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5|回复: 0

[教育漫谈] 《弟子规》是“昨天的太阳”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2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9-22 07:50 AM 编辑

《弟子规》是“昨天的太阳”吗?


《弟子规》 补上感恩课 大学天天朝闻“人之初”
中山大学报道要求读弟子规 名教授痛批:大笑话

《弟子规》

a29.jpg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传统国学一直强调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问题。为人处世,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固然好,但若时运不济,那就退而独善其身,耕读传家吧!

    《弟子规》中的“弟子”有子女和学生两层含义,《弟子规》说的是对“弟子”们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规范和内容,它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国传统国学中启蒙养正、教育子弟、修身养性、养成敦厚家风的必备经典。

    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节奏之快让人很少有时间、有心情捧起一本经典来“读诵百遍,其义自现”。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人类应该坚守的精神家园,如:忠、孝、仁、信,等等。现编辑出版《弟子规》,以原文加故事的方式寓教于乐,以古代经典来诠释现代意义,以经典故事来教育世人,让中华传统国学薪火相传


    【编辑多嘴】

   
《弟子规》有糟粕有精华。原文加故事的方式寓教于乐,以古代经典来诠释现代意义,是有效的少儿道德修养手册,散发着睿智的光芒,适宜的幼儿行为规范宝典。

   “昨日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但“昨日的面包也能填饱今天的肚皮。”“昨天的经验换来今天的教训,应该让孩子看看历史。”但“若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只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言传身教为正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祖宗是谁,或许也将很难知道自己想要去往何方成为何人。只是,对于这些国学启蒙经典,应该如何面对,或者应该如何选择,看着孩子们天真的脸庞,这的确是考验每一个家长的课题。


《弟子规》 补上感恩课 大学天天朝闻“人之初”
2013年05月06日 07:45:33
来源: 武汉晚报

 
 小学生诵读中国传统经典文章并不少见,可到了中学甚至大学,还有多少学生会把这些经典当成每天必须学习的内容?昨天(5日),记者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了解到,该校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2012级的学生每天早上诵读《弟子规》,重新补上识礼感恩课。

  “《弟子规》告诉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规范。”辅导员刘玲是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发起人,她说,诵读活动是想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礼仪修养,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和师长的教育之恩。“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是诵读《弟子规》的目的。”

  现在,每天早自习,班上的同学轮流讲解48字的弟子规,不仅讲清楚这几段话的意思,还要分享自己诵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我们时常对父母的话表示不耐烦,甚至与他们争论,我希望大家明白,父母都是为我们考虑的,他们说的话无论赞成与否,我们都应该认真听取。”2012级食品加工技术班王悦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篇中的“父母教,须敬听”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记者发现,《弟子规》等中国经典著作的诵读,在我市一些小学非常普遍。洪山区广埠屯小学一位老师介绍,学校推行的“雅行”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弟子规》等文章的诵读。但到了中学,所有学习内容直接为中高考“让路”,每天的经典诵读很难成为学校坚持的教学内容,大学生中有类似课程安排的学校也非常少。(记者 陈玲 通讯员 刘甜甜)


中山大学报道要求读弟子规 名教授痛批:大笑话
2013年08月22日 15:32:51  
来源: 人民网   
  
这两天,中山大学2013级新生报到。今年8000名新生首次被要求上交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此举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的争议,舆论褒贬不一。前天,中大哲学系知名教授袁伟时更发表评论《中山大学的新“笑剧”》,对此提出尖锐批评,再一次引发网友争论。


调查

32%新生支持中大做法


那么新生对“悦”读感是个什么态度呢?据在中大校区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95%的受访学生完成了作业;只有5%的学生没有做。不过很多学生表示只是从网络百科上复制的,独立完成的较少。

调查发现,32%的新生支持中大的做法;17%明确反对;而51%持中立态度。支持的学生大多认为,《弟子规》作为传统经典,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阅读并践行的,对于学生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孝敬长辈有着积极作用;反对的人则认为《弟子规》已经过时了,里面很多封建的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不利。

回应

本意引导学生无功利阅读


对此,中山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回应称:“在传统经典中相中《弟子规》,是因为它可操作性强,明确指出为人处世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我们的初衷是倡导学生无功利阅读。”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想让他们在大学一开始就学会规则意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弟子规》一书,正是古人倡导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读《弟子规》只是一个契机,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社会。“大学生应该有这个辨别力,不应全盘肯定或否定。”



教授称这是新“笑剧”


前天,中大哲学系知名教授袁伟时发表评论《中山大学的新“笑剧”》,对学校此举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把一本300多年前五六岁小孩念的蒙学教材,一下子上升为大学生必读的“经典”,力度太大了。还要今日大学生诚惶诚恐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

对于“可操作性强”,袁教授举多例批驳。“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袁教授认为这是奴化教育,有害孩子独立人格和尊严,侵犯个人拥有的私权。

他还认为,为人处世的礼仪与规范要不要发展变迁呢?它谆谆教导:“人有短,切莫揭……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做个什么人都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儒家先贤尚且所不齿,能把21世纪的大学生纳入这个“规范”吗?



学习古训并非“中毒”


读者徐大发: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弟子规》里边的教化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将之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对的。

袁教授针对《弟子规》中的一些条例做了举例并一一批驳,有些方面有些道理,但也有“过度”解读的地方。譬如对“事虽小,勿擅为……”的批判,其实这条也有积极的一面。大小事的决策尊重父母请示父母也该提倡,防止孩子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独立人格不等于刚愎自用;拥有私财权利也不等于只顾自己没有他人。

现在的孩子不尊老、不爱幼、没有礼数、缺少亲情的也很多,学习一下古训乃至公序良俗并非就是“中毒”。对一些古代文明精神财富,要继承弘扬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一味贬踩也是不应有的。

围观

明年新生难道要读《女诫》?


中大信科院计算机专业新生李同学: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观点,建议换更有时代感的读物。

草薰风暖:尊重古典只能说明中大底蕴深厚,只要价值观上没有大的偏差,我们愿意接纳一切的文化流派,至少心态上是开放的,这才是自由的氛围!

距离:国人现在欠缺的是现代文明素质和公民意识,而不是欠缺封建礼仪。

Tang:尽管当代人可能存在信仰缺失的问题,但也不应该拿《弟子规》之类旧经来培养新生代!

蔡远:明年中大女生大概要读《女诫》了吧?

qp_1_v-l1_j-yg-w_e-:一个总喜欢向后看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江南雨:一篇《弟子规》,有糟粕有精华,单挑糟粕来批判,未免有失公正。

老夫子:《弟子规》也有值得传承发扬的东西,现在不是做得过了,而是做得很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2 09:08 AM , Processed in 0.0384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