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3

爱唱高调,从不赚钱的狗剩笨蛋高管的今天的中文辞职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4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S 今天好像是因为这个跌的

Greg Smith是高盛执行董事,高盛的美国股票衍生业务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主管。

高盛高管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的辞职信全文: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译者 张澄 若离 米小兜 潘凌飞 吴晓鹏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后一天。我在高盛工作了12年,最初在斯坦福读书时夏季来做实习生,然后在纽约工作了十年,现在在伦敦。我想我在这里工作了足够长时间,能够理解其文化发展轨迹,理解其员工和身份。说实话,现在的环境是我见过的最有毒和最破坏性的。

简单一点来讲就是,高盛的运行模式和赚钱理念把客户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但高盛是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投行之一,它与全球金融的相关性太高,不能够这样做。从我大学毕业入职高盛至今,这家投行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不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同意这家投行的立场。

文化曾经是高盛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对公众来说似乎有点出乎意料。过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围绕着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文化是高盛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秘诀,帮助我们在过去的143年一直赢得客户的信任。过去高盛的文化不仅仅围绕赚钱,因为这一点不足以使一个公司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屹立不倒。高盛的人一直为公司感到骄傲,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然而,在过去很多年,我环顾四周,发觉曾经使我热爱这份工作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我不再为它感到骄傲,我不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

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十几年来,我面试并招募了一批批新人,悉心指导他们。我和另外9名同事被拍进一段招聘视频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2006年,我从数千名应聘者中挑选出80名学生同事进入夏季实习计划,训练他们买卖和交易。

我知道,当我认识到自己不再能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有多棒,这时候就该离开了。

当历史书中描述高盛时,它们可能会显示,高盛在首席执行官Lloyd C. Blankfein和总裁Gary D. Cohn的管理下,失去了对公司文化的掌控。我的确认为公司道德品行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为全球两大对冲基金、美国五大资产经理以及中东和亚洲的三个最具影响力的主权财富基金担任过咨询顾问。我的客户拥有的总资产基础超过了1万亿美元。我一直以来都以为客户提供对他们有利的建议为荣,即使有时候这意味着高盛能从中得到的利润相对较少。然而我的这一观点在高盛越来越缺少拥护,这也是现在对我来讲是时候离开的另一个原因。

高盛是如何走到成今天这个地步的?高盛对领导这个概念的定义已经改变。曾几何时,领导意味着理念、树立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哪三个方法能迅速在高盛当上领导? 1)挥动公司的“斧子”,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指的是劝说自己的顾客投资股票或者其他我们自己极力出手的产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润。 2)“猎象”。在英语中,这个字面意思的实际意义是:让你的客户——他们之中有些人胸有城府,有些没有——进行一切能给高盛带来最高利润的交易。 算我老派吧,我就不喜欢给自己的客户推销一款不适合他们的产品。3)为自己找到一个职位。坐在这个位子上,你的工作就是交易所有流动性差的含糊产品,这种产品有一个3个字母的首字母缩略语名称。

如今,很多高盛领导人的做法让人觉得,高盛原来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我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没有花哪怕一分钟时间来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我们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如果您是一位来自火星的外星人并且参与到其中的一个会议,你会感觉到,客户的成功和进步完全不是会议的议题。

高盛的人在讨论如何剥削客户时麻木不仁,这让我感到恶心。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目睹了5名董事总经理将他们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有时也会在内部邮件中这么说。即便在SEC就Abacus案件起诉高盛和Fabulous Fab,CEO说高盛做的是上帝的工作惹来麻烦,滚石杂志攻击高盛是吸血乌贼后,他们还这样说。不谦虚?得了吧。诚信?早就腐烂了。我不敢说那些行为是非法的,但有谁会明知投资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却依然将它推荐给客户呢?

让我惊讶的是,高盛的高层领导竟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如果客户不信任你,他们最终不会选择跟你做生意,无论你有多么地聪明。

如今,初级分析师最经常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每次我听到这个问题就感到厌烦,因为这事实上反映了他们从领导身上学到的做事方式。让我们想象一下10年后的高盛:这些整天被教导如何把客户当作“提线木偶”、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赚取报酬的初级分析师,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我做分析师的第一年时,我不知道浴室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系鞋带。我所接受到的指导就是要努力学习,搞清楚什么是衍生品、学着理解金融、了解客户和让他们投资的动因、了解他们如何定义成功以及我们如何做能够让他们获得那种成功。

我生命中最骄傲的时刻——从南非到斯坦福大学求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被选为罗氏奖学金在美国的最终得奖者、在号称犹太人奥运会的以色列马卡比运动会上赢得一枚乒乓球比赛的铜牌——都经过了努力奋斗,没有走捷径。今天的高盛已经变得太注重捷径,不够重视成就。这让我再也没有好感。

我希望我的离开能够唤醒现在高盛的董事会领导。再把客户重新摆在你们生意的重点上吧。如果没有客户,你们一分钱也赚不到。事实上,没有客户,高盛都不能得以存在。把那些道德败坏的人清理出高盛的大门。不管他们能为这家投行赚多少钱。把高盛的企业文化重新摆正,让真正的人才有足够的理由在这里工作下去,让那些只关心赚钱的人在这个投行无法立足,让客户对这家投行的信任一直坚定下去
发表于 2012-3-14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老大也是来自火星的,不逛HT。今天都讨论了一天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allStreet MM 全是婊子,  NND 用不着立牌坊, 搞什么仁义道德,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盛内部邮件:“我们对今天纽约时报评论文章的回应”

    市场

2012年03月15日 09:12   
文 / Shox

高盛CEO与总裁:“我们对今天纽约时报评论文章的回应”

现在你们中很多人已经读过一名前高盛员工在《纽约时报》上写的一篇文章。 我们对这个人的言论感到失望。它不能反映我们的价值,我们的文化,不能反映大多数高盛人心目中的公司,以及我们为客户做的工作。

在一个如高盛这般规模的公司里,出现个别人对现状不满并不奇怪。但这并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整个公司超过30000名员工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想法。但不幸的是,个别人对高盛的想法被一张报纸(指纽约时报)夸大了,其影响超过了你们给予这家公司常规、详细和集中的反馈以及对工作环境独立、公开的调研。

虽然我预计你们今天读到的这些文字可能就像是自己日常经验以外的外国话,但是我想提醒你们,我们作为一个公司——无论从个人还是整体——如何看待高盛以及我们以客户为导向的文化。

首先,公司有85%的人回复了我们最近的员工调研,高盛人如何看到高盛及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这份调研提供了最细致和全面的评估。

我们的员工是如何看待我们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呢?在全公司各级别员工中,89%的员工表示这家公司向客户提供了出色的服务。在高盛将近12000名副总裁(VP)中,拥有相同观点的人一样很高。纽约时报文章的作者就是这些VP中的一个。

任何对此有其他想法的员工都有匿名表达其诉求的渠道。然而,我们并没有收到该文作者通过这种渠道表达的担忧。如果有人提出了问题,我们会认真审核这些问题,而对于这篇文章提到的问题,我们也将这么做。

在金融危机期间和其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公司碰到了不少挑战,但你们对高盛的自豪是明确无疑的。你们不仅如此告诉我们,你们对外部调研也同样回应。

仅仅在两周前,高盛被评为英国最佳雇主之一,而那里就是这个员工工作的地方。高盛连续三年获此殊荣,也是同行中中唯一挤进前25的公司。

我们离完美还遥远,但公司一旦看到问题,我们会严肃做出实质性应对。并且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

对于你们这样在过去几年的艰苦环境下努力工作的所有员工来说,如今却要对这样一篇文章做出回应是非常不幸的。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在坚守客户的长期利益基础上与客户共事和帮助客户正是对此的最佳回应。也正是这种坚守让我们能够在过去,金融危机期间和如今能够脱颖而出。

谢谢

Lloyd C. Blankfein

Gary D. Cohn

原文:

    March 14, 2012

    Our Response to Today’s New York Times Op-Ed

    Goldman Sachs CEO Lloyd Blankfein
    By now, many of you have read the submission in today’s New York Times by a former employee of the firm. Needless to say, we were disappointed to read the assertions made by this individual that do not reflect our values, our culture and how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at Goldman Sachs think about the firm and the work it does on behalf of our clients.

    In a company of our size, it is not shocking that some people could feel disgruntled. But that does not and should not represent our firm of more than 30,000 people.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his or her opinion. But, it is unfortunate that an individual opinion about Goldman Sachs is amplified in a newspaper and speaks louder than the regular, detailed and intensive feedback you have provided the firm and independent, public surveys of workplace environments.

    While I expect you find the words you read today foreign from your own day-to-day experiences, we wanted to remind you what we, as a firm —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 think about Goldman Sachs and our client-driven culture.

    First, 85 percent of the firm responded to our recent People Survey, which provides the most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determine how our people feel about Goldman Sachs and the work they do.

    And, what do our people think about how we interact with our clients? Across the firm at all levels, 89 percent of you said that that the firm provides exceptional service to them. For the group of nearly 12,000 vice presidents, of which the author of today’s commentary was, that number was similarly high.

    Anyone who feels otherwise has available to him or her a mechanism for anonymously expressing their concerns. We are not aware that the writer of the opinion piece expressed misgivings through this avenue, however, if an individual expresses issues, we examine them carefully and we will be doing so in this case.

    Our firm has had its share of challenges during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but your pride in Goldman Sachs is clear. You’ve not only told us, you have told external surveys.

    Just two weeks ago, Goldman Sachs was named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work in the United Kingdom, where this employee resides. The firm was the highest placed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for the third consecutive year and was the only one in its peer group to make the top 25.

    We are far from perfect, but where the firm has seen a problem, we’ve responded to it seriously and substantively. And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act.

    It is unfortunate that all of you who worked so hard through a difficult environment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now have to respond to this. But, our response is best demonstrated in how we really work with and help our clients through our commitment to their long-term interests. That priority has distinguished us in the past, throug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oday.

    Thank you.

    Lloyd C. Blankfein

    Gary D. Coh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3 01:37 PM , Processed in 0.0482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