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4|回复: 5

俺老生常谈啦——学学司马懿的防守和诸葛亮的退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学司马懿的防守和诸葛亮的退兵

每每读起,受益无穷。

------------------------------------------

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很热闹,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愣是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诸葛亮恢复中原的雄心大志,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劲儿,一种软磨硬抗的劲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后会 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争过程当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 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术:打不赢也打不垮,你急我不急,粘你没商量。所以,“六出祁山”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 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司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比如,诸葛亮三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时,司马懿坚持守寨不出,持续了半个月,一直不跟诸葛亮交兵。司马懿熬得住,诸葛亮可熬不住,因为他粮草不足,他恨不得速战速决。于是诸葛亮使了一个计谋,佯装拔寨退兵,以此引诱魏军。

 

   第一次蜀军退出三十里下寨,张郃等将领提出追赶上去。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绝对是诱兵之计,切不可上当。他说:“孔明必有大谋也,不可轻 动。”十天以后,诸葛亮见魏兵按兵不动,又退出三十里下寨。这时候司马懿仍然不主张追击,他亲自到前线察看诸葛亮退军势头,断定说:“此乃孔明之计也。” 结果又过了十天,诸葛亮第三次退了三十里下寨。这时魏军将领们沉不住气了,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使诈谋,用“缓兵之计,渐退入汉中”,因怕被别人耻笑,急于交 战。所以张郃坚持要率兵追击,司马懿出了一招,说你率兵打头阵去进攻,我带部队在后头支援你,万一打败了,我还能帮你顶着。

 

   于是张郃等率兵追击诸葛亮,结果正中诸葛亮的圈套,魏兵大败。退兵后,司马懿下了死命令,说:“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卷二十《孔明智败司马懿》《仲达兴兵寇汉中》)他坚持自己这套软磨硬抗的战术,毫不动摇。

发表于 2008-9-10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的退兵会用的人不少,司马懿那个防守可是要考定力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oveRice 于 2008-9-10 19:08 发表 诸葛亮的退兵会用的人不少,司马懿那个防守可是要考定力的。


是的,这就是司马懿把诸葛亮靠死的关键。

MM都很聪明,是诸葛亮,我们明知打不过MM,就学学司马懿。保存实力,MM不得不涨的时候就上去,搞不清楚就按兵不动,无论如何忽悠也不出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05: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等MM把我的钱的利益发挥尽致的时候,就会考虑让我尝点甜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08:13 PM , Processed in 0.0747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