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1|回复: 1

关于中国武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萝卜酒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中说拳的越来越多,而且对于很多人练是为了说。鄙人虽功夫一般,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至少还积累了点浅见。这几天对孙门争论的挺激烈,其实真是浪费精神。老一辈的拳家我还是见过不少,如杨松山、杨奎山、刘志清、郝家俊、马礼堂、李天骥、沙国正、何福生、周元龙、顾留馨、万籁声等等等等,不一一枚举了,提起孙禄堂先生,老练家子们没有一个不服的,皆认为孙禄堂先生是绝顶的功夫。这本来就是早已盖棺论定的事。就象多少年后,人们争论当年贝利、马拉多那会不会踢足球一样,吵的天翻地覆,简直是太无聊了。
据我多年的见识,孙门的情况正如周元龙先生所说:真正的传人极少。因为孙氏拳多少年来都是师选徒,而不是徒找师。记名弟子很多,但不教你真东西。这与钱无关,全在缘份。真正得孙氏拳真传的,据说除了孙存周外,上海只有支燮堂。支燮堂有个弟子寿关顺,功夫确实超凡。上海还有一位老中医程大夫,是孙门传人,注意是姓程而不是陈。程传给了原浙江省武术队教练、省传统武术挖整负责人凌耀华孙氏八卦盘根和孙氏太极拳。凌得孙氏拳之一鳞半爪,功夫脱俗。此外,北京的孙剑云据说尚有其先人的形迹,至于其内容如何不得而知。天津的张烈,也许是他太聪明了,他的拳理与孙氏拳的拳理大相径庭,完全是他自己的一套。功夫到也有一些,但是未能脱俗。与张烈谈拳,他最得意的似乎是如何使用胡椒面外加钢丝锁。黄万祥真正的师傅是万良,万良解放后一直被管制。黄万祥是有功夫的,也是下了大功夫的,但是按照我的体认,也只能算是俗中佼佼、庸中铮铮。谈不上超凡。安徽的余永年很难算是孙门的正宗传人,至多只能算是旁系。余永年有功夫,但保守的很。其他的如白普山,人很软,推手马马乎乎。童旭东在研究历史方面狠下些功夫,有人说他胡吹,倒也不是,我和他见过几面,他确实掌握不少资料。不过他几乎没有什么功夫,当老板的人,尽忙他的项目了。张振华以前就认识,天生不是练拳的料,根本不懂拳。以前有个小刘还行。也是很一般。开封还有几个练孙氏拳的,小魏、小马、小时,名字忘了。不过那时他们几个还是真有些功夫。如果练拳一直没仍下,现在够得上人物了。这是我了解的孙门的大致情况。
我说这些话,孙门的人要骂我,一门心思要贬低孙门的人也要骂我,笑骂随他便,反正这是我的亲身经验。
下面再谈谈杨氏的情况。有人说杨氏到了杨澄甫先生时,就没真东西了。这是胡说八道。杨澄甫先生的功夫是非常厉害的。散手、推手都行。当年杨澄甫先生去广州,李济深不仅借给他一幢小洋楼,还送给他两个小姐(相当于现在的二奶)。没真功夫,哪能有这种待遇。这事不是我胡说,广州的朋友马志斌也知道的很清楚。根据我的体会杨氏太极练的好的还是在上海。比较出色的田照临一支,田的徒弟叶大密一支,褚桂亭一支,此外还有位姚师傅据说是武汇川的徒弟都有功夫,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但脱俗的高手也没有见到。相比而言,金仁霖的推手功夫确实很高。蔡松芳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与金仁霖相仲伯。褚桂亭的传人葛先生发人的功夫很好,打出去咚咚的响。傅钟文不跟外人推手,不知其底细。田照临的徒孙李歌清,触人甚轻,发力生脆,但是得进他的点,应变差一些,也算是好手了。北京练杨氏的,解放后两大支,崔毅士、汪永泉。说实话与上海练杨氏的比差了一节。两边的练法也不一样。崔毅士是个踮脚,靠在树上跟徒弟玩推手,看着都别扭。汪永泉是说拳的主儿,北京话老头儿拳,老头儿玩玩的玩艺儿,离实用远了点。仲浩群说魏树人有功夫,不知是按照什么标准。根据我的体会,基本没什么功夫,推手恐怕还不如白普山,比金仁霖、蔡松芳就差远了。北京人懒,在公园里尽是凑在一起说拳的,上海人讲究实际,在公园里练的多说的少。
看来北京人要骂我了。北京练杨氏的还喜欢空谈高境界,什么空啊、意啊。这点倒与上海吴式的马岳梁一支很相似。先谈些,吴、武、陈式的情况以后再谈。
吴式太极拳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历史,吴鉴泉的功夫比杨澄甫差了一节。不过吴鉴泉不保守,时间一久,他的后人的功夫倒出来。上海的赵寿村、吴耀宗都是好手。常远亭的传人功夫也好。大名鼎鼎的马殿臣就是一位代表。仔细体味他们几家的味道也不同。赵寿村、吴耀宗还有些硬的东西隐隐的在里面,有点咯噔劲。常家传下来的东西,好象更柔软。马岳梁的东西要更硬一些,招也外在。可是他却喜欢演示气,所谓凌空劲。吴式太极拳各支的东西用来健身挺好,基本都不合技击。听说这几年出了位严子元专去打老头儿,没见过面。吴公仪与陈克夫的录影,实在没什么东西,比现在的散打还没有内容。确实谈不上输赢。这几年吴家的人猛吹这件事,这不是不打自招说自己没东西吗?这本是件丑事,还拿出来吹,不知道一些人是怎么想的。说这些话,练吴式的要恨我。练吴式的推手有好手。但跟汪永泉的玩艺儿相似,玩玩劲还行,不能真用。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有位朋友已经点明了,生理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骨头、筋、肌肉的性状没有大的改变,再高的技巧也只能是玩,派不上真场面。北京练吴式出名的有两个半,杨禹庭、王子英、吴图南。有人吹王培生,王培生八十年代初是北京推手队的教练,但是当时的队员牛胜先不服他,根本不听他的,牛胜先只服李天骥。王培生有气,跟牛胜先推手,连推七次,牛胜先赢了七次。王培生窝了口气,没办法走吧。83年牛胜先拿了全国推手冠军,从此牛胜先就成了北京推手队的教练。所以上了真场面,只会玩玩 劲就不行了。杨禹庭活着的时候,没听说他推手好,我曾亲耳听他说他只会套,不会推。
不知道是不是对外保守。王子英能推两下子,但不能打,也没教出什么徒弟。吴图南有吴式的基础,也有杨少侯的技术。只能算半个吴式。吴图南也没教出象样的徒弟,什么于志钧、陈惠良等,功夫太一般了。吴式推手好的是刘晚仓,老头有真功夫。刘晚仓的功夫算得上是俗中佼佼了。大成拳的姚宗勋、王选杰都怕刘晚仓。刘晚仓让给带过话,他们就是不敢来。
刘晚仓尤善发人,如果遇到功夫差点的,真能把对方发出去离地一尺多高。刘三爷的手法也多,招熟的很,本力又大,推手、散手都好。现在小马,马长勋还有点三爷的味道,但功夫比三爷差了一截了。练吴式的功夫好的还有一位北戴河的李经五,不过李经五也跟陈发科练陈式。李经五的架子不好看,但是推手不错,尤其棚劲好。有人说他能用气发人,没体验过。李经五推手时喜欢把两手垂在下面,身子微微一转,就把人送出去了。吴式中的现在最有风头的是大名鼎鼎的李秉慈,可是唯独他没有什么功夫。如果吴式朝着他的路子发展,就要全毁了。
仲浩群对于我评价汪永泉的功夫耿耿于怀,认为我贬低了汪老。仲浩群真是个文人,怕是即没有参加过对抗性比较强的比赛也没有经历几次真正的搏斗。所以对于真功夫三个字的含义与我不同。关于功夫脱俗是个什么样子,我暂不想在这里做具体的描写。因为,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但是,这样的人现在还有,而且不久中央电视台就会进行介绍。这比我在这说效果要好。那时再讨论什么是脱俗的功夫吧。汪永泉的功夫属于俗手。当然是有些功夫的俗手。朱怀元、孙德善、高德元以及前面有人提到的赵洪普、石明都是有功夫的,但都没有脱俗,都是俗手。要吹,也都有些资本。孙德善在地坛当年也是非常著名的,名气不在刘晚仓之下。我曾亲眼见孙德善让几个人排成一个纵队来推他,他让谁出去,谁就一准被发出去,排队的人并非都是他的徒弟。所以并不是作秀。作为玩艺儿,这手功夫够得上高妙。但这也只能作为玩艺儿。朱怀元粘人的功夫也可以说是高超,当时一块玩的有位翁师傅,看见朱怀元了,从后面拍了下朱怀元的肩膀,结果怎么着,手拿不下来了,一步一趋地跟着朱怀元屁股后面走,惹得大家都笑。这沾劲,能让老翁的手找不着着力点,够传神的吧。但还是俗手,因为拍他的人是老翁而不是泰森。在一定强度、一定力度的对抗范围内,技巧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近乎于神。中国足球队也是这样,自己练着玩的时候,球也漂亮着那,好象不比人家差多少,可是到世界杯上,就跟不会踢一样。对抗性强到一定程度,玩艺儿就没了。作为健身,走走意、玩玩劲挺好。作为修身就欠些,作为实用就差的远了。
说起武式太极拳,其理论贡献不能不提。李亦畲的五字诀,是真正从实践中来的理论,所以能对实践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这是武式太极拳的特色。说这话,有人说我是话里有话,明褒暗贬。但是又能让我说什么呢?到现在为止,我所遇到的武式传人的拳术造诣还不如前面几派。郝少如在上海就没教出什么象样的徒弟。天津么家桢的工夫太一般了。姚继祖的工夫是可以的,看见他能发人。小孙(名字是建国吧?忘了)的功夫很好,邯郸联谊会上见过。乔松茂一门心思的给自己提大辈,搭过两回手,江湖的很。第一次使暗脚,没得手。第二次看有人围过来看,忽然莫名其妙的哈哈一笑,煞有介事地说:“不错,不错!”象演戏一样了事。薛乃印就更没什么功夫,好面子、讲虚荣,真本事一点没有,钱倒有一些,是个武林中的混子。吴文翰也是个说拳的,基本上没什么功夫,推手还不如魏树人。高连成的推手还马马乎乎,继承了些姚继祖的东西。但还是顶,手法还是比较熟的。还有王善德是靠打笔墨官司出名,能侃不能练,口气倒是挺大,劲僵的很,没有真功夫。武式前辈对太极拳贡献很大,又是儒生,应该修养不错。但是传到今天,真是没落了。当然,我接触的人很有限,可能武式的高人我没有接触到,不能以偏盖全说武式太极拳不行。一些隐藏在民间的高手,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得到的。这里也有缘分。
小贾已经介绍了寿关顺,不过我一直觉得象寿关顺这样的人最好是不要用文字来描写,很容易引起误解出偏差。据一位朋友讲中央电视台准备专门做寿关顺的节目,我本想在他做出来功夫给大家看后再讨论他,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吵。不错,寿关顺的功夫是脱俗了。
几十年来我遇到的功夫脱俗的高手也只有一、两位,寿关顺是其中之一。实事求是的说寿关顺是学过许多门派的东西的,只是他的功夫的基础是孙门的,他的内功完全是从支燮堂那得来的。支燮堂去世时他还没有来得及系统的学习孙门的用法,他的推手技术来自杨式,以后又学过拦手(上海叫操拳)、绵拳,与心意拳的人也经常交流,所以他这人融会了多种技艺,没有门派之见。有人说寿关顺完整地继承了孙禄堂先生的拳学,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据童旭东讲孙存周先生也只是继承了孙禄堂先生拳学的一部分,有个说法,不到十之二、三。支燮堂先生是得到了孙门真传,但是得到的掌握的东西不可能比孙存周先生更多。因为童旭东说支燮堂先生跟孙禄堂先生也就是三年,而且也不是天天在一起。所以介绍人物时一定要力求准确、客观。寿关顺是有神通的,小贾介绍了一些,不过在这里我不想做进一步的具体介绍,还是那句话容易引起误解。当年李天骥对外一个说法,对内又是一种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怕对外界介绍内家艺业时,话说不准一点儿都会引起很大的误会,需要加上很多解释。尤其是自己没有练到的时候,是很难解释确切的。但是既然说寿关顺的功夫脱俗那与俗手就不是在一个层次上,完全是质的区别。这不仅仅是实用不实用的问题,确实是层次问题。无论是人体的功能还是骨头、筋、肌肉的性状都已发生质的变化。
陈式太极拳的陈发科先生是位令人神往的人物,虽然我没见过他,但他的拳照实在是漂亮,那劲势超过了杨澄甫先生早年的水平,与杨澄甫晚年拳照的水平相仲伯,确实是好。陈发科的传人我见过一些,没有一个能打出陈发科那股劲势。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都比陈发科差远了。老一辈的田秀臣架子还不错,推手就不行。冯志强的推手靠力气,连摔带顶,散手几乎不懂。冯志强上了点岁数后也大谈养生了,结果现在他的身体还是很糟。天坛的李师傅、老刘、地坛的老邓功夫也有一些,他们都不服冯志强。但是也没觉出他们比冯志强强在什么地方。话说回来,跟冯志强学的人还是要感谢他,因为他的东西好赚钱,这是一有陈式太极拳这块招牌,二有冯志强的名人招牌,三是冯志强的推手中摔交的玩艺儿比较多,这也是陈式的特点,掌握起来用起来都快。其实真对陈式有研究的还是济南洪均生的一支。洪均生自己的功夫并不高,但他真研究,教出来的学生水平比他高。象老刘、小李、小张、小蒋以及再小一辈的小黄等都不错。虽然都是俗手,不过功夫还是有的,推手尤其好。小蒋在《武林》上不断介绍太极拳的散手,其实那只能用来玩。真正的太极拳散手练法小蒋并不懂。陈式的洪派架子用来锻炼身体比陈家沟的架子要好。陈兆丕的功夫比陈发科差着一节,我在西单体育场见到陈兆丕最后一次出来打拳时,金鸡独立腿已经抬不起来了,身体很糟。练太极拳起码要做到活着的时候有精神,死的时候要快,不拖累人。长寿不在练不练拳,遗传和环境最主要。所以我从来不拿寿命长短论造诣。陈兆奎功夫是很一般的,推手也是喜欢使拌子,结果碰到个懂点摔交的自己就栽了。他也是靠他父亲的名声吃饭。马虹、陈正雷只能表演,无论是推手还是散手都不行。陈小旺推手还马马乎乎,步太死,但马步扎的还比较结实。推一般人还是可以的。但他不懂散手。还有一个王西安本力不小,有些力气。他推手是跤劲、跤拌加力气,同样也不懂散手。都说陈式太极拳古朴,这种古朴体现在哪儿呢?体现在步上,陈式太极拳的步不是用拳的步,而是用杆或用枪的步。拳脚相交,至少是两个拳头两只脚,可用来同时使用的武器至少是“四对四”,加上近身时的膝肘肩胯臀以及头则可同时用来使用的武器就更多。所以拳步既要稳更要活。绝不能死,步一死就要挨打。但是两枪相对,是一对一,两条腿以及膝肘等一般够不着对方,用不上,所以对步的要求重点是稳固,在灵活上的要求不如拳脚那么高。陈式太极拳的步是杆步,陈式太极拳原是作为用杆的基础功夫,所以陈式太极拳的步不是很灵活。在这样的基础上练散手是要吃亏的。或者说你练的东西与你用时的东西必然要脱节。说这话,练陈式的一定不爱听,但是如果撇开门派,从道理上技术上分析分析,也许火气会小一些。练陈式的特点是上功夫较快,但很少有人能以轻制重,哪怕是玩玩劲,他们也很难做到,在这点上他们不如杨、吴。从技术特点上说,陈式推手可以称为柔跤。
李玉琳先生本是位了不起的大武术家,功夫非常好。但是他的儿子李天骥是个有头脑的人,就是不许宣传他父亲,李天骥在国家体委几十年,从他哪儿就把他父亲的名声冷冻起来了。
为什么?李天骥明白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在国家体委坐稳。现在的年轻人对解放后中国的政治环境没有感性认识,那时即使是文革前也是政治背景决定一切,在旧社会做过事的人,如果不知道收敛,想不到的灾难就会不断而来。李玉琳曾随李景林去山东国术馆,并担任国术馆的教务长。李景林是什么人?是被鲁迅点过名的大军阀,是鲁迅骂过的镇压群众的哙子手,以后又投靠了蒋介石。这样的人虽然对武术有重大贡献,但是在那种政治形势下,谁敢跟他沾边啊。 所以,李天骥很聪明,把他父亲冷冻起来,他尽量不提他父亲的事。别人提起来了,他也尽量压住。这样实际上就是保护了他父亲。所以现在的人没有几个知道李玉琳的,即使知道这个名字也不知道他的功夫到底怎样。天津人称李玉琳是“铁胳膊李”,咋一听以为李玉琳是练硬功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李玉琳的胳膊就象杨澄甫说的棉裹铁一样,特别重!不用说打在人身上必受内伤,就是抬,一般也没有人能抬的动。杨澄甫先生的五虎将没有一个能推过李玉琳的,北京武术圈的三老四少更抬不动李玉琳的胳膊,推手就更没门了。所以,自从有推手比赛以来牛胜先的学生的成绩相对比较突出,他这里面还是有传承上的诀窍的。牛胜先是李玉琳的徒孙。我看他们的特点主要是形意拳的三体式桩步和劈拳的钻翻劲并结合进了太极拳的手法。他们发人常常能把人打的象飞起来一样。不过在比赛中他们的这种用法常常被判为犯规,所以,大牛的弟子经常是打翻的对手自己反倒丢分。所以,我常疑问推手能用来比赛吗?大牛这派推手是作为散手的基础,能与散手结合的比较自然。但是用于推手比赛则要被扣分。吴图南、汪永泉这派推手,劲玩的精巧细腻,但需要双方配合,双方都要按照不丢不顶的意思走意。挨打的时候也不许硬抗,要顺着对方的劲出去,玩的是道理。但是很难用于比赛,比赛中对方玩命一抱一顶,你不能讲对方不懂劲啊。但是面对这样的对抗强度自己又没办法,只好自己出去吧。所以也不能适应比赛。于是现在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越来越朝着一种四不象的对抗形式上发展。推手本是技击训练的辅助手段,如今却成为一种独立的竞赛形式,这玩艺儿不变形才怪呢!

<二> 
世事无常,当年龙武师千里寻斗拳王阿里,差点没给抓进公安局(没有介绍信)。现在炒做挑战泰森居然成了潮流,但却没有一个敢再去酒店外面等的。我说要买龙武师赢,是因为见过龙师的身手,阿里虽未亲见,但也看过录象。抛开步法、腿法和交法,光从力量上阿里就占不到太大的优势。

  而现在这些唱着义和团调子的垃圾,真要是和泰森斗,我看一个照面就会输。西方拳击手的训练手段是不全面,但也没闲着,千百场的比赛又没做假,凭什么你要赢别人。内功,动不动就说内功,知不知道内功是什么啊!

   内功又不是咒语,就你有,别人就没有。西方拳击手身上的“内功”可不比这些人少,虽然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但一但用出来很可怕的。光从这些义和团只知道找泰森的麻烦,就看得出他们对拳击其实很无知。泰森并非真高手,比霍利菲尔德差多了,他输给霍是一点都不怨。

霍利菲尔德打拳用脑,技术也很不错,打刺拳时有很明显的侧身沉肩动作,用的是抖弹劲,打出来的拳幅度不大但带骨力,杀伤力很大。泰森一味想*近了,好用上腰力打钩拳,结果被霍氏老远就干掉了。泰森第一次输了还不服气,等打了第二次才知道自己真的很差。霍利菲尔德是个有心脏病的人,年纪又大了,体力跟不上,做动作时不得不找点省力法子,结果给练出“内功”来了。体育场上这种事常有。许多运动员年轻时体能好,总是鼓着一口气冲,不知放松为何物,年纪大了体力下降了,提不住那口气了,一放松反而技术、智慧都出来了。

    这就是“气沉丹田”后找到了根劲的结果。霍利菲尔德的拳头上有根劲,出拳的速度虽不快,但能因敌变化,到了对方身上才发力的,此乃内家拳的“轻出重击”之谓,比史泰龙电影里“风暴般”的拳头威胁大太多。泰森和霍利菲尔德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我曾很注意地看过霍泰第二战时,霍氏的出拳时腰腿的配合,西方拳击手发力时大都蹬脚尖,而霍发力时脚跟是着地的,这点细微的差别是很了不起的,拳上的力道能增加很多。看霍氏的访谈节目,发现他是黑人里少有的有修养,静得下来,也不乱动,真想不到一场心脏病居然成就了一个真的高手。

   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少不得要和黑人拳击手过招,实事求是地分析对手。黑人选手很有天才,天生的骨壮筋强,我等练十年的成果,别人天生就有,而且还进步快。黑人选手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黑人天生坐不住, 加上受教育少,养成了许多恶俗和嚣张的习惯。打拳时不动脑,士气起伏很大,顺风时喜欢欺负人,逆风时没斗志。如果针对性地下点圈套,基本都要上当。现在国外肌肉训练成风,健美式的肌肉训练其实是把黑人选手的优势搞没了。但黑人的天才真的很了不起,电视上经常看到黑人拳手很沉闷地搞了半天,忽然使出一个很漂亮的“内功”动作一招定胜负。只不过这种情况很偶然,就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过度兴奋了出不来,不兴奋也出不来。基本上,我觉得西方的拳击训练方式是在抹杀天才,所以拳击界里成大事的都是些另类,越是好孩子受害越深。这和中国的教育制度很相似。 

   黄种人天生体质是有差距的,必须要*后天的科学训练,要练出内功才行。 但什么是内功,体委那帮人是不懂的。在内功问题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否定内功,片面突出苦练;另一个是神话内功,以为有了内功就可轻松获胜,结果让林教头那种好大言,敢开口的人钻了空子。内功神话非常可恶,是种取巧心理,而中国人却最爱搞这个。小到内功神话,大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都是在取巧,结果上了大当。就算内功所向无敌,练内功也从来不是个轻易的事情,取巧想都别想。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不能真实地宣传内功,我觉得还是多讲苦练的好,只要注意别伤身就行。

    象每天踢三千腿那种搞法很勇敢,但是很难持久,不过有这个基础,只要身体没出大毛病,将来一有明师指点,能更快“悟道” 。历史上许多内家高手都是先练的外家拳,李雅轩就是个例子。练过外家拳的人之所以好“悟道”,一是有力,腰腿力量够,不须从头走猫步;二是知理,都是打过架的,有感性认识,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内家拳经中许多大实话。太极拳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多FANS,有知识是好事,但是不打几架很难说能真正地理解内功的好。

  内功是人的本能,一言蔽之就是放松, 放松之后有玄妙。

  内功能把人的极限发挥出来,并非等于可以任意妄为。中国武术的内功含义非常广,力量只是内功的一方面。内功的最高境界近乎神仙术,如何练习今天已无人知道,但是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并不容易,象练瑜珈那样,绷着腰打坐,嘴里反复叫放松,其实是以“放松”为名义的紧张,就象共党国家总爱取名民主共和国一样。(我校)最新的医学研究显示:人脑决定不做一件事所牵涉的脑细胞和消耗的能量,常常超过决定要做什么事。所以,心中想放松其实还是没放松。

  人真要放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是放松。《卖油翁》里的卖油翁卖油,射箭的好汉射箭,都是放松,反过来让卖油翁射箭,好汉卖油就都紧张了。如果光讲养生,所有体力的运动如下棋、弹琴,只要是娴熟了,都能让人放松,就是修手表、扎假苍蝇也能有此功效。太极拳除放松之外还能活动筋骨,这比修手表好,但不是主要的,人只要心中不焦虑就什么都好了。小子我真心地建议众看官向英国人学习都去Develop一个用体力的Hobby,哪怕是做木匠, Hobby能抚慰您的心灵!

  内家拳能真放松是因为百战百胜,与人生死斗,“胜似闲庭信步”。李雅轩讲散手比斗中身轻骨爽、有不可言语形容之妙,说得就是这种享受,和明朝皇帝做木匠是一的道理。人要是腰腿有力了,跳得远,蹦得高,动作快了,别人一拳打来,要躲要打随心所欲,心情当然不紧张了。一放松就解放了脑,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态也变化,这是内功的第二步。内功让人沉着,思维敏捷,用在打斗中远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贵。内家拳的所谓养身功效也在于此。练内家拳是可以治好近视眼的。

  许多人追求内功是看重内功的力量,是舍本逐末了。内功拳在打斗中确有放人丈外的轰动效果,但这只是借力,不是内力主动做功。内家高手放一个人容易,扔袋面粉就难了。我师教我等推手、散手时常说,“是你自己打自己,我只不过加了一把力。”

   内力仍然是肌肉的运动,内力并未超过人的肌肉的能力,让内家高手举杠铃决不会比世界记录高。只是内力使用肌肉的方式很独特,因此力量要大些,但大不了多少,能大50%就不错了,与此相对应的是用力时间缩短了,肌肉的消耗也急剧减少,这才是了不起的。平常人力虽大,但在打斗中用不出来。内功最可怕的是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个力量。内力是准确,而不是光力量大。人其实也就是个箱子,给个力就会动,只要打得上没有不倒的。比武不是比举杠铃,平常人的力足够了, 打斗中要会用力才真能赢。

  许多人到处宣称西方拳击手一拳有几百磅,那是无知,是投降主义。几百磅是个什么概念啊!几百磅的杠铃放地上,拉拉试试。打斗中,一瞬间几百磅,一匹马也做不到啊!就算他真力大,有几百磅,也照打!燕青不也扑翻了任原。

  我最初向往武术是为了打架获胜,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中的艺术。打架其实是最容易的,打死人也用不了多大的功夫,但想会会高手就难了。

  打赢流氓的功夫容易练,我在师傅手中象个儿童,但在外面打时手还挺快。 一次在街上和一个横人斗,赢的太轻松几乎没有任何成就感。拉扯在一起时,我一手架着他,另一手远远地甩了几拳,其实也没怎么伤着他。但他没能抬起头还不了手,吃了亏,就往前冲,想打近战。冲过来他就搬我,想使拌子,我架住他一会让他用力,等他搬得实在了,然后顺他的力一拉,人就到地上了,脑袋撞在柱子上。比赛结束。

  这次打斗对手很差,但对我仍是个大的提高:最根本不是力大,而是我居然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想事情。这种进步让我自己都很惊喜。不过街头斗殴很恶心:那些人在打架前那么凶蛮、无理,打输后又如此可怜、无助,难道人性天生就是无知和软弱的。一个小混混这样也罢了,象刘少奇,都贵为国家主席了,也还是这样。刘少奇被红卫兵殴打,情急中拿出宪法来挥舞,他可曾想过那些被他整的人也是有本宪法保护的,而当年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假使毛刘这些人小时候多打点架,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武术用在斗殴上太糟蹋了,打人并不能带来什么快乐。练了武要和高手过招,看看人家的手段如何出神入化,自己又该怎样应对,那才是真的叫人高兴。现今中国社会上,暴烈之气很重,就是“平常百姓也做不得善人”。学点武不吃亏是对的。

  打斗中力量并不太重要,是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取胜。最重要的是冷静,脑子要清醒,不能紧张,不能怕。许多善打架的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就是因为沉着,天生的力量就够了。对方也是人,凶巴巴的样子其实是害怕,好对付。真正的高手,由于气在丹田,表现得很平和,不过打起来就如猛虎。我师有次在批发市场打一群爆发户,一人对八个,还倒陪了七百块汤药费。

  那帮人是横惯了的,并没什么本事,终于倒了大霉。说来很气人。明明是他们的汽车撞了停着的自行车,他们还有理了。我师本想算了,结果那开车的还故意松刹车,把自行车的轮子压弯。这明摆就是欺负人嘛!那帮人从车上下来一群,我师怕他!窜进去,照当头的胸上就是一拳,拳劲透胸而过,那厮吃打坏了骨头,鼻涕口水和着血流,站那就不动了。一群人围上来, 又抹袖子,又嚷嚷的,样子挺凶,却都不走近。欺负弱小惯了的,哪见过真阵仗。 我师动了狠心,一双眼睛怕人,东一掌西一拳, 八个全倒,搞成了表演。十秒钟,这帮人全到地上嚎去了, 哭的都有。

   终于想起有政府了,到派出所解决问题,我师见他们被打得也惨,气下去了,就倒陪了七百块汤药费。那个当头的被打得很可怜,其他人扇在头上的多,血留得怕人但没内伤。当头那个胸膛被打透了, 没几年好不了,恐一辈子都不爽利。

  我师身才瘦小, 看不出是个有功夫的,身高不到一米七,但臂长却有一米八五。 我师三十年功力,骨头极重,从外表看最多一百二十多斤,但实际有一百四十多斤。内家功夫练的是筋骨, 肌肉成细长条,骨头极密。我师每每和武林同道比手,不用什么周折,只要两指往别人身上一甩,没人受得了,罗师伯就是个例子。罗师伯本是练外家拳出身的,一身硬功护体,就是小伙子用榔头敲都不怕,但就怕我师的两根手指, “砍在身上就似角钢,痛在骨头上”。罗师伯的外家功夫很高,一棵大树两掌一戳,能把树皮戳掉,要是插在人的肋上当场就没命了。罗师伯年过五旬后,气力下降,外家功夫有点力不从心, 见了我师显露的内家真传后,就想转投太极,欲拜我师为师。我师年纪比罗师青,罗师也是一门之首,又是多年好友,就以大师兄的身份代何其松师收罗师为师弟。罗师伯是老武林,见过大世面。讲了很多武术真经, 让我等大长见识,从此不敢轻视外家拳。

  我师住在火车站附近,社会治安很乱。我师晚上出来教拳,只带把棕竹扇子就够了。棕竹扇子有弹力很结实,只要用上抖弹力,足够敲断人手的骨头。我师感于社会治安不好,教了我等很多实际的防身术,苦练了太极拳里的几招,比如提手上势,金鸡独立,斜飞式等。 提手上势就是踢对方的迎面骨,如果穿着皮鞋,用鞋边一插,就象刀劈斧砍一样可怕。太极拳里许多招式都是能立取人命的。只要用上了内力,一把棕竹扇子就是一把刀,两根手指就是剑。(剑法中左手捏的剑诀就是一把用来点穴的短剑,太极剑法是两把剑,可惜如此基本的道理都每人懂。)我们师兄弟每人都买了把扇子,很有点派头。如果没有扇子,一本书也行,书脊弹人照样打断骨头。生活中有很多可用的武器,对付持刀歹徒很管用, 不须怕。

   持刀歹徒并不可怕,但是现在军体拳等教的空手夺刀方法是万万用不得的。想踢掉或扭掉对方的刀是很愚蠢的。会用刀的人,其实不用刀也能伤人,刀也就是个幌子。如果你的注意力全在刀上,他的拳脚就可以随意伤人了。有些有经验的歹徒还故意左手持刀,就是诱你上当,好右手伤人。对付持刀的歹徒,别一门心思想夺刀,关键还是要打击对方,把人打倒了,刀还能伤你!如果去踢敌人的腕子和抢人的腕子,你一伸手别人手里的刀挽个花就能把你拉道口子。

  对付刀和一般打斗差别不大,都是注意别让对方落着根,没根劲刀是捅不出力、伤不了人的。会用刀的人,刀刃是向上,刀总挂在腰边,不轻易出刀的,目的是一但捅进去就用腰力往上拉,这是军队在战场上用的立取人命的招术。碰到这种人你就走,他懂其中的奥妙,是不会追的。

  一般的歹徒拿把刀乱捅,那就好办了。他总想着刀,你就可以指东打西,比如假装夺刀,在他收刀时戳他的眼。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衣服去挂他的刀,那些傻叉总是把刀磨得很快,一碰就挂上,衣服挂上后换个方向,用个脆劲一弹就能把他的刀拉掉。

   911那次,若是我在机上,只要用个毯子叠成两层,象斗牛士一样往刀上一蒙,傻阿拉伯肯定会使劲地捅啊捅的,毯子又没绷紧哪里捅得开,趁他忙那头,这边拿把长点的钥匙就插丫脑门上。没毯子用坐垫、枕头都行,只要是软的织物, 软东西不搭力, 最麻烦,软索捆猛虎啊!

  真正的高手不怕你那大棒子偷袭,就怕洒个网子给缠住了脚。不过谁要是敢拿网出来,高手见了肯定会动杀心。内家高手,功夫全在脚上,身法快如鬼魅,你还没来得及抬手,一个快步冲过来,先就收拾了你。

   人身的力全从脚上来,脚一定要站实了身上才能做动作。就象电影《骇客帝国》里一样,身体晃啊晃的,脚却一丝都没动。《水浒传》里有个关于脚的打斗细节写得最真实:话说卢员外遇害,燕青逃到城外腹中饥饿,因逃得匆忙身边无钱,看两个客商在道上赶,便欲抢劫,但又不想伤人性命,只是上去一拳打翻了一个。被打翻的正是石绣,另一位好汉便是杨雄,只见杨雄回身就是一棒,打在燕青的腿上,燕青吃痛倒地,石绣上来就想捅一刀,好在看见了燕青袖口的花绣。这场打斗波澜不惊却充满智慧。杨雄果然是个街头斗殴的高手,回身一棒就往膝上打,不高不低的最是难躲。要是打头,腰一晃就闪开了,以燕青的身手这一棒也只有生生地忍了。好个燕青,果然是能扑翻任原高手,若是换了旁人骨头早就打断了,燕青钢筋铁骨,只是吃痛不过而已。杨雄这一棒是下了杀心的,燕青没被打坏,除了骨壮,想是知道该如何“忍”。

  内家功夫里有“硬碰硬”的招法。我师传我的诀窍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劲,碰撞时骨头一转,看是两个人碰骨头,其实是我在小小打了他一下。骨头这一转就把横向的来力变成了纵向的力通过骨架传走了,纵向承力再大骨头都不会断的。对方骨头若是不动,只有吃打伤了。我以前踢足球,胫骨碰着就痛,现在被人蹬踏都无所谓,一是的确骨硬了,二是用上根劲。足球巨星,所以敏捷胜人,还不受伤,全是有根劲,马那多拉被踢的还少了,又怎么样。中国足协的蠢货,不练点根劲,跑一万米有屁用,他们那里知道米卢天天带头玩足网球的用心啊!小子我体会到根劲,就是*学着踢足网球踢出来的基础。

  恩师又天天压,“硬了”、“软了”地搞了整两年,终于有一天福至心田就碰上了。

   人的骨架的设计很奇妙,许多关节的接触面都是开槽的马鞍面,而且骨头两端都很粗大,这种设计能把很大的侧向力转变成沿骨头走的纵向力。太极拳处处讲根劲,根劲其实就是骨力。太极拳经曰:“力由于骨,劲出于筋”,还有“劲起于脚”、“节节贯通”之说,就是讲的手上的一拳其实是从骨架上传来的腿上的力。手才多粗,腿又多粗,拳击打半天倒不了一个,内家拳只一掌一拳就能取人性命,原因就在于此。西方人为求这一招至胜,只知力大好用,却越练越蠢笨,而我们的老祖宗真是太聪明了,怎么就想的到。现在西方把人体每个关节形状细节搞的很清楚,象脊椎有六个自由度,每个自由度的上下限等等,但是就是不知道每个角度的具体力度能是多少,什么样的安排能最出力又最小伤害。这是算不出来的,矩阵太大,而且有些假设还是错的。老外要是懂得什么是根劲,整个运动科学的许多结论就得推翻了重来。 

  如果有什么手段记录下我师每个动作各关节的细节,那才真是宝贝啊!到时候众看官想学功夫就容易了,买张光盘就得。体委几十年来为了庸俗化太极拳,鼓吹陈王庭创拳说。其目的就是为了否定内家拳的中华文化传承,然后才好任意胡来。根劲和内功非太极拳独有,形意拳里讲的更多,难道形意也是陈王庭所创不成!一拳一掌,随便摆个架势,能不能出根劲,内行一眼就看出来了,老一辈的拳照珍贵之处就在于能提示后来人各种姿势下的劲路。体委的冠军们可有一个是能出来根劲的?这样的拳也能打人,这种冠军难怪大家不服。

  现在的太极名家里面有几个对得起他的那个姓的。不是我骂他们,有没有功夫,自己的拳照明摆在那,赖都赖不掉的!

   祖师杨澄蒲和李雅轩的拳照珍贵啊!如果众看官懂的欣赏其中的劲路,那就是功夫入门了。杨澄蒲的拳照尤其宝贵,比如栽捶,只有他敢弯腰,就连李雅轩都只能打成直腰的。不是李雅轩不想弯腰,没有办法,内力不到只能如此。许多名家子孙,扛着上辈人的名声,照着照片摆拳架,自己还不知道错在那里。祖师的拳架子岂是那帮破铜烂铁能学得来的!这就好比书法,谁能模仿得了王羲之字。若是老老实实地写一幅自己的字,别人也许还表扬几句, “写得好,很黑!” 描这么大的名家的字画来充自己的本事,还不找抽啊!

  以书法比拳照很贴切,书法里的劲路和拳的劲路神通。郑曼青的字和他拳是一样的,劲力单纯,含在里面,结构也不复杂,一条劲从头到尾的转换很分明。李雅轩的拳好比颜真卿的字,刚猛连惯,小处锋芒自然挥洒、放荡不羁,结构上是刚中有柔,处处照应,不大容易看清楚其中的气魄收放。清朝有个进士把颜体字改了,笔画过多修饰,结构也改得简单机械好掌握了,小学生学字多用他的本子,这种字乍一看也刚猛,但总感觉撑不起来,好似阉人。现在的名家打拳多有似于此。

<三>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发表于 2009-7-26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2:09 PM , Processed in 0.0438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