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回复: 1

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将“速冻”至冰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7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将“速冻”至冰点?

来源:观察者网 邓军
2025-11-17 19:58:48

d15.jpg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继中国外交部于11月14日发布赴日出行提醒之后,11月16日,中国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赴日留学预警,文化和旅游部也同步发出郑重提醒,建议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中方连续采取的相关举措,在日本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与担忧。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在11月16日指出,如果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大幅下滑,将导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36%,预计经济损失约为2.2万亿日元(约合1011.6亿元人民币)。木内登英进一步说明,日本政府自身预测的潜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6%。这意味着,中国游客的减少可能直接削去日本经济增长预期的一半。

11月17日,日经225指数开盘后迅速走低,盘中触及49846点的低位,跌幅一度超过1%。截至北京时间上午11时07分,日本股市多只消费类股票大幅下挫。

日本时事通讯社分析称,中方可能继续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若双方摩擦持续,中日关系进一步降温将难以避免。

涉日航线退改,市场反应如何?

在中国外交部门和驻日使领馆发布出行提醒后,11月15日,中国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春秋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相继发布通知,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涉及旅行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含)至2025年12月31日(含)之间日本航线客票,予以免费退改处理。

观察者网注意到,国内社交平台上已有网友分享赴日机票成功退票的记录。

航班管家DAST向观察者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中日间航线中国航司为17家。其中航班量最大的5家依次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南方航空和吉祥航空。

d13.jpg

航班管家DAST


在国有三大航中,南方航空受此次退改政策的影响相对最小。而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所受影响最大,其中春秋航空近四成国际运力投入在日本航线。

11月17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四川航空已取消2026年1月1日至3月28日成都至日本札幌的航线,并对已购票旅客提供免费退改服务。

四川航空相关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该航线确实已取消。目前在四川航空官方小程序中已无法查询到相关航班信息。

同时,不少通过境内外在线旅游平台(OTA)预订日本酒店的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对平台未同步推出酒店免费退订政策表示不满。

观察者网致电某OTA平台客服获悉,目前平台正协助大量顾客处理日本酒店订单的取消事宜。部分日本酒店沟通顺畅,同意免费退改,可提交申请并自动退款;但也有部分酒店仍需进一步协商,尚在处理中。

日本还适合前往吗?

距离圣诞、跨年等传统旅游旺季,仅剩一个月时间。随着中国三部门接连发布出行提醒,社交媒体及朋友圈中关于“日本是否还能前往”的话题迅速引发热议。

日本法务省2024年12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日本警方认定的刑事犯罪案件数量约为70.33万件,较上年增加10.2万件。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蒋丰引用日本警察厅的数据指出,2024年全国警方掌握的刑事案件数量已达73.76万起,较2023年增加34328起,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此外,2025年以来,日本境内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有所增多。网络平台上不难搜到在日同胞遭遇不公的经历:有人在地铁站无故被推搡,有人在便利店门口遭抢包,也有人深夜回家时被陌生人尾随。多起袭击事件至今尚未侦破,犯罪嫌疑人依然在逃。

有网友反映,此前在日本大阪旅游期间,不仅景点周边的安全巡逻明显减少,夜间外出时便利店店员还特意提醒“尽量早点返回住处”。最终因安全感不足,该网友提前三天结束行程。

提前大半年计划前往日本蜜月旅行的张女士表示,上周就听说有大阪同胞遭遇抢包,现在官方也发布了提醒,肯定不能冒险前往。

观察者网还注意到,一位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近期表示:“刚去便利店买东西,老板特意提醒我最近别独自走夜路。使馆的安全提示短信,一天能收到两条。”该留学生的微信朋友圈还配发了囤积的泡面和矿泉水图片,评论区满是“注意安全”的关切留言。

尽管有人认为相关提醒是“小题大做”,但一些熟悉出境旅游业务的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提醒向来事出有因。那些看似冷静的文字背后,关联的是一个个真实个体和需要守护的家庭。

此外,《日本经济新闻》及《Japan Today》等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自2026财年起将签证申请费上调至与欧美国家相近的水平。目前,美国短期签证费为185美元(约合1318元人民币),英国为177美元(约合1261元人民币),加拿大为71美元(约合506元人民币),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申根国家短期签证费为90欧元(约合748元人民币)。

同时,近期,多名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在东京、大阪等热门商圈遭遇“菜单双标”现象。有游客通过扫码点餐发现,中文界面显示的“迷你套餐”价格为4000日元,而日文菜单中同类餐点仅标价1500日元。

有游客提醒,“阴阳菜单”在日本的游客聚集区已成为突出问题,若无本地朋友指引,游客很容易陷入消费陷阱。建议中国游客点餐前先观察本地人的选择,拍照比价后再做决定,避免让一次旅行变成一堂昂贵的消费课。

赴日旅游会降至冰点吗?

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赴日游客累计达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中国内地成为日本入境游最大客源地。此外,2024年中国内地游客在日消费总额为1.73万亿日元(约合794.7亿元人民币),占所有访日外国游客消费的21.3%,居各国之首,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购物、住宿与餐饮等方面。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交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三部门接连发布的提醒,将对旅行社及更广泛游客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提醒所涉时间范围虽仅延续至年底,但若后续进一步延长或覆盖2026年元旦、春节假期,其影响面将进一步扩大。

航班管家DAST数据显示,自暑运结束以来,中国内地赴日本的航班量已连续四周下滑——自10月13日开始至11月9日的四周时间,中国内地赴日本的航班量分别为1223架次、1211架次、1197架次和1189架次,分别为2019年同期航班量的94.8%、93.7%、85%和82.9%,下滑明显。

有媒体援引日本北海道一位接待多国游客的华人导游的说法称,近期确实出现部分中国游客取消行程的情况,也有部分游客仍在观望,目前尚难以评估对当地旅游业务的实际影响。

不过,日本某旅游观光机构相关人士对观察者网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赴日的公务团、会奖旅游及研学旅游将受到明显冲击。该人士还指出,目前来自北京的赴日旅行取消率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如果香港、澳门游客也出现减少趋势,整个中国市场的恢复将面临更大压力。

另有在日媒体人士王军(化名)向观察者网介绍说,目前冲绳、东京等地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有那霸市国际通地区的旅馆经营者指出,中国游客多以家庭为单位,停留时间长、客房单价高,其减少将对酒店和免税店造成直接冲击;在中国游客最常光顾的东京秋叶原地区,有家电量贩店工作人员称,中国游客贡献了该店30%至40%的销售额,客源下降将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高岛屋百货方面表示,顾客数量预计会受到波及,后续情况仍需关注两国动向;另有百货业人士认为,若中国游客持续减少,行业难免遭受实质性打击。

11月17日上午,日本股市多只消费股出现大跌,如FOOD&LIFE COMPANIES跌超14%,日本电子跌超11%,资生堂跌超9%,三越伊势丹跌超8%,季节信用、日本机场大厦、良品计划、三丽鸥、H2O零售跌超7%。JAPAN EYEWEAR跌超6%,萨莉亚餐饮、夏普跌超5%,日产汽车、亚瑟士、日本航空跌超4%,迅销、索尼、全日本航空、养乐多本社跌超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陈洋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中国多个部门在短时间内接连发布内容一致的提醒,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可被视为一种精准的外交反制手段。通过影响旅游与留学这两个中日民间交往的关键支柱,中方以此向日本政府和社会传递明确信息: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具备坚定的意志与多样化的应对工具。日本媒体也迅速关注到此举可能对日本旅游业造成的冲击,反映出这类措施的警示作用已初步显现。

陈洋进一步分析,此次事件也反映出“中日旅游黄金通道”的基本逻辑已发生转变——它不再是一条单纯受市场规律支配的“黄金之路”,而成为中日复杂关系中的一个因变量,其未来走向已不再仅由日本的樱花、药妆等旅游资源决定,而更多取决于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此外,关于日本专家所估算的约2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 0.36%的经济损失,陈洋认为,从直接旅游收入角度而言,这一数字很可能未充分计入更广泛的间接影响,属于相对保守的估计:中国游客的“断流”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入的减少,还将对日本精心构建的、面向中国消费者的产业链造成深层次冲击,削弱日本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基础,并动摇投资者对日本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信心。按目前的发展走向看,中国赴日旅游有可能降到冰点。若日方在言行上有所克制,并展现出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则中方关于赴日出行的相关提醒政策便具备了调整的空间。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向观察者网表示,此次事件将对日本旅游业产生直接冲击,扭转过去日本入境旅游人次与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购物收入预计也将显著下滑。至于中国赴日旅游是否会进一步降至冰点,金准认为,这需视日方后续态度以及中方将采取的进一步措施而定。

一位不便具名的出境游资深研究人士对观察者网坦言,如果日方拒绝对相关事件进行反省和改正,中国赴日旅游存在迅速降至冰点的可能性——与韩国此前部署“萨德”系统事件相比,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论的性质更为恶劣,当前中方的强硬回应已超出日媒预期,后续不排除出台进一步措施,其影响可能超越旅游业范畴。

中国游客未来流向已悄然生变?

此次中国航司有关日本航线免费退改政策推出后,2026年元旦至春节期间的出境旅游预订会否受到影响?东南亚和韩国等其他目的地能否承接由此释放的旅游需求,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韩联社11月16日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对外宣布,将韩国对东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正式确定为“韩中日”。

有分析认为,在当前韩方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背景下,将表述统一为“韩中日”,可视为现任总统李在明务实外交路线的体现,反映出其“对华温和、对日强硬”的政策倾向。

报道还援引一位韩国总统府官员的说法称,前政府过度侧重理念外交,对日本倚重较深,如今将其“拨回正轨”才是正确方向。

中国春秋航空此前透露的信息显示,2025年的国际航线中,东北亚地区出境需求表现强劲,韩国市场全年保持较高热度,即便进入冬季仍维持良好态势。

东南亚市场方面,尽管2025年整体仍受此前因素影响,但从8月起已出现改善迹象。春秋航空正逐步恢复在泰国市场的运力投放,国庆期间航班量已基本恢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此外,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航线也在陆续复航,客流与票价均呈稳步回升趋势。

有航空公司市场部门人士向媒体表示,随着外交部发布最新提醒及中日航线推出免费退改政策,航司可能会进一步削减赴日航班,将运力转投其他区域,气候温暖的东南亚地区有望承接这部分转移的客源。

去哪儿旅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已下单的国际机票票量来看,韩国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1月15日-16日)成为新晋TOP1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此外,飞往泰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机票预订量也靠前。其中,新加坡、 悉尼、巴厘岛的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均超过10%。

金准分析认为,在2026年元旦至春节假期期间,中国出境客流量预计将更多流向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其中,新加坡作为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具备较强接待能力,更有机会承接这波客流“红利”。
发表于 2025-11-17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写得情绪比事实多,立场比逻辑硬。
倒像是怕读者不紧张,自己先把剧情写成灾难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7 05:10 PM , Processed in 0.0495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