斡罗那歹氏后裔,改姓了刘;河南平顶山蒙古民众改姓了马和宣;河南镇坪蒙古族改了姓王、孟津蒙古族改姓了李。

除了去蒙古化,统治者还要时刻提醒小民等级与秩序。所以朱元璋同时又对“小民不知避忌,往往取先圣先贤、汉唐国宝等字以为名字。”也进行了整治,他要民众将名字、称呼中,凡有“天国君臣圣神、尧舜文武、周汉晋唐等国号相犯者,悉令更改之。”免得小民有任何非份的意淫。道教的“天师”,罪过就大了。皇帝不过是天子,天师岂不是比皇帝高了几级!于是只能称“真人”了。如“官人”、“舍人”、“待诏”、“郎 中”之类的民间习惯称呼,也因为“民擅官称”,而不能用了,名字里自然更不能出现了。就像美属于少数人一样,当一种美被大多数人占有以后,就不成其为美 了,因为人们会说:那有什么稀奇。哪怕这种美仅仅是虚幻的。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龚敏迪)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8 03:02 PM , Processed in 0.0942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