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insic首席执行官温迪·陈·怀特(Wendy Tan White)于2025年11月17日在吉隆坡举办的《财富》创新论坛上发言。图片来源:Graham Uden for Fortune
据Alphabet旗下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Intrinsic上周四晚间发布的声明,制造业巨头富士康(苹果、英伟达等企业的生产合作伙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将与Intrinsic成立合资企业,在富士康美国工厂部署机器人。
“富士康在制造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Intrinsic首席执行官温迪·陈·怀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她补充道,这家以组装苹果iPhone闻名的企业,深谙制造流程中哪些环节最适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Intrinsic是Alphabet“登月计划”孵化的企业,专注于突破性新技术研发。开发团队致力于降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门槛与成本,该公司已于2021年实现独立运营。
Intrinsic尤其聚焦于柔性制造领域,致力于开发能响应新数据、实现自我优化并灵活调整工作模式的自动化系统。当前,工业机器人在执行预设任务方面表现较为出色,但若要调整其工作模式,不仅难度颇高,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在需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生产场景中,人类劳动者仍是制造商的首选。
怀特透露,Intrinsic与富士康的洽谈已持续“一两年之久”,对于这家电子制造巨头而言,与Intrinsic在软件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实属必然”。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声明中表示:“通过与Intrinsic合作,我们能够借助其在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深厚专业知识。这种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全球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助力双方共同打造未来工厂。”
10月下旬,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官方名称)宣布,将在其休斯顿新工厂部署机器人,用于生产英伟达服务器机架。此外,富士康还与英伟达合作,为台湾省医院研发医疗机器人。
富士康还与中国大陆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今年1月,富士康高管宣布将在中国大陆工厂部署深圳优必选科技(UBTech)的机器人。
怀特未透露Intrinsic或富士康对合资企业的具体出资额,但表示该项目“并非试点项目”。
像Intrinsic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这类举措,是人们日益将关注点转向“具身人工智能”(即应用于现实世界,而非纯数字软件世界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一趋势的一部分。
怀特指出,企业对机器人技术的关注部分源于新冠疫情期间的供应冲击,同时也与企业推动更多制造环节回流本土的需求有关。然而,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专业人才的流失,导致工厂难以快速提升产能。
机器人技术或能从多方面解决制造业劳动力萎缩问题。怀特指出:“令人振奋的是,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如机械加工厂)发现,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重新引入业务范畴,能吸引年轻一代回归这些行业。”
凭借技术专长与制造业规模优势,亚洲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他企业正密切关注该地区的动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盛赞韩国将成为这项新技术的未来中心。
“韩国能够生产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进入工厂生产更多机器人,进而应用于更多工厂。”10月底,在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宣布将向现代(Hyundai)、三星(Samsung)等韩国企业交付数万块图形处理器后,黄仁勋向记者表示。
而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国,该国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如今,杭州宇树科技(Unitree)等企业正快速推进新型人形机器人研发。
“中国拥有扎实的技术与专业知识,这源于其长期积累,”怀特表示,“这一市场不容忽视。”(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