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6|回复: 6

[文编评议]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最后的士师撒母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傻蛋吞椰酥 于 2013-4-11 11:59 AM 编辑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第七章 大卫与所罗门
作者:修木读史

建立以色列王朝的故事之中,有三位主角,按出场顺序是撒母耳在先,扫罗第二,最后才是大卫。撒母耳算是最后一位士师,扫罗则是第一位以色列国王。但是扫罗的位置没有坐稳,王位被大卫夺去,这才建立起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卫王朝。从支派来说,撒母耳来自以法莲,扫罗来自以法莲南边的便雅悯,而大卫则来自便雅悯南边的犹太山区。撒母耳是祭司,是代表着上帝意志的先知。扫罗与大卫则是两位英雄,二者之间的争斗,最后是来自便雅悯的扫罗败给来自犹太的大卫。士师记的最后讲的是便雅悯部落做坏事,受其它十二个部落联合讨阀,这应该不是巧合,只是圣经版的成王败寇的写史手法。



从大卫王朝的建立到其后的南北分裂,直至王朝的灭亡,主要记在四卷书中,撒母耳记上、下两卷,及列王记上、下两卷。从行文风格来看,这四卷书,还有以前讲过的约书亚记与士师记,在神学思想上都与摩西五经最后一卷的申命记很相似,应该是由同一派人编辑整理。因此圣经研究中,把这六卷书统称为“申命史”,其作者则被统称为“申命史者”(Deuteronomic Historians),是关于以色列王朝第一个兴衰的最主要资料来源,代表的是摩西派的观点[4]。紧接在列王记后边,还有历代志上、下两卷书,要将这一段历史重述一遍,代表的却是掌管着祭司大权的亚伦派的观点,其史料价值要差于申命史。历代志的记述要比列王记简略,有许多地方只是将列王记整段抄过来,而且改写的部分也显然是为大卫王朝及亚伦派祭司做粉饰[5]。



最先上场的撒母耳处在士师时代与王朝时代之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从职业上来说,撒母耳是祭司。尽管出埃及的描述之中给了当祭司的亚伦及其子孙很重要的位置,士师记中所记载的几位士师,却没有一位是祭司出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刚定居下来的以色列部落在宗教上还没有多少组织。撒母耳甚至都不是来自利未支派,而是以法莲人[6]。他也不是出生于祭司之家,而是被祭司所领养的孩子。



撒母耳的出生是圣经中又一则求神得子的故事。他的母亲哈拿虽然倍受父亲的宠爱,却一直没有生育,而他父亲的另一位妻子都已经生下两个儿子。急得不行的哈拿前往示罗的神殿求子。以法莲山区中最大的城市名为示剑,示罗位于示剑南边不远处,在当时有着特别的宗教地位。据约书亚记所述,以色列人完成对伽南的征服之后,所有部落在示罗集会,将摩西指导下建造的法柜及摆放法柜的会幕安放在示罗[7]。当地后来建起一座耶和华神殿,其中的大祭司负有看管法柜的重任。



哈拿在耶和华神殿中祈祷,得到大祭司以利的祝福,回去之后就怀上了“撒母耳”,意思是“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8]。到孩子断奶之后,母亲带着儿子去还愿,将他交进神殿,“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侍候在以利身边。以利既是大祭司,也算是当时的士师。但是以利的两个儿子却是作恶多端,不但偷走信众献给上帝的祭物,还与神殿中的侍女鬼混。于是上帝的祝福,就转移到被领养的撒母耳身上,这位当仆从的小童将来要继承以利的大祭司与士师的位置。不论故事的真假,这种转移法显然不符合出埃及记中所反复强调的规定,只有亚伦的子孙才可以当祭司。出埃及中的规定,很多其实是后来才有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dWriter=0&Key=0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第七章 大卫与所罗门



7.2c 以色列需要国王



上帝对以利两个儿子的惩罚,发生在一场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恶斗之中。双方交手,以色列人先败过一场。再战时,他们抬出法柜,内中存放着出埃及时摩西带以色列人与上帝立约后刻下的两块石板,为自己助阵。可惜这一次法柜却是神通不在,以色列人又遭遇一场大败,连法柜都被非利士人抢走。以利的两个儿子,以祭司身份护送法柜上战场,也丢了性命。逃回来的败兵,将坏消息报知在家等候的以利。他那时已是年老体衰,受不了失去法柜与儿子的双重打击,立时倒地身亡[9]。



按照出埃及的描述,法柜是摩西派最注重的圣物,不同于亚伦派所注重的会幕(也就是后来的圣殿)。在约书亚记中,法柜被描绘成以色列人征服伽南的法宝:过河的时候,法柜抬到河中间,可以让河水断流;攻城的时候,抬着法柜围着城墙转一圈,大家齐声喊叫就可以震垮城墙。可是在收集了定居初期传说故事的士师记中,法柜却几乎没有被提及[10]。到撒母耳记之中,叙述转到示罗,法柜又再次出现,却是被敌人抢走。非利士人从战场上得到法柜,高高兴兴扛回家中,却不知这是对上帝的冒犯。其后非利士人灾祸连连,这才意识到法柜留不得,又乖乖将它送还给以色列人[11]。这台失而复得的法柜,以后要摆进王朝时期在耶路撒冷兴修的圣殿,落入亚伦派祭司的掌控。



与非利士人的冲突,作为以色列立国的主因,倒是可以称为民族冲突。住在群山之中的以色列人是本地人,而住在沿海的非利士人则是外来民族。但是在地域狭小的伽南,冲突的规模并不大。非利士人集中在伽南沿海的五个城邦,从考古挖掘上估计,人口大概有个五万左右[12]。以色列人口会比这个数多一些,但是分散在伽南山区及约旦北部。在经济上来说,却是非利士人领先,因为沿海地带耕种条件好,土地也更为肥沃,还可以出海捕鱼,跑商船,再加上往来埃及与叙利亚的大路也从他们的地盘上经过。从考古证据上也能看出来,非利士城邦的建筑,要远比伽南山区那些村落之中的小农屋气派。



撒母耳记上13:19-22中还提到,非利士人在技术上也占有优势。以色列没有一个铁匠,磨农具的时候还要去找非利士人帮忙,打起仗来装备远不如非利士人。这几句话后来被用作证据,说明非利士人掌握并垄断了制造铁器的秘密,由此取得对周边邻居的优势[13]。后来的考古挖掘却显示,这是对圣经的过度解释。以色列王朝的建立在早铁器时代,当时铁器的使用并不广泛。来自地中海北部的非利士人,在冶金技术上较为领先倒是有可能,在经济上显然比以色列人富有,在军事组织上也比以色列人得力。他们本来就是以刀枪出来闯天下的海盗,而以色列人只是零零散散定居在山地之中的农民。但是非利士人的这些优势,并不足以制服山区里的以色列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地势:非利士人住在地势平坦的沿海,以色列人却住在易守难攻的山区,即使是武力强大的埃及新王国,都无法平定伽南山区中的“爱伯来”(流民草寇)[14]。另一方面,则是以色列人在组织上的不利,也将在随着王朝的建立而得到补救。



以利死后,继承他祭司与士师位置的是撒母耳。申命史者对撒母耳当士师时的作为,只有草草几段描述。而后,笔锋一转,就说到撒母耳也已年老体迈。他也是有两个儿子,正筹划着让他们接替自己士师的位置。但是俩人都不争气,无法服众。一众以色列长老向撒母尔请求,帮他们像邻国那样,立一位国王。说来,国王与士师有相似之处,都是政治首领。从旧约的叙述来看,二者的不同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国王意味着王朝的建立,也就是说王位可以通过父传子的固定形式继承。士师只是大家在危机时刻推举出来的临时首领,不讲究出身,靠的不是制度,而是士师本人的智慧或勇武。因此,士师的位置无法传继,以利、撒母耳都无法将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士师记中也有过类似传子失败的例子[15]。其二则是国王的权力要比士师大得多,也只有在掌控足够的政治与经济资源之后,才有可能形成代代相传的王朝制度。在申命史者的笔下,这一点在撒母耳的口中,说得很清楚。撒母耳对那些要求立王的长老们警告说,有了国王之后,你们的儿子要替他种地,打仗,做苦工,你们的女儿要给他当奴仆,你们的田地他要拿去给他的臣子太监,你们的收成他要取走十分之一去养他的宫廷与官员[16]。但是众人还是坚持要一位国王,“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因此,年迈的撒母耳,作为最后的士师,担负起一项最后使命,为以色列寻找一位国王。



*****************



7.2节注释



[1] 士师记12:1-6



[2] 士师记第19-21章



[3] 按说以色列有十二子,形成十二个部落。但是,在埃及发迹的约瑟领了长子该有的双份,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与玛拿西各算一个分支,这样全部加起来共有十三支。



[4] 参见John H. Hayes and J. Maxwell Miller, ed., “Israelite and Judaean History”, p.218-221(SCM Press, 1977)



[5] 参见John H. Hayes and J. Maxwell Miller, 同上,p.339-40



[6] 参见撒母耳记上1:1



[7] 参见约书亚记18:1



[8] 参见撒母耳记上1:12-20



[9] 参见撒母耳记第四章



[10] 只有一次被提及,在士师记20:27,以色列人在法柜处求问上帝的旨意。



[11] 参见5.7节



[12] 参见Michael D. Coogan,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iblical World”, p. 122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



[13] 参见Bernard W. Anderson, “Understanding Old Testament”, 3rd. ed., p.167 (Prentice-Hall, 1975)



[14] 参见Michael D. Coogan,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iblical World”, p. 126-127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



[15] 参见士师记第九章



[16] 参见撒母耳记8:10-1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第七章 大卫与所罗门

7.3a 受膏,国王,与基督

与周边的邻居相比,以色列建国算是晚的。到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与两河地区已有一两千年的王朝历史。伽南沿海的城邦,也曾有过山大王,虽说后来都基本沦为埃及的傀儡。而根据旧约中的记载,在出埃及时期,亚扪,摩押,以东等等以色列近邻,也都已经有了国王,虽说这种说法没有得到现代考古的支持。从政治上来说,国王的建立标志着原本分散在村落、部族、酋长之间的社会与经济资源,被集中起来掌握在国王及他下边的官员手中。这在尼罗河流域是大势所趋,为的是兴修水利,贮粮备荒,需要相应的大规模政治组织。大一统之下,古埃及国王不但在政治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宗教上也有着神的地位。到了两河流域,却出现另一种情形,最早担当城邦政治组织责任的,不是国王与王宫,而是祭司与神庙。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年终分配,对外贸易,都是由神庙来管理。只是后来城邦林立,相互之间冲突不断,还有游牧,山地民族的入侵,需要推举一位军事领袖(“王”)负责领兵,保卫城邦的安全。其后,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之中,国王的作用日渐吃重,这才取代了祭司的政治地位。

在申命史家的笔下,以色列倒是更像两河地区:先有祭司,后有国王。上帝答应了以色列长老们的请求,要给他们一位“王”,而这位王的人选,要由当祭司的撒母耳来决定,是一个祭司在上帝委托之下的“选贤”过程。过程的本身,有几分奇特,却没有多少悬念或是起伏。有一位便雅悯人,名为扫罗,长得英俊、健壮、高大,无人能比。这一日,扫罗家丢了几头驴,他父亲让他带上仆人,外出寻找。俩人一大圈下来,什么都没找到,于是决定到附近找一位有特别洞察力的神人帮忙,看看那些驴跑哪儿去了。这位神人不是别人,正是撒母耳。而撒母耳一见保罗,立刻认定他就是上帝派来给以色列人当国王的。他安慰扫罗,说那几头驴已经自己回家了,要留扫罗吃饭,住一夜。第二天,撒母耳先将旁人支开,而后拿着一瓶橄榄油,倒在扫罗头上,告诉他,你就是以色列的王!撒母耳又告知扫罗几样吉兆,其后自然都一一应验。这一通没有第三者看见的“受膏礼”,造就了以色列第一位国王。

“受膏”这一词,在以后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之中,都有特别的意义。亡国之后受欺负的犹太人,总盼望着上帝能送来一位解救他们的国王,当他们的救星。作为王,他自然被称为“受膏者”(the anointed one),音译用希腊字母拼写出来,变成Messias,也就是英文中的Messiah,弥赛亚。意译到希腊文之中,则变成了Christos,也就是英文里的Christ,中文翻作“基督”。被门徒们认着救世主下凡的耶稣,自然也是受膏者。崇拜耶稣的宗教,也因此被称为“基督教”。至于说扫罗当王的故事中这个只有两个人知道,没其他人在场的受膏过程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自然是无从说起。不管怎么说,集大权于一身的国王,总得在法统上有个说法,才可以服众。不论是“受命于天”也好,还是“受膏礼”也好,表达的都是“君权神授”的意思,树立的是君王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

从常理上来说,国王的产生,应该是战场上刀枪的考验要远比脑袋上抹橄榄油来得重要。但是圣经最后成书,是在祭司们的手中,而且是在波斯统治时期。那时王朝已经是遥远的记忆,当政者是犹太祭司。他们会将造王者的重任放在祭司撒母耳身上,突出祭司的重要,并不难理解。根据现代的考证,“撒母耳”这个人,到底有几分历史真实都存有疑问。“撒母尔”的名字,据圣经上说是他求神得子后心存感激的母亲取的,意思为“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可是从希伯来语判断,与这一意思更相吻合的名字是“扫罗”,而不是“撒母耳”。因此,有人推断,撒母耳出生的故事原本可能是扫罗的故事,后来才被移植到撒母耳身上[1]。还有,撒母耳记一开篇就说到他的父亲来自以法莲,既没有利未人的身份,更没有与亚伦家族搭上关系。要到后来由亚伦派祭司们编写历代志的时候,这才塞进一段撒母耳的家谱,总算将他归入利未子孙的行列[2]。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50466117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5: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第七章 大卫与所罗门
140286679.jpg

7.3b 挥刀的祭司

撒母耳记中,扫罗称王的故事其实讲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受膏称王只是第一版。接下来的第二版,是撒母耳将各部落召集在一起,主持一个选国王的抽签仪式。尽管扫罗在抽签时躲藏在货堆之中,签竟然还是落在他的头上,突显出他是上帝中意的人选[3]。这两个版本讲的都是神的旨意,撒母耳的主持。到第三个版本,才是战斗洗礼的过程[4]。在约旦河东边的基列雅比,因遭受亚扪人欺负,派使者前往扫罗的家乡基比亚求救。放牛归来的扫罗,听过使者的哭诉之后,动手杀了两头牛,切成几块,派人送往各部落,要他们出兵相助。送来的牛肉块不是礼品,而是威胁与警告:不肯出兵者,你们的牛也将被切成块!就这样,扫罗聚集了大队人马,将亚扪人击败。之后,才在众人簇拥之下,登上王位。

在我们读来,这第三个版本不但会显得实在一些,而且还有几分耳熟。士师记最后,不是有一个十二部落联手讨伐便雅悯部落的故事?那里边是利未无名氏将他被人凌辱致死小妾切成数块,召集众部落攻打便雅悯。那个犯罪的便雅悯小镇,正是扫罗的家乡基比亚。便雅悯人被杀得只剩下六百男丁的时候,以色列人为了将这一支派留下来,又去攻打另一座村镇,将当地人杀绝,只留下未婚女子强行拉来给便雅悯人当老婆。这个倒霉的小镇,名字正好就是基列雅比。两个故事之间,怎么会有这么多巧合?答案在于扫罗最后在王位争夺战之中,败给了后起的大卫。成王败寇,也是申命史家所遵循的规则。扫罗召集众人击败亚扪人,应该才是他可以称王的真正原因,相应的故事流传甚广。申命史家将其收入撒母耳记的同时,又将这一故事做一些恶意扭曲,收入士师记,用来抹黑王位争夺战中的失败者扫罗的老家,及他所在的便雅悯部落。

扫罗的统治,在旧约之中留下一段著名的考证难题[5]。照希伯来原文,“扫罗登基时年一岁,作以色列王两年的时候,……”。这一岁的孩子长得高大健壮,会外出找驴,接受“受膏礼”,还会领兵打仗?照字面上来读,显然是读不通。会出现这样的记录,一般的说法是在抄写过程中出现错误,其后将错就错流传了下来。也有人认为圣经作者故意写错数字,以示对扫罗的不屑。现在流行的文本之中,有的将一岁改成三十岁,有的将一岁改成四十岁,有的将一岁改成“…”,扫罗到底是几岁登基,当王有多长时间,都已经无从考证。

在申命史家的笔下,扫罗之所以会丢失已经到手的王位,则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不敬。具体来说,在两件事情上,扫罗得罪了撒母耳。第一件事是有一次扫罗攻打非利士人,人马集结准备完毕,就等着撒母耳来主持发起进攻之前的祭礼。可是等了事先约定的七天,撒母耳还没有现身,聚在扫罗帐下的民众已经开始散去。等得不耐烦的扫罗,干脆自己给上帝献上燔祭。恰恰在祭礼完成的时候,撒母耳终于出现。他严厉斥责扫罗做了糊涂事,擅自行祭礼是违背上帝,扫罗的王位因此不会长久[6]。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为着显示祭司的所特有的功能,就是国王也不可以擅自取代。第二件事,则是发生在扫罗领兵击败以色列人的死敌亚玛力人之后[7]。开战前,撒母耳向扫罗转达上帝的指令,要将亚玛力人斩尽杀绝,不论男女、孩童、还是吃奶的,连牲畜都不许留下,因为亚玛力人从摩西出埃及开始就是以色列人的死敌。战役获胜之后,扫罗遵从命令,的确是杀得心狠手毒,只是在最后发了一丁点慈悲,留下被活捉的亚玛力国王,也发了一点私心,留下一些长得肥壮的牲畜。撒母耳看见扫罗杀得不够彻底,大为恼怒,责怪扫罗又一次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是犯罪。上帝已经后悔立扫罗为王,而撒母耳也正式与扫罗决裂。

旧约中的祭司,可不像现代那些手捧圣经的牧师,更不是手捻佛珠的和尚。撒母耳骂过扫罗之后,就令人将亚玛力国王押上来,当着上帝的面,自己亲自动手将他劈成好几块[8]。而后撒母耳离开扫罗,二人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受上帝之命,撒母耳又开始为以色列寻找第二位国王。

=============

7.3节注释:

[1] 参见J. Maxwell Miller and John H. Hayes, “A History of Ancient Israel and Judah”, p.125 (Westminster Press, 1986).

[2] 参见历代志上6:27

[3] 撒母耳记上10:17-24

[4] 撒母耳记上第11章

[5] 参见撒母耳记13:1及J. Maxwell Miller and John H. Hayes, “A History of Ancient Israel and Judah”, p.129 (Westminster Press, 1986).

[6] 撒母耳记上13:8-15

[7] 撒母耳记第15章

[8] 撒母耳记上15:33。中文和合本未将意思完整译出来。英文詹姆士王钦定本说成:“And Samuel hewed Agag in pieces before the LORD in Gilgal.”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50571013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5: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评论:

十七郞
这个扫罗因为仁慈而失了王位,如果放在中国的故事中,应该属于正面典型吧。
有时觉得很奇怪,犯了罪的人只要悔改了就可得救,浪子回头比一贯的正人君子还受欢迎。那扫罗这样的人岂不是很亏啊。
回复  2013-04-27 19:01修木读史
他是有点亏。圣经是不大提“仁慈”这两个字的。

回复  2013-04-27 19:08修木读史
刚才用网上圣经搜了一下,“仁慈”只出现过12次,大多在诗篇,
箴言之中。

回复  2013-04-28 11:33xhqtiger
扫罗的英文原名是soul,灵魂的意思,汉语译为扫罗,实在不知所云呀。其实,soul没有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只是被上帝抛弃,竟然败给了大卫,内斗的失败者
回复  2013-04-28 17:30修木读史
是"Saul",不是"Soul"。与"Paul"相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4: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4a 大卫受膏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50657623

140747340.jpg

图七十五:撒母耳将装在角容器中的油,倒在大卫头上。十六世纪荷兰画家Maarten van Heemskerck(公元1498-1574)的作品。
  
===========

撒母耳第二次为以色列寻找国王,过程并没有很多曲折[1],读过去要比前边扫罗替父亲找驴来得更容易 受上帝指派,撒母耳来到耶路撒冷南边的伯利恒。当地有一位名为耶西的长老,家中有好几个儿子,内中有一位就该是真命天子。耶西叫出七个儿子,逐个站在撒母耳面前,却都有没被选中。查问之下,方得知还有一位最小的老八,名为大卫,正在放羊。赶紧差人将大卫叫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立时被选中。撒母耳又像以前对扫罗那样,将橄榄油膏在大卫头上。从此,“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

圣经中对人物的容貌描写,通常都很简略。地位重要者,有如摩西、耶稣,都未曾提到过他们长什么样。大卫这段,虽说是只有简短的三两个词,却已经可以算是圣经中对人物外表最为仔细的描述。也因此,大卫一出场,就有了一个美男子的名声。另一点被现代人拿出来大做文章的是,大卫原本是个牧羊人:谦卑的牧羊娃被上帝挑选出来成为以色列的国王。这种对比,当然是文艺人最爱。现代的传教资料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卫放羊的图像。其实出土文物显示,在两河地区国王时常被比喻为“牧羊人”,而老百姓则是他看管护卫的羊群。我们所说的“英明的君主”,在他们则称为“英明的牧人”[2]。古埃及法老的画像中,手中常拿着放羊杖。《圣经》继承了这一传统,将大卫说成牧羊人,并不是为着显示他出身的卑微,而是要说明他原本就是当国王的材料。

类似这样的受膏礼,大卫还要再经历两次[3]。在后两次的时候,撒母耳已经不在人世,大卫也业已成为军事强人,有了称王的实力。受膏礼只是称王仪式的一部分,给大卫膏油的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在大卫故事的一开始,让撒母耳这么郑重其事地给名不见经传的大卫膏油,申命史者的笔下自然也是由神学目的:大卫可以取代扫罗成为以色列的王,是上帝的旨意。从读历史的角度来说,膏油只是个有特殊目的却没有多少意义的开头,真正的争夺与考验还在下边的叙述之中。

受膏之后的大卫就此走上前台,成为故事的主角,而撒母耳、扫罗都变成了偶尔提到的配角。与撒母耳闹翻之后的扫罗,不但被上帝取走了祝福,还被上帝送来的“恶魔”折磨,大概不是头痛就是精神不振。为了解除痛苦,扫罗派人出去找一位乐师来给他奏乐。找来的,不是别人,竟然就是大卫。扫罗难受的时候,大卫弹琴就可以让他舒畅爽快。如此安排倒是挺有讽刺意味的,扫罗之所以受折磨,正是因为原本给他的祝福转移到了大卫身上,现在连他因此遭受的折磨也要大卫弹琴才能解除[4]。这样的笔法,不见得有什么历史价值,只是再一次强调上帝的重要。由这则故事,还产生了另一则关于大卫的传说:后来圣殿中的音乐,以及旧约诗篇中收集的很多诗歌,都是出自大卫的手笔。牧羊出身的大卫,又多了音乐家与诗人两顶桂冠。而我们在前一张大卫受膏的图中也可以看到,在他前边的地上摆着一具竖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4: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道说:你是妖孽,然后浇你一脑袋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7 01:54 AM , Processed in 0.0376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