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
是人们出门游玩、
漫步城市的好时节。
多年来,一条与建筑学者一起,
探访了多个经典的民国历史建筑。
因表面覆盖大量绿色釉面砖
而被民众亲切地称呼为“绿房子”。
早在86年前,
民国“网红建筑师”邬达克就打造出
这样一栋摩登、简洁,
一百年不过时的房子。
南京“美龄宫”因秋天从空中俯瞰,
像一串巨大的金黄色项链而闻名。
这座传奇别墅既展现了
“西洋骨,中国皮”的民国建筑风格,
更记录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
在中国大陆最后的生活痕迹。
是民国时“煤炭大王”刘吉生送给太太的
40岁生日礼物。
这座文艺复兴古典风格的宅邸
也是建筑师邬达克的手笔,
庭院里,上海“最美喷泉”站立着
希腊公主普绪赫和爱神丘比特的雕像。
这三座藏在城市里的老房子,
承载着许多传奇故事,
今天,
一起来重温这些经典历史建筑。
1935年,上海的年轻商人吴同文,找到了当时传奇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市中心铜仁路和北京西路的转角处,为自己打造了一栋四层高的宅邸。
房子的建筑面积达到1732平方,在当时被誉为全远东最大最豪华的住宅之一。
而又因为建筑和围墙大量使用了绿色釉面砖,它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 ——“绿房子”。
设计这座宅邸的是当时上海最传奇的匈牙利裔建筑师邬达克。
邬达克1918年来到上海,1947年离开,在近30年里,做了50多个建筑项目,近百个单体建筑。在近代建筑师中,他的民众知晓度最高,堪称民国时的“网红建筑师”。
这个被称为“远东第一豪宅”的房子,外观体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只是一些直线和曲线,简洁干净。
当时有一个说法,邬达克向吴同文许诺这个房子50到100年不会过时!
吴同文是做军用颜料起家,军绿色是他最爱的颜色。为此,邬达克给这个建筑定制了高质量的绿色釉面砖。
绿房子有四层高,邬达克根据这一家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的需要,在空间上做了精心的布局。一二层是公共空间,一层有酒吧、游戏室,还有吴同文的老母亲拜佛的佛堂。二层有餐厅、起居室和书房。三层和四层分别是吴同文与大太太和姨太太的起居空间。
每层的空间布局差不多,主卧室都有化妆更衣间,和各自子女的生活空间,一碗水端平。
主卧里还都套有一个阳光房,即使天气不好,也能欣赏外面花园的宜人景色。
场地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建筑的南侧有层层跌落的大露台,每层房间朝向花园的一面都有大面积的落地窗。
绿房子还是上海第一栋电梯住宅。荷叶造型的电梯来自老牌的奥的斯电梯公司,现在修复了还可以使用。
很有可能这个电梯的设置,是为了减少两房太太在楼梯这个紧凑空间相遇的机会。
四楼的姨太太可以直接从电梯上下,三楼的太太可以走楼梯。
室内的细节,邬达克选择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高质量的材料。
12个卫生间,风格不同,却在80年前全部用的美国进口来的科勒洁具。
邬达克还设计了一组art deco装饰风格,分布在主楼梯侧墙的透光玻璃, 窄条的拼花木地板…
建筑很多的天花板和地面, 都有两指厚的软木层,它相当于保温材料。
1930年代,邬达克就有了建筑要节能、环保的意识。绿房子不只是颜色绿,还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建筑。
吴同文深爱这栋量身订造的住宅,不愿离开。最后他和姨太太也是在这栋房子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