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杂谈] 吴闲云:《博弈三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袁绍如何谋冀州

    冀州, 不仅是关东最好的一块地盘, 也是全国最好的一块地盘, 天下之重资也, 袁绍垂涎已久。
    冀州的现任老板是韩馥, 如果袁绍直接去打韩馥, 则有两个弊端: 一是打不赢, 就会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因为袁绍的粮草是靠韩馥供应的。二是打赢了, 也会背上骂名, 失信于天下诸侯。
    因此, 除非是万不得以才采用硬打, 在此之前, 应尽量寻找更好的办法。

    袁绍攻击韩馥, 属于双方博弈, 袁绍是弱势方, 弱势方的胜算概略普遍较低, 如果要想战胜强势方, 弱势方使用的方案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 积聚优势力量快速猛烈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 使其瘫痪, 丧失反击能力。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侥幸巧胜之可能。
    第二种: 避免双方博弈的竞局模式, 人为的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竞争, 演变成三方博弈的竞局模式。弱势方就存在较大的获胜机会了。
    前面已经说过, 只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采用硬打战术。所以, 第一种方案暂时不能使用, 现在的首选是: 如何引导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

    要想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 那就需要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增加谁呢? 必须增加一路比袁绍更强的才行。因为在三方博弈中, 乙丙联合攻击甲方, 乙丙必须要有共同的愿望, 乙方必须成为最卖力者才能有效。
    如果增加的一路并不想打韩馥, 则不会与袁绍合作。如果没有袁绍强大, 那么就是袁绍处于乙的位置了。因为袁绍不便于硬打, 所以就不便于充当乙方。一定要增加的这一路比袁绍强大, 才可以由他来处于乙的位置, 承担主攻的任务。
    符合这个条件的, 目前有北平郡太守公孙瓒。在关东的各个诸侯中, 公孙瓒的实力算是比较强劲的, 刘备、关羽、张飞等都投奔在他的手下, 去打了董老头子的, 并立有军功。但因地盘太小, 所以公孙瓒老早就想打冀州的主意。

    于是, 袁绍写信给公孙瓒, 二人相约, 共攻韩馥, 平分冀州。公孙瓒看了大喜, 即日兴兵来打韩馥。此时, 三方的形式为:
    甲: 韩馥, 兵力充足, 地广粮多,
    乙: 公孙瓒, 队伍精锐, 战斗力强, 只是地盘太小,
    丙: 袁绍, 有“盟主”这个壳资源, 也有一定战斗力, 但地盘太小又缺粮。

    袁绍与公孙瓒的联盟已经生效了, 他们两方的实力加起来, 对付韩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 他们两人的利益得失究竟会怎样呢? 这是可以预先估算的:

    一、袁绍可能得到的利润:
    1. 最好的效果是: 利用公孙瓒与韩馥火拼之后, 袁绍再出来收拾残局, 夺得冀州, 取代韩馥, 再乘势灭了公孙瓒, 一次捉到两条鱼。
    2. 较好的效果是: 利用公孙瓒与韩馥火拼之后, 袁绍再出来收拾残局, 夺得冀州, 取代韩馥, 翻脸与公孙瓒对峙, 一次只捉到冀州这一条鱼。
    3. 正常的效果是: 公孙瓒与韩馥火拼之后, 袁绍出来收拾残局, 公孙瓒抢了一半地盘, 袁绍也抢了一半地盘, 平分了, 一次只捉到半条鱼。
    4. 最坏的效果是: 公孙瓒抢了整个冀州, 袁绍白忙了一场, 没捉到鱼。

    二、公孙瓒可能得到的利润:
    1. 最好效果: 先夺得整个冀州, 再控制“盟主”袁绍, 然后号令关东诸雄。
    2. 较好效果: 夺得了整个冀州, 与袁绍翻脸为敌, 出现对峙。
    3. 正常效果: 与袁绍平分了冀州。
    4. 最坏效果: 袁绍抢了整个冀州, 公孙瓒白忙了一场。

    因此, 二人的合作, 无论怎样演变, 对自己都是利大于弊的, 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是: 平分了冀州, 这个争议是最小的。并且, 双方都有独霸坐大的机会, 而以最坏的打算来看, 也不过是白忙一场, 只会出现浪费, 不会出现亏损。
    所以, 这笔生意的风险极低, 而收益极高, 不做就是傻瓜。而局势对公孙瓒来说, 又似乎是更加有利一些, 原因是:
    1. 公孙瓒的部队作战力很强, 甚至有单独打败韩馥的可能。
    2. 公孙瓒一直想打韩馥, 一直都没有理由, 现在有理由了, 是奉盟主之命, 这个机会是不可丢失的, 所以一定会去打。
    3. 退一万步说, 即使打败了, 公孙瓒也可以和韩馥重新讲和, 因为这根本不关他的事, 他不过是奉盟主之命行事而已, 责任很好推卸。

    而公孙瓒的这一招, 袁绍也一定先能料得到, 所以他必须预先补好这个漏洞。
    于是, 袁绍在写信给公孙瓒叫他攻打韩馥的时候, 又秘密安排人去通报韩馥, 说公孙瓒正在联络其他各路诸侯, 马上就要兴兵来打你了。我也收到了他的信, 当然, 以我们的交情, 我是不会打你的。

    果然, 公孙瓒一打过来, 兵锋不可当, 韩馥就慌了神。书上都是说韩馥此时乖乖地把冀州白送给了袁绍, 这从逻辑上讲就不怎么通顺了, 很假。
    韩馥真的就那么傻, 那么没主见吗? 何况他还并没有被逼到无可选择的绝路上去, 怎么说也是有应对之招的, 所以, 绝对不会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把冀州拱手于人, 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左右为难的韩馥

    在袁绍起兵反董卓的时候, 冀州老板韩馥一开始是拿不定主意的, 究竟是打袁?还是打董? 难于抉择, 所以一般都是评价韩馥“没主见”、“没头脑”。
    其实, 这件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1. 从公事公办的角度看: 袁绍有天子密诏叫韩馥打董卓, 而董卓有政府公文叫韩馥打袁绍, 那么, 韩馥接到了两个自相矛盾的上级指令, 他根本无法去执行。
    2. 从私交感情的角度看: 韩馥以前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而现在他的冀州最高长官职务却又是董卓安排来的, 两边都对自己有恩, 究竟打谁好? 都不好!
    3. 从最核心的“个人利益”角度来看: 韩馥无论是打董卓、还是打袁绍, 他所得到的收益都是一样的! 没有差别, 并不会因打谁而导致收益增多。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而中立则有害) 。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谁有主见, 就会过于武断, 离淘汰也就不远了。韩馥没主见就是很正常的。比较明智的做法, 是先混进革命队伍看形势, 哪边强就往哪边倒, 这样做才不会吃亏。
    所以, 并不能以此来证明韩馥真的就是一个没主见的人。总之, 不能轻易相信某某人没主见没头脑这类的话。因为在博弈中,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点绝不可忽视:
    1. 要尽量地把对手的实力估算的够强, 够狠, 够毒,
    2. 要尽量地把自己的收益估算的够低, 够少, 够稳。
    只有这样, 才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漏算, 避免损失。

    现在, 袁绍与公孙瓒合伙算计韩馥, 韩馥不可能把冀州白送给袁绍, 世界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还没分出胜负, 谁会轻易服输?
    韩馥得到的信息是:
    1. 公孙瓒已经明了牌, 正在攻打韩馥。所以, 这一定是要还击的。
    2. 袁绍的队伍正在移过来, 没有明牌, 你不知道他是来攻打的, 还是来帮忙的, 所以一定不能先打袁绍。
    袁绍有可能是来帮他的, 也有可能是来打他的, 猜不准。凡猜不准就往坏处猜, 把敌人想的够坏才不至于吃亏!
    那么, 袁绍很有可能会来打他, 尽管嘴上说的是来帮忙。此时, 韩馥面临两种变数:
    1. 坏的结果: 袁绍与公孙瓒合力发兵, 首尾夹击。
    2. 好的结果: 袁绍来帮韩馥, 二人打败公孙瓒。
   
    韩馥必须避免第一种情况的发生, 尽量促成第二种情况的出现, 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因此:
    1. 韩馥绝不能先攻击袁绍, 否则, 袁绍必会以此为借口而发起猛攻。
    2. 韩馥也不能容忍袁绍的队伍在后面鬼鬼祟祟地靠近, 以防他偷袭。
    那么, 韩馥干脆把袁绍请到冀州来, 就可以避免上面两种情况的发生, 同时, 还可以乘机控制住袁绍, 挟盟主以令诸侯。
    注意: 韩馥请袁绍到冀州来, 一是为了共同对付公孙瓒, 二是为了控制袁绍, 有一举两得之便。可不是想把冀州白送给他的!
    这个策略是比较好的, 可能有朋友会说, 韩馥败就败在不该请袁绍到冀州来。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韩馥请袁绍到冀州来的变数:
    1. 韩馥控制住袁绍的可能性有50%
    2. 袁绍控制住韩馥的可能性有50%
    双方均势。
    第二、韩馥不请袁绍到冀州来的变数:
    1. 韩馥与公孙瓒火拼之际, 袁绍向韩馥发起猛攻, 韩馥必败。
    2. 韩馥与公孙瓒火拼之际, 袁绍向韩馥发起偷袭, 韩馥必败。
    韩馥始终处于劣势。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劣势与均势中,韩馥选择了均势, 这是较好的做法。如果他不把袁绍请来, 败的可能会更快。

    袁绍来到冀州后, 通过种种方式, 把韩馥的人杀了一批, 换了一批, 赶跑了一批, 再者冀州也有不少官员是袁绍的门生故吏, 都向着他, 所以很快就把韩馥的权利掏空了, 控制了整个冀州。
    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韩馥技不如人,地盘被袁绍抢去了,最后躲在厕所里自杀了。

    关于韩馥让冀州的故事, 肯定是假的, 故事这样说:
    荀谌问韩馥:“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韩馥说:“我不如。”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绍怎么样?”韩馥又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绍又当如何呢?”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
    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才说:“如今为将军着想,不如把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得到冀州以后,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他一定会深深感激将军。冀州交给亲密的朋友,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有什么顾虑!”
  韩馥也就同意了。

    这个故事很显然是违背人之常情, 事之常理的, 因为韩馥如果真的不如袁绍, 就应该除掉袁绍以后快, 而不是把自己的地盘白送给人家。韩馥之所以要答应, 是出于要控制袁绍的目的, 并不是真心要把冀州送给袁绍。
    如果他真的要把冀州送给袁绍, 那他就不会后悔了。后来之所以后悔, 是后悔没有先下手为强, 被袁绍抢了先, 不是后悔请他来。
    编出这样一个故事的目的, 在于说明袁绍得到冀州的合法性, 因为是白送的, 所以韩馥袁绍都有美德。
    如此, 则袁绍得到了冀州, 而整个关东联军内部, 只有公孙瓒在带头发起内讧, 袁绍这个盟主并没有起内讧。公孙瓒是小人, 袁绍是大贤之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 袁绍VS公孙瓒

    袁绍得了冀州,韩馥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因为冀州是袁绍与公孙瓒共同合谋所得到的, 并且又有合约在先, 所以公孙瓒派他的弟弟公孙越来见袁绍,要求履行和约, 平分冀州。
    袁绍答应了。

    袁绍虽然口头上答应了, 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将冀州分一半给公孙瓒的,原因很简单:
    1. 从私的角度看: 袁绍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关东诸侯了, 要做的事必然是巩固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无论如何, 不会放弃自己已得的利润。
    2. 从公的角度看: 袁绍得到冀州, 是韩馥“让贤”所得。而公孙瓒是个小人, 想抢人家的地盘。如果袁绍将冀州分一半给公孙瓒, 则说明袁绍也是个小人, 为了证明袁绍和公孙瓒不是一路人, 那就绝对不能分一半给他。
    不但不能分冀州给他, 还要想办法打他!

    当公孙越辞辞别了袁绍后, 走在半路上不到五十里,道旁闪出一彪军马,口称:“我乃董丞相家将也!”乱箭射死了公孙越。
    公孙瓒得知后,大怒曰:“袁绍诱我起兵攻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报!”尽起本部兵,杀奔冀州来。

    公孙瓒的错,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凡优选策略, 都是建立在对“未来利益的预期”之基础上的。公孙瓒的弟弟被杀了, 这已经成为了过去, 如果为这个事去打袁绍, 那就不是优选策略的范畴。

    1. 公孙瓒为弟弟报仇而打袁绍, 这是: 为过去事耿耿于怀。
    2. 公孙瓒为得到冀州而打袁绍, 这是: 对未来利益的预期。

    做同一件事, 动机不同, 则会有天壤之别。凡为过去之事耿耿于怀的人, 他的行为, 不是以获利为主, 就谈不上什么优选了。

    公孙瓒因为弟弟被袁绍杀了, 就要来火拼报仇, 这就欠妥。岂不知, 袁绍的全族人都被董老头子灭了, 袁绍至今也没找董老头子报仇。这就是袁绍与公孙瓒的区别。
    凡有做大事胸襟者, 是不会为过去之事耿耿于怀的, 他们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对未来利益的预期之上。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尽量不要造成浪费, 尽量要使结果导致收益。
    公孙瓒如果还想得到冀州, 他就应该暂时先忍下。因为这个时候, 袁绍得冀州后的实力,已经大于公孙瓒, 公孙瓒和袁绍如果硬拼, 那是要吃亏的。
    公孙瓒想得到冀州的优选策略, 应该是用对付韩馥的方法来对付袁绍, 再找一路诸侯玩一次相同的游戏。可惜, 公孙瓒并未如此。败局已经被注定。

    经过几番较量之后, 公孙瓒损兵折将, 落于下风。再无力与袁绍相争。袁绍终于成为关东第一霸主, 完成了整体规划的第一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怎样谋害董卓

    袁绍得了冀州, 成为关东最大的一路诸侯。
    此时的东边, 虽然各路大小诸侯林立, 但名义上还是听从袁绍这个盟主的。而西边的董卓方, 看起来平静得很, 其实暗流涌动, 一场谋杀案正在酝酿之中。

    司徒王允一直都想暗杀董卓, 只要干掉了董卓, 王允就是五府中资历最老的人了, 就该轮到他来把持朝政, 成为下一个重新分配新秩序下的最大受益者。
    由于王允的司徒身份是个虚职, 实力不够, 无法与董卓正面相争, 因此, 他只有采用暗杀这一种手段。
    王允曾经暗中联络多人暗杀董卓, 合作均没成功。主要原因在“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一篇已讲明, 是因为王允并不具备合作的条件。
    王允做为“乙方”角色, 在联合丙方的情况下, 却不能主动攻击甲方, 完全指望丙方去单独行动, 当然就难于成功了。

    可王允一直不肯放弃暗杀董卓的计划, 一定要坚持到成功, 那么, 王允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
    王允继续寻找“死士”, 只要找的人够多, 说不定就会有一个脑子进了水的死士愿意和董卓同归于尽。
    但是, 愿意当死士的这个人, 必须是董卓身边的人, 才可能接近董卓。但天天和董卓见面的那些人是不会为王允无偿卖命的。
    再者, 王允找的人若太多, 则会走漏消息。
    因此, 受到这两个方面的限制, 王允的这一条路就显得很困难。

    第二条路:
    王允想干掉董卓, 又不便于自己动手, 那么, 他就应该像袁绍对付韩馥那样, 自己处于丙的位置, 再找一个有条件攻击董卓的人出来充当乙的角色。
    这个人是谁呢? 王允找的是吕布。吕布是董卓的义子, 如果由他来杀董卓, 一定要比任何人的成功率都高。
    可是, 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呢? 以吕布的地位, 即使杀了董卓, 也不能取代董卓的相位, 所以吕布要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王允为了促使吕布去杀董卓, 实施了貂禅连环计:

    1. 王允先把美女貂禅以“女儿”的身份, 许配给吕布。
    吕布此时还不可能知道王允要他去杀董卓, 但一定知道王允是在主动拉拢自己。并且, 王司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董太尉的义子, 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对大家都有好处, 看不出有任何阴谋。
    如果吕布不接受, 则无利无害。如果吕布接受了, 则有利无害。
    有什么利呢? 他可以成为王司徒的女婿, 如果娶了貂禅, 吕布就是董卓义子加司徒女婿的身份了, 这可以保证吕布成为晚辈中最有前途的一个人, 将来一定会进五府把持朝政。
    而且, 吕布娶了貂禅, 确实看不到有什么害处, 吕布当然是选择接受了。
    至此, 吕布对王允这个未来的岳父相当尊敬, 不断地和王允主动搞好关系, 二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2. 王允再把美女貂禅以“歌妓”的身份, 送给了董卓。
    董卓得到一个绝色歌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不存在什么利害关系。他只会认为王司徒是在主动和自己搞好关系而已。可以选择接受, 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所以, 董卓接不接受貂禅, 就很难说得准, 因此, 貂禅的容貌在这个时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果是董卓接受了。

    3. 王允再对吕布说: 我的女儿已被董丞相帮你接回去了, 正准备择日为你办喜事成亲。
    吕布高兴地回去, 却发现貂禅并不是准备嫁给他的, 而是被董卓霸占了。

    至此, 吕布恼恨董卓, 二人由此生怨, 貂禅再乘机与吕布偷情, 故意使董卓发现, 导致吕布失去了董卓的信任, 董卓恼怒之下, 声称要杀了吕布。
    吕布失去了董卓的信任之后, 如果继续与董卓合作, 可以肯定是有害无利, 如果选择与王允合作, 则是有害有利的可能性都有。在“有害有利的可能性都有”与“有害无利”这两者之间, 当然应该选择前者。
    所以, 吕布很被动地选择了与王允合谋, 干掉董卓。

    在这一局中, 促成吕布愿意杀董卓的根本原因, 还是由利益关系决定的, 并非小说中描写的仅仅只是为了争一个女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董卓死亡前的征兆

    吕布负责董卓的安全工作, 由他来杀董卓, 成功率可以接近100%, 现在, 吕布已经答应了王允。
    杀了董卓之后, 吕布的安全问题如何得到保障? 这是吕布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否则极易被王允以谋杀朝廷大臣的罪名除掉。
    因此, 吕布与王允反复磋商之后, 又陆续增加了合伙人。新增加的合伙人分两个部分:
    1. 董卓身边不受重用的李肃, 他答应一起杀掉董卓。
    2. 汉献帝, 他答应下圣旨, 以证明杀董卓是合法行为。
    这样, 凡是参与的人都会得到好处, 一是胜算的可能性完全不成问题, 二是董卓死后, 他所霸占的一切权利, 成为所有参与者共同的利润, 大家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收益。

    李肃来见董卓, 说皇帝要把皇位禅让给你, 请太师快去登基。董卓大喜, 结果一去, 就命丧黄泉了。
    在这一事件中, 董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完全不知情导致的。试想: 董卓要是知道或者只是怀疑, 也不至于死的那么突然, 甚至很难说究竟死的是谁。
    由于保密工作做的较好, 所以董卓没有知道对手的行动计划, 甚至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在整个过程中, 董卓得到的全部信息仅仅只是几条“征兆”:

    1. 昨夜梦一龙罩身。
    董卓自解: 今日果得此喜信。
    2. 董卓的母亲(九十余岁)说: 我近日肉颤心惊, 恐非吉兆。
    董卓自解: 将为国母, 岂不预有惊报。
    3. 路上, 所乘之车坏了, 折一轮, 董卓下车骑马, 马咆哮嘶喊, 扯断辔头。
    李肃乱解: 此乃弃旧换新, 将乘玉撵金鞍之兆也。
    4. 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
    李肃乱解: 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5. 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李肃乱解: 童谣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从这些“征兆”中, 能不能给董卓以启示呢? 我认为完全可以。董卓应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至少可以引起必要的警觉。
    有的朋友可能会认为我这样讲, 是一种迷信思想。
    但是, 我今天要从逻辑关系上来论证这种“迷信思想”的合理性:
    1. 董卓在进宫的路上, 遇到了一系列的反常现象, 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讲, 与有人要谋杀董卓, 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2. 董卓所乘之马, 咆哮嘶喊, 可能是在阻止主人进宫。据说有些动物是有灵性的, 但是无法论证, 所以, 既可以相信, 也可以不相信。
    3. 童谣: 千里草就是“董”, 十日上就是“卓”, 不得生就是“死”。童谣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一是自然随机产生, 二是人为编排散布。
    所以, 当董卓在听到童谣之后, 至少应该保持半信半疑, 因为童谣有可能是人为散布的。
   
    “征兆”与事物之间, 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一种暗示, 一种预兆而已。
    现在, 董卓完全被大家蒙在鼓里, 没有一个人告诉他真相, 因此, 董卓所得到的信息就为0, 完全不知。
    而路上出现的一系列征兆, 董卓就可以当做是一种“提醒”来使用。
    尽管这种“提醒”的可信度很值得怀疑, (因为征兆得到应验的可能性也是随机产生的, 有时很灵验, 有时不灵验), 但依然应该选择“宁可信其有”。
    这是因为:
    1. 已知信息为0, 不相信任何征兆的提醒, 则总信息还是为0,
    2. 已知信息为0, 相信一些征兆的提醒, 则总信息会有可能大于0.
    在“信息为0”和“信息大于0”之间, “信息大于0”是优选策略。所以呢, 可以推出这样一结论:
    对于迷信的征兆, 选择“宁可信其有”一定要比选择“完全不信”更具优势。

    在事件的过程中, 董老头子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征兆, 他选择了“宁可信其有”, 这没有错, 错在哪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凡猜不准, 就往坏处猜, 把敌人想的够坏, 自己才不至于吃亏!
    任何一个征兆, 总是可以应验正反两个不同的结果。当董老头子得到一个征兆之后, 就应该猜出两种相反的结果, 才比较合理。这两种相反的结果之中, 理论上应该尽量往坏处猜才不至于吃亏!
    董老头子如果这样做了, 就完全可以引起他的怀疑, 警觉, 至少不会轻易上当被宰! 可惜, 董老头子全部是往好的结果方面在猜! 此乃博弈之大忌也!
    就是这个地方出现了漏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王允是个什么样的人

    董卓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了, 此时站岗的都被吕布换了人, 各执宝剑立于殿门,卓惊问曰:“持剑是何意?”王允大呼:“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刺卓。卓大呼:“吾儿吕布救我!”
    吕布从车后跳出:“我奉皇帝圣旨来杀你, 不好意思了!”一戟直刺咽喉,董老头子在绝望中死去, 头颅早被李肃割去了。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这一步非常重要: 打击的对象只能是少数, 仅仅只是董卓一人, 其他胁从人员概不追究, 全部赦免。如此, 则无人反抗。

    董卓死后, 家族皆被斩首, 不分老幼,但系亲属, 悉皆诛戮。没收了董老头子多年的积蓄: 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
    没收后, 上交回报给了谁呢? 回报王允。
    王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大家一起重新瓜分杀死董卓后所得到的利润。

    为了对付董老头子, 关东联军18路诸侯兴兵折腾了一场,却没了下文。这个不露声色的司徒王允却巧施连环计,令董老头子喋血宫外,毙命当场!可见王允的手段不可小瞧。
    那么,王允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起初,董老头子要废掉少帝立献帝的时候,请大家喝了一次酒,酒席上发生了冲突,甚至要拔刀相向,此时,王允说: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容改日再议。
    这句话,说的恰到好处,
    1. 不表明态度,自己就有权衡的余地,可以先看清形式, 再见机而动,顺势而趋。
    2. 化解了矛盾,平息了纠纷,双方都对他存有感激之心。
    3. 双方都会私下拉拢他, 都会对他抱有希望。左右逢源。
    后来袁绍一跑, 王允自然就站在了董老头子这一边, 废立之事通过了。

    董老头子大权在握, 王允又屡劝他称帝,一日,  王允对董老头子说:我颇通天文星象,如今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
    卓曰:“安敢望此!”
    允曰:“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
    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

    而王允又对吕布说: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

    如果说王允的左右挑拨两面三刀是出于计谋的需要,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做的很正确,很成功。
    但是, 王允上台之后, 其实和董卓也没有什么两样, 居功自傲, 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以致群下不甚附之。仅仅只是换了个把持朝政的人而已。
    参与杀董卓, 也有皇帝的一份功劳, 汉献帝选择杀董卓, 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即恢复部分损失的皇权, 如果不杀董卓, 汉献帝的权利将永远被董卓霸着不放。
    所以, 汉献帝杀董卓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 在杀了董卓之后, 王允并没有分一根一毫给汉献帝。
    在皇帝与众官员的博弈中, 皇帝的本钱早就玩完了, 自从大将军与太监同时被消灭后, 刘家皇帝已经再没有实力控制局面了, 从那个时候起,就可以看作: 汉已灭亡,(仅剩一个名号)。准确的说, 是刘家皇帝丧失了对朝廷的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上台, 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白送给刘家皇帝, 即使有个体行为发生, 也绝不可能有群体行为发生。
    董卓如此, 王允也如此, 后面的人也同样都是如此! 因为皇帝已经变成了弱者, 无论你是否忠于皇帝, 站在弱者一方总是很难斗过强者的。
    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全部交还给皇帝, 再开历史倒车,复辟到前期内朝外朝的秩序上去, 那么, 可以肯定地说, 王允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死的会更快, 更惨。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权利拿出来给大家分了, 那么, 大家就都没有意见。
    因为人的行为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在走。所以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奸臣董卓和忠臣王允的看法是一致的,都不让皇帝掌握实权。
    在对待其他人的问题上, 王允和董卓有区别,奸臣董卓好屠杀愚民百姓,而忠臣王允则好滥杀知识份子。相同点是:都喜欢对弱势群体下毒手。
    当朝知识份子大名人蔡邕,名气很大,王允上台后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他。把蔡邕关牢里了还不放过,最后在牢房里把蔡邕迫害致死。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关于如何分配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怎样分, 一定有人会感到不公平。这是不可改变的。
    2. 既然一定会有不公平, 那就只能让少数人承担不公平。因为“少数人不公平”的危害程度一定要比“多数人不公平”的危害程度更小。
    3. 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 无论公平与否, 都是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
    所以, 最优选的分配方案一定是:
    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少数人承担不公平。只有这种做法才是最经济的。
    现在, 王允上台后, 谁对他的威胁最大呢?没有人对他有威胁,大家一致的支持他, 这个局面对王允是相当有利的, 他完全有条件做一代旷世忠臣。
    如果硬要算的话,吕布可以算做是有潜在威胁的,王允不仅不寻找其他理由加以控制,还提拔他为奋武将军,统领兵权,又封温侯,和自己平起平坐,同秉朝政。这样一来, 就存在了不确定因素:
    1. 吕布如果选择合作, 则二人相安无事,
    2. 吕布如果选择不合作, 则吃亏的多数是王允。
    这是从长期而言, 存在的一个可以预见的漏洞。
    另一方面, 蔡邕的名气无论有多大, 也不对王允构成威胁, 杀一个蔡邕虽然很容易, 但危害程度要远大于董卓杀几百个愚民百姓,因为文人阶层比愚民百姓的影响力要大的多。
    所以, 王允杀蔡邕是一件蠢事:
    1. 王允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 仅仅只是出胸中郁闷之气,
    2. 王允打击的是知识份子名人名士整个阶层, 不准人写史书, 打击面太广, 令天下人心寒, 自己给自己树敌制造麻烦。
    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现在他一得势就急忙滥用, 伤害的只会是自己。群臣们觉得这个人的变化简直太快了, 大家都在笑看王允如何死。
    因此, 王允和董卓相比, 其实水平还大不如董卓。在大的方面, 他分不清轻重, 所用之人和所杀之人全部与优选策略背道而弛, 差劲的很。无论他说他有多么忠心, 只要是做出了劣选的决策, 那等待他的就是被淘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吕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动的?

    董卓的兵力有两个部分:
    1. 凉州的嫡系部队: 以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四将为主。
    2. 京城长安的部队: 以吕布、李肃等人为主。
    董卓死后, 吕布担心凉州兵来复仇, 劝王允速速解散凉州军马, 王允犹豫不决, 怎么叫犹豫不决呢? 就是不解散的意思, 只是不愿明说罢了。因为可以利用他们来牵制吕布。
    不仅不解散, 王允反而还放风说:“如今天下大赦, 独不赦李郭张樊此四人。”可是, 王允居然又不采取任何行动, 那么, 王允究竟想干什么? 既然你不想赦免他们, 又为什么要把消息放出去使他们恐慌呢?
    这就只有一种解释, 唯一的一种: 王允故意要逼李郭张樊四人造反。
    他们与吕布火拼之后, 王允便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消息传到凉州, 李傕说:“既然朝廷不肯赦免我等, 我们各自逃生去吧。”大家正要散伙, 谋士贾诩说:“不可! 你们一跑, 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捉住, 还不如召集人马, 杀入长安, 与董卓报仇, 事成, 或许可以把持朝政, 若其不胜, 再走也不迟呀。”
    大家都说好, 于是, 开始散布谣言, 说朝廷要把凉州兵杀绝, 又说朝廷要把凉州所有的人都杀绝, 那个王允连当今名士蔡邕都杀了, 又何况我们凉州人?! 搞的人心惶惶, 一下子聚众十数万, 分四路杀奔长安来。

    尽管大敌当前, 吕布还是借故杀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李肃, 由于抵挡不住凉州兵的进攻, 吕布准备逃跑到关东联军的阵营中去, 因为关东联军是反董卓的, 而吕布是杀董卓的功臣。
    吕布的身份现在和王允相平,
    1. 如果王允死了, 一定是吕布的地位最高,
    2. 如果王允不死, 由于没有兵力, 也不能帮上吕布什么忙,
    所以, 对于吕布来说, 王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吕布既可以选择带王允一起跑路, 也可以选择不带王允跑路。
    吕布在形势相当危急的时刻, 反复多次请王允一起跑路, 保命要紧, 这就说明吕布还是比较重感情的, 至少这一回是感情用事的, 但这没有什么错, 因为带不带王允一起跑, 从利害关系上讲, 差别不大。
    带, 说明吕布够朋友, 不带, 说明吕布只顾自己。

    王允就是不跑, 吕布劝不住, 只好自己带兵逃跑,投奔关东联军的南派袁术去了。临走的时候, 吕布把董卓的人头挂在要间, 跨马而去。
    其实, 吕布带不带董卓的人头, 从利害关系上讲, 差别也不大。
    因为人的行为多数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利益之基础上的, 杀董卓, 已经成为过去之事了, 过去你杀了董卓, 皇帝已经赏了你, 这就结束了。董卓的人头, 对于将来的事, 还有什么利益可言呢? 没有了。
    所以, 吕布带去的这颗董卓的人头, 并没有为吕布增加收益。不过, 总的来说, 带与不带相比, 可能还是带着要略好一点的。
    吕布在逃跑的时候, 带上王允, 或是带着董卓的人头, 从未来局势的发展来看, 都起不到什么很大的作用, 因此, 这些都是可带可不带的。
    那么, 带上什么东西才有可能会导致未来产生利益呢?
    应该是带上皇帝一起跑路, 这才是最优选的策略!
    吕布与王允共同掌政, 吕布是领兵的, 当然要负责皇帝的人身安全, 并且, 还必须由他来负责这个事, 这个时候, 如果他把皇帝劫持走, 或说保护走, 那后面局势的发展, 肯定要比他独自逃命要美得多!!!
    1. 带上皇帝一起跑, 从公来讲, 护驾有功, 从私来讲, 一人独揽大权,
    2. 不带皇帝一起跑, 从公来讲, 工作失职, 从私来讲, 没有占据到有价值的资源,
    不过, 吕布和这位小皇帝没有私人感情, 只是和王大人有私人感情, 所以, 他认为王大人的命比皇帝的命还重要, 这一次的感情用事, 竟然决定了吕布的一生!
    在皇帝、王允、董卓的人头这三项资源中, 只有皇帝的价值最大, 吕布却舍皇帝而携董卓人头逃窜, 错漏如此, 劣之极矣!
    在多个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最优的一种方案,一定要比选择其他方案更好!假如说,选择了最优方案也是要失败的话,那么,选择了其他方案,就100%的只会是失败的更快更惨!
    吕布当时如果带上皇帝一起跑,后面的变数虽然也是不确定的,但一定要比他带王允, 或是带董卓的人头,都要好的多!
    如果说, 吕布敌不住凉州兵而逃跑了, 这个责任就不怪吕布, 因为这是吕布个人能力所不能控制的范围, 没办法的事。而他不带皇帝一起跑,这就完全是吕布的水平有问题了, 因为这是他能够做到的事, 却没有做。
    吕布放弃了这一优选策略,从而落入了下风。往后,一直处于不利的局面之中挣扎。能熬那么久, 还算他有本事。

    任何人,只要你主动放弃优选策略,(或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优选策略),就一定会给他人制造机会,使自己陷于被动。除非,对手也犯一次同样的错误,再把机会让给你,或许还有翻身的可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7) 王允之死

    董卓被谋杀之后, 董卓的旧部: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四将率众杀奔长安而来, 纵兵大掠, 包围内庭, 各门火焰竟天。他们四个要为董卓报仇, 主要攻击目标为这边的四个杀董卓的主谋: 皇帝、王允、吕布、李肃。
    李肃已经被吕布铲除了, 而吕布又已经逃跑了, 因此, 他们逮住了王允。

    李傕、郭汜二人问王允道:“董太师乃社稷之臣,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你要杀他?!”
    这一下,可把王允给问住了, 王允答不上来。
    当时杀董卓的时候, 王允是以反贼的罪名当场处决他的, 但是杀反贼也得拿出反贼的证据才行啊, 可王允没有证据, 拿不出来, 他是这样回答李傕、郭汜二人的:“董贼之罪,弥天亘地。”
    弥天亘地, 就是很大的意思, 反正董卓的罪很大很大很大, 他这个人坏透了顶, 罪恶滔天。王允又说:“当日董卓被杀的时候, 长安士民,皆相庆贺,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
    总之, 王允就是这样答非所问,含糊其词的应付着。
    董卓这个人确实很坏, 蛮横, 霸道, 可他又是异常的狡猾。换皇帝应该是罪, 但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 是五府一致通过了的。杀老百姓, 取其金宝, 应该是罪, 但他说是杀的贼大胜而还。火烧洛阳宫,掘坟盗宝有罪,但他说是关东叛军干的。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有罪,但谁能跑到皇宫里去看到呢?
    所以,董卓尽管作恶多端,你一般的人,休想抓住他的尾巴。王允拿不出真凭实据,也就是很正常的。
   
    李傕、郭汜二人,对此也没做深究,只是又对王允发出了另一问:“好,就算你说的董太师有罪,那关我们什么事呢?! 我们有什么罪?! 凭什么天下人皆可赦,单单不肯放过我们四个?!”
    王允这一下就彻底没招了,扯白也扯不上来了,因为圣旨上说的很清楚, 只杀董卓一人, 其余人员一概不究。
    王允之所以不放过他们四个, 前面已经说过, 是他设下的一条奸计, 想坐收渔人之利。可那是行不通的, 这叫玩火者自焚。他仅仅只擅长一些小谋诡计, 并没有什么大略雄才, 失败是早晚的事。
    现在,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逆贼何必多言!”
    他说他今天只有死了, 看起来忠义的很, 其实很丑形, 理屈词穷到这个地步, 就等于是自己承认了自己原先的行为都是无理的, 现在只有一死了之, 承认自己该死, 死的无话可说。
    李郭二人手起刀落,把王允杀于楼下。

    杀了王允之后, 下一步是杀皇帝。
    李傕、郭汜二人商量: 今天既然到了这里, 不杀了天子谋大事, 更待何时?
    张济、樊稠二人谏曰: 不可, 若杀了他恐众人不服, 不如还是叫他当皇帝, 把各路诸侯都骗来杀掉, 可图天下也。
    这是正招。不要老是计较过去了的事, 报个仇有什么意义? 要向前看, 留着皇帝, 是可以带来收益的。

    当时, 内庭的伺臣们见事急, 逼请皇帝亲自出来止乱, 皇帝上宣平门倚楼问曰:“卿等不奏请通报,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李傕约住军士,口呼“万岁”, 仰面奏曰:“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
    皇帝说:“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曰:“王允谋杀董太师, 臣等已经帮陛下锄了奸, 有功于皇室,皇上还没有封赏我等官爵,所以不敢退军。”
    皇帝没有办法, 问道:“卿欲封何爵?”
    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

    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 美阳侯,此二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然后谢恩,退了兵。
    他们之所以可以把持朝政, 是因为他们是皇帝的有功之臣, 皇帝身边的奸臣谋杀了董太师, 他们帮皇帝铲除了奸臣, 皇帝正式为他们加官授爵, 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连东边的关东联军也认可了, 没有谁反对。
    关东联军原先是反董卓的, 现在, 董卓已经死了, 从原则上讲, 关东联军没有理由不听从朝廷的调遣。

    至此, 西北董卓方的势力最终落到了李傕、郭汜二人的手里。他们把皇帝控制在手中, 对天下各路诸侯发号司令, 成为这一回合中最大的赢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三国第一谋士贾诩

    李傕、郭汜二人因为帮皇帝锄了奸, 故得以把持朝政大权。当初若不是谋士贾诩的一句话, 他们最好的结局就应该是: 隐姓埋名躲在乡野耕地种田, 而一直不被人发现。
    所以, 李傕、郭汜要重赏贾诩, 欲封他为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坚决不受。于是李傕等又拜贾诩为尚书。

    凉州还有一路军马是马腾, 马腾的级别原先比李傕等人要高。现在, 李傕等人犯上作乱, 居然可以控制朝廷, 号令天下, 并且皇帝还认帐, 这一笔买卖真是赚大了。所以, 马腾也想做这一笔买卖。
    于是, 凉州的马腾伙同并州的韩遂, 二将引军十余万, 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 再来帮皇帝锄一次奸。

    因此, 李傕等人与马腾等人存在一次大型的博弈。
    贾诩为李傕献计:“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
    李蒙、王方出曰:“此非好计。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
    贾诩曰:“今若即战,必当败绩。”
    李蒙、王方齐声曰:“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
    李傕听从贾诩之计,先严密防守,再点一万五千人马与李蒙、王方二人出战,二人忻喜而去,却被马腾之子马超所斩杀。
    李傕坚守不战,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回军去了。
   
    贾诩这个谋士,一生基本上没有做出过什么有失水准的决策。那么,这一次他是凭什么做出准确判断的呢?书上没有说,我们不妨妄自推测一番:
    首先,无论是李傕胜,还是马腾胜,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换汤不换药,一回事,差别不大。
    其次,对于关东联军来说,也是换汤不换药,差别不大。但是,打总比不打要好的多。因为双方一打仗,西边的实力总和一定是会减少的,这是对关东联军是有利的。
    那么,李傕的选择,从大局来说,就应该是相反,不打总比打要好的多。
   
    我们再从马腾的角度来看:大老远的赶来打仗,快打比慢打要好,
    1. 快打:一定很快就能知道结果。无非是打得赢、打不赢这两种结果。如果打得赢,当然是最好了, 如果打不赢,还可以再跑回去,来日方长。因此:只要是快打,无论打不打得赢,后果都不至于太坏。
    2. 慢打:如果慢打,就是在拖延时间,比消耗。如果双方都不开打,那么,双方都不存在失败,但是, 马腾的粮草供应不上来就会出问题。李傕在保存实力,而马腾则是在消耗,这样耗下去,一定是马腾吃亏。
    因此,马腾大老远的跑来,只有以求速胜,才是最划算的!选择快打才具有优势,选择慢打就一定要吃亏。
   
    那么,李傕的选择,从这一局部来讲,就应该是和马腾的利弊关系相反,选择防守要比选择进攻更为有利。
    注意,在任何形式的博弈中,进攻都是首选。因为:
    1. 主动进攻,只会产生这三种结果:战胜、战平、战败。
    2. 如果不进攻,则只会产生两种结果:战平、战败。
    不进攻, 就不存在获胜的可能。
    而贾诩在这一局中所设的计谋(不进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以下三个原因支持:
    1. 从李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消灭马腾,还是赶跑马腾,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打败仗就行了。所以就完全可以不必急于进攻。
    2. 不急于进攻,虽对李傕无益,但也无害。而对马腾而言,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所以这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敌人的要害,做出的最佳选择。
    3. 马腾如果撑不出住了, 就会撤退,即放弃进攻,李傕再实施反攻,即重新选择进攻,这个时候,优势扩大了,就很容易取胜。所以,贾诩的计谋并不是不进攻,而是不急于进攻,等待敌人处于弱势时再进攻。

    贾诩说:“彼兵粮尽,必将自退”,这个完全应验了。而他说的“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则是明显地在吹牛。
    因为敌人撤退时,你去进攻的获胜概率虽然要比以前大些,但总不是100%的事,反攻也同样存在胜、平、败三变(胜率大些),是不是全胜还很难说,而要想擒住两个头领,则是更难说了!
    以贾诩的分析能力,他应该知道擒住两个头领的难度有多大,但他为什么又说的那样容易呢?
    这是故意在吹牛,好让李傕相信、采纳自己的“防守策略”。前面我们说过,人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之基础上的,所以贾诩把这个牛吹到了极限,(因为这次战争,没有比擒住两个头领更大的收益了),这样就很容易打动李傕。
    李傕正是期于擒住两个头领的诱惑,才会采纳贾诩策略,先老老实实的防守。尽管后来没有擒住两个头领,李傕依然是佩服贾诩的,因为他们只要能赶跑马腾不来滋事,就可以了。

    李蒙、王方二人要出战,并说贾诩的计不好。贾诩说:“今若即战,必当败绩。”
    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瞎说的。
    若战,必当有胜、平、败三种可能,未必就是“必当败绩”。可贾诩为什么要这样瞎说呢?
    这是一个激将法,故意激他二人去送死,他二人不肯服输, 才想和贾诩打赌。
    因为他二人本来就不是跟他们一伙的人,迟早是铲除的对象,所以李傕只派他们去战,又不派兵增援,大家都躲在城里拖时间,看着他两个傻家伙仅一万多人拖住敌人十几万,慢慢耗。
    所以贾诩说他二人必死!不死才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曹操是怎样起家的

    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
    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
    1. 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2. 北方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由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占据。
    3. 南方(占二分之一)的各州郡相对比较安定。
    在关东联军里面,各路诸侯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但仍然可以归纳简化为三个区域:
    1.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2.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3. 中派:夹在中间的兖青徐豫四小州,是袁绍、袁术两股势力的缓冲地带。而豫州基本上已被袁术控制,因此,中派区域是指:兖青徐三州。
    袁绍、袁术都是强势力量,都想进一步扩张,瓜分中部的兖青徐三州,形成南北两大派。
    袁绍怕袁术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术背后的刘表牵制袁术,袁术也怕袁绍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牵制袁绍。
    因此,袁绍、袁术都有事做了,在“巩固”与“发展”之间,必然要先选择“巩固”,所以暂时都还没有精力向中派推进扩张。故中部的兖青徐三州暂时得以苟存。

0.jpeg


    当时,曹操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生存在二袁的夹缝之中。不久, 中派的青州地区,又爆发了黄巾起义。地方上有人闹革命, 朝廷应该派兵去镇压, 李傕、郭汜二人派谁去好呢?
    派谁去都会消耗自己的实力,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们如果以朝廷的名义派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去,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做,西北集团是不会受到任何损耗的。
    如果指派袁绍或袁术去,也都不合适。首先,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听从调遣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再者,假如他们愿意听从调遣去平乱, 那么,结果一定是:
    1. 派袁绍去,有或胜或败两种结果,如果袁绍胜了,袁绍的势力会更强大,如果袁绍败了,袁术就会失去控制,必然独大。
    2. 派袁术去,变化、结果与袁绍相同。
    3. 如果派袁绍与袁术一起去,肯定是胜,但提供了二袁瓜分中部的机会。
    所以,派袁绍或袁术去都不好,如果派曹操去,会怎样呢?
    1. 原先袁绍袁术曹操先后逃离董卓,二袁都封了官,但曹操没有,他是前期的最大不公平者,如果重用他,比用其他任何人都要经济划算。
    2. 如果曹操失败了,与西北集团关系不大。
    3. 如果曹操壮大了,关东联军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在关东联军实力总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袁绍一个主帅统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是最大的,如果有袁绍袁术两个主帅分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会小些,如果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主帅分揽全局,则威胁更小。
    因此,朝廷有意起用曹操,是从西北集团的大局出发的。
   
    曹操代理中央朝廷前去平乱, 就又从民营的身份变成国营的身份了, 领了圣旨, 发兵青州。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优势要偏多一些:
    1. 他以前有过对付黄巾军的经验,
    2. 这次用他,会提高他的积极性,
    3. 他是代理中央朝廷去和青州地方政府共同平乱的, 因此,中央朝廷应该给他兵,如果不给兵,就给钱,如果既不给兵又不给钱,那就自己赚的利润自己得。
    总之,是要给一定的好处的,否则,曹操拿什么去打仗呢?
    战争的结果是:曹操捞足了油水, 把青州的黄巾军收编成自己的“青州兵”,约有三十几万, 朝廷因功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自此威名日重。
    曹操上次镇压黄巾的时候,因为兵力充足,所以采用的是灭绝政策。而这一次因为人手较紧,所以采用的是收容政策。因需而变,两次都对极了!

    曹操当时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在各大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抓住了机会,施展了本事,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青州的油水被他捞了, 兖州又被他占着,中三州还有一个徐州,如果徐州也能被他控制住,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股仅次于二袁的新生势力,关东联军就会分成三瓣,尽管还比不上他们,但至少可以与之相争。
    徐州,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0) 徐州之争

    曹操发迹之时,遣人去把父亲曹嵩接来,曹嵩经过徐州时,徐州太守陶谦出境迎接曹父,款待两日。又叫部下张闿护送。
    陶谦作为中部三州之一的徐州老板,想和曹操结交,与之合作,是非常重要并且极有远见的一步棋。
    1. 中派太弱,迟早是要被二袁瓜分的,陶谦一定会失去诸侯的地位。
    2. 现在曹操已经崛起,但仍然不是二袁的对手,也面临同样的威胁。如果陶谦与曹操合作,他们就具备了与二袁争衡的条件,三派就可以并存。
    3. 陶谦与曹操合作,当然要听从曹操的,但总比被二袁瓜分取代要好。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正选。
    在关东联军里面,陶谦是州级别中尚未被他人控制取代的最弱小的一路诸侯,他的选择权实在是太少,所以必然会处处被动。选择结交曹操与不结交要好。
    尽管曹操也有吞并徐州的可能,但陶谦主动向其示好,这至少是可以减缓这种可能发生的。所以陶谦的主动合作是正选,应该做的。
    但是,陶谦的主动合作却惹出了意外,那个部下张闿见财起意, 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逃走了。反而加速了矛盾激化。
    曹操大哭,誓要斩杀陶谦,洗荡徐州!遂率大军杀奔徐州而来。
    张闿有死罪,陶谦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但罪不至死,而徐州百姓更没有半点责任,曹操现在借机攻打徐州,与陶谦为敌,这一选择究竟合适否?此时,他有两个选择:
    1. 不计较陶谦,承认他是好心,只追究张闿即可,与徐州建立合作关系。
    2. 硬把全部责任赖在陶谦头上,灭了陶谦,强夺徐州。
    这两个选择导致的后果分别是:
    1. 如果曹操选择与陶谦合作,那么,曹操会成为中部三小州的操纵者,
    2. 如果曹操杀了陶谦,那么,曹操会成为中部三小州的直接控制者。
    二选皆佳,前者稳健,后者激进,两利相权取其重。曹操杀了陶谦,独霸徐州,局面会更优些。更重要的是:现在有“杀父”之借口,而以前或以后都不易找到攻打徐州的借口。
    如果曹操能够杀陶谦而得到徐州,那么,这种结果对曹操来说,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杀不了陶谦,那双方必然会成仇,这种结果还不如直接选择合作。所以打徐州存在这两个变数。

    按最坏的算,假如没得到徐州,双方成了仇人,对曹操的危害也依然不大。
    1. 曹操在没有受到外力威胁的情况下,强夺徐州是优选策略。这是一个双方搏弈的局面,在双方搏弈中,强者最容易获胜,弱者最容易淘汰。所以,打陶谦没有危害。
    2. 假如受到外力威胁,比如袁术(或者袁绍)参与进来,就成了三方搏弈的局面,那么,最弱的陶谦就只有被迫与曹操联手共同抵御强敌。否则曹操完蛋了,陶谦也要完蛋。当曹操有危险的时候,陶谦还是要帮他的,所以,打陶谦没有危害。
    3. 在三方搏弈中,陶谦做为最弱的丙方,一定会见风使舵两边倒,这对曹操是有潜在威胁的,所以,只有消灭陶谦才能消除这一隐患。与其指望别人配合,不如自己完全掌握。
    总体上讲,曹操打陶谦这一决策是利大于弊的,可行。

    曹操的战略目标是要抢到徐州,陶谦是要守住徐州,那么,双方的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
    现在曹操的大军打过来了,陶谦又该怎样应对呢?打,肯定是打不赢,守,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个未知数。总之是难办。
    陶谦没有选择向皇帝报案,或向盟主报案,而是请朋友帮忙,共同来守住徐州,私了算了。这是使矛盾激化最小的做法,对中部三小州实力总和的消耗是最少的。
    来帮陶谦守徐州的,实力都不怎么强,其中,就有刘备。
    刘备是北派势力公孙瓒手下的人,他现在还是个小小的县长,最低级的官员。孔融来邀请他时,他感叹道:“世界上还有人知道我刘备啊。”
    于是,刘备找公孙瓒借五千兵马。公孙瓒说:“曹操和你无怨无仇,何苦替人出力?”
    从公孙瓒的高位来讲,替任何低层次的人出力,都不值,因为可以预期的利益实在是太小。
    而从刘备的低位来讲,替任何高层次的人出力,都不亏,因为可以获得增值的机会实在是多多。
    公孙瓒与刘备私交较好,借了他两千,刘备自己有三千,共五千兵马,往徐州而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刘备是怎样起家的

    孔融邀请刘备同去帮陶谦,刘备选择去,当然他不是去和曹操拼命的,只是做做样子混个名声而已。因为他带的五千人塞给了孔融四千,自己只一千又能打什么仗呢,那四千人就天天吃孔融的,刘备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刘备到了徐州,对陶谦说:“我给曹操写封信,劝他和解,操若不从,厮杀未迟。”这个选择是高明的。
    1. 现在的局势,就是公孙瓒写信来劝架,曹操恐怕也不会给面子的,何况还是无名之辈的刘备。
    2. 刘备这个小人物给曹操这个大人物写信,无论语气多么和善,事不成那是必然的,但决没有坏处。因为曹操与刘备没有利益冲突。
    3. 小人物给大人物写信,无论能不能得到实质利益,都只会把小人物的名气混大。有利无弊。

    曹操接到信后,大骂道:“这刘备是哪个?!敢来劝我!”谋士郭嘉说:“他好言来劝,我们也好言以答,先稳住,我们还是按计划攻城。”操赞许。
    正在商量,有人来报:“吕布偷袭,已经占领了兖州!”操大惊。
    原来,吕布带着董卓的人头投奔南派的袁术,本以为自己是反董的第一功臣,可袁术不接待他,他只好又投北派的袁绍,袁绍虽然接纳了却又要害死他。因为他杀董卓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吕布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不仅没有价值而且还有害!
    吕布能够躲过暗算,那真的不简单。他没有立足之地,就打起了曹操的主意,乘人不备抢了曹操的地盘。
    这一事件对于曹操来说,完全是个意外。因为他们能算定二袁不来进攻,却无法料到会突然窜出个吕布来!意外事件从逻辑上是推不出的,曹操手下那么多料事如神的高人,包括被传的很神的郭嘉,没有一个人算出会发生这种事!
    这就叫倒霉!曹操无家可归了,这个时候,是曹操事业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刻。如果吕布和陶谦合力一夹击,曹操肯定会完蛋!!!
    郭嘉说:“正好卖个人情给刘备,退兵回去打兖州。”曹操答应了,就给刘备回了信,退了兵。不是不打你陶谦了,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暂时不打你。
    陶谦没有追击曹操,因为前面说过,当曹操一有危险,陶谦还得乖乖地帮他,都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的,打死了曹操,吕布就一定会来打死陶谦的。

    刘备一封信就退了曹兵,很有面子的。陶谦请大家吃了一顿,刘备坐的上席。
    陶谦觉得刘备这个人很不错,就说把徐州送给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再三推辞。陶谦当然知道刘备是不会要的,他的这一举动,从战略上讲,意义非常重大,他表明的立场是:主动结交公孙瓒。注意:只是结交而不是真的白送。
    公孙瓒与袁术都是反袁绍的,相隔太远,陶谦正好在中间起到桥梁作用,这样一来,连横不行可以变成合纵。关东联军的格局可以由北中南三派演变成东西两派,西派的袁术公孙瓒陶谦,合力绝对要大于东派的袁绍曹操。
    后来,陶谦去世了,刘备就接了陶谦的班,从一个小小的县长直接当上了州长,成为关东联军中的一路诸侯。这一回,刘备赚大了。他也和曹操的起家一样,在各大势力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捞到了自己的立足之本。

    刘备从一个草根混成一路诸侯,其间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弱者要成为强者,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
    机会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情况:1.白送、2.出错、3.不得不。
    1. 人家白送的,这种机会一般不会碰到。刘备得到徐州也不是陶谦白送的。先说白送那是明显的在试探,导致后来成为事实。
    2. 竞争对手不可能白送机会给你,(非竞争对手偶尔有可能),但是对手可能在决策中出现错误。对手的决策一旦出错,就给你制造了机会。这种机会也不多,但比白送的要多。
    3. 对手一直没有明显的错漏,理论上不会给你提供空档,但当对手遇到更强大的对手时,出于策略需要,不得不给你提供机会。
    这三种机会都不多见,但后两种时有发生。比如:
    1. 袁绍得冀州的机会是第二种兼第三种,韩馥出于战略需要,“不得不”把袁绍请到冀州来,来了之后,韩馥决策“错误”,没有及时干掉或控制袁绍,提供了袁绍夺取冀州的机会。
    2. 曹操起家的机会,是第三种,西北集团在与关东联军的博弈中,“不得不”给曹操提供机会。
    3. 刘备起家的机会,是第三种兼有第一种,陶谦在与各大诸侯的博弈中,欲与公孙瓒结交,不得不给刘备提供机会。
    这三种机会的发生,都是说不准的,你不努力,也是有可能遇到的,努力,只是增加遇到的概率而已。所谓努力,其实就是愿意白干。
    刘备还是一个草根的时候,为刘焉白干过,为卢植、董卓、朱俊白干过,多数是白干了,没有什么收益,只一次机会就当了县长。后来公孙瓒打董卓,打袁绍,刘备都跟着白干了,也没什么收益,这次来帮陶谦也是白干,但机会出现了。
    机会本来就少,草根的机会就更少,只要肯多多白干,总会逮住一次机会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2)皇帝流浪记

    曹操问吕布:“我和你无冤无仇,你怎么要抢我的地盘?”吕布说:“哪是你的地?都是汉家的!”于是,双方开战,曹操大败,差点被吕布捉住。
    此后再战,互有胜负。兖州若归曹操,对袁绍的威胁就小,若归吕布,对袁绍的威胁就大。所以袁绍发兵五万来助曹操,终于打跑了吕布。曹操重新夺得兖州。

    且说皇帝在长安。李傕郭汜二人失和,各集兵马数万在长安城下厮杀,李傕乘乱将皇帝抢到营中,郭汜不见了皇帝,便抢尽宫女,焚烧宫殿。次日,郭汜又来,声称要杀反贼救皇帝。
    傕曰:“我是保驾,何为反贼?”汜曰:“你是劫驾,何为保驾?”傕曰:“不须多言!我两个单挑,都不许用兵,赢的便把皇帝取走。”二人就阵前厮杀,不分胜负。
    朝廷官员六十余人,来劝郭汜,郭汜竟将众官全部拘捕。自此,一人劫天子,一人拘公卿,二人每天约好时间出来布阵厮杀,一连五十余日,死者不计其数。
    皇帝饥饿,向李傕要米肉,傕大怒:“早晚供你吃喝,你还要多少!”遂给以腐肉朽粮,臭不可食。皇帝骂曰:“逆贼如此欺我!”无奈,只好求助于贾诩,贾诩因李傕屡不听劝,便答应愿为皇帝效力。
    贾诩设计让李傕部下杨奉造反,自此李傕渐衰,杨奉不能胜,逃窜而去。
    皇帝乘隙逃走,欲东归回洛阳,郭汜得知,率兵赶来劫皇帝,皇帝哭告诸大臣:“奈何?奈何?”众皆失色。这时,被李傕打败的杨奉正躲在此处,闻讯赶来救驾,杀退郭汜二十余里。皇帝又落到了杨奉的手中。
    次日,郭汜又杀来。帝大惊,危急之中,董承(皇帝之舅,董太后之侄)引军纵马从东南来救,大败郭汜。于是,董承、杨奉二人保驾皇帝,连夜东奔。
    郭汜回去,撞着李傕,二人言:“皇帝若到关东,必令诸侯讨伐我等。”傕曰:“我与你合兵一处,杀了汉君,平分天下!”汜大喜。二人又合好,于路劫掠而来,所过一空。
    皇帝将一切御用之物,尽皆抛弃,夺路狂奔。杨董二人发急诏就近招兵救驾。有韩暹、李乐、胡才等三处啸聚山林之强盗,听说救皇帝可以赦罪赐官,便率众前来救驾。
    董承不得已而用贼,三贼发誓力保皇上。与傕汜交锋,胡才被杀。追兵将至,皇帝急弃车驾,奔至黄河边。李乐寻一小舟,载帝与皇后下船,岸上有争船者,李乐尽砍于水中。哭声震天。
    次日,皇帝封李乐为征北将军,李乐又强勒皇帝封赏手下人约两百多个官职,然后起驾前行。李乐专权,殴骂百官,故意送浊酒粗食与皇帝,皇帝难以下咽。
    董承、杨奉欲护送皇帝回洛阳,而李乐要逼皇帝去别处。董承不依,于是,李乐投靠李傕、郭汜,三贼一同劫驾。
    李乐追来,皇帝心惊胆战。杨奉斩了李乐,保护车驾过关。皇帝进入洛阳,见宫室烧尽,满目皆是蒿草。暂盖小宫居住。改为建安元年。皇帝无所得食,大臣以野菜充饥,饿死者近半。
    李傕、郭汜领兵追来。皇帝大惊,弃洛阳投关东以避难,又急发诏书请兵呼救。最近的曹操,在兖州已有根基,得诏书大喜:“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遂来救驾。见皇帝形同乞丐,便以好酒好肉款待之。
    李傕、郭汜知曹操兵到,议欲速战。贾诩谏曰:“不可。曹操兵精将勇,不如投降。”傕怒曰:“你敢灭我锐气!”拔剑欲斩诩。是夜,贾诩不辞而别,单马回乡去了。
    曹操击溃李傕、郭汜。杨奉、韩暹两个惧怕曹操,也引军离去,投奔了袁术。
    至此,皇帝最终落于曹操之手。曹操自封为最高级别的大将军,手下将士,个个封官。朝廷大务,先禀曹操,后奏天子。

    皇室何以落得如此狼狈之地步?其根源皆由皇室的铁杆势力外戚宦官被消灭所致,从那个时候起,命数已定,再无回天之力。
    汉献帝的每一步选择,都是:“不得不保命。”因为他只有这一个选择,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优选策略可言了。
    汉家皇室的故事告诉我们:优选策略不是常有的,关键的地方只要错一步,将导致后面无穷的被动。在这些被动事件中寻找任何原因,其意义都不大。

----------------------------------------------
    (汉献帝一生历经董卓、王允、吕布、李傕、郭汜、杨奉、董承、李乐、曹操、曹丕,等无数乱臣贼将,相比而言,居然还是那个奸臣董卓待他最好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要想以皇帝的名义指挥命令天下各路诸侯,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因为竞争中的选择总是双向的:你可以选择指挥别人,别人也可以选择“服从”或“不服从”。
    弱者不愿服从命令,他可以寻找借口婉转拒绝;强者不愿服从命令,他就胆敢公然抗旨不遵。
    曹操挟天子以令袁绍,被袁绍大骂一顿:“不是老子三番五次的救你小命,你早就死翘翘了!”
    曹操惧怕袁绍,叫皇帝加封袁绍为太尉,太尉虽是三公之首,但还有大将军居三公之上,袁绍仍不服气,曹操只好把自己的大将军也让给袁绍,才没扯皮了。袁绍要打公孙瓒,曹操帮他搞正式批文,如此,双方失去冲突,暂时都勉强满意。
    皇帝仅仅只是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增值呢?要等到曹操真正成为最强的诸侯时,价值才是最大的。因为皇帝发布的命令,只有通过最强硬的执行力来配合,才可以顺利实施。
    自西北集团溃败后,天下最强硬的诸侯是袁绍,其次袁术。因此理论上:皇帝只有落在袁绍的手里,威力才是最大,才是“预算”上的“天下一统的成功率最高,且耗时最短。”
    而曹操挟住天子后,根本就“令”不了二袁,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此时的曹操来说,就只是一句空话,其背后真正的用意是:不让二袁挟住天子以令他。

    虽然皇帝在曹操手里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还是可以为曹操提供诸多行动上的方便。下面两个计谋便是:
    曹操想得到徐州,徐州被刘备占着,曹操大骂:“老子费那么大劲没弄到,他倒好,白捡了一个徐州!”又想打刘备,但是,吕布当时战败后就来徐州投奔了刘备,曹操十分顾忌吕布,不太好办。荀彧向曹操献出“二虎竞食”之计:
    所谓二虎竞食,就是让徐州的刘备和吕布二人自相残杀,无论谁杀了谁,对曹操来说,都是好事,坐收渔人之利。
    1. 刘备虽得了徐州,但还没有皇帝的正式批文。(名义上不甚合法。)
    2. 曹操有条件帮刘备弄到皇帝的正式批文,刘备就必然欠曹操的人情。
    3. 曹操帮刘备弄到正式批文的附加条件是:刘备必须杀掉吕布。
    刘备的正式身份只是平原县令,暂代徐州牧,而吕布是中央朝廷的奋武将军,他来之后,徐州就应该归他,这是必然的。若徐州归了吕布,必然对曹操的威胁大些,若归了刘备,则威胁相对要小。
    于是,曹操奏请皇帝,故意抬高刘备身价,封刘备为征东将军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送到徐州。这样刘吕必为争夺徐州而相互厮杀。刘备很感激曹操,但却不愿杀吕布。因为杀了吕布,曹操如果再来打徐州,就会相对容易些。
    吕布很恐慌,刘备把曹操的信拿给吕布看,吕布泣曰:“此乃曹贼欲令我二人不和也!”刘备曰:“兄勿忧,刘备誓不为此不义之事。”吕布再三拜谢。
    如此,一个最高级的官员和一个最低级的官员混到了一个位置上。二人可谓患难之交,相处的非常融洽。双方都很理智,没有上曹操的当。

    “二虎竞食”之计被刘备吕布识破而落空,荀彧一计不成,再设一计,名曰“驱虎吞狼”:
    曹操得到徐州后,是想与南边的袁术争锋。既然现在得不到徐州,那就干脆让徐州兵去和袁术火拼消耗,这样,无论谁胜谁负,对曹操来说,都是好事,坐收渔人之利。让两个敌人互相攻击,此所谓驱虎吞狼。
    在这一局的决策中,曹操下圣旨叫刘备攻打袁术。
    因为刘备比袁术弱,所以有可能选择不去,找个理由推脱掉。为了逼刘备去,曹操又派人秘密通知袁术,说刘备上表皇帝说袁术的坏话,并且想密谋夺取袁术的地盘。
    袁术本来就想得到徐州,对刘备这个织席卖鞋的草根能挤身诸侯很是不满,什么?你想打我?我正要打你呢!所以二话不说,发兵来打刘备,刘备就不得不应战,并且又有圣旨叫他打袁术。
    这样一来,袁术刘备之间爆发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曹操的妙计终于得逞。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之所以挑唆能得逞,关键因素是袁术本来就想得到徐州,只是没有借口,曹操利用皇帝之便为二位交战提供了借口,加速了双方的矛盾。
    虽然皇帝在二袁眼里只是废品,不怎么稀罕,但曹操却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了这个已经贬值皇帝的最大功用,从而没有造成资源浪费,这是曹操与二袁最大的区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4)曹操为什么说刘备是英雄

    曹操利用皇帝优势欺骗挑唆袁术与刘备之间快速爆发战争,这一计叫做“驱虎吞狼”,发展的过程非常顺利,但结果却是失败的。
    刘备接到圣旨正在犹豫,袁术气势汹汹的打来了,刘备不得不打,这一打,却被吕布钻了空子,吕布乘机抢了刘备的地盘,控制了徐州。导致刘备无家可归了。
    吕布得了徐州,袁术就马上派人来和吕布结盟。袁术说,皇帝的传国玉玺现在在我手里,我就要登基当皇帝了,你把女儿嫁给我儿子当太子妃,你就是皇亲国戚。吕布答应了,两家结了盟。
    袁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吕布杀掉刘备。可吕布又感情用事,说刘备曾经对自己有恩,不愿杀,并且还做了一出“辕门射戟”的戏来偏袒。刘备害怕,无路可走,只好转身去投奔了曹操。

    刘备来投奔曾经有过敌对关系的曹操,那是不得已的事。而曹操面对这个爆发户又迅速破产了的刘备,还是待为上宾,称之为“英雄”。
    那么,刘备是不是英雄呢?
    早先刚出山打黄巾的时候,还是有些英雄气的。后来混日子混油了,也没看出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得徐州过于巧,征东将军也是曹操白送的,而打袁术甚为拙劣。表现有三:
    1. 明知道是曹操之计,就应该想办法与袁术讲和。
    2. 如果与袁术讲不和,刘备就应该指使吕布去和袁术消耗。
    3. 张飞喝酒误事,屡教不改,还用他守城。
    所以,刘备在这一回合的决策中,头脑发昏,连出错漏,失败就是必然的。
    就这一回合而言,看不出刘备有什么英雄之处,论业绩,差得很。算不得英雄,算个狗熊也不过份。可曹操为什么还要说刘备是个英雄呢?

    当时,刘备穷极来投曹操,曹操有两个选择:“要”或“不要”。手下的谋士也分作两派:“留用”或“宰掉”。而要求曹操宰掉刘备的理由十分荒诞:“刘备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请问:“刘备终不为人下”的凭据是什么?凭他的业绩、实力吗?这些在当时(包括后来)一直都达不到对曹操构成威胁的级别。凭他后来果真当了蜀国皇帝?这是先前不可知的。凭他家的大树如车盖风水好?还是凭他两耳垂肩有福相?
    用这些来证明“刘备终不为人下”都是靠不住的。并没有什么依据可言。甚至可以很武断地说,任何人的心都是“终不为人下”的。
    但是,谋士们做出一些没有依据的、十分荒诞的预言,这也是一种优选策略,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抓住机会说:“你看!我早就说过了的呀,不听我的呗!”
    谋士们的智商大体相差不远,但做出的决策几乎都是相反的。这不是水平有问题,而是每个谋士都是从“谋士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一角度来发表意见的。
    曹操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而唯一的依据则是曹操自身的利益关系和当时的实际情况:
    1. 刘备已经穷途末路,对曹操没有威胁了,要杀他非常容易。杀了刘备之后,曹操既不产生增值,也不产生亏损。那就只能是一种浪费。所以,可杀可不杀。
    2. 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是要徐州兵力和袁术兵力相互消耗了,才算达到目的。现在却导致了徐州兵力和袁术兵力结盟了。虽然吕布袁术天天都在为争小利骂骂咧咧的,但在对待曹操的的态度上还是一致的。曹操的计谋其实是失败的。
    3. 三方之中,最强的甲方袁术和弱势的丙方吕布联合起来,对处于乙方位置的曹操构成了巨大威胁。很容易导致袁术先破曹操,后灭吕布。
    4. 所以,曹操正处于用人之际。不要说一个刘备,就是十个刘备也用得下。
    这就是曹操要留用刘备的真相。
    曹操任用刘备为豫州的老板,也是处于策略需要。豫州的南边是袁术,东边是吕布,用一块肉吸住两匹狼,划算。所以呢,刘备虽然失去了徐州,却又得到了豫州。屡屡得到曹操的好处,都是因为曹操的需要。
    曹操此时不仅需要刘备,还需要更多的英雄,才能应付强大的敌人。为了吸引更多的英雄来投奔曹操,就极力把这个破产的刘备包装成一个英雄:
    1. 说:收了刘备这样一个残兵败将;
    2. 说:收了刘备这样一个大英雄。
    其实是一个事情,但宣传力度,却是天壤之别。
    曹操说的话,你不要太听实了,都是有用意的。刘备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了,他就说刘备是个英雄;而曹操真正忌惮的吕布,却被他说成是一条狗,丧家犬!
    所以,尽管此时的刘备极为狼狈不堪,还是被他们强行包装成了一个英雄,以便吸引更多的英雄来投奔效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5) 袁术称帝

    在十八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战的时候,孙坚在洛阳废墟捡到一个宝贝:皇帝的大印!孙坚并没有把这个传国玉玺上交盟主,后来死的时候,传给了儿子孙策。
    孙策一直在袁术手下做事,他想到江东去发展,就找袁术借兵,用传国玉玺做抵押,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在江东发展的很不错。
    袁术由此而得到了传国玉玺。于是,就做起了皇帝梦。
    此时的局势为:
    甲、南边的袁术,势力最强;
    乙、中部西边的曹操,势力其次;
    丙、中部东边的吕布,势力较弱。
    这三方之中,甲丙联合,对乙方曹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曹操此时就必须设法破坏甲丙联盟,争取乙丙联合,共同打击甲方袁术,才是正选。
    于是,曹操又利用皇帝优势为吕布加官进爵,并写信说对吕布的景仰之情如何如何,极力奉承。吕布看了大喜。
    袁术派人来说不日将即皇帝位,并勒要吕布女儿做太子妃,吕布翻脸道:“反贼焉敢如此!”绑了使者解往曹操处,并谢举荐之恩。
    如此,袁吕联盟破裂。袁术大怒,遂即天子位,自称皇帝,乘龙凤辇,修建宫殿,封赏众官,发20万大军,分7路扑向徐州,来灭吕布。
    而曹操此时绝不能坐看吕布被袁术灭掉,便派刘备关羽等从背后截杀,助吕布大败袁术军。曹操又奏皇帝封吕布为左将军。至此,曹操吕布战线连盟形成。
    袁术败后,找江东孙策要兵,孙策突然反目,大骂袁术是反贼,背叛汉室,大逆不道!一时,袁术众叛亲离。曹操、吕布、刘备、孙策四路围攻,终于打熄了袁术这一路极占优势的诸侯。曹操奏皇帝封孙策为扬州会稽太守。

    在这一回合中,袁术这条大鳄被大家分吃了,成为最大的失败者。那么,他是错在哪呢?
    先说时机不成熟就称帝的害处。
    其实,无论你称帝称王称侯称什么,实力都不会因称呼改变而增加。当时有些山贼土匪只霸几个村庄就称皇帝的也有,但那有什么用呢?
    时机不成熟就称帝,只会有害。因为别人跟你这个皇帝卖命,要等到你统一天下时才能有收益,预期太远,还不如直接打你这个反贼,马上就有收益,所以,时机不成熟就称帝:
    1. 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利益,(仅有个虚名)
    2. 提供了他人快速获利的条件。只要有条件打你的人都可以乘机来打你。
    这是所有时机不成熟就称帝的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再说袁术个体的问题。
    在袁术、曹操、吕布这三方博弈中,袁术最强为甲方,曹操其次为乙方,吕布最弱为丙方。那么,袁术的最优选策略就必定是:狠狠打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乙方曹操!否则,其他方案都是劣选。
    袁术竟然没有攻击兖州的曹操,却老是纠缠着徐州的刘吕过劲。
    1. 曹操挑唆刘备打袁术的时候,袁术不乘机找借口打曹操,却来徐州打刘备,
    2. 曹操挑唆吕布打袁术的时候,袁术不乘机找借口打曹操,却来徐州打吕布,
    从这两错可以看出:袁术根本就权衡不了利弊得失轻重缓急。所以形容他是“冢中枯骨”,死了只等着埋的,一点也不过份。应该是恰如其份。
    袁术要打曹操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找什么借口,可以直接下死手:你敢“挟天子”来令我,我就“奉密诏”来锄奸!!!在当时,“密诏”具备和“圣旨”同等的法律效应,这也是二袁不看好汉献帝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袁术来帮皇帝“锄奸”,那么,号召力一定要大于自己单干,局面肯定要占优些。万一没有打赢曹操,也还是能得到一些诸侯的支持,不至于速败。袁术并没有来帮皇帝锄奸,这么好的机会资源,白白浪费了。这是第三错。
    袁术不想帮皇帝锄奸,想自己当皇帝,那么,他就应该有效的利用自己这个皇帝资源来打击曹操:你那个皇帝连玉玺都没有,谁知道是真的假的?!你曹操弄个身份不明的假皇帝来欺骗天下诸侯,当然就该打!
    袁术既然已经称了帝,就是和汉献帝结了仇,那就应该把矛头对准汉献帝(打曹操),才是正招。
    自己称帝,已经树了敌,却又不和敌人相争,蠢之至。这是第四错。

    究其根源,不是曹操多么狡诈,而是袁术根本就分不清谁是敌人,他一直都没有攻击过真正的敌人,那就只有等着敌人来消灭他!所以袁术的失败,就注定为迟早的事。
    而袁术又特看重虚名“皇帝”称呼,那么,他的最佳选择,还真的是应该抢先称帝。因为失败是迟早的,早一天当皇帝,还可以过一下皇帝瘾,若迟了,就被消灭了,那就没有机会过皇帝瘾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6)吕布之死

    袁术一败,曹操马上急攻徐州,活捉了吕布。吕布死前没有骂别人,单单只骂刘备:“你是天底下最无信的人!”

    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术火拼,这样一来,袁术与刘备有仇,曹操与吕布仇,如果袁术曹操同时进攻,徐州就完了。
    此时,刘备对付袁术没有好的选择,因为:甲方袁术最强,乙方曹操较强,丙方刘吕二人最弱。丙方无论怎样对付甲方,都是劣选。而优选只有一条路,就是:丙方必须联合乙方曹操,才可以继续往下周旋。
    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刘备来投曹操,客观上也是在促成乙丙联合。
    其次,如果刘备不考虑大局,只考虑个人安危,他肯定要做好打了败仗望哪儿跑的安排。只有跑到曹操处,价值才是最大的,因为曹操面临两个劲敌。再说,刘备和那么多的人打过交道,还只有这个交情不怎么深的曹操对他才是最大方的!(白得徐州,又加征东将军)
    所以,无论刘备怎么算,都是投曹操最好。
    刘备与曹操有了交情,其实对吕布也有好处。因为刘备与吕布是真正的患难之交,不像和关羽张飞在路上偶遇就拜了把子。二人生存于两个强势方的夹缝中,一个结袁术,一个交曹操,是可以互保的。如果袁术要杀刘备,由吕布出面,如果曹操要杀吕布,就由刘备出面。
   所以刘备每次吃了败仗,抛妻弃子,独自逃命的时候,他的家人都是由吕布照顾的好好的。吕布这样做,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义兄,而是指望万一落在曹操手里,刘备好出面保他。
    在合击袁术的时候,曹操为了团结统一战线,又令吕刘二人再次结为兄弟,因此,比那个桃园三结义要牢靠的多。
    消灭袁术后,吕布被擒,他对刘备说:“你是曹操的坐上客,我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点头。没有过多的话,心照不宣,该刘备出面保他了。

    吕布对曹操说,服了,让我跟着你干,天下不难定也。操问刘备:何如?
    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吕布跟丁原的时候,杀丁原,跟董卓时候,又杀董卓,现在跟着你,你不怕他杀你吗?!
    这一句话的杀伤力极强!把吕布气疯了:“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了?不是我,你早就被袁术杀了!”刘备一言不发,吕布目视刘备曰:“是儿最无信者!”

    刘备选择吕布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已得到豫州,有望再得到徐州。
    刘备选择吕布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得豫州,吕布得徐州。
    现在,中南部已经没有什么劲敌了,那么,吕布一死,对刘备就有相当大的益处,而吕布活着,就只会对刘备有害!
    所以,刘备一句话,就把这位拜把子的义兄推向了绝境!高明吗?不高明。实在是低劣。这位满口仁义的刘备弄得罗贯中老先生很不好处理这一段。
    刘备的正选应该是:口头上选择吕布活。

    因为最终的决策权在曹操,不在刘备。刘备有两选,曹操也有两选。无论刘备选什么,都不能算数,关键在于曹操如何定夺。
    曹操每做一个决定,其实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故意叫别人先发表意见,不合他的意思,他再问下一个人,也不让你难看。若合他的意思,他就按你说的办,以后出了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其实都是他自己的意思。
    曹操自思难于驾驭吕布这匹烈马,所以还是除掉保险些。别听他说要招纳四方英雄,没有的事,真有威胁的人来了,容纳不了的。
    所以,曹操这一招玩的非常高妙:他自己不说,让刘备说出来,不是我曹操要杀你,是你的兄弟刘备要杀你!
    如果刘备说一句好话,那曹操肯定要板着脸问下一个人!结果还是要把吕布杀掉!

    在这一局中,刘备其实是个上当者,因为他不知道曹操的最终决策是什么。二人博弈的所有变数组合总共有四:
    1. 曹操想杀,刘备说放。刘备得逞。且得美名。
    2. 曹操想杀,刘备说杀。刘备得逞。但背恶名。
    3. 曹操想放,刘备说放。刘备不得逞。但得美名。
    4. 曹操想放,刘备说杀。刘备不得逞。刘备将何以处之???
   
    刘备无论说什么,都没有意义。曹操不会受刘备的摆布,否则他就不是曹操了。当时,刘备说出那般恶话,万一曹操把吕布放了,刘备以后还怎么混呢?
    所以,这是刘备的一个漏洞。

    这一回故事告诉我们:
    1. 当自己没有决策权的时候,尽量不要说恶话,做恶人,
    2. 当自己有决策权的时候,就尽量指使他人说恶话,做恶人。
    谁犯规,谁吃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7) 刘备为什么要逃离曹操

    关东中南部的刘备已降,袁术已败,吕布已死,曹操独大。因刘备有大功,曹操奏皇帝把吕布的左将军封给了刘备,关羽也做到了中朗将的位置。
    皇帝亲自接见了刘备,还认他做叔叔。刘备混成了京官。一日,曹操单独请刘备一个人去喝酒,曹操说,当今天下,只有我们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这句话把刘备吓个半死。这就是著名的“煮酒论英雄”。
    结果,导致刘备逃离了京城。
    书上不是说,刘备当时谎称怕雷,已经骗过曹操了吗?“操遂不疑玄德”。既然已经骗过了,为什么又要匆忙逃亡呢?(《演义》为第三日出逃。)这一跑,曹操所有的谋士都看出来了:“可知其心变矣”!
    1. 刘备不跑,曹操不会发现刘备有什么问题。
    2. 刘备逃跑,曹操就一定会怀疑刘备有问题。
    刘备这样做,就叫“不打自招”,可见,这个选择并不好。
    既然已经骗过了曹操,那就没有必要自暴企图,完全可以继续伪装下去。但是,他还是跑了。这就说明刘备的逃跑和“煮酒论英雄”的关系不大。宁愿让曹操怀疑也要逃跑,就只能说明刘备遇到了比“让曹操怀疑”更严重的麻烦!

    分析其中的原因,刘备当时有三怕:

    (一)怕皇帝:
    当时,皇帝又在密谋一出暗杀大臣案,目标就是曹操。这一次参与的人比上次谋杀董卓的还要多,约了上十人。
    皇帝咬破手指,血书一封:“操贼弄权,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之至戚,当纠合忠义之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这是真正的密诏。
    皇帝论辈分认刘备为叔叔,都姓刘嘛,于是刘备就被称为刘皇叔了。其实刘备与皇帝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皇帝需要刘备这个人。刘备既然成了皇帝的亲戚,就必须得尽这个责任,帮皇帝锄奸!推都推不掉的,所以非常的为难:
    1. 曹操的确对刘备恩重如山,
    2. 刘备的确斗不过曹操。
    但是,你不答应是不行的!这次谋杀曹操是以皇帝的家族势力为主要人员,皇帝认你这个叔叔可不是白认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二)怕事不成:
    皇帝要他们谋杀曹操,刘备没有选择,他已经在密诏上签了字。事不成,或败露,必然立受其害,这是有确凿证据的,赖都赖不脱的。所以,这一时期,刘备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无论刘备参与还是不参与,都是逃不了干系的,无论他伪装的多么巧妙,他都不能保证其他人不出问题,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出了问题,大家都得一起完蛋!因为密诏上签了有名字。

    (三)怕曹操:
    即使没有上述事件,刘备还是怕曹操除掉自己。因为:曹操提拔刘备,是当时为了对付袁术、吕布,现在,袁术、吕布已经被打败了,那么:
    1. 曹操有可能收拾刘备。
    2. 曹操也有可能放过刘备。
    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如果刘备铁了心跟着曹操干,曹操只会继续提拔他。所以,曹操没有杀刘备的必然性,只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前两怕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因素,而第三怕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所以,来自于前两怕的压力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盘算:
    1. 与皇帝合作,刘备的死亡率大概有98%,
    2. 与曹操合作,刘备的死亡率大概有50%,
    因此,刘备无论选择“必死”还是“可能死”,都不好,那么,被迫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哪怕是让曹操怀疑,还是要相对安全些。

    所以,刘备出逃,怕曹操的因素小一些,怕皇帝,怕完成不了皇帝任务的因素才是真正的直接原因。刘备在“尽忠”与“保命”之间,当然要先选“保命”。
    书上说刘备是怕曹操才跑的。不是的。如果不这样说,那刘备就是大大的不忠了。因为要把刘备塑造成一个忠臣,才不得不那样写。
    谋杀曹操之所以失败,国舅董承说:“今之谋望不成者,乃刘备、马腾各自去了”。所有在密诏上签字画押誓杀曹操的这一群人中,还只有刘备最接近曹操。可是,刘备却第一个带头逃跑了,有责任的。马腾见他跑了,也就只好回去了。
    假如刘备不跑,也和当年吕布杀董卓一样,奉诏宰了曹操,能不能成功呢?不知道,总之,机会还是有的,尽管很少。
    赌一下试试,历史或许会发生改变,刘备不愿冒这个风险,也很正常,不能怪他。但若硬要说他是个英雄,不够,他还没得那个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8) “煮酒论英雄”之谜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究竟是为什么在害怕,上回已经说明。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煮酒论英雄呢?一般都理解为:曹操是在试探刘备是否是英雄,是否忠于自己。

    但是,这种说法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很不合逻辑。
    1. 刘备是不是英雄,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试验的出来。这是难于确定的。
    2. 刘备是否忠于曹操,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试验的出来。这也是难于确定的。
    3. 刘备装做很害怕,狡诈的曹操难道就真的相信刘备了?这也是难于确定的。
    也就是说,曹操通过这次试探行为,根本就得不到确定的结果,试了等于白试,行为产生浪费。曹操干吗要做这样的无用功呢?
    凡在博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1. 我的目的是要赢对手,对手的目的同样也是要赢我,
    2. 我有若干选择,对手也有若干选择,
    3. 我不可能知道对手究竟会选择哪一种策略来对付我。(对手极有可能采用对我最不利的一招。)
    4. 我做出的选择必须达到这一标准:对手无论用哪一招,都不会对我构成威胁。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简言之,就是“控制”。只要我能控制对手,则对手没有好的选择对付我。
    现在,曹操不可能知道刘备的真实想法。曹操可以猜刘备:
    1. 刘备是真的忠心于曹操,不会反叛。
    2. 刘备是假的忠心于曹操,终究要反叛。
    如果是第一种,那一切都好说,如果是第二种,曹操就会有威胁。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各路诸侯,都是碌碌小人,何足挂齿!只有我们两个人才是英雄。”这是在极力拉拢刘备,并不是存心要恐吓他。
    当时,曹操和袁绍之间免不了一战,曹操处于弱势,绝大多数人都是主降主和而不主战的。曹操必须争取更多的人支持,他找刘备谈话的用意有二:
    1. 如果你不背叛我,我们合伙干掉袁绍,天下就是我们两个人的。
    2. 即使你背叛了我,不跟我合作,在干掉袁绍的问题上,我们还是一致的,天下还是我们两个人的。
    只有这样,曹操这次的谈话才能起到作用。因为他给出了一个相当诱人的预期收益。无论刘备选择合作还是背叛,只要在打袁绍的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行了!
    所以,曹操煮酒论英雄,是口头上以“平分天下”为条件在极力拉拢、稳住刘备,而不是那个一再被误传了的“试探”,什么都试探不出来,不是在浪费精力么?!
    如果是试探,那也没有必要天天试探。可第二天,他又把刘备喊去喝酒,只能说明是在拉拢。

    但是,刘备心中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第三天,他就要逃跑。
    曹操面临一次重要的决策:放,还是不放。
    谋士们都说这是放虎归山,曹操说没事,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结果是曹操放刘备跑了。这个选择并没有错。因为:曹操能够控制刘备,放有放的控制手段,不放有不放的控制手段,刘备无论选择什么,都不能威胁到曹操。所以,曹操放刘备跑,并没有什么失策。
    若不放,刘备还会继续伪装,曹操很难抓住他的把柄。并且,刘备天天和皇帝鬼来鬼去的,曹操看了心里烦。
    放刘备跑是有好处的,可以快速看清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给他机会自己现出原形。结果,刘备一跑出来就反了,他又杀回徐州,割据一方。这个时候,曹操很轻松就把他给收拾了,一仗就把刘备三弟兄打散了伙,又夺回了徐州。
    至此,刘备再次破产,一无所有了。他也顾不得兄弟手足情深了,一个人独自逃命去也!张飞去当了土匪,关羽投降了曹操。
   
    曹操嘴里说欣赏刘备,其实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因为从曹操的角度来看,刘备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刘备和曹操一样,都是计谋不高明,武艺不超群,且狡诈多端,难于琢磨的人。都属管理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区别只是刘备比曹操的势力弱)。刘备没有利用价值,要他做什么!
    曹操看中的不是刘备,而是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这两个技术型人才才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要有吕布的本事,又不像吕布那样反复无常的人,最值钱。
    如果刘备选择合作,曹操就一起利用他们三个,如果刘备选择背叛,曹操就消灭刘备,只利用那两个。无论怎样,都有好的应对措施。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要能够“控制”。只要能控制,所用之人才可以不必怀疑,而怀疑之人也可以用之。如果不能控制,那么,不要说怀疑之人,就是不怀疑的人,也可能背叛你的!
   

---------------------------------------------------------------------------------------
注:

    三国中究竟谁是英雄,说不清楚的。因为“英雄”一词,太过于主观,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当然就会造成众说纷纭,你说这个是英雄,他说那个是英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人心中的标准不同。
    在“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给出了一个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个标准也是模糊的。但我们可以明白,曹操指的是能统一天下的人为英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9) 曹操VS袁绍

    南边的曹操扫平袁术、吕布、刘备的时候,北边的袁绍也打败了竞争对手公孙瓒,公孙瓒兵败自焚而死。
    在整个关东联军里,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
    曹操阻碍了袁绍的发展计划,袁绍也阻碍了曹操的发展计划。因此,这两方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都想消灭对方, 尽管儿时的关系那么好。

    袁绍是优势方,曹操是劣势方。所谓优势劣势,是就可以计算的不变因素而言的,袁绍的兵多,地广,所拥有的资源总和绝对值要大于曹操,当然就是优势方。
    袁绍的手下在打曹操的问题上没有什么争议,有争议的是怎么打,反对派只是不主张冒冒然地乱打。而曹操的手下在打袁绍的问题上争议很大,多数派是反战的。由此可见,双方的战前形势是明确的:袁强曹弱。
    但是,在博弈理论中,结果永远是不确定的。优势方获胜的概略虽然比较大,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因为战争的结果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
    1. 可以计算的不变的确定因素。
    2. 不可计算的其他的不确定因素。
    可以计算的不变因素,通俗的说法就是“实力”,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可计算的其他因素,也比较多,比如指挥调度的技巧、策略、机会等等变化性极强的因素,总是会导致结局出现意外。

    那么,双方博弈中,导致两种不同结果的条件是:
    1. 优势方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一直保持领先优势,那么,耗到结果,优势方就一定是胜利者。
    2. 劣势方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一直耗下去,结果是必输。
    3. 如果发生了意外,优势方将失去优势(即:失去控制,不能左右局面),结果就会变得很不确定了。双方各有胜负之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劣势方当然就有机可乘了,存在获胜之可能。

    因此,双方所选用的最佳策略就一定是:
    (一)袁绍
    1. 袁绍是优势方,利用确定的优势,和曹操拼设备,比浪费,打消耗战,是袁绍的最佳选择。
    2. 在没有发生武力冲突的情况下,袁绍必然应该逐步逐步地侵占曹操的地盘,稳打稳扎为首选,尽量避免激烈冲突。因为激烈冲突会导致双方都无法控制结果,胜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袁绍一旦失去控制权就不划算了。
    3. 在一旦发生激烈武力冲突的情况下,袁绍即使采用最低级的战术:一个换一个,我死五千,你也死五千,我死五万,你也死五万,那么,袁绍就不吃亏。因为袁绍的本钱多些。所以,当发生激烈冲突时,只要双方死亡人数大致一样多,则还是袁绍继续领先持优。
    4. 如果袁绍采用“换人”战术,那么,他只有和曹操的主力部队比消耗,效果才是最好的。袁绍在作战时,遇到的曹操兵力越多,则消耗战越划算。

   (二)曹操
    1. 曹操是劣势方,如果和袁绍硬拼,因为他的本钱小些,必然是他先消耗完,这样就不划算。所以,曹操的最佳选择就应该是:游击战。
    2. 曹操的策略恰恰和袁绍相反,应该回避消耗战,保存自己的实力,专找袁绍薄弱的分部兵力作战。
    3. 曹操用自己的优势兵力消灭袁绍的薄弱兵力,应该是有把握的。一次消灭一点,积少可以成多,若能反复得手,将最终瓦解袁绍。(这个道理类似于“曹冲称象”,一口吃不了,就分割开来吃。)

    袁绍要寻找曹操的主力作战才划算。曹操要积极回避,寻找袁绍的分部作战才划算。(袁绍要一直保持确定的领先优势才划算。曹操要不断地增加变数,或利用、制造意外事件等不确定因素才划算。)
    虽然二人的策略是相反的。但取胜之道却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一定是以强欺弱,以多欺少,尽可能地拣软柿子捏!!!(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以弱胜强的战争。所发生过的,都只是表面现象上的弱胜强)
    袁绍欺曹操弱,曹操欺袁绍的局部弱。袁绍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能叫曹操完蛋,曹操必须抓住多次机会各个击破,才能叫袁绍完蛋。因此,袁绍取胜相对容易些,曹操的难度要大些。

    双方博弈的结局都有不同百分比的胜算概率,也就是说,都有条件成为最后的赢家,(袁绍还多些)。因此,双方的均衡点就是:守和。
    只要曹操不犯错误,不提供对手机会,对手就难于消灭曹操。同样,只要袁绍不犯错误,不提供对手机会,对手也难于消灭袁绍。
    双方应对都不出错,则双方都不能取胜,结果就是和局成立,各占一半,(袁绍继续保持一定的优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9:26 AM , Processed in 0.0748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