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马丁(Martin Luther,1483至1546年)生于德意志萨克森(Saxony)的艾斯勒本(Eisleben)。父亲原为一名矿工。路德年轻时看见乡民对宗教的迷信,使他印象深刻。路德曾在麦丁堡(Magdeburg)共同弟兄会的学校求学,后被送往埃森纳(Eisenach)修习高级拉丁文。1502年,路德从尔弗特(Erfurt)大学毕业,原本打算照着父亲的意思继续攻读法律,却因一连串突发的事件,改变了他的方向。1505年,他在行近史托顿轩(Stotternheim)时,险些被闪电击中,他在危急之余向父亲的守护圣人安妮(St. Anne)发愿,只要大难不死,就愿意成为一名修士。两周后,在父亲严厉的反对下,路德加入了当时修院团体中最严谨清贫的奥古斯丁修道会。然而孩童时代的迷信,加上对炼狱的恐惧,路德的修道生活一直挣扎在苦修与赎罪之中,盼望得到神的赦免。1510至1511年间,路德探访罗马,企图从这个宗教中心得着真正的平安,然而神职人员的奢华与腐败,让他更加失望。他返回德国后,在恩师施道比次(Johann von Staupitz)的介绍下,前往威登堡(Wittenberg)大学任教,并继续攻读神学博士。
路德在威登堡选侯智者腓德烈(Frederick the Wise)的保护下,长期于此定居、讲学。1517年,路德与天主教的冲突爆发。为了反对帖次勒(Tetzel)在威登堡贩卖赎罪劵敛财的无耻行径,路德将《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邀请各界在赎罪卷的买卖、教皇赦罪的权柄、以及教会的宝库等三个议题上,进行公开的辩论。。此举因着印刷术的便利,震撼了整个欧洲,教皇的权威与教会的财源,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518年,路德与红衣主教迦耶探(Cajetan)在奥格斯堡(Augsburg)进行会谈;次年,路德与厄克(Johann Eck)在来比锡(Leipzig)进行辩论;路德一再拒绝让步,只不断重申圣经的权威。1520年,路德积极投入文字工作,出版了《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以及上百本的德文小册。这些小册在欧洲受到广泛欢迎,激起了教皇的愤怒。教皇下诏要路德于六十日之内悔改,路德却将这分诏令公开烧燬。隔年一月,教廷正式颁谕,开除路德马丁的教籍。路德与天主教至此正式决裂。
1540年,向来支持路德,并为其协调与慈运理圣餐之争的黑森亲王腓力(Phillip of Hesse)重婚,引起德国改教风波。此事遭到公开反对,然而路德却因其与腓力的私交,私下赞成他的重婚之举。由此可见,神所使用的仆人,亦有其人性的软弱。尽管神总是越过人的软弱来使用人,但这些个人的难处,至终却成了工作上的难处,也成了神在其身上继续往前的限制。
在沃木斯会议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颁布谕令,判定路德马丁为异端,并取缔其一切著作。但因外战频仍,此谕令一直没有彻底执行。德国南部诸王公效忠于帝国和天主教,北部王公们却支持路德。在改教人士与王侯们的力促下,第一次施派尔会议(Diet of Speyer)于主后1526年召开,决定在正式的大公会议召开前,王侯们可以自行决定信仰方式,并以信用向神和皇帝负责,因而暂时冻结了处分路德的沃木斯谕令。
1530年,查理五世在击退犯境的鄂图曼土耳其大军后,重新审视帝国内的宗教问题,于奥格斯堡召开会议(Diet of Augsburg),邀请天主教与路德派双方在会议中陈明信仰。由于不法的身分所限,路德委派了墨兰顿代表出席。墨兰顿在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奥格斯堡信条》(Augsburg Confession),不仅为宗教改革的重要文献,也成了日后路德派的标准信仰声明。罗马天主教方面则立即发表了《反驳书》驳斥其说法,并要求查理五世予以取缔。谈判乃再告破裂。
在沃木斯会议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颁布谕令,判定路德马丁为异端,并取缔其一切著作。但因外战频仍,此谕令一直没有彻底执行。德国南部诸王公效忠于帝国和天主教,北部王公们却支持路德。在改教人士与王侯们的力促下,第一次施派尔会议(Diet of Speyer)于主后1526年召开,决定在正式的大公会议召开前,王侯们可以自行决定信仰方式,并以信用向神和皇帝负责,因而暂时冻结了处分路德的沃木斯谕令。
1530年,查理五世在击退犯境的鄂图曼土耳其大军后,重新审视帝国内的宗教问题,于奥格斯堡召开会议(Diet of Augsburg),邀请天主教与路德派双方在会议中陈明信仰。由于不法的身分所限,路德委派了墨兰顿代表出席。墨兰顿在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奥格斯堡信条》(Augsburg Confession),不仅为宗教改革的重要文献,也成了日后路德派的标准信仰声明。罗马天主教方面则立即发表了《反驳书》驳斥其说法,并要求查理五世予以取缔。谈判乃再告破裂。
同时期有一位改革者,即不同流于罗马天主教,又不附从路德派或重浸派,就是西利西亚(Silesia)的贵族士文斐尔(Kaspar von Schwenckfeld,1489至1561年)。士文斐尔热爱研读圣经,认为“整本圣经的总合,就是基督”,并建议在遇到疑难经文时,要“以连同上下文一起研究,以经解经”。在教会方面,他主张以新约初期的教会为模型,教会应是在各地出现,以基督为元首,让圣灵掌权,活出基督身体的实际。对于受浸,他清楚“信而受浸”乃一体之两面,必须一致;但是他也没有加入重浸派。
中世纪的农民,因长期饱受贵族与教会剥削,经常抗议与作乱。路德的改教,支持者大多是农民,不少人是借以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要求废弃压迫农民的政治与宗教制度。路德的神学强调信心与自由,更被农民借用作社会运动的基础。1524年六月,由于德国南部公侯逼迫路德派,导致农民陆续起来暴动;翌年更蔓延至瑞士就德国各地,低阶人士闻风而从者三十万。接着革命团体出版《十二条款》(Twelve Articles of the Peasantry),以路德“信徒皆祭司”的观点为由,要求免除劳役和什一税,进行政治改革;又以路德痛斥修道主义为借口而洗劫修院,充公财物。
早在路德改教前,天主教内部便出现了许多振兴零性的声音,如《效法基督》的作者肯培多马(Thomas Kempis),如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斯(Erasmus)等,主张回到圣经及早期教父的教训。在路德钉上九十五条的同年,“圣爱会”(Oratory of Divine Love)在罗马成立,以后许多强调互助、善行的组织和修会纷纷成立,巡迴的修士在城乡里推动奋兴,阅读祷告和灵修作品,无意批判教义,只盼望在生命方面带来复兴。
这段时期成立的修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为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创办人罗耀拉(Ignatius Loyola),原为西班牙军人,1521年因重伤退役。康复期间阅读有关耶稣生平及早期圣徒书籍,深受感动,乃立誓成为耶稣精兵,严守纪律,顺从基督。以后他一路求学、旅行、著作,于1528年入巴黎大学进修神学。稀奇的是,在同一时期,喀尔文亦就读该校,但无迹象显示两人相遇过,日后两人也走了不同的方向。1533年,喀尔文参与改教运动;1534年,罗耀拉和室友方济及五位伙伴共同起誓,要过贫穷、慈惠、宣教的生活,并完全效忠教皇。1540年,教皇同意耶稣会正式成立,由罗耀拉制定并修改规例。
保罗三世于1534年就任教皇。在世俗的压力下,他采取了具体改革的方向与作为,严厉对付教士的不良素行,同意耶稣会的成立,又任命几位杰出的致力改革人士为枢机。为了抗衡反对的枢机们,他催促查理五世及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协助他召开大公会议;终于在1545年开始了天特大会(Council of Trent)。会议长达十八年,一共召开25次,为天主教历史上的重要转捩点,影响了往后四百年天主教的组织与教义。会议中详细讨论引起争论的教义,并拒绝一切更正派观点,重申传统与教皇的权威,反对圣餐“变质论”以外的一切立场,强调圣礼的功效,重现肯定炼狱与善功的观念。会议并决定以《武加大》译本圣经作为天主教的标准译本,宣布罗马天主教是圣经的诠译者。
双方一直争执到奥格斯堡五十周年后,1577年的《协和信条》(Formula of Concord),才暂时止息,获得多数路德派的认同。然与奥格斯堡信条相比,协和信条不仅僵化、缺乏活力,且极富经院哲学意味;而信义宗高等神学亦由此发轫。1622年,耶拿大学的格哈德(Johann Gerhard)发表了《神学大全》,为路德派(信义宗)典型的经院哲学派全理性神学。
战争分为四个阶段,从波希米亚、摩尔维亚(今捷克)延至奥地利,扩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牵连甚广,摧残极烈。就中欧地区而言,人口锐减三分之二,举目所见田野荒芜,工商摧毁殆尽,凄凉之景持续近一世纪。战火结束于1648年签订的西发里亚和约(Peach of Westphalia),厘定国土边界,重申“谁的地区,谁的宗教”原则,把更正各派包括在内,并且王侯不得改变其信仰,天主教不得干涉各邦的宗教事务。于是更正教得以与天主教分庭抗礼,获得日耳曼地区的支持;双方在那地的地理界限,迄今亦无太大变迁。
德国敬虔运动的主要人物施本尔(Philip Jacob Spener),1635年生于亚尔萨斯(Alsace),35岁成为法兰克福路德会牧师。他曾走访瑞士,受到拉巴第派信徒的影响。拉巴第(Labadie)原为天主教修士,由于看见当时天主教与更正教的败坏,决心回复圣经中初期教会的样式。他认为敬虔生活的能力,源自与神的交通;人只能透过圣灵的光照,才能明白圣经。拉巴第先在日内瓦执牧,后转往荷兰米第堡(Middleburg)进行改革,并曾试图在阿姆斯特丹建立“家庭教会”,但至终没有改革成功。
深受施本尔影响的人中,有一位名为富朗开(August Hermann Francke)的青年讲师;他在1687年经历了主观的悔改与重生,后在德勒斯堡与施本尔共居二月之久,完全接受敬虔主义。返回来比锡后,他在大学里演讲,深受欢迎。此举引起路德派选侯的不安,下令禁止居民举行“小聚会”,富朗开便转往尔弗特执牧。
1415年,胡司约翰以异端之名被天主教烧死后,跟随者遭遇极大的逼迫。胡司的信徒分为三派,其中有一派既不与政治妥协,也不以武力抗争,宁愿为信仰受苦。其中一位基利司基彼得(Peter of Chelcicky),写了一本书,将教会比喻成一栋房子,历经多年而成一个倒塌焚燬的废墟;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从这些断垣残壁的瓦砾中,找出真正的根基,逐渐加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