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2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6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2-10-6 07:00 PM 编辑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


核心提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在近五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面临的困难和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力量对比进一步趋于多极化。面对危机和机遇,不同的国际政治实体作出不同的应对,深刻改变着国际格局和人们的认知。

   其中,在美国战略中心“重返亚洲”、“战略再平衡”的带动下,日本等国伺机而动,亚太地缘政治生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再次思谋将欧洲一体化建设推向更深的层次;在经历重大变局的洗礼之后,中东的国际格局添加了微妙的新变数,西方势力不择手段地干预最终未必能获得其图谋的结果,各方博弈的结局尚是未知数;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也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新兴国家的应对表现不一,一些非“金砖”重要地区国家走入观察家们的视野;在国际科技领域,新的创新成果,给人们带来推动新的工业革命的希望。当今世界出现的新的变数,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各国又将如何应对呢?


x856.jpg


   资料图片:2011年1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右)与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会晤后共同出席媒体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亚太地缘政治生态变数 ======


     
“双面美国”


    美国一面对中国大谈“合作”,大唱“赞歌”:什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全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什么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要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健康、稳定、可靠和持续性的”军队关系;什么“美国对华关系的目标就是打破历史,过去从未有过一个既有大国与一个新兴大国能够找到一条既共处又合作的道路”;什么要与中国 “风雨同舟”、“殊途同归”,“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话讲得好听到似乎中美“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简直是“不能再铁的铁哥儿们”。

另一方面,美国又明火执仗地干涉中国内政: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抓紧战略重心东移,确保军事“再平衡”,在中国周边排兵布阵,构筑包围圈;要在2020年前把60%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转移到亚太地区;大肆插手南海事务;大搞以中国为假想敌、名目繁多的军事演习;在新加坡轮换部署濒海战斗舰,图谋重返越南金兰湾;通过出售先进武器,轮换驻军,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等盟国和伙伴国的关系。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美国官员“指鹿为马”,坚称上述种种挑衅行动不是针对中国,“美方无意遏制中国”,美方行动“与中国的发展与增长是兼容的”,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外媒:亚洲局势发生剧变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亚洲比美国宣布“重返亚洲”之前更稳定了吗?显然不是。在美国宣布“重返亚洲”之前,中美两国和平相处得很好。但为什么美国一旦宣布意在“平衡中国”的“重返亚洲”计划之后,亚洲局势就剧变呢?

  在美国宣布其新战略之前,中国和亚洲各国一直处于一个互相调适的阶段。亚洲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采取现实主义的务实外交政策,把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一个机会,调整自己和中国的关系。同时,中国也把和亚洲国家关系的重心放在经贸关系上,低调处理战略关系,而在政治上承认东盟国家的领导地位。正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这种互相调适,双方关系才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并通过各种区域的和国际的、双边的和多边的途径使得双方关系趋于制度化。

  有西方学者早就注意到,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尽管迅速崛起,但亚洲则维持了和平。这似乎已经在打破国际政治中的“大国政治悲剧”,即新崛起的国家必然挑战现存大国,改变现存秩序。亚洲和平更多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理性选择和互相调适的结果。中国的大战略选择是重经贸、轻军事。

  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在亚洲所面临的“威胁”主要不是现实的,而是“认知”上的。也就是说,美国主要是恐惧于中国最终会把其挤出亚洲,从而使得中国实现其自己版本的“门罗宣言”。美国的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很多因素都在发生作用,这里既包括国际关系文献中所说的结构性无政府主义所造成的“安全困境”,也包括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互相信任的缺失等其他因素。

    美国“重返亚洲”是如何影响着亚洲秩序呢?这里包括中美关系、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和美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首先,“重返亚洲”改变甚至中断了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互相调适。


x857.jpg


6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演讲。邓智炜摄

   美日“借力”与“给力”之间

   去年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逐步加快,但由于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它实力欠佳,底气不足,需要多方“借力”,以壮声势。具体说来,一是向老同盟国“借力”,二是用所谓“巧实力”在不同层次上拉拢“新伙伴国”。对中国,则明里“两面下注”,说了不少“正面”与好听的话,实则以“负面(遏制)”为重,拿“中国威胁论”说事。

    美国在亚太地区“借力”,首先当然是借它的老同盟国的力,而老同盟国中,日本又首当其冲。如果说过去美国要求日本的主要是驻军和军费开支,现在则几乎是全方位的。不仅刺激日本高价购买美国军火,要求日本在东北亚发挥作用,而且需要日本在整个这一地区配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包括寻求和拉拢“新伙伴国”,离间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制造“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周边点火与放火。

    野田新右翼政府对此心领神会,紧密配合。野田上台伊始,便不顾国内强烈反对意见,迫不及待地向美国送出第一份大礼:赶在APEC峰会前表示,日本要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不久,野田又送出第二份大礼,提出与鸠山“东亚共同体”设想(不包括美国)迥然不同的所谓“新战略”,即建立“太平洋宪章”构想,由日本和美国“共同成为牵引亚太地区的指导者”。其它“小礼”更是无数,如利用印度外交“向东看”的一面,力图在中国周边形成所谓“和平与繁荣之弧”;又如,积极加强同越南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关系,不断给越南与中国闹腾打气、“壮胆”;在中菲关系因黄岩岛问题有点紧张之际,公开声称要为菲提供10艘海岸巡逻快艇,等等。

    这一切,乍看起来都顺理成章,美日都如愿以偿了,而且颇有点“威逼”中国的态势。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不然。世界上哪有免费午餐?哪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新华国际时评:日本政府在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博

    追溯风波缘起,今年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一个智库研讨会上首次扬言要“购买”钓鱼岛。不到24小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便公开表示,中央政府可能在必要时出手“购岛”。几个月来的事态发展表明,日本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严重误判形势,依仗日美军事同盟,与东京都一唱一和,成为“购岛”闹剧的主要推手。而石原等极右翼政客,客观上为日本中央政府积极充当了烧火棍的角色。

  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止于单纯的领土归属问题。钓鱼岛是日本在侵略中国的甲午海战中窃据的,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时同意放弃先前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全部土地,钓鱼岛理所当然是其中一部分。因此,这一领土争端直接关系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当年横遭日本铁蹄蹂躏的悲情,直接关系到日本能否反省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扩张罪行,直接关系到日本是否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的结局。如果听任缺乏战争负罪感的日本右翼势力继续膨胀,听任日本安然“管理”它侵略得来的他国领土,未来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南海争端:菲越印跳脚 美国人撑腰

    南海问题背后,始终闪烁着美国的阴影。一直以来,美国都希望由越南和菲律宾带动东南亚其他国家一起来与中国谈南海问题,将中国与个别国家的领土问题国际化、复杂化。8月14日,美国再次敦促东盟和中国尽快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并声称不应在南海采取“分而治之”的战略。有分析认为,所谓“分而治之”意指中国提倡的双边解决南海争议的机制。

    美国此番表态或许是针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对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三个东盟国家的正式访问。访问中关于南海问题各方都认为应当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按照《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而《宣言》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这也表明,促进南海和平、稳定与发展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挑动事端的企图很难奏效。

    中国战略机遇期并未终结

    不少人对当前周边形势的悲观判断,主要基于两个认识,一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冲着全面围堵中国而来,二是相关国家已同美结成临时联盟,准备在海洋争端上同中国对抗到底。这种认识并非不对,但稍嫌简单。

    先看美国战略重返亚太。中国因素自是其重大诱因,但绝非唯一目标。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全局性重大战略调整,挤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服务国内经济振兴、重塑后反恐时代军事部署、防止盟国体系崩盘等,也都是重要原因。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韩、澳、菲、泰等5个盟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美入亚”、“疏美近中”态势。因此,奥巴马战略重返的一项工程就是利用矛盾、恩威并至,重塑盟国体系。其将冲绳美军南移关岛、将驻韩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权延期2015年等,既有公然针对中国的一面,也有暗中控制盟国的用心,二者共同服务于美新亚太战略布局

x858.jpg

   资料图片:6月27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左)在巴黎爱丽舍宫欢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 欧洲国家危机中的变数 ======

     
直选欧盟总统成立欧洲军队 德法谋划甩英国建“联邦欧洲”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18日报道】德国、法国和其他9个有影响力的欧洲国家呼吁选举欧盟总统,并终止英国对一项规划欧洲大陆未来的基础计划中的防务政策所拥有的否决权。

    这11国外长在华沙举行会晤后,于今天公布了一份文件。通过这一文件,包括除英国之外的所有欧洲大国在内的这个集团制订了对“欧洲未来”的展望。

    除了呼吁选举一位欧盟总统外,这些国家还要求在由阿什顿女男爵领导的新的泛欧盟外交部的监督下,制定新的防务政策。这一新的防务政策“最终可能包括一支欧洲军队”。

   为了“防止单一成员国能够阻挠这些倡议”———指英国对于成立欧洲军队的反对,以德国为首的这11国要求终止现有成员国对欧盟外交和防务政策拥有的否决权。

    这将使欧盟获得对英国强制实施某一决定的权力,如果这一决定得到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这份文件获得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卢森堡和葡萄牙等11个国家的支持。它很有可能引发英国国内要求对其欧盟成员国身份进行公投的呼声。

     这份文件还提议赋予欧洲议会范围广泛的新权力,并通过为17个欧元区成员国设立新的下级议院来进一步拆分欧盟。

    德国外长吉多·韦斯特韦勒和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联合声明中呼吁欧盟设立一位欧盟总统,负责掌管欧洲委员会和管理定期峰会。这样一位欧盟总统将由选民们通过“同一天在所有成员国”举行的泛欧投票直选产生。

    作为另一个重大转变,这11国要求未来欧盟条约的修改应当在获得“特定多数的欧盟成员国通过后”加以采纳和实施,而不需要全体一致通过,这意味着条约不再会因为某些国家公投的否决而受到阻挠。

    法报:欧洲应向民族国家联邦迈进

    我们的政治前景就是向民族国家联邦的方向迈进。一个民主的民族国家联邦能够通过分享主权的方式来解决欧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使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欧盟联盟与各成员国是一种并肩协作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有一点必须明确:

    过去那种只让公民默默接受的欧洲一体化建议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欧洲必须变得越来越民主。

    欧洲必须拥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在这里,所有与欧洲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欧洲视角来加以讨论。

    欧洲议会与各成员国议会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必须得到加强。我们还必须提升欧洲政党的作用。

    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时,如果欧洲的政党能提出一个有意参选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候选人,那么相关的政治辩论将变得更有意义。

    欧债危机虽趋缓 欧洲格局将生变

    欧盟又分为欧元区和非欧元区国家,利益与矛盾交错存在。欧元区国家强化内部联合,必会引发非欧元区国家的疑虑和抵制,在这方面英国表现得最为明显。值得密切关注的是,9月18日,由德国牵头,联合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欧盟创始国,以及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波兰、丹麦等共11国外长在华沙会晤,并通过了对“欧洲未来”展望的倡议,其中心思想是甩开英国建立“联邦欧洲”。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还公开撰文阐述欧洲摆脱当前各种危机的出路就是向 “民族国家联邦”迈进,这表明欧盟正准备从与“主权国家联合体”伴生的困难中寻找新出路。当然这只是以德国为主的一些国家的想法,能否落实以及如何落实还难以预估,但从中可以看出,欧债危机必将引发欧洲政治格局的大变动。

x859.jpg

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像 新华社发

====== 中东格局的新变数 ======

   
  新华国际时评:埃伊外交新信号牵动中东大棋局


    新华网开罗8月19日电(记者李来房)埃及总统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这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首位埃及总统到访伊朗。中东地区两个重量级大国再度释放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中东新外交格局的塑造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表明,埃伊两国均有意借助不结盟运动峰会所提供的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之舟驶往正常航向。

埃及的变革给埃伊关系改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两国便不断出现改善关系的意向和实际行动。去年以来,埃及30多年来首次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两国多次组织民间团体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加强。埃及表示愿埃伊关系掀开新的一页,伊朗则强调愿意尽快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对伊朗来说,伊朗长期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外交孤立,因为核问题面临美以动武威胁,其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目前危机缠身。如果埃伊关系向好,伊朗在中东的生存处境将大为改善,并有望借机拓展外交空间,更多参与地区问题的解决。近日,穆尔西在麦加举行的伊斯兰国家特别首脑峰会上强调,埃及、伊朗、沙特和土耳其应为解决叙利亚危机一道努力。

  对埃及来说,与伊朗改善关系首先是埃及新时期外交战略体现。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现平衡和独立特征,寻求重塑区域主导地位、在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明显。伊朗是地区什叶派大国,在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寻求改善与伊朗关系,也成为埃及经营中东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的挫败感在爆发

    压倒性的文明挫败感在阿拉伯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尽管在过去两个世纪,阿拉伯世界有过几次宏伟的发展尝试,但目前的进展却并不大。当人们将目光聚焦西方、中国和“亚洲小虎”身上时,阿拉伯人心中的挫败感就更加强烈。辉煌历史和悲惨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埃及人开始剖析自我,深刻反省。他们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与第一世界在科技和经济上差距如此之大?在过去数年中这差距还在扩大?人们通常在危机时刻寻求精神慰藉,于是很多埃及人求助于伊斯兰教,在宗教信仰的教义和承诺中寻找安慰。可以肯定的是,自我认同在年轻阿拉伯人包括埃及人的行动、反应、态度和世界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西方文化的背离在中东是很平常的事情,特别是对消费主义和性自由理念。过去几十年,阿拉伯世界西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将这看作对穆斯林统一和纯洁性的威胁,看作对他们安全精神港湾的直接袭击,他们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和反抗。

    埃伊走近预示中东格局洗牌

    8月30日,埃及总统穆尔西访问伊朗,出席正在德黑兰举行的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并把不结盟运动轮值主席国席位移交给伊朗。这是埃及国家元首30多年来首次访问伊朗,体现了穆尔西政权经营“全方位外交”的新举措,有可能带动地区格局重新洗牌,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墨西哥学者:埃及伊朗将在中东形成共治

    现在的形势有利于伊朗和埃及之间所建立的“战略联盟”形成对“大中东”地区南部——从苏伊士运河到波斯湾——的共同统治,这将让六大阿拉伯石油君主国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以换取重建金字塔国家所需的庞大资助,埋葬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无休止的、毫无结果的分歧——这种分歧只会有利于以色列盎格鲁撒克逊轴心。


x860.jpg


贬值的卢比

====== 发展中国家的变数 ======

   
   开始褪色的“金砖”

    曾经风光荣耀的金砖国家也终于在外部环境的恶化下显出了疲态。目前,金砖四国已有3个滑向“滞胀”危机。彭博社数据显示,今年,金砖国家货币跌势创下自1998年以来之最。仅在第二季度,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货币对美元的跌幅就高达两位数,跌势远远超过在债务漩涡中心的欧元。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之一。标准普尔威胁要将印度列为不适宜投资的国家;《经济学人》杂志则登出了题为“告别不可思议的印度”的文章。外界纷纷猜测,“不可思议的印度”是否将成为金砖国家中第一块松动的砖。

  自2001年高盛公司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以来,金砖国家面世已经10年有余。金砖国家的首个10年是令人刮目相看的10年:四国每年平均经济增速为6.6%,是美国的四倍。同时,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四国所占全球GDP份额由约16%升至25%。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金砖国家的亮眼表现更是让世人对其寄予了厚望。2010年,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壮大的金砖国家,也让世界对他们的信心随之增加。

  然而,发展之路从来不会是一路坦途。金砖如今出现了褪色之忧。彭博社数据显示,本季度迄今为止,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以及印度卢比的跌幅在所有25个主要新兴市场货币中高居前列,这种情况在过去13年来还是头一回出现。上月底,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称“金砖国家”或将告别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转而走向中低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并行的发展新阶段。

  金砖国家的前景并不乐观。有分析认为,印度等国内部的重重矛盾让其发展阻力重重。外部环境来看,欧债危机难言结束,国际经济形势整体悲观背景下,投资人对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担忧日益加重,纷纷选择撤离各类所谓的高风险资产,这直接导致金砖国家货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美国经济复苏趋向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真金不怕火炼。或许,总要经历大火的淬炼,金砖才能再次绽放光彩。

    金砖之父推销“迷雾四国”

    所谓“迷雾四国”指墨西哥、印尼、韩国和土耳其, “金钻11国”则是除上述“迷雾四国”外,还包括孟加拉国、埃及、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伊朗也是成员之一,但高盛透露,该公司操盘的基金并未投资伊朗,因伊朗并未对外资开放。

    报道称, “金钻11国”过去10年经济规模翻了一番多,经济总规模去年已超过德国。其人口的年龄大多比欧美年轻,加上高出生率,促使经济快速增长。其股市表现也不错,墨西哥股指今年上涨11%,土耳其则高达28%,印尼和韩国分别为7.4%和3.3%。而金砖四国的股指表现相形见绌,印度的13%是最好的,但经济形势不佳,奥尼尔日前讽刺了印度低效的民主制度。其他金砖国家经济形势要好一些,但股指表现一般:俄罗斯2.6%,上证综指更是-2%。

    尽管高盛和奥尼尔都大为推荐“金钻11国”证券投资,但不同声音并非没有,有稳健投资者认为, “金钻11国”经济增长前景并不稳定,证券市场更远不具备成熟性和规模性。如仅仅追求投资回报,那么标普500指数今年涨1l%,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也涨9.1%,岂不是又快又稳?

    富国银行分析师克里斯托弗认为,应把关注重点放在金砖国家和印尼、韩国两个“金钻11国”市场,因为这些市场的基础更好,更成熟稳定,而不应如奥尼尔所言,把宝押在“更具高增长吸引力”,却存在太多变数的墨西哥和土耳其身上

    美媒:世界对印尼的五大误读

    如今,当大多数人想到印度尼西亚的时候,都会想到沙滩、庙宇或者以多姿多彩而著称的城市。但实际上,这个拥有2.4亿人口的国家比许多国际投资者和企业设想的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和更具经济活力。

    要发挥印尼绝大部分的巨大潜力,他们需要改变对这一群岛的看法——将这五个神话公之于众是个好的开始。

    印尼正处在关键阶段。10年来,其经济表现比许多局外人——甚至是印尼人自己——所想的都更加令人难忘。但要加强这种表现,印尼就需要在经济关键领域开展生产力变革。如今,该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16位,但随着当前开展释放印尼全部活力的行动,到2030年时,它将跃升至第七位。那将超越世界领先经济体组成的七国集团中的德国和英国。


x861.jpg


   3D打印汽车Urbee采用汽油和电力混合发动机,是世界上最环保的汽车之一。(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三次工业革命”孕育新变数 ======

“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对于中国人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经由西方提出。但是,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再次成了一个热词。这一波“热浪”始于5月底上海几张大报集中编译报道了今年4月21日世界著名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封面专题系列文章。6月初,中信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的杰里米·里夫金专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文版上市,又为这把“火”添柴加油。

    《经济学人》指出,3D打印技术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这种更加灵活、所需要投入更少的生产方式,便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标志,传统的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将广为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我们现在的工业生产技术结合,最典型的案例是开始宣传3D打印产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这样的先例,在中国国内企业还没有大规模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对新华社记者说。

    如果说目前中国工业数字化生产甚至雏形未见,但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人对最新一次工业革命可能掀起变革的危机感已然在心。张瑞敏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数字化制造旨在降低产品成本,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或将随之消失

    3D打印 领潮争先又一波——记科技领域的又一次世界性角逐

    这不是异想天开,水杯、小提琴、首饰甚至汽车和飞机,皆可被打印出来。

  这不是说说而已,这种被俗称为3D打印的神奇技术成为主要国家研发“新宠”。

  这更不是遥不可及,3D打印已在美国工业界掀起大潮,被寄予重振制造业的厚望。

  专家认为,这种技术代表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它和其他一些数字化生产模式的涌现,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工业革命犹待重大科技突

    万钢对记者表示,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有一段时间,在这之前也有人提出“信息化浪潮”、“新能源革命”等。“但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受重视,其实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其中有三方面因素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变革。”

    万钢说,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和复苏缓慢凸显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适合,现有实体经济需要创新和变革。另一方面,现有经济结构和未来发展理念的不适合。万钢说,当今时代人们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第一次革命与第二次革命都是求效率,是以资源效率为基础的。而今天,更加注意了可持续,绿色、低碳、可持续成为全世界发展的一种共性理念,自然会影响市场的价值取向。另外,全球科技进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也为新产业革命提供了可能。

    对于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万钢表示,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原因是来自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衍生的新领域,促进了现有产业、现有经济结构的发展,它不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颠覆更新牛顿力学基础理论,或者说弥补了以往的不足。

    万钢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新经济发展范式。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万钢说,真正引起一场工业革命,需要我们更多地来考虑科学的新发现在什么地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真正到来,可能还需要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

    万钢表示,中国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而今天正好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这个机遇对于我们是稍纵即逝。就像胡锦涛主席所讲的,“抓住机遇你就赢得发展先机,但是如果抓不住机遇,你就只剩挑战。”

来源: 新华国际 22012年10月07日 07:00:14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6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12:32 AM , Processed in 0.0764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