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spy2009

[知识] 板块主题窝 --- 生物和化学制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0# mab

老大的意思是,不是IMGN,而是MEDX?

YES,偶炒个股,从来不超过10%仓位,一般反弹20%,就考虑收获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OB最近在北京购买商业用房地产,是否正确?

当然错,一是李嘉诚当时还在抛售大陆商业地产;二即使想买房,现阶段抄地产不如抄地皮,那么多钱不如买地皮自建:三是大陆医疗改革正在进行,有钱不如买厂或扩大本公司。

The Motley Fool网站的分析师,呼吁大家,相信这是正确的决策。

到底是否正确,大家有空谈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0# mab

老大的意思是,不是IMGN,而是MEDX?

YES,偶炒个股,从来不超过10%仓位,一般反弹20%,就考虑收获了。
spy2009 发表于 2009-3-2 13:06


I mean IMGN. But the tick for Medarex is MEDX, I typed wrong in the last post.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2# spy2009

I am a tiny tiny toadpole. sigh...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搜搜出这么个好东西,当然要顶一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主要方向是大盘,没时间管这一块。多谢支持,希望能帮到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主要方向是大盘,没时间管这一块。多谢支持,希望能帮到忙!
spy2009 发表于 2009-3-5 13:40


周末的时候把它顶上来,大家讨论讨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帖子!不顶没道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风水轮流转 2009年医药行业的挑战和机会
  即将过去的2008年,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一片萧条:股市惨跌,融资困难,IPO窗口关闭,风险投资开始丢卒保车,大批生物技术公司出现“贫血症”,部分进入资金危险期,倒闭风暴开始来临,行业内裁人、关闭工厂或部门,整个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恐慌。在此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回顾,我们展望——2008,哪些印记会深深刻在历史的扉页?2009,等待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挑战和机会?



  2007年,当许多大药厂没有别的投资渠道和去处,不得不选择在股票低迷之时花大笔钱回购股票,希望借此提高股东信心,促使股票价格回升。



  2008年,行情恰恰相反,大药厂不再高调宣布股票回购计划,而是加快实施并购公司的计划或扩大对外合作及技术转让,因为大药厂不缺钱,缺的是新产品和技术。



  过去几年技术和产品转让水涨船高,中小公司要价越来越高,大药厂为了恢复其研发线和产品线的元气,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如今市场回落,风水轮流转,中小生物公司这个技术转让方或卖家反过来求助大药厂买技术甚至买公司,因为企业面临生存问题,昔日高傲的“公主”不得不选择低价快嫁。



  面粉贵过面包



  2008年,对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实在是很悲壮,由于IPO窗口关闭,市场低迷,企业融资无门,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不得不裁减人员、节约成本,准备渡过漫长的严冬。



  现金为王,谁有钱,谁就控制了技术产品的买方市场和话语权。大药厂作为现金充足的大买家,成了这场金融风暴最大的技术买方赢家,到处都可看到生物技术公司在贱卖和忍痛割爱,以往出价很高或者从来不考虑卖的技术平台、新药产品和市场权利,现在不仅求卖,而且卖价如此低廉!



  事实上,在资本和经济如此不景气的今天,许多公开上市的生物技术和特色制药公司股票价格已下跌到公司摘牌边缘,有不少公司因为产品临床试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股价大跳水,有的交易价格已经低于其每股现金价值,股票价格低于1美元的股票已经很多,有的甚至不足10美分。



  对大型制药公司或大型生物科技公司而言,2008年成就了它们最好的并购机会,现在濒危公司的价格实在诱人。例如,英国巨头葛兰素史克收购四面楚歌的Genelabs科技公司,付出的代价仅为每股1.30美元现金,比收购宣布前一天收盘价每股23美分溢价465%,总共只需5700万美元,葛兰素史克由此得到了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发现平台,增添了新类型的抑制剂和治疗目标,以及现存的丙型肝炎病毒新药开发候选物。



    11月下旬,瑞士罗氏公司同意收购无所适从的Memory公司,以跳水价每股61美分现金收购,这一价格还是比宣布收购前一天收盘价每股15美分溢价319%。原本就是Memory公司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精神分裂症药物合作伙伴的罗氏,此时出手救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也可以说是乘人之危。Memory公司股价已接近被摘牌,其股价在10月24日曾一度跌至每股7美分,现金储备仅1400万美元,无法支撑多久。



  利用生物技术公司运营困难只能忍痛割爱的机会,大药厂施行廉价收购的并非只有罗氏和葛兰素。辉瑞最近也以每股2.35美元现金(溢价117%)收购Encysive制药公司,其肺癌治疗用药Thelin已经在美国以外的市场获准上市销售。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药品,如果要按传统的技术转让方式获得,首付、里程碑支付和销售提成就要花费3亿~5亿美元甚至更多,现在只需1.95亿美元,辉瑞就可收购整个公司。



  生物医药企业股价的大幅下滑,不仅吸引大药厂豪取掠夺,连非传统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进场讨价还价了。例如BBM公司,主营业务是电信和网络空间,现在一心抢夺几个生物技术设备生产厂家,对它最有吸引力的是廉价的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YMBioSciences。10月27日,该公司股票收盘于每股24美分。11月13日,BBM提出,欲以每股50美分收购YMBioSciences,比宣布收购前每股27美分的收盘价溢价84%,约2900万美元,这个价格远远低于YMBioSciences在第三季度末手中还有的4400万美元的现金价值。



  为什么现在生物技术公司如此软弱,任人宰割?原因就是钱少气短。同意被收购的公司,不仅求生存,更求发展,尽量减少交易成本和签约时间。因为在买家控制的市场,处于劣势的被收购企业,只有追求被大企业收编的机会从而保存实力和资源,没有太多与收购企业讨价还价的机会,因为待收购者实在太多,大药厂通常只能从原来的合作伙伴中挑选最物美价廉者。



  09最好的机会



  2008年,大型制药公司和大型生物技术公司股价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比起其他行业的来说,它们的日子要好过许多。因为药厂的现金流和闲置的现金很多,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几百亿美元。



  大型医药企业销售额和业绩并不令人兴奋无比,行业内的业绩成长已经掉到历史低谷,在短期内基本没有希望得到根本性改观。低成长性、低利润率、开发风险增大,使得大型医药企业的股价跌到历史低谷,市盈率空前之低,PE值平均还不到20,还有3%~5%的分红收益,从投资角度看,已经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价值型股票。巴菲特曾经在今年上半年逢低吸纳强生、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的股票。



  在短期内巴菲特或许还难以赚钱,但从长期看,这些大药厂股票已经很难再跌了,所以是现时理想的防守型投资股票,或许在几年后能赶上下一个上涨波,投资者的收益将会相当可观。巴菲特的眼光和耐心估计会被许多人所认同。



  相反,在生物技术方面,虽然现在中小企业处于资金短缺困难期,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在股票投资方面,大中型生物技术公司则最受投资基金经理所看好。不仅因为它们的业绩稳健、现金流正常,还因这些企业越来成为大药厂收购的目标。这将促使这些已经实现盈利、有后续产品并且抗仿制药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股票维持相对较高的市盈率。免疫医疗和英克隆已先后被收购,又有传闻辉瑞对收购安进相当感兴趣。今年罗氏求购基因泰克遭拒绝,罗氏融资也将是其中一大难题。



   明年是否会有转机?又会有哪几家会被人收购?值得关注的包括,基因泰克(是否被罗氏如愿收购)、Biogen公司、Genzyme公司和Gilead公司等。但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不低,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位买入并长期持有才最划算。



   2009年,清洁环保技术将是最受宠的投资领域,其次是生物技术领域,25%的投资者表示会增加投资,33%的表示会保持相同的投资频率和额度。在医疗器械领域,24%的投资者表示会增加投资,38%的表示会保持相同的投资频率和额度。



令人遗憾但又情有可缘的是,风险投资者对种子期和初创早期公司的投资显得兴趣缺缺和信心不足,分别有60%和64%的投资者表示会减少对这两类企业的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预测明年企业融资会十分困难。93%的风险投资者承认,要保持现有被投资企业的稳健成长甚至是生存,都会比较困难或很有挑战。



链接



  金融危机路线图



  Step1: IPO窗口关闭



  2008年,IPO和SPO市场几乎完全关闭,给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生物医药公司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绝大多数中小生物技术公司并不赚钱,主要靠风险投资者为其不断输血,或通过与大药厂合作收取合作开发费用或技术转让费。本来上市是这些公司募集资金和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或最后希望,现在这条路被堵住,而且短期无望敞开。



  这将使一部分生物技术公司资金链断掉,除非风险投资公司愿意再继续支持,否则只能靠卖早期技术和产品开发权来获得资金。这等于把自己最值钱的东西拱手出让,近乎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2008年IPO窗口关闭几乎是针对所有行业,而且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打击会是致命性的。它对于投资生物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者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投入的钱不仅出不了,而且很有可能减值赔钱甚至血本无归。这将使风险投资者会变得十分小心谨慎,从而影响他们自己的未来投资。对生物技术产业来说,这实在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Step2: 融资困难



  生物技术产业的股权融资在2008年陷入极度低谷,前三季度仅仅募集资金89亿美元,主要是通过私募、债转股和反向并购等方式,融资总量大大低于去年的总体水平,而去年同期,融资总额为218亿美元。



  风险投资趋于谨慎。2008年上半年医药健康产业的风险投资非常不景气,第三季度则是最活跃的季度,无论是资金总额和投资交易项目总数,均超过了前两个季度。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健康领域风险资本筹集的资金总额下降19%。不过,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这一数字还是相当不错,2008年健康产业投资虽不及2007年的行情,但仍比2006年和2005年的行情要好。



  2008年的风险投资总额预计在290亿~300亿美元之间,但92%的投资者预测明年的投资力度和频率会降低和放缓,62%的认为投资金额至少会减少10%,甚至低于270亿美元。不过,还是有53%的投资者表示,明年将投资与今年同等或更多资金量给旗下已经持股的组合公司。



  由于IPO及股权融资之路被堵,生物医药企业的资金链只能靠变通的办法来解决,今年上半年通过可转换债融资的企业数目增加。此外,通过反向并购等形式完成融资也不少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问题。这种融资方式颇受企业欢迎,也算是2008年中比较惨淡的生物医药资本市场的一些亮点。



  但是,自债券大王雷曼公司破产后,紧接着几大银行出现巨额亏损,借贷市场也一片凄凉,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不敢再借款放款了,因为商业信用和次贷危机让投资人不得不捂紧钱袋。第三季度后,拆借资金已经非常困难,所以,罗氏提出要募集几百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恐怕在短期内融资艰难,除非市场回暖、基因泰克股东支持配合。



  Step3: 倒闭风潮



  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资金紧张和严重亏损造成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在倒闭破产边缘挣扎。据统计,在上市公司层面,已经有150家公司的资金链出现短缺,账户中只有不到6个月的现金,200多家公司手中现金不足12个月。按照正常的“烧钱”速度,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公司只能关门。仅仅10~11月份,就有5家公司倒闭,估计明年将出现生物医药倒闭或被迫被兼并的高潮。



  这可能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史上最不幸的时段,过去生物技术类公司遇到资本市场低迷时,大多数公司通过缩衣节食和举债,基本都能挺过来。今年和明年的情形不同以往,要顺利挺过这次金融风暴,决非易事。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投融资机构有好多都自身难保,无心做捐客。这使得无特色和优势的生物技术企业无法吸引任何新的资金注入,除了向大药厂求助外,只能贱卖或宣布破产。这将给未来几年生物医药产业和大药厂的新产品候选库带来负面影响。



  Step4: 收购时节



  2008年,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启动或完成了178个并购。这些交易包括从具体产品的收购交易,如Biovitrum公司从安进公司收购产品Kepivance和Stemgen,到由私人股本公司全面收购公司,如华平收购Lifecore生物医学公司。其中,绝大多数并购交易都涉及生物技术公司(包括81项收购协议和10项反向兼并),以及大型制药公司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在大公司并购方面,2008年应该是创纪录的丰收年:有31项生物技术或大型制药公司之间的并购是在2008年之内起步的,这个数字轻而易举地超过了2007年总数为19个的交易量,也高出2006年的24个交易和2005年的23个交易。或许正是迅速恶化的经济增加了这些并购的紧迫感,成为收购交易激增的主要原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ere is an example of patent challenge from generic drug company.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m ... 333620090306?rpc=44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行家和老大,谈一谈干细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per 于 2009-3-8 19:04 编辑

ASTM +80%
CUR +68%
STEM +66%
KOOL +44%
CYTX +42%
GERN +40%
ATHX +37%
ARIA +17%
(大致的涨幅,并不准确.)
有以上股票的朋友,先恭喜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美上市干细胞公司股票透视市场前景
时间:2007年06月29日    来源:生物通
------------------------------------------------------------------------------------------------------------------------------------

摘要: 业内人士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成长与风险给评论为,很难买中成长好的股票,一旦走运又像碰上六合彩一样瞬间暴富。

生物通综合: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消息,业内人士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成长与风险给评论为,很难买中成长好的股票,一旦走运又像碰上六合彩一样瞬间暴富。

------------------------------------------------------------------------------------------------------------------------------------

在生物技术公司里,干细胞又是令人最头疼的一组。科学家们编织了太多的美丽但虚无缥缈的故事,让投资者们难以取舍。总部在美国加州的Geron公司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胚胎干细胞研发公司,52周股价峰值达到75美元/股,2007年6月26日的收盘价仅为7.1美元/股,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尽管如此,投资者还是不愿离开这一版块,尤其是小的独立投资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真正意义的干细胞产品上市。

Cytori公司是宣布将上市干细胞产品最早的公司之一。这个专门研究以干细胞技术为基础的医疗装置公司宣称最迟于2008年上市第一个干细胞产品,从患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分离出干细胞用于乳腺再造和心肌损伤。Cytori公司说其产品有望在今年将获得FDA批准。Cytori的股票在6月26日的收盘价为5.75美元/股,是52周股价变动的中高段位。很难说战略投资者相信这个故事,否则股价应在12-15美元/股甚至更高。

        ThermoGenesis已经有上市产品,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干细胞产品,即储存脐带血干细胞AutoXpress脐带血加工系统。像GE这样的大型公司在一年前开始出售AutoXpress,导致订单满天飞。该公司CEO说需求已经超过了生产能力,今年第一季度AutoXpress销售去年同比提高140%。然而,其在6月26日的收盘价为2.5美元/股,贴近52周交易范围的最低价。有分析家认为,脐带血储存是个好事业,但不是好生意,因为脐带血使用率仅为千分之几。相反的,不被分析家看好的另一个脐带血储存公司ViaCel于2007年6月26日的收盘价为5.57美元/股,接近52周最高价位。从储存模式上讲,ViaCell是“私人”公司,即储存的脐带血仅用于家庭成员(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移植。ViaCell的各种技术都优于ViaCell,但是股票表现不佳,极可能是商业模式问题。

        基地在美国加州的ADVANCED  CELL  TECH公司(OTC  BB:  ACTC)最近也颇受关注。6月21日,ACTC宣布能够在不破坏胚胎的情况下获取胚胎干细胞。为此,在上市短短的2年时间里,ACTC公司第二次被叫到美国参议院作证。民主党参议员Tom  Harkin指出:“不知道这个公司是为了叫卖自己的股票还是什么别的?但是,我们不能允许在这个未来最有希望的生物研究领域里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  6月26日的收盘价为0.65美元/股,约是2006年8月0.26美元/股的2.5倍,但仍是股价峰值的1/10。

        实际上,在最近有许多关于胚胎干细胞和干细胞的技术突破和有利的政策环境变化,但是,干细胞板块的股价就是不动。提示干细胞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和证实。真正意义上的干细胞产品上市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当然,由于本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一旦产业化,将是风起云涌一发不可收拾。目前,我们认为本版块属于高风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转型走向生物技术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09-01-23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向实业渗透,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也开始遭遇资金短缺的压力,生物技术公司的老总们也开始游说美国国会,希望能从美国救市经费中分一杯羹。

游说已经得到美国多数国会议员们的支持,华尔街所在地纽约市政府已经投入3500万美元,用来修建或修缮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办公室或实验室,其中 1/3用在了对布鲁克林实验室的修缮之中。纽约市政府还计划增加4800万美元的资金,将大约有50万平方米面积的布鲁克林军事基地改建成生物技术公司工作区,以打造生物技术中心,期望依靠生物技术产业恢复华尔街的元气。

你延长跑道了吗?

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老总们之间,见面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延长跑道了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句问候语中的跑道,并不是指飞机起飞的航道,而是指公司资金用完的时间。延长跑道的意思是问候对方是否找到新的资金,解决公司经费短缺的现状,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

延长跑道成为流行问候语,表明在金融危机面前,作为将先进科学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重要产业,美国许多生物技术公司也要直面这场风暴,面临资金严重短缺的危险。

而要延长跑道,生物技术公司们首选的对策就是裁员。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SemBioSysGenetics最近宣布,公司将辞掉 30名工作人员,这占到了公司所有员工的2/5。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转基因红花为原料,开发生产胰岛素和其他药物的低成本技术。公司目前的资金非常紧张,即使辞去这么多员工,剩下的钱也只能维持到今年年中,但半年以后呢?

除了裁员,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延长跑道,不得不取消某些研究和药物开发项目,有的公司甚至开始低价贱卖,近日,Avalon医药公司就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临床数据(ClinicalData)公司。

资金就是原材料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因大多数药物的临床试验时间过长、且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生物技术公司就已成为风险最大的股票板块。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股票投资者们风险意识越来越强了,因此生物技术公司的股票现在几乎成了无人问津的板块。到2008年10月9日,美国股市344家生物技术公司中的86家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已经跌落到1美元以下,这个价格已经不能真正反映公司自身的市场价值了。

在这些1美元以下股价的生物技术公司中,基因破译公司(DeCodeGenetics)最为突出,这家公司在2008年的科研表现非常突出,发现了与癌症、心脏病和其他许多疾病有关的多种基因,但这些成绩并没有支持股价升值,该公司的股价竟然降到每股29美分,严重违背了公司真正的价值。这个股价剧烈跌降的表面原因好像是投资者们听说这家公司面临着研究经费短缺和背负了2.3亿美元债务的窘境,其实真正原因在于,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冰岛,冰岛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目前基因破译公司也在寻求买家,希望能够有人接手。

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只有美国最大的两家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和安进公司(Amgen)因财力雄厚没有受到影响,股票价格在2008年一直保持平稳,没有剧烈下降,而且公司也有新产品上市,获得了较高的利润。

但是其他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无论是几百家上市的公司,还是几千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在2008年几乎都没有赚到钱,目前只能靠那些有实力的投资商和大型药物公司提供的短期资金维持运行。由于生物技术公司开发药物的时间周期通常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大约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资金就是一种原材料,对研发是否能够成功至关重要。而据一家投资银行最近公布的报告称,以目前生物技术公司的花钱速度,大约有113家上市公司的资金将维持不到一年的时间,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1/3。

而那些未上市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由于风险太大,即使在经济繁荣期,也很难从相关部门获得金融贷款,一些小生物技术公司只有通过可兑换证券交易的形式获得资金。但是这种资金获得方式风险很大,一旦开发药物失败,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2008年9月,AtheroGenics公司就遭遇了这种打击。该公司一种治疗心脏病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失败,欠下3050万美元的债务,结果公司另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无法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只好违背还债的约定,进入破产程序,目前正在寻求卖掉公司或公司正在开发的药物。

金融危机对生物技术公司的影响面非常广泛,现在许多套购保值基金已经开始撤出生物技术投资领域,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抛售股票,以弥补公司在其他领域遭受的损失或用来向基金客户返还资金。很显然,生物技术公司目前正在经历类似1998年和2002年的经费募集干旱期。

但是与1998年和2002年的情况不同,生物技术公司的这次干旱期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其他因素也在加剧这种困难。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新药研发和上市的要求条件更加苛刻,需要的研发时间更长,经费更多,再加上民众对药物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次的干旱期似乎来得更加凶猛。

据美国一家公司的统计,2008年生物技术公司只募集到56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目只有2007年的1/3,是自2002年以来募集资金最少的一年。

新药创新进入空白期

2009年,生物技术公司几乎不可能有新公司上市,因而无法通过上市募集到风险投资资金,而风险投资资金几乎是小公司最主要的启动资金。这表明,2009年几乎不会有新生物技术公司成立。而在金融危机阶段,那些有能力的投资者们往往比较现实,为了最快地实现回报,他们往往只将资金投向已经有药物进入人类临床阶段的公司,而那些旨在开发新药还在进行临床前试验的公司,几乎得不到投资者们的青睐了,这些已经上市的公司也必然面临募集资金的巨大压力。

这样的资金流向必将制约新药的创新,如Cytokinetics公司已经在2008年9月已停止了一项新药的实验研究,并辞退了45名相关研究人员。

随着资金募集越来越困难,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着被低价收购的命运。这对于那些手里有现金而又急切需要新药补充的大型制药公司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据一家生物技术投资公司表示,现在美国的许多大型制药公司正坐在家里等这些生物技术公司的股票触底,然后选择有竞争性药物的实力公司,将他们低价购买。

Maxygen生物公司目前还有2亿美元现金,但公司上周宣布,将暂停公司一种保护癌症化疗病人感染的前沿药物的研发,推迟原计划即将进行的耗资1 亿美元的临床试验。而且,由于公司目前的股票市值只有1.3亿美元,比公司的2亿美元现金还要少,严重违背了公司真正的价值,公司决定大幅裁减30%%的员工,甚至有可能卖掉公司。面对这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困境,许多公司为了自保,即使手头有一些现金,也不会马上用来研发,而是暂停某些重要的研发,凡此种种使得新药的创新能力进入前所未有的空白期。

抓住政府这根救命草

继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之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也在2008年12月初拜访了美国国会,希望寻求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伸出援手。生物技术公司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对相关税收法规进行临时修改,将以前的税收优惠政策(生物技术在真正实现盈利前不用交税),改为直接为缺乏资金的公司提供现金。如果修改法案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将能够得到几十亿美元的现金,用于新药的研发。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面临严重现金短缺,因而不得不解雇员工、暂停新药研发甚至宣布破产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美国民主党人士对这项提议非常支持,表示将在今后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中突出这一建议。他们认为,技术和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也是美国劳动力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应该被经济刺激方案重点考虑,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美国费城等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集中地区的国会议员,对支持生物技术产业的救援行动非常赞成。

在寻求援助的说明中,生物技术公司将自己与汽车业、银行业以及其他寻求资助的产业划清界限,称自己代表着美国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寻求援助的原因不是公司自身有什么制度瑕疵,而是生物技术产业周期长的产业特点,十年的产品开发时间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但现在这种资金却难以募集到。该行业漫长开发周期这个弱点被描述成了寻求援助的突破点。

在美国目前的法律条款下,生物技术公司在实现盈利后,可以将盈利前的开发费用和其他开发损失作为成本,抵消一些税收。但现在,对急需现金的生物技术产业来说,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因此,他们在援助方案的建议中希望政府能够放弃税收优惠,直接给公司提供资金援助,给每家需要援助的公司一年3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美国国会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将积极推动这项提议的通过,并将资金援助扩大到像生物技术行业一样需要时间和资金来开发新产品的其他产业。

但是该提议同时也受到一些国会议员的反对。他们认为,生物技术公司并没有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整个美国只有20万人从事该行业,而且许多生物技术公司的雇员只有几十个人,一个只有30人的研发公司不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刺激作用,因此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援助。

反对人士还认为,那些真正拥有医治前景新药的公司,即使很困难,也可以通过将产品专利或公司卖给大型制药公司来解决困难,而那些没有什么优势药物的公司,不帮助也罢。过去很多年来,生物技术因为风险太大而坏名远扬,许多公司尽管花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最后却没有产品上市盈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大约花掉了美国1000亿美元的大量经费,而到2008年,只有个别公司实现盈利,整个行业还处在亏损之中。

虽然有各种反对声音,美国人认为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是美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领导地位的行业,这个领导地位必须牢牢保持,不能被别的国家赶超,而且毕竟为了许多新药还需要生物技术产业的整体进步,所以,该援助提案被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金融重镇变身生物技术中心

最近在纽约,金融风暴发源地的华尔街所在地,建筑工人们正在为一座大楼的修缮工程紧锣密鼓忙碌着,纽约市政府希望将这座具有90多年历史的建筑布鲁克林实验室建设成为纽约的新经济标志,成为医治金融危机的解药。

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布鲁克林实验室,作为国际性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总部,现在将首次对生命科学公司和组织开放,允许这些公司承租这座大楼的办公室,从事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从而将其打造成生物技术中心。纽约市政府一直在努力降低该城市对华尔街的经济依赖,现在终于初见成果,生物技术中心运营而生了。

为了将纽约打造成生物技术中心,纽约市政府已经投入3500万美元,用来修建或修缮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办公室或实验室,其中1/3用在了对布鲁克林实验室的修缮之中。市政府计划还将增加4800万美元的资金,将大约有50万平方米面积的布鲁克林军事基地改建成生物技术公司工作区。

之后,纽约市政府还将依托位于曼哈顿的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花7亿美元打造东河生命科学园,该科学院将在纽约东部第28和第29大道之间,提供超过 100万平方米的办公和试验空间,东河科学园将在2010年建成。长期以来,因为成本太高,美国的生物技术中心集中于波士顿和旧金山地区,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将总部设在纽约,将大部分研发聚集在别的地区。作为拥有大量医学科学人才的纽约市来说,一直是一个遗憾。现在借着金融危机的东风,以前在推进工作中困难重重的纽约市政府终于达成夙愿,完成了纽约生物技术中心的启动工程。

现在纽约流行着这样一句玩笑,风险投资家们将从西海岸三大汽车制造商所在地向纽约进军,带着资金、管理经验和敞篷跑车来安家。

纽约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科技园的建立,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像辉瑞等许多大公司将总部设在纽约,实验室却安在新泽西等地。目前实验室和总部都在纽约的最大生物技术公司是免疫克隆公司(ImCloneSystems),这家公司在2002年因为负责人内部股票交易丑闻,名声不好。纽约市政府首先将重点改造免疫克隆公司,将改革后的这家公司作为进驻科技园的首家企业。另外,布鲁克林实验室拥有最先进的艾滋病研究实验设备,这些优势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来到纽约科技园。

布鲁克林实验室将安装大约300万美元的科研新设备,这些资金是由比尔盖茨基金会捐献的。实验室将与生物技术公司签订15年的长期低租金合约,目前虽只有30人到40人在这里工作,但相关官员表示,会继续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此就业。

另外,纽约市政府部门还将吸引各种学术会议在此召开,经常举办相关科研的学术论坛,将科技园打造成全面的学术圣地,并希望在未来成为纽约新的经济重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资本市场继续冷落干细胞研发公司

Update: 2007-03-23
          

可以说,美国资本市场就没有青睐过干细胞研发公司,即使有,也非常短暂。特别是在2001年布什总统限制联邦政府基金只能用于现有胚胎细胞株(系)的研究之后,资本市场更加不待见干细胞研发公司。

一位资深分析家说:“资本市场一感冒,生物技术市场就要得肺炎,而干细胞公司要得双重肺炎。”干细胞研究的支持者说:“干细胞迟早成为最令人绝望的疾病,如脊髓损伤、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等的治疗方法。”反对的一方主要出于伦理学:“胚胎干细胞采集于胚胎,研究破坏生命。”2004年美国加州经投票通过“加州干细胞研究和实施法案”(Prop.  71),10年内共投入30亿美元用于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上市公司不是这笔钱的主要受益者,另外这笔钱的使用还要法院裁决(详见本栏目3月12日“是商业失利还是行业泡沫美国又一干细胞公司股价崩盘”)。两家上市的干细胞研发公司(ViaCell和Aastrom)首席执行官抱怨投资者没有真正懂得干细胞,无论是脐带血、胚胎和成人来源的干细胞都是重要的治疗性细胞。投资者反驳说:“已经足够了,我们要看的是临床研究数据,在得到数据前,你们所做得还在云里雾里。”所以,对干细胞技术市场化的资金投入与否并不仅限于伦理学争论,关键还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结果。现在,美国上市干细胞研发公司正在积极寻找海外资本支持。

有关公司3月20日的收盘价
ViaCell(Nasdaq:  VIAC)为5.51美元/股(跌1美分)
Aastrom  (Nasdaq:  ASTM)为1.34美元 /股(涨1美分)
StemCells  (Nasdaq:STEM)为2.39美元/股(跌2美分)
GERON  (Nasdaq  :GERN)为 6.95美元/股(跌3美分)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OTC.BB:ACTC)为0.79美元/股(涨2美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10年干细胞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

2001年08月14日 粤港信息报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允许联邦资金在严格限制下进行干细胞研究。但是这类研究只限于约60种自胚胎衍出来的干细胞株。这项决定受到美生物科技业的欢迎,美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上领先的三家公司股价当日激涨。市场潜力500亿美元美生物科技股分析师韦伯指出,参与干细胞研究的公司大多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这些公司股价在布什未宣布决定之前就先行上涨,9日涨幅有的高达1/3。

韦伯在布什发布演说之前就估测,5到10年之内,干细胞研究的市场规模可能激增至100亿到500亿美元之间。他指出,市场潜力极大,但是哪一家公司会脱颖而出,目前尚不得而知。

美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上领先的三家公司:Coron股价当日激涨15.81%,成为14.95美元,Aastrom暴涨25.73%,成为2.25美元,Stemcells更狂飙36.36%,成为6.45美元。

选择治疗学并非采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而是使用人类骨髓与血液中的干细胞做研究,但市场对布什的利多预期仍推动该公司股价攀升 13.07%,成为2.23美元。实现商业利益需数十年专家指出,干细胞研究很有发展潜力,可望创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但他们警告,巨额商业利益可能要数十年后才会实现。

人类基因科学公司执行长哈瑟汀认为,人类要到20到30年之后才可能享受到干细胞研究的实质利益。

  

  背景资料:

  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分化的原型活细胞,有能力转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包括脑、心脏、骨、肌肉和皮肤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存在于胚胎内的细胞,有能力自我转化成几乎任何一种其他的人体细胞,且能在实验室中持续分裂、增生。这种细胞称为复效性干细胞。

  基于这种能力,胚胎干细胞能革新移植医学,有助于治疗糖尿病、癌症、中风、心脏衰竭、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老人痴呆症、帕金森,及血液、骨头和骨髓等病症,乃至于严重的灼伤、骨髓受伤等,皆可能因胚胎干细胞供应的新细胞,取代疾病或受伤的组织和器官,恢复正常机能。

  赞助干细胞研究,可能容忍摧毁人类胚胎的行为,而对部分人士而言,毁坏人类胚胎形同杀人,所以干细胞研究一直存在争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放行干细胞研究

2009年03月09日 新华网  


  奥巴马9日将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推翻布什政府对联邦经费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实现他要把科学与政治分离的竞选承诺。干细胞研究对未来医学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但由于布什政府的政策,其科研工作在美国一直受到限制。

  白宫官员们说,干细胞研究的支持者以及支持这一研究的大约30名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已经接到邀请,出席预定于9日上午11时45分在白宫举行的仪式。奥巴马预计将在仪式上宣布这一决定。

  一位知情者说,总统要履行他在竞选期间作出的承诺,在政治与科学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届时,奥巴马将谈到他的政府会回归“健全科学”,实现他“政治归政治,科学归科学”的承诺。至于命令的具体内容,该知情者表示暂时还不能透露。

  等了8年,美国科学家终于盼到了联邦经费补助,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来对抗疾病和伤残。奥巴马的行动将使国家卫生总署得以考虑科学家对研究数百种干细胞株所提出的要求,并给予经费。

  有关人士表示,自布什政府设限以来,科学界已研发出数百种干细胞株,这些干细胞用以治愈帕金森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潜力极大。而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会严重阻碍生物医学研究中最有希望领域的发展。

  奥巴马的行动将使科学家和维护病人权益者感到欣慰,但会招致宗教界和维护生命权利的右派人士的不满,后者认为,为从事研究而摧毁人类胚胎不道德。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约翰·博尔讷表示,财政收入应该用于那些不会破坏胚胎的干细胞研究。据悉,目前美国有数百万人反对解禁干细胞研究。博尔讷认为这种反对意见是具有正当性的。另外,有批评者说,这些研究有很多缺点,例如许多干细胞株可能有缺陷,移入人体十分危险。

  早在去年8月答复科学游说组织“2008科学辩论”提问时,奥巴马说明了他对干细胞研究的政策。他说:“我坚决支持扩大干细胞研究。我认为,布什总统设定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经费限制,让我国科学家束手束脚,无法与他国竞争。”奥巴马同时强调说:“我将以总统名义取消针对胚胎干细胞研究基金的限令。同时,所有有关干细胞的研究都将受到严格监督,保证其在伦理范畴内进行。”

  研究·历史溯源

  布什多次反对

  去年,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曾称,奥巴马相信干细胞研究能为数百万患有重大疾病的美国人带来福音。当时,布什对此反驳说,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时常会涉及对人类胚胎的破坏,会引起道德争议。他建议科学家考虑其他研究方法。

  2001年,针对从人类胚胎中取得新的干细胞株的有关研究,布什政府曾下令禁止联邦基金提供支持,只允许对其他21种干细胞株进行研究。同时,布什曾多次对国会支持干细胞研究的相关立法进行否决。

  据报道,在解除胚胎干细胞研究禁令的同时,奥巴马政府还将废除布什政府的另一项规定。该规定允许美国医护人员在与道德冲突的情况下,拒绝为病人进行胎儿鉴定或实施堕胎。(本报综合报道)

  关乎伦理

  胚胎干细胞是具有最广泛发展潜力的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所有不同种类的体细胞。仅从技术角度来说,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人体组织和器官以治疗疾病是最理想的,但由于要从胚胎中提取,有关研究在美国引起伦理方面的激烈争论。

(广州日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干细胞概念股GERN

Feb 24th, 2009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showthread.php?t=393687


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纳斯达克证券代码:GERN),目前股价8元,长期股价大于60。

这是在美国主板市场纳斯达克上市的研究胚胎干细胞的龙头公司,公司研究胚胎干细胞技术15年,投入的研究经费好几亿(私人公司投入的资金),比整个联邦政府投入的都多!技术上很成熟,在布什时代由于政府禁止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治疗疾病,公司产品不能马上上市,股价就被大大压制,股价在02年最高70多元,去年跌到1-2元,近期股价开始上涨,创2年新高。

这波行情,从图上分析,在2-4元有机构提前介入,目前对他们来说获利不少,但考虑到今后公司的发展,估计出货并不太多,因为市场接盘较强。

详情请关注:http://www.yangcai168.com/board/thread-42978-2-1.htm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克工作室] - 北美股市分析 - 更新至3月09号 - 艾克美股工作室 - 洋财网---美股第一门户社区

ike 发表于 2009-1-25 00:48

从今后一个时期,本公司将重点关注干细胞类股票:GERN 等,大的股价范围预测在5-15元之间。反复高抛低吸,熊市中,这类股是很好的避险产品,很多这类股都近期放量,底部抬高,GERN 更是创一年新高。

金融股坚决不碰。

******************************************************************************************************

今天干细胞概念股集体上涨,由于短期涨幅过高,目前应观望。

ACTC 其实是一家技术(胚胎干细胞研究)很好的公司,有几个领域的全球权威人士,就是布什这家伙的禁令,使得公司发展不下去了,目前的消息,使公司信心大增,资金很快就有人进来,或整体买下公司(才3000万)。

所以说,政策继续向好的话,公司股价在0.2基础上1-2年涨到5元是有可能的(千万别认为我是这个股的MM!我就2万股,还是今天0.2买的)。

主板市场中的GERN 是首选,ACTC 高风险,高回报。

今天干细胞概念股整体涨的不错,其他垃圾股:ACTC +78%,MCET +260%, 主打产品 GERN +15%。

垃圾干细胞基本涨5-10倍了(冲下面上来),且成交巨大。短期风险已至。

小心。

******************************************************************************************************

ike 发表于 2009-2-3 09:25

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纳斯达克证券代码:GERN),目前股价8元,长期股价大于60。

这是在美国主板市场纳斯达克上市的研究胚胎干细胞的龙头公司,公司研究胚胎干细胞技术15年,投入的研究经费好几亿(私人公司投入的资金),比整个联邦政府投入的都多!技术上很成熟,在布什时代由于政府禁止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治疗疾病,公司产品不能马上上市,股价就被大大压制,股价在02年最高70多元,去年跌到1-2元,近期股价开始上涨,创2年新高。

这波行情,从图上分析,在2-4元有机构提前介入,目前对他们来说获利不少,但考虑到今后公司的发展,估计出货并不太多,因为市场接盘较强。近期股价波动预测在5.5-12之间。

参考

******************************************************************************************************

ike 发表于 2009-3-8 19:11

明天周一,干细胞概念股会集体上涨,股价越低涨幅越大。

前期我们在GERN高位全出了,然后停止所有操作(见前面帖子),现在又开始关注干细胞股票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6 10:59 AM , Processed in 0.0439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