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0

[休闲时尚] 贝诺:在中国打造原汁原味的英国品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6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卡特利奇(Graham Cartledge)来说,过去的40年就好比一次让人眼花缭乱的过山车旅行。他从在英国诺丁汉郡的乡下地区搭建牛棚,一路做到在中国修建一些具有极高辨识度的都市建筑,如上海环贸广场(Shanghai ICC)和香港圆方购物中心(Elements Mall)等。

过去三年,尽管全球经济收缩,卡特利奇的建筑事务所贝诺(Benoy)仍实现了每年30%的增长率。

卡特利奇说,以前贝诺90%的业务都集中在英国,而如今只有5%聚焦欧洲,其余都在东南亚和中国。2008年,卡特利奇因对建筑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业务重点的转移已见成效:贝诺欧洲业务最红火的时候年营业额曾达到差不多800万美元,此后便升至每年6,400万美元。

Robert Chadwick
卡特利奇
如今,贝诺在好几个国家都有业务,员工总计500人。但卡特利奇说,贝诺其实仍是个英国品牌。他说,我们希望成为亚洲的英国公司,而不是亚洲公司。卡特利奇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Te-Ping Chen采访时,谈到了他是如何将贝诺从一个“乡巴佬”打造成立足亚洲的大公司。以下是经过编辑的采访节录。

《华尔街日报》:贝诺最早是在英国农场做建筑,请问你是如何从这块业务中突围的呢?

卡特利奇:1973年我接管贝诺时,公司上下只有我妻子、我和另一个人。很显然,建牛棚对公司来说没什么前景,而且我个人也不是特别喜欢牛棚,非常臭的。刚好那时英国有很多城镇开发项目,但我当时人在诺丁汉郡的农村地区,不在伦敦。

于是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但总是堵在路上,除非我们在伦敦设办事处。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将业务扩至伦敦,这样做速度较慢;二是与另一家公司合并──一家在伦敦挺知名的公司。

《华尔街日报》:上世纪80年代,贝诺与伦敦的设计公司Fitch合并,但后来你又回购了贝诺,这是为什么呢?

卡特利奇:我们当时需要对财务状况做调整,而我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其实我并不想成为某集团的一部分,我喜欢给自己当老板。所以在经历了一番纠结之后,我又把贝诺买了回来。这并不容易。当时在郊区我还有80名员工。我们开了派对,打开香槟酒庆祝,然后第二天上午我裁掉了其中的30人,因为公司的活儿不够,剩下的50人减了10%的工资。不过到那年年底,公司就有了起色。跟着我们的员工不仅拿回了被减的10%的工资,还得到了10%的奖金,另外30人也重新加入了我们的团队。

《华尔街日报》:为什么要选择香港作为向中国扩张的基地呢?

卡特利奇:我们到香港是2002年。“非典”(SARS)随之也来了,前香港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也卷铺盖走人了。当时大家都说,香港完了。但我到香港后说,不一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香港当时是个避风港,它的法制、合同制度我们比较熟悉,因为都是以英国原则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开始做Elements项目,感觉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采用欧洲模式,也就是“打飞的”往返。

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这个模式在香港不适用,那个项目要求很高,而香港又对时间有严格要求。

《华尔街日报》:你们如何在这一地区建立自己的信誉?你们必须培养哪些关系?

卡特利奇:此前我们已经在英国取得了成功。人们认可了我们的这个英国品牌,这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公司──比如一家新加坡公司──之处。我们还花时间在中国举办讲座,证明我们的设计知识,我们对流程的理解。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与英国政府和英国贸易投资署(U.K. Trade & Investment)到各地访问;它们非常擅长并积极推介英国企业。

《华尔街日报》:近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够景气,这对贝诺有什么影响?

卡特利奇:住宅市场可能是受到了一些打击,但这让很多开发商和机构投资者把注意力转到了商业地产上来,而我们正是做商业地产的。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出现颓势。不久前我去了北京,想要在那里找一找这方面的信号,但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在上海,我也跟一些投资者和基金经理见了面,他们也都相当有信心。主要的投资肯定会是在一线城市,这一点毫无疑问,二三线城市也有机会。

《华尔街日报》:就你来看,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地方有潜力?

卡特利奇:印度尼西亚将出现令人叹为观止的增长,他们似乎已经把银行体系正规化了,他们的政治体系很好,透明度也越来越高。我们认为,缅甸未来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它的经济正在发展,会产生对我们的服务的需求。

仰光有一些美轮美奂的老建筑,这里又涉及到我们英国品牌了,别国人可能不会理解英属殖民地的建筑。

对于我们这样的英国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市场、恢复老建筑风采的机会。遗憾的是,所有的经济体都想要拆掉老东西,不过我们很希望能够保留下来,如果可行的话。

《华尔街日报》:根据你的经验,你对想要进入中国的年轻建筑师有什么建议?

卡特利奇:10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非常难进。我们非常高兴最初能通过太古(Swire)、新鸿基(Sun Hung Kai)和恒基地产(Henderson Land)等香港开发商进入中国,他们天生就更了解中国市场。

因此,建筑师可以找一家已经在做他们想做的事的公司,加入这样的公司就能轻松地学到整个流程。在我看来,这恐怕不会是一个早九晚五的工作,要想进来,你得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随时做好准备。

《华尔街日报》:你们公司的员工大多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卡特利奇:我们的核心团队来自欧洲和英国。第二梯队是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培训的本地员工。比如在香港,我们有大约25%的外籍员工,75%的本地员工。

我们的员工经常在各地轮换,所以我们企业的DNA总能保持一致。当我走进香港办公室的时候,这里的一切给我的感觉都是典型的贝诺风格。我们在伦敦也有一样的地毯,大家的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都是一样的。

简历

教育背景:德蒙特福德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莱斯特建筑学院(Leicest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职业:Gordon Benoy and Partners高级合伙人;Fitch Benoy董事总经理;贝诺董事长。

爱好:遛狗,乡下采风,踢足球

Te-Ping Ch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 02:19 PM , Processed in 0.0810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