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5|回复: 1

zt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1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 王守益著 引言 一、宿命论的简义 二、因果律的简义 三、科学界的决定性理论 四、科学界的机率性理论 五、楞严经的「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金刚经的无有定法 七、结论 引言 为了解因果究竟是甚么,我们将在下面作广泛的探讨。在科学时代的今天, 我们也要从科学的观点,去看因果的含义。就学佛的人而言,佛法是十分注重因 果律的。不单如此,佛法有世间法(有为法)及出世法(无为法)二部分,我们 就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都去作些考虑。在这些检讨考虑之后,我们将作一 个撮要,说明善与恶的理念,最后再对善恶报应作一简单的结论。 一·宿命论的简义 所谓宿命论(Fatalism),是指现在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及变化都是前世注定的。 所以,很多人信算命。而且,在有不幸事故之后,常常以「命里如此」而得心安, 这的确是宿命论具有实用值之处。俗言「听天由命」,很多善良的人,就是靠所 谓「天命」或「命运」在安定中生活,确有它的道德价值在。 宿命论的人生观,是一种决定性(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 而决定这一世 的因素,却是前一世的一切。前世的一切,我们显然不清楚是些甚么,所以这种 理论不可能有不变的预期值。喜欢算命的人,常常喜欢「改运」;命上缺火的人, 小时候取名字,长辈常常在名字上用火字或火字旁的字。其实,这种改运、补运 的行为,已经表示宿命论不是一定。因为既然可以改运,就已经是非决定性 (In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了。 二·因果律的简义 所谓因果律,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 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意。这与宿命论截然不同。这一世的生命 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种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 俗云「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就是这种因果看法的说辞。 佛家最注重因果。辟支佛修证的十二因缘法,可说是因果律中最深入内心的 一种理念。 但佛家果律特别著重「缘」这个字,即所谓的「因、缘、果」。有「因」无 「缘」,仍不能成「果」。例如,种子为因,空气、阳光、水分等为缘,开花结 果才为果。换句话说,「因」能不能发展为「果」,要看客观环境条件来决定。 从「因」到「果」要看机会,不一定会出现「果」,它是有机率性的。 如「因」「果」中间的「缘」十分简单,简单得趋近于零,则这种因果律是 一种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可以包含宿命论,不过它只是特例而已。如「缘」十分 复杂,这种因果关系可以是机率性的(如前段的例子)。宿命论中的改运、补运 等作法,可以看成是在「缘」字上下功夫,以趋吉避凶,不让恶果出现。算命师、 看相师是用宿命论来作推算,实际上就是用因果律的理念作改运等修正。 三·科学界的决定性理论 谈到科学界,我们可以物理学的内涵来作考虑。在古典物理中,一物理现象 总是有必然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存在。例如,我们手中拿一颗石头,我们一松 手它就自由下落,落到地面某处一定的位置。在这「因」(松手放它)与「果」 (掉落到地面某确定位置)中间的连系,是由大自然中的物理定律所支配在这个 自由落体的因果中,自然定律是牛顿的万有引力或地心吸力定律。 如果比较一下日常生活与科学上的因果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科学上的因 果,有十分明确的因果关系,即是大自然的自然定律;生活中谈的因果,则没有 十分严密明确的因果关系,更不易用数学公式写出来,甚至常常在因果关系中掺 杂著心理的因素,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也有很大的出入。 一定的因,会导致一定的果,表示因果关系是决定性的。这是古典物理的要 求。但古典物理中有统计物理的部分,这时的因果关系是属于统计性的。在古典 统计物理内,通常考虑很多个相同的系统,虽然我们有一定的因(起始条件), 但后来的果却是机率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四·科学界的机率性理论 上面一段已经谈到了机率性的因果关系,但仍局限于古典统计物理的范围, 其根本来源应该是我们所考虑的系统无法作到真正隔离系统;而且观察所需的时 间不能是无穷小,在这时段内,我们只能观察到某物理量的平均值。因此,严格 说来,因果关系虽然是机率性的,但因与果间的物理性质仍是决定性的。 现在让我们谈谈量子物理(非古典物理)的机率性因果律。这种因果关系, 根本上就是机率性的(Probablistic),表示因果间的物理性质具有机率性的特 徵。举例来说,我们掉落一颗石头,是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已如前述。但如果所 掉落的,不是石头,而是质量很小的电子,那么这种属于「微观」世界的物理量, 会出现「波」的性质,于是就有「测不准原理」等现象发生;它的掉落路线不能 确定,更不用说它落到地面的位置了。这时,因果律本质上就是机率性的。这与 前述统计式的机率性,在观念上完全不同。因此,严格讲,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是受著波动式和统计式双重机率性的管制。(详参作者的《物理与佛学》,慧炬 文库五○一六)。 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存在。石头只是比电子重若干倍,何以有这么大的 差别?其实,石头也是有波的性质,只是我们不容易察觉而已。因此,最正确的 因果律,应是微观性的机率性的因果关系。只是在简单的情形下,或者说机率很 大(趋近于1)的情形下, 因果律变成是决定性的因果关系。这里我想引述一个 著名而有趣的例子:爱因斯坦早年曾经不赞同量子理论,他曾带著嘲弄的语气, 问与他辩论的人们,是否真正相信神灵的权威,是否会求助于掷骰游戏。这表示 他不相信机率论,掷骰子是求机率的方法之一。但是到了现在,量子理论几乎已 经完全被接受了,机率性的因果关系也已然是充分确定了。 五·楞严经的「非因缘非自然性」 由以上的种种讨论,我们也许会问,在人生的经验里,有不受因果律(决定 性或机率性的因果关系)支配的例子?关于这一点,我想将宇宙万法分为现象( 有为法)与本体(无为法)二部分来谈。我以为,现象可以用机率性的因果律( 机率性因果律包括决定性因果律)来描叙,但本体则不是简单的问题。对于人的 本体或本来面目,当代人能够亲证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能在多数人 的共识下谈其因果法则?但是《楞严经》卷二说:「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 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在这段经文中,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虽然他对他的本觉(能觉的本体,具有妙明的特性)已经 能够悟到不是可以由因缘法则求得了解,也不是自然就有的;但尚未能了悟这种 本觉既不是和合(因缘和合)能生出的,也不是不和合能生出的。换句话说,本 体(自性)的存在问题,不是任何因缘法则或因果关系所能诠释的。它是超出世 间因果法则的。 当我们追求我们的本来面目时,我们不断离开现象界而趋向本体。追到极处 的时候,就进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经验境界,就是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起我相人相」的境界,也就是涅盘的境界。假如我们问这种涅盘境界(可以 视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怎样存在的?它的因果又是怎样?这只有证到的人才知 道。证到的人,可能会说「当时」无我相无人相,不起思维或念头,而且也超越 了时间(不生不灭即不变化)及空间(不起分别无垢无净),当然没有甚么因果 法则等理念。但是「事后」来检讨这种涅盘境界的何以存在,我们也只能以超因 果的看法,来规范这种出世法或无为法的人生经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 六祖坛经》自序品内的一段经文来作说明:「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 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文中的「 何期」,表示六祖对这些自性的特徵感到惊叹,不知怎样会有这些出人预期的特 殊境界。换言之,他只是「发现」了有这种本来面目的存在,而不是诠释这种存 在。 六·金刚经的无有定法 上面说明,自性的「存在」问题,不能用世间的因果律来解释。但这并不表 示出世法(无为法)没有因果关系。出世法的因果关系,比起世间法(有为法) 的机率性还要来得不确定。因此,我想用《金刚经》的「无有定法」来描叙它。 《金刚经》无得无说分第七,佛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意思是说,佛陀问须菩提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说甚么法吗?须 菩提的回答是:如照他所了解的来说,没有一定的法是无上正等正觉(即不执著 某种一定的境界,即不能有所「确定」或「认定」),也没有一定的佛法是如来 可以说的。为甚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可以执取的(执取即有相,即不能 有所「确定」或「认定」),甚至也不可说,它不是「法」,也不是「不是法」 (不能有定见,即不能有所「确定」或「认定」)。这又是为甚么呢?所有修道 有成的人,都是在「无相」或「空」的方面(无为法方面),显现其不同成就的 差别。 换言之,这里所涉及的因果,是属于「空」或「无」方面的无为法,因此无 有定法,也就是不能有所「确定」或「认定」。类似这种情形,在《金刚经》的 一相无相分第九中,佛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 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这种不能确定的情形,有些类似 科学界中的测不准原理。当你要「确定」一电子的位置时,这一确定就给了这个 电子极严重的影响,它的动量立刻变到无穷大,它再也不是原来电子的行为了。 在出世法里,只要你一有「认定」或心上有「确定」,即是心中有相,不是无相, 这就离开了出世法或无为法的范围,严重影响到无为法的因果关系。 《金刚经》常常出现「三句话」的句型,如「佛说波罗密,即非波罗密,是 名波罗密。」这三句话本质上应是顿修顿证的特殊修行方法(请参考拙著《我们 的摩尼宝珠》书中的「甚么是般若法门」,慧炬文库三○一三);但更详尽扎实 的解法,是把它看成一心三观的修行方式。 [参考:吴润江先生注释的《金刚般 若波罗密经讲义》]。 当然,也可以作其他解法(《金刚经》注解者凡八百余家)。不过,这三句 话是否包含因果关系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譬如说,第一句(假观)可以当作 因地法行的因,第三句(中观)可以当作果地成就的果。这因与果的关系,也是 很不确定的;修一心三观的人很多,成就中观的人却是很少。 世出世间的因果不单是不确定,无有定法,甚至当事人还不一定清楚。现举 一个类似神话的例子来谈吧!假设有一位经营大事业的某人,平日助人信佛作了 不少功德,这时候事业遇上了挫折,身体健康也发生了严重问题,颇难度过。另 有一位修行极高的人,由于某种因缘受其所感,于是在「定」中给他甘露,使他 的健康日形增进,但他只是诧异,不知是吃甚么药好的。他种了些好因(作功德 ),也得了好的果报,但他完全是不知情的。这种因果很不确定,因为感动这样 的高人,需要相当巧的缘份,不是每个好心人都能得到的。 用「无有定法」来描叙出世法的因果关系,就「不确定」的程度而言,比机 率性的因果律还要来得不确定,已如上述。但如果用肯定性的文字来表达,则《 楞严经》的「循业显现」,描述得入木三分。例如,前一段所谈到的某人,做好 事能得好报,其实可说是他的业力召感所致。别人的业力 [共业与别业,请参考 《我们的摩尼宝珠》,王智益著(慧炬文库三○一三,慧炬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 月出版)。] 不同,虽「种因」相同,不一定能得到同种果报。诸佛在毗卢性海放光不断 加持我们,但我们能否得到?或得到多少?则须看我们的修为了,这也就是循业 显现的因果关系。 七·结论 上面谈了很多,我想作一简单撮要。我们先从「世间法」的因果法则谈起, 大约分成三个层次:宿命论、因果律、机率论。其中,机率论可以看为广义的因 果律。众科学界的因果律,也可分为决定性的(包含统计式的)机率性及本质上 的机率性两大类,但后者是基于微观世界里粒子具有波性的二元性。由于巨观世 界的自然现象,常常可以视为微观现象的近似情形,因此我们可以说因果律的本 质是属于机率性的;但应用到不同层次的问题上时,会有不同的近似状况,有时 候决定性的因果与机率性的结果差不多。此外,我们更考虑到出世间的因果,自 性的存在问题,是属于超因果的,因为「见性」时的不生不灭境界,不能用世间 法的思维理念来了解或描叙。不过,出世法也可以有因果,但同样不是世间的思 维理念所能描叙。它虽然可以有因有果,但基本上是无有定法。这很类似物理界 微观世界机率论的不确定现象(测不准原理),只是佛学的无有定法比较不确定。 最后,我们谈到因果关系的肯定式叙述,可以用「循业显现」四个字。其实,不 管是世间法(有为法)、出世法(无为法),一切诸法都可以用《楞严经》的「 循业显现」来描叙其因果关系。当然,「业」字无法作清楚的界定,但到了科学 领域,它的意义就很明确了。我们生于科学昌明、佛学亟待振兴的时代,世出世 间的因果都应该纳入考虑,才能充分提升我们的生活及生命层次。现在,让我们 回头来看看最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未来将会是怎样?与我们现在种的因有 因果关系吗?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是机率性的因果关系,只有种「好」的 因,才能有得「好」果的机率。机率值的大小,端视「种因」的程度而定。因此, 为了将来世界的美好,我们必须重视及推广修佛。否则,人心道德日下,现在的 因就是将来的果,将来的恶果将是无法避免的。 另一个问题是作善事真有意义吗?真有因果报应吗?我们常常看到好人善人 吃亏上当,俗语又说「好人命不长」,难道没有因果报应吗?在谈这类问题时, 我们应先界定善与恶。这可以从一个人的发心来看,不管处于甚么时代或时空背 景,如果他的思想及行为是为多数人著想,那么他的「我」圈子大,就是有善心。 菩萨的「我」圈子更大,而且很关心人们,乃至于要度他们一起成佛。佛的「我」 圈子更大,大到无量无边,即所谓「法身」的「我」,具足同体大悲心,随时佛 光普照救度世人。相反的,恶人愈恶,「我」的圈子愈小,极恶的人只为自己, 连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歹徒,强暴后还要杀人灭迹,只是为了自己,完全不顾 受害者何等痛苦,他的「我」圈子可以说小到了极限。 好人善人的「我」圈子大,对他个人的利益不会十分计较,也从不去计算或 坑害他人;坏人恶人正好相反。所以,当他们聚在一起时,自然是好人善人吃亏 上当的机会多。假如好人善人能够真正修心(修佛),每一思想行为都经过自我 的检讨,对自己的心理了了分明,那就可以不必吃亏上当了,也可以主动对待恶 人或度化恶人,因为他的修心过程与经验,使他对恶人的心,比恶人自己还看得 清楚。退一步说,在世人看来,善人或许是吃亏上当,甚至于命不长,但他终日 生活在善良安祥的心境下,已经是过著天道的生活,即使命终了,他的灵魂仍然 处于他在世时的心里世界,过著天道的生活。所以,行十善即升天,作十恶则入 地狱。歹徒未死前已在地狱中,终日担心东窗事发,良心不安(他的不生不灭自 性良知仍在,只是被蒙蔽得全然不知而已),妄念恶念一停下来就受到良心的谴 责,还要躲避警界的追捕和仇家的追杀,真是够报应的了。所谓六道轮回,不是 死后才轮回,生存时的心境就是在六道中轮回。譬如说,一个人在生气(或起恶 念)时,他已是轮入地狱道的境地;起贪心时,已入饿鬼道;生嫉妒心,则入阿 修罗道;有了傲慢心,最高只能到欲界天;生痴想心,则入畜生道。至于死后, 心境差不多是连续的,命终时的境地多半就是灵魂的境地。所以,生时若是嗔心 过重,已常居地狱道(如那些杀人、抢劫的歹徒之类),死后仍延续其地狱道的 苦楚境地。总之,一切都是循业显现的因果关系,种了恶因终必有其恶果,因果 是不爽的。在这里,我想举下面几句俗话作为结束,这几句俗话除了劝善之外, 的确含有其机率性因缘果的真理,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zt五道及其轮回转世

五道及其轮回转世

--龙树菩萨原著 《大智度论的故事》

菩萨运用天眼观看众生在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轮回,以及在其间翻滚打转的样子,那就是众生在天界死后出生到人间,在人间死后出生到天上,在天上死后投生到地狱,在地狱死后出生到天上,在天上死后出生到饿鬼界,在饿鬼界死后反而出生到天上,在天上死后出生到畜生界,在畜生界死后出生到天上,在天上死后又出生在天上等情状。至于地狱、饿鬼和畜生的情形也一样。   在欲界(欲望世界)死后,会出生到色界(物质世界)。在色界死后出生到欲界,在欲界死后出生到无色界(超越欲望与物质的世界),在无色界死后出生到欲界,在欲界死后又出生到欲界里。色界和无色界的情形也跟这个一样。

  在等活地狱死后出生到黑绳地狱,在黑绳地狱死后出生到等活地狱,在等活地狱死后再生到等活地狱。至于合会地狱与阿鼻地狱的情形亦不例外。
   在炭坑地狱死后出生到沸屎地狱,在沸屎地狱死后出生到炭坑地狱,在炭坑地狱死后再出生到炭坑地狱里。至于烧林地狱或摩诃波头摩地狱[1]的情形也一样。

  投胎转世、生生死死的情状就是这样。总之,在卵生里死后转世为胎生,从胎生里死后转世为卵生。从卵生里再投生到卵生。胎生、湿生(从湿气里出生)和化生(不依靠任何东西,突然出生)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在阎浮提死后出生到弗婆提,在弗婆提死后出生到阎浮提,在阎浮提死后再出生到阎浮提来。瞿陀尼、郁怛罗越的情形也一样。

  在四天王(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多闻天)的地方死后,会出生到三十三天里,在三十三天死后出生到四天王处,在四天王的地方死后再生到四天王处。三十三天与他化自在天的情形亦复如此。

  在梵众天上死后会出生到梵辅天,在梵辅天上死后投生到梵众天,在梵众天死后再生到梵众天里,那么,梵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阿那跋罗伽天、得生天、大果天的情形也一样。

  至于禅定最终极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情状也不例外。

  再者,在非想非非想处死后,会投生到阿鼻地狱里。

  诚如上述,天下苍生出生五道的轮回情形。

  菩萨看完后,马上涌起大悲之心,暗自寻思:“我对劳苦众生毫无助益。虽然我也在世间享乐,快活到极点反而会生苦恼。我要怎样用佛道涅槃的永恒快乐利益众生呢?”
  
   -----------------------
   注释:
   [1] 等活地狱属于八热地狱的第八个地狱,迫于诸多苦楚,闷热得要死,反复受苦的地狱。
   黑绳地狱在八热地狱里排名第七,由于恶业,身体被黑绳绑着,有切肤之痛的地狱。
   合会地狱在八热地狱里排名第六,诸苦交集,伤害身体的地狱。
   阿鼻地狱在八热地狱里排名第一,也叫做无间地狱。受苦不停的地狱。
   炭坑地狱属于十六地狱之一。这里一落脚,皮内和血都会被灼伤,一抬脚又会还原。
   沸屎地狱是十六地狱之一,这里有屎尿混杂,脏虫蠕动,伤人皮肤,割破骨骼,吸尽髓汁。
   摩诃波头摩地狱为八寒地狱之首,这里由于寒冷,像大红莲华一样令人的身体破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8:40 AM , Processed in 0.0492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