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4|回复: 5

[转贴] 《大西洋》封面文章:拯救中产阶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06: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最新一期的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于2011年8月初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拯救中产阶级”。文章认为, 随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以及大量业务外包海外,美国中产阶级数量迅速减少,这些年的经济危机,使中产阶级的处境更加困难,这给美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要想改变现状,美国必须增大创新力度,同时对一些低端的工作进行改造。

  2005年,花旗银行提交了一份分析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报告,作者在报告中提出,美国的所谓平均消费和平均支出是严重的误导,现在有两个群体:富人和其他人。最富有的1%的家庭年收入等于底部60%家庭的收入,而他们拥有的财产和底部90%家庭的财产相当。经济增长是由极少数的富人驱动的,任何投资决策只需要针对富人制定,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报告最后得出结论:世界由极少数富人控制着。

  尽管这样划分过于简单,但这个报告仍有很高的借鉴意义。根据盖勒普的调查显示,2001年到2009年,年收入在9万美元以上家庭的消费增加了16%,而其他美国家庭的消费几乎没有变化。人们本以为经济萧条的时候收入差距会减小,可事实恰好相反。2009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保持不变,而曼哈顿增加了11.9%,硅谷增加了8.7%。

  仅有高中文化程度人的失业率为12%,大学文化的为4.5%,而如果有更好的学历,则降为2%,事实证明,富人和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度过经济危机。另外发生经济危机还能增强富人的实力,因为他们有能力在这种时候低价购买各类资产,当经济复苏后这些资产的价值将大幅增加。而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经济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

  经济萧条会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夕阳产业和落后企业被无情的淘汰,劳动力和资本会涌向朝阳产业以及先进的企业,劳动力会不断被新技术取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为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扫清了障碍,这种说法也许有道理,可是那些被抛下的人怎么办。

  美国的中产阶级正被慢慢削弱,与高技术、白领工作岗位和低技术工作岗位相比,普通技术和蓝领的工作岗位减少的更多。美国的平均工资10年来一直在下降,中产阶级的减少正在改变着美国社会。

  30年来,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心从传统工业向服务业和信息产业转移。为了增加利润,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替代劳动力,全球化进程促进了自由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重新分配工作变得非常容易,为了降低成本,美国公司不断把业务外包到海外,现在一些制造业部门已经转移完毕,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其他部门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即便如此,2000年前,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一直维持在1700万到1900万之间,可是2000年后却锐减了三分之一。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第三大农业生产过,高度机械化的农业只雇用了美国2%的工人,而制造业也正在步其后尘。据估计今后几十年,美国将有22%到29%的就业机会转移到海外,经济危机更是加快了转移速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但是对美国的影响最为严重,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而美国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尽管普通美国人的工作不断被机器和外国工人取代,但是受过良好教育并有高级技能的人却不受影响,他们还获得了更高的报酬,因为全球化进程让美国的新产品和高附加值商品有了更多的市场和更高的回报率,这样更加剧了收入的差距。

  然而即便是在精英阶层也不是铁板一块,哈佛2002年共招收了1630名学生,可是只出了一个马克-扎克伯格,这种差距是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造成的和受教育程度无关。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兴经济体有越来越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美国的高学历阶层也出现了经济压力。当然一些专业人才或者有博士学位的人,就业前景依然乐观,可是对于那些只接受四年本科教育的人来说就没那么幸运。除了技术进步和自由贸易,还有很多因素造成上述局面。现在能上大学的美国人越来越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般大学的学历价值并不高。大学文凭已经不再是工作的保障。其实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劳动力市场就更青睐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仅仅有一份大学文凭并不够,可是房地产泡沫掩盖了很多问题,2008年前,没受过更高教育的人,也能过得不错。

  美国阶层在不断的分化转变,一部分最富有的人高高在上,其下是专业的中产阶级:包括普通大学毕业生(他们收入不会太高)和名牌大学毕业生及研究生(他们的收入在增加,但并不显著)。除此外在美国还有另一种严重的两极分化: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人。在波士顿、西雅图或者华盛顿工作的人不会知道全国人口只有30%是大学生,也不会注意到全国有80%的家庭收入低于113000美元。事实上全国仍有58%的成年人只念过高中,他们都是非专业的。随着制造业以及不需太多技能的办公室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美国的非专业中产阶级也会越来越少。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经济转型时期是最容易被抛弃的,他们的经济大多陷入困境,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这种困境时,美国将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

  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职业倾向,男性倾向于选择那些逐渐减少的体力工作,而女性更喜欢可以带来更多收入和名誉的脑力工作。2001年以前制造业雇佣的人数和教育医疗行业雇佣的一样多,但是十年来教育医疗行业增加了400万个就业机会,而制造业恰好减少了这么多。可是男性在教育医疗行业所占比例和2001年一样多,而他们在制造业所占比例却大大提升。研究表明,对技术要求越高的行业,女性所占比例也越高。虽然有很多成功的拥有高技能的男性,且作为一个群体,男性的收入要高于女性,可是这多少和长久以来的性别歧视有关,我们看到的性别差异更多来源于传统而不是基因。尽管在硅谷和华尔街的男性不存在经济困难,可是在一个经济转型的时期,不断减少的蓝领工作和低端服务领域的就业就会,给男性造成影响不能忽略,随之而来的是对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妇女可以和没有工作或者经济没有保障的男性生育子女,但是她们不会和这样的男性结婚。这样一来,对他们的子女将产生很大的后续影响:他们的父母不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居无定所。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和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有很大关系,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大量的问题少年,这将一直持续,并在下一代中变得更严重。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蓝领社区或者没有接受太多教育的人,更愿意参加宗教活动,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来自富裕家庭的高中生更喜欢参加宗教活动,更愿意成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而不富裕家庭的学生参加此类活动越来越少。一个文化的鸿沟就这样在中产阶级和美国最富裕30%的家庭之间形成了。另外我们现在实行的英才教育模式也在扩大着这道鸿沟,去过三十年,美国社会越来越依据教育和财富来区分阶层,而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曾经我们相信,美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可是现实却并不那么简单。大部分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人,成年后依然富有,而出生在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可以富裕起来的概率非常低。长此以往,社会的分化将继续过大。更让人担忧的是,阶层的分化与经济文化的分化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也许以后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现在还看不到希望。

  重振经济,并不是简单的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任何单独的方法都不能解决美国中产阶级现在面临的困境,但是我们可以将各种方法进行组合,缓解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开始认真面对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探讨美国在这种剧变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麦肯锡201年发布了一个报告,研究美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性。这些大跨国公司为美国私营部门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机会、营业利润,美国很大部分研发费用都出自这些公司,多年来它们为美国创造了30%以上的GDP。可是尽管规模在不断扩大,可是他们创造的就业机会却越来越少。十年来,跨国公司在美国减少了190万个就业机会,却在海外增加了240万个。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美国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尽管我们不能抵制全球化,因为美国的已经不可能回到以前的贸易模式,可是今天美国的经济完全依赖全球化,这样是有问题的。

  多年来,创新在美国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制造业被纷纷移到海外,曾经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可是现在美国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享受创新带来的经济成果,知识产权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与此同时有突破的创新越来越少。尽管美国公司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产品和服务上没有创新,还是不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每年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都纷纷涌入美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例如对进行研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建立一个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息贷款资助研究;取消对私人部门投资研发项目的限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鼓励研究和创新;继续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让美国来生产那些高附加值的商品,并学会利用汇率来保护自己,尤其是一些国家继续用低汇率政策伤害美国工业的时候。总之,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持续增长的经济才能解决美国中产阶级面临的问题。

  尽管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是美国的教育质量提高的更快,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在增加,而原地踏步的人相对较少,这也造就了美国过去的繁荣。为了解决美国中产阶级面临的困境,我们必须让更多的人拥有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有30%的美国成年人完成了大学学业,但是他们中有一半出自富裕家庭,今后我们目标应该至少是50%的成年人上过大学。

  人们都知道,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优秀,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还是对我们有着恶劣的影响。大学生获得的奖学金、贷款每年有1600亿美元,而用于职业培训的只有70亿美元。今后我们应该在高中期间加入更多的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这样会对男孩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并鼓励他们从事教育医疗方面的工作,以及其他过去很少有男性从事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需要普通技术的工作不会马上消失,自由贸易和技术不能替代所有的劳动力。对这些行业应该重新规划,提高效率,使之生产出更好的商品和服务。这么说的意思就是,美国人未来应该更多地从事过去被认为是低技术和低收入的工作。经济危机中,普通技术工作在减少,而低技术工作却在增加,美国应该对这些低技术的工作进行改造,让这样的工作更有保障,待遇更好,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工作。

  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对低技术的工作进行改造,对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人给予支持,这些措施组合在一起,必然可以改变美国分裂的局面,加强中产阶级的实力。尽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仍为我们更好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并给更好的工作和教育提供了保障,而这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现在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大部分美国人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极少数最富裕的人。在一个财富迅速向极少数人集中的社会里,重新分配财富势在必行。如果对最富裕2%的家庭税率上升到90%,那么美国赤字会减少2%,可是这还不够,对所有美国人同时增税已经不可避免。几十年来美国的税率一直在下降,已经从过去的91%降到现在的35%,高收入者应该交纳更多地税款。

  世界是平衡的,在一个社会里,一些人受益,必然就会有人遭受损失。美国人一直相信,成功的人应该用获益来补偿失败人的损失,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可是多年来美国人获得的补偿并不充分更不持久。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的下一代可以通过继承遗产而不是自身的努力获得财富。

  中产阶级的兴衰贯穿整个美国的历史。战后的头二十年,美国中产阶级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那时经济不断增长,教育突飞猛进,积极的税收政策,没有那么的海外员工,这段历史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却无法复制,可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处境却非常残酷。

  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没有力量能够阻止这种趋势,经济和文化的两极分化还在继续,也许现在非专业中产阶级已经收入很高了,也许现在很多政策以后会被证明是正确的,可是不管处于那个阶层,任何一个美国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鹿城/编译)
发表于 2011-8-17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tcld 于 2011-8-17 08:24 编辑

这是一篇好东东。

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拯救美国大兵还得靠中产阶级。我相信,美国的政治版图将会在下届选举中出现变化。小党多党参政将为平衡力量。近代美国的几步臭棋(布什的富人减税,两次战争,金管不力,OB的医改)都是在执政党权力膨胀时期出现的。美国汽车不是动力不足,明知道路难行,但却由技术不佳的驾驶人掌舵,SIGH!

这才是美国弊病的根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学历的都成为特殊阶层了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rong.

the title is Can the Middle Class Be Saved?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ompletely overhaul the tort system, eliminate class action lawsuits, impose drastic restrictions on punitive damages.

Then force all medical providers to give transparent prici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3:26 PM , Processed in 0.0497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