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9|回复: 1

[教育漫谈] “无条件养育”才是真正爱孩子的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7-1 11:55 AM 编辑

来源:文汇报 作者:艾尔菲·科恩
日期:2013-06-27

s438.jpg “无条件养育”才是真正爱孩子的方式
                                                                                       □艾尔菲·科恩
s439.jpg                      

  
当你对孩子发火时,你是不是反问过自己:我对孩子发火究竟是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还是来源于我对孩子超出我的控制范围的愤怒?

 
 当你对孩子发火时,想一想:我是不是在做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

 
 相信对很多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暂停法”育儿、“赞美法”育儿等,都是现在流行的育儿法。但是仍然有儿童心理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这是对孩子的有条件的“要挟”。


                                                                                                                                           ——编者
控制总是我们养育的主题

  很久以前,孩子们经常会经历体罚,但现在不再如此了,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这些披着现代教育手段外衣的新方法并不会产生新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

  大约25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

  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

  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她解释道: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

  
“无条件的爱”不在于父母

  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

  而“无条件养育”,则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事实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们常常让他们认为,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很多时候,孩子们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孩子不是需要驯化的小怪物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计算机,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事实上,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

  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社会上普遍认为,人人应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这条法则一旦受到侵犯,许多人会暴跳如雷。例如,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度,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悦的活动,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说到底,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供需关系、等价交换)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经这样说道:“如果我要带着孩子出去兜风,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的相似言论声称“互惠互利、付出才有回报,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通用法则”。

  许多对此未有明确态度的育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似乎也十分依赖某种经济模式。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的建议均是建立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的理论之上。毕竟,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更不用说幸福,或者爱了。

  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作者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著有畅销书《无条件养育》。)

  

相关链接: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研究员玛丽·巴德·罗在调查教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更显得优柔寡断,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说话的语气常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他们不太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做事更缺乏耐性和持久性,一旦老师对他们稍有不同意见,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项研究同样适用于家庭: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身价值的感知,会随着我们的反应起伏不定。他们在看着我们,用心灵、用眼睛,看我们是否能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

  表扬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会变成“表扬成瘾者”,即使长大成人,也会继续依赖他人的认可,任何有权利评价其是否做得好的人,如配偶、上司或其他人,都能决定他们是喜悦还是沮丧。

  所有儿童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因而表扬通常会让孩子暂时听话。但我们有责任避免为图自己方便而滥用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比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微笑,对他说“今天早上你动作很快,我很满意”。孩子会在这种“糖衣控制”下感觉自己受到摆布,即使他们无法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无论他们是否醒悟过来反抗我们,这种手段都十足卑劣。这就好比故意等到孩子口干舌燥时,勒令他必须乖乖做一件让你生活更简便的事情之后,再给他水喝。

  更糟的是,“正面强化”通常会引发恶性循环,就像前面提到的“撤回爱”:我们越表扬孩子,孩子就越需要被表扬。他们看起来缺乏安全感,渴望脑袋被再次轻拍,得到后却又想要得到更多。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对此展开初步调查,揭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我们的评价“暗含有条件关心(因而推测可以催生有条件价值观)”时,低龄儿童开始表现得无助。“正面强化”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德维克认为,我们有条件接受的不只是孩子的某种特定特征或行为,而是在孩子看来,其“整体自我”只有在取悦我们时才是好的。这是一种对自我评价的严重削弱,我们越对孩子说“做得好”,孩子的自我感觉就越差,也就需要更多的表扬。

  真正伟大的家长,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他们会抵抗住捍卫老观念的诱惑。

  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即时时反问自己: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也不是烹调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可能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事实上,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而妈妈和爸爸们因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如是说。科恩也说,“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发表于 2013-7-1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爱就是 acceptance -- 接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5 12:48 AM , Processed in 0.0348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