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0

[父母心声] “情感粘连”有时是一种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4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感粘连”有时是一种病
日期:2013-02-22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r523.jpg 图片说明:肇事者的母亲是一个强悍的妈妈。


图片说明:受害人的母亲和很多家长一样,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r524.jpg


r525.jpg 图片说明:2月17日,直面社会现实的罗马尼亚影片《孩童姿势》成为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 图:CFP


•图片说明:两位母亲之间的对话 r526.jpg


      
《孩童姿势》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这部罗马尼亚的小成本电影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因为它让人们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 “情感粘连”有时是一种病

  本报资深记者 邵岭

  《孩童姿势》,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得主。片名看起来有点像一种瑜伽体式,其实是暗示一个孩子遭遇车祸离世的样子。悲哀与绝望,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调。

  剧情很像那些个我们熟悉的故事:科妮莉亚的儿子在夜里超速驾驶,直接导致了一个无辜孩子的死亡。科妮莉亚是一个在上流社会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帮儿子脱罪,她动用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使出浑身解数:威胁办案警察、贿赂现场目击证人、伪造事发时的证词、施展眼泪攻势恳求被害人家庭放过自己的儿子。而另一方面,科妮莉亚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和占有欲的母亲,多年来,她始终尝试用各种办法掌控自己的儿子,无所不在地渗透进儿子的生活,导致母子关系极为紧张。

  尽管是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但《孩童姿势》很容易获得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鸣,因为它折射了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命题:扭曲、甚至病态的母爱,不仅不令人感动,反而让人窒息。影片结尾没有为整个事件画上句号,但观众都明白,那个已经32岁的儿子,无论脱罪与否,他的人生都早已被剥夺。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教育学家,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感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粘连,但情感粘连是一种病。 ——编者

  

  科妮莉亚是一名建筑师。无论对工作还是对儿子,她都有一种旺盛的掌控欲望,是上流社会中常见的那种女强人。儿子已经32岁了,可是样样都不让母亲满意,而影片开头部分,就是科妮莉亚的朋友建议说,如果有两个孩子的话,她就可以多一种选择了。然而,随着儿子开车撞死一名无辜孩子,她突然意识到了这个唯一的存在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科妮莉亚对儿子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从厌恶嫌弃到视若珍宝——在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眼里,这几乎是亲子关系中父母的通病。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郁琴芳研究家庭教育多年,她告诉记者,在习惯了孩子的存在之后,父母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和进步,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之后就会把孩子看得卑微甚至一无是处,问题多多,总不能达到父母设定的要求。只有一旦发生意外,才突然意识到孩子——只是孩子本身——对自己而言是多么重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通病?在郁琴芳看来,这关系到父母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很多人以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有意识、有计划、有想法地对孩子进行培养和塑造,因此他们会给孩子定下目标,以此来衡量孩子的发展。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比孩子多的只是经历而不是经验,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是陪伴——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曾经有作家给孩子写下这样一句话:你已经给了我这么多乐趣,我感谢你还来不及。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在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对孩子怀有这样的感激和满足,这是与孩子相处时最健康的态度。

  如何对孩子怀有理性的期望,同样是教育学家们很乐意探讨的话题。出事之前,科妮莉亚一直苛刻地对待儿子,那是因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她对儿子赋予了巨大的期望;而当儿子即将面临牢狱之灾时,她的母爱被全部激发出来,动用所有力量试图帮儿子脱罪,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儿子的期望实际上已经下降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郁琴芳说,其实很多父母都和科妮莉亚一样,对于孩子的期望是波动的,视不同情况而改变,而这样的期望是不理性的。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抱有期望,关键是要把这种期望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而不是从家长的愿望出发;不能把家长的愿望变成孩子的愿望。

  

  《孩童姿势》是罗马尼亚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执导的第三部剧情片。在影片的发布会上他曾经这样表示:像科妮莉亚这样有着强烈占有欲的父母,在罗马尼亚乃至整个东欧国家的上层社会都很常见。而事实上,在我国不少经济状况良好、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这样的情况同样普遍存在。

  父母对孩子占有欲的强弱,是与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成正比的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看到“金领”、“白领”的孩子似乎被控制得更多,这些家庭的父母就像电影里的科妮莉亚一样,无所不在地渗透在孩子的生活里。郁琴芳说,其实任何阶层、任何家庭都有可能出现控制型的父母,希望掌管孩子的一切,但普通人家常常会因为能力或权力不够而索性放手,而在一些所谓的“上层家庭”,父母控制的手段更强——无论是知识、地位还是经济实力,他们都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这样的父母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一切状况似乎都有应对的手段,也就更容易掌控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孩子包办得更多。

  这是一种畸形的爱。这种爱会危害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变得自卑、羞怯、逆反,并且对亲子关系造成长久的损害。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告诉记者,孩子的一切都被父母掌控和包办,等于没有机会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此带来两种可能:要么他的能力越来越弱化;要么他有能力而不得发挥,这种能力就会转变成破坏性力量,对一切阻碍物都充满愤怒。影片中,儿子在肇事之后,因为情绪不稳而将他对母亲长久以来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这种不满正是源于愤怒。

  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如何让这种爱超越生理,走向理性,也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功课。什么叫超越生理?郁琴芳举例说,对于刚出生的孩子,父母——尤其是母亲——会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爱,想要去抱他亲他甚至闻他,这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样的爱应该逐渐让位于理性的爱,不能不断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削弱孩子成长的力量。父母应该明白,给孩子的越多,对孩子的束缚越大,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少;相反父母管控得越少,孩子得到的成长自由越多。“所以我建议,父母不要成为完美主义者,要学会做‘懒妈妈’,做‘70分妈妈’。你懒了,孩子就勤快了。”

  

  听说儿子出了事,科妮莉亚第一时间冲到警察局。她先是指责警察们威胁她的“宝贝”,然后命令儿子推翻之前所做的“超速”口供。在弄清楚面前站着的是怎样一位名流之后,警察们迅速站到了科妮莉亚这边,向她提供受害人的家庭地址和目击证人的相关信息,为她出谋划策。

  可以想象,在儿子从小到大的过程里,有多少错误就这样被科妮莉亚摆平了,以至于儿子到了32岁,仍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郁琴芳看来,每个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孩子为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同时接受结果,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自己面对和承担。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选择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而当孩子面对问题时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再给孩子必要的协助。只有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长大才会具有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也能减少很多错误的发生。然而,大多数时候,父母们虽然知道这样的道理却在实际生活中背道而驰。在微博上有人说:当我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却总忙着替他去解决孩子间的纠纷;当我们督促孩子负起责任,却总越界去干涉包办;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却总是追着孩子喂;当我们批评孩子做事没主动性,却天天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可能界限分明,勇于担当吗?

  很多家长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郁琴芳说,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父母首先要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遵守诺言和规则的勇气。她举了个真实的例子:妈妈得到一张可以在指定日期免费入住五星级酒店一晚的赠券,便和孩子约定,如果期末考试孩子排在班级前五名就带他去。考试成绩出来,孩子考了第六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撕掉了那张赠券。且不说是否应该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成绩,在郁琴芳看来,这位妈妈表现出的言出必行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小学一二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一点,就是班上经常有学生请假,一问原因:爸爸妈妈正好有个机会,带着一起去旅游。在家长看来,一二年级功课不紧,回来补上就是了;孩子从旅行中获得的益处比坐在课堂里更多。但在老师看来,一二年级正是孩子培养规则感的时候,要让孩子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人,首先就不能随便请假。孩子无法像父母一样权衡轻重得失,他们看到的就是父母是随意行为:“今天要旅行,请假;明天家里有客人来,请假;后天天气好适合踏青,请假。这样的后果,往小里说,是孩子觉得自己作业做了一半去看动画片也是可以的;往大里说,是孩子认为任何规则都可以变通、打破然后补救。”

  

相关链接 心理学家指出 父母别对孩子“上瘾”

  没有人能否认科妮莉亚对儿子的母爱。与此同时,这种母爱的扭曲和变态也让人不寒而栗。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长期关注亲子关系中的心理问题,在他看来,这样的情感与其说是一种爱,不如说是一种粘连。当生存条件恶劣的时候,这种粘连是老人和孩子生存的保证;但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情感粘连就是一种病。

  “所有的母爱都有双面性”,孙时进这样向记者表达他的观点。一方面,作为人类个体,没有母爱就无法繁衍,因此母爱是无条件的;但同样是出于物种生存和基因繁衍的本能,母爱又是最自私的,就像电影中所刻画的那样,在霸占着孩子的同时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无视其他人的生命。孙时进说,险恶的环境需要动物性的本能来发挥作用;一旦社会走向成熟安全,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生存安全感时,就应该淡化这种动物性的本能,而从血缘之爱发展出更加理性的大爱。

  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国内,代际间的情感粘连仍然普遍存在。很多父母虽然没有像科妮莉亚那样时时掌控孩子的生活,却以另一种方式宣示自己的无处不在。孙时进常常碰到各种进行心理咨询的母亲,其共同点就是孩子已经工作了,她们仍然满脑子都是孩子,弄得自己无比焦虑。对于这样的母亲,孙时进总是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事跟你有关系吗?为什么你不多想想自己的事?照这样下去,你和孩子全毁了。“孩子回来就高兴,孩子离开就痛苦。每个人扪心自问,这种粘连,这种对情感空间的挤占,并不像公益广告和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么温情脉脉;尤其是对于儿子来说,简直令人抓狂。”孙时进这样对记者说。

  如果把情感粘连看做一种心理疾病,在孙时进看来,这种疾病的根源其实是身为父母者从小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当他们长大之后又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投射,替孩子担心害怕,由此造成恶性循环:父母该放手时不愿放手,孩子该长大时无法长大。

  孙时进说,真正健全的母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孩子人生的最初三五年里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因为这是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对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母亲常常莫名其妙消失,或者忙于工作长期无法照看,孩子潜意识里的恐惧感就会转化成极大的不安全感。心理学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小猴子吃好住好,但远离母爱,小猴子长大之后心理全都不正常。反过来,父母在此期间花的精力和时间越充足,孩子的安全感越强,将来成为独立个体的可能性越大,越有能力独立面对世界。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三五年里,母亲给予孩子的爱也应该是理性的,充分但不黏着,这样孩子才能从依恋到独立,而不是从依恋到依赖。

  而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对于父母来说,必须戒除对于孩子的瘾,学会及时放手,不要把自己的需要当成孩子的需要。就像张韶涵在那首歌里唱的:妈妈妈妈别再念我,你爱的方式往往让我想闪躲;妈妈妈妈找点事做,不应该是我填满你全部的生活。每个父母都应该清楚,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

  不过孙时进强调说,粘连的剥离不等于无情,而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只有这样的信任,才能更有利于人格的成长,在保持各自独立和彼此尊重的同时,拥有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加牢固的情感纽带。人性都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新的变化,母爱的两面如何升华与整合,血缘之爱如何转化成更加理智的大爱而不是粘连,是当今整个社会都需要重视的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2 09:55 AM , Processed in 0.0658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