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0

稳增长政策欲解A股迷局 温补效应打开反弹之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受隔夜欧美股市大涨刺激,昨日沪深股指双双高开;而基建投资项目加速审批、IPO可直接定价、QFII扩容等一系列内部利好则令市场继续上行,实现“高开高走”。分析人士指出,在希腊问题得以缓解、全球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压制A股的外部因素暂时消失,市场焦点将再度回归内部因素。尽管市场近期受困经济下行持续弱势震荡,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力度开始加码。其中,“稳增长”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有助于在当前关键时点大力提振经济;而市场制度改革创新加速推进,有益于A股向成熟市场迈进和长线资金的流入。在市场持续陷入僵局之际,政策的累积效应有望打开反弹之门,刺激股市峰回路转。
  内外利好助推高开高走
  上周末召开的G8峰会发布宣言支持欧元区采取“及时的方式”解决危机,令全球风险偏好迅速回升,周一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欧洲三大股指也悉数反弹。外围股市的回暖直接刺激昨日沪深股指双双高开。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高开之后,A股并未出现曾经的“高开低走”,而是呈现喜人的“高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25点,涨幅为1.06%,大举收复5日均线;深证成指更是大涨2.03%,以202.71点长阳直接收复5日均线,并一举上穿60日、30日和10日均线。盘面上,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飘红,其中,申万房地产、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和餐饮旅游四个指数上涨逾2%。两市个股呈现普涨,包括ST股在内,两市共有9只个股封住涨停;下跌个股的跌幅均未超过7%。
  如果说昨日两市高开缘于隔夜欧美股市的回暖,那么之后的继续走高显然已经不仅仅缘于外部因素的刺激。除却低估值一直以来的支撑,昨日市场制度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叠加利好成为市场继续走高的关键动力。
  制度创新方面,证监会公布了新股发行改革的最新政策,规定IPO可不经路演直接确定发行价格。此举被认为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有望促进一级市场价格合理化,降低新股价格,对二级市场构成利好。财政政策方面,有消息称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审批将提速,相关中央预算资金有望提前下拨到位。此举无疑有助抵消新开工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影响,也直接推动昨日建材板块走强。
  内外利好叠加,成就了昨日A股的高开高走。整体来看,前期压制市场的外部利空因素正在退潮,不确定因素暂时得以平息;在此背景下,市场短期将彻底回归内部因素营造的博弈体系中。而就在市场受困于经济“L”型见底和货币政策微调、厌倦于持续的窄幅震荡之际,政策面的悄然加码正在孕育着峰回路转的契机。
  政策累积效应或打开反弹之门
  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数据在筑底阶段屡屡出现背离,令经济见底预期在升温和“证伪”之间游走;货币政策放松虽是大势所趋,但一再推迟的时点和相对谨慎的幅度也不断令投资者由憧憬变为失望。
  宏观经济和政策预期的如此反复,导致多空围绕政策和经济的博弈显著加剧,A股反弹之路起伏坎坷。而“一致预期反向法则”的频频应验,更是令投资者在情绪高涨时遭遇当头棒喝,却又对猝不及防的快速拉升望洋兴叹。特别是5月以来,市场被4月份差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击倒,却发现“降息”短期只是白日梦。在此背景下,尽管有低估值的支撑,尽管经济底渐行渐近,尽管政策暖风开始拂面,但市场信心的恢复并非易事,谨慎观望的从众效应令市场陷入弱势震荡的僵局。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反弹往往诞生于悲观时刻。就当前上下两难的市场而言,如果出现足够的刺激因素,那么“死循环”便能够得以破解,届时,股市特有的羊群效应和反复磨底之后的思涨情绪,还将令上涨趋势得以强化。
  实际上,如果认可国内经济正在面临的转型之路,那么便不应将今年市场可能的反弹契机仅仅等同于传统的降息、4万亿这样的“强心针”。而就目前来看,政策对市场的“温补”已经在悄然进行,其频率和力度近期显著提升。
  伴随温总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表态,多个部门相继出台“稳增长”相关政策。从财政部表示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相关试点,同时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到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密集调研并酝酿新一轮扩内需系列政策;从发改委表示将加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到铁道部表示鼓励民营资本投资铁路;从总投资规模近4300亿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安排363亿元财政补贴支持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财政政策明显提速。
  可见,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稳增长”政策已经开始悄然加码。尽管与2009年的4万亿无法相提并论,但财政政策的积少成多有望令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从量变转向质变。而承接上述政策勾画的蓝图,未来管理层很可能将出台更为细致、有一定力度的措施,以保投资、促消费,进而支持提振经济。
  此外,A股制度改革创新以及引导长线资金入市的步伐二季度以来也明显加快。继监管层强调蓝筹股投资价值之后,3月上交所和深交所推出抑制爆炒新股新规,提出引导QFII等增量资金入市;4月QFII和RQFII额度继续扩容,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下调沪深交易所部分收费标准;5月以来,两大沪深300ETF共募集500亿人民币,境外养老金入市开始加快。
  在全市场低企的估值已经反映了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后市经济运行将不再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政策累积效应则将逐步凸显。财政政策对于股市将构成提振经济、改善信心的双重作用,长线资金入市也将为后市的反弹带来足够底气。此番管理层虽然并未拿出“强心针”,也没有大幅开闸放水,但市场的反弹之门正在以另一种更加稳健的方式开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4:59 PM , Processed in 0.0316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