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回复: 1

[知识] 第一批来广州看比赛的人,已经吃胖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批来广州看比赛的人,已经吃胖了

Screenshot 2025-11-12 at 8.47.37 PM.png
IMG_7964.JPG
图片




















从早茶到消夜,广州人一天的生活都围绕着“食”字展开。泡上一壶茶,配上虾饺、红米肠、糯米鸡、鸡蛋糖莎翁等点心,和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吃早茶不仅是品尝点心,更是一种社交生活。等到了深夜,热腾腾的生滚粥、镬气十足的干炒牛河,又能瞬间抚慰疲惫的身心。

老广的美食文化与生活智慧紧密结合。在广州,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代表着一种松弛、自在的生活态度。


作者 | 吃卜宝
编辑 | 曾宝气
题图 | 视觉中国



随着全运会赛程在广州的顺利推进,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在网上爆红,两只吉祥物萌翻全网,最近一周,熬夜刷它们的视频成了不少人的日常。


来到广州的人们,一边观赛,一边在大街小巷寻找吉祥物元素合影。而另一个重要任务更是不容错过——寻找广州美食。全运会期间,广州国际美食节也将举办。观赛、拍照和品尝美食,让很多人的广州之行Buff叠满。


毕竟,如果评选全国最好吃的城市,广州一定名列前茅。广州人“爱吃”“会吃”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一句“食在广州”,也让无数老饕奔向这座闻名世界的美食之都。这里的美食,食材种类之丰富,烹饪技艺之精妙,足以让每位来访者流连忘返。


IMG_7965.JPG

夜晚的广州街头。(图/视觉中国)


IMG_7966.PNG
广州美食,“鲜”字当头

假如广州人对美食只能有一个要求,那一定是“鲜”。


作为粤菜代表的广府菜,取百家之长,其灵魂就是对食材本味的敬畏与还原。烹饪手法上,蒸、、浸、滚、煲等温和的技法被广泛运用,都是避免过度调味掩盖食物天的鲜美。


IMG_7967.JPG

广式煲仔饭。(图/图虫创意)


对鲜的极致追求,在对食材的执着上可见一斑。历史上,这里作为千年商都,汇聚了全球奇珍食材,因此更可以优中选优。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繁荣,各地的人们聚集在此,也由此融合成最丰富、包容、讲究的口味。

 

鸡是广州最有代表性的食材。广州人常说“无鸡不成宴”,而鸡也有无数种烹饪方法,例如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各种鸡煲……难怪人们调侃,没有一只走地鸡能活着离开广州。


IMG_7968.JPG

被誉为“广州第一鸡”的清平鸡。(图/视觉中国)


在陈家祠周边,随便走进一家老字号,都能吃到具有代表性的“靓鸡”。像是永利饭店的江南百花鸡、向群饭店的葱油淋鸡,都是老饕们吃了几十年的经典。清平饭店的招牌菜清平鸡,更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被誉为“广州第一鸡”。

 

而对于海鲜,广州人更是十分注重“生猛”。在南沙,每年开渔后的海鲜市场如过年一般热闹,螃蟹、曹虾从码头直接运送到市场,现挑做,鲜味很快就能从水里蹦到餐桌上。

 

因为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的特殊位置,河水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所以这里的海鲜也比咸水海鲜的味道更好。清蒸生蚝、白基围虾、葱姜炒蟹……海鲜类菜肴的烹饪手法都旨在服务“鲜甜”二字,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IMG_7969.JPG

海鲜拼盘。(图/视觉中国)


从早茶到夜,广州人一天的生活都围绕着“食”字展开。泡上一壶茶,配上虾饺、红米肠、糯米鸡、鸡糖莎翁等点心,和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吃早茶不仅是品尝点心,更是一种社交生活。等到了深夜,热腾腾的生滚粥、镬气十足的干炒牛河,又能瞬间抚慰疲惫的身心。

 

老广的美食文化与生活智慧紧密结合在广州,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代表着一种松弛、自在的生活态度。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0.PNG
“美食之都”,遇上全运会,
运动员都差点吃胖

在气温舒适的11月,广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食客”。

 

11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州开幕这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的一届全运会。

 

IMG_7971.JPG

2025年11月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游泳馆进行。(图/视觉中国)


李孔武是本次全运会广州赛区集中就餐点的厨师长据他介绍,餐饮团队今年的目标是“全民全运食力护航,食在广州”。


比赛期间的美食供应以粤菜为主,广州本地元素占了大部分,例如早餐中的叉烧包、干炒牛河午餐的隔水蒸鸡以及各式各样的汤和糖水。

 

IMG_7972.JPG

肠粉和白粥是广州早餐中的常客。(图/Kyla

 

在李孔武看来,全运会菜单中的招牌菜“白切鸡”,是最能代表广州美食的经典之作。

 

白切鸡选用胡须鸡,烹饪手法有讲究把鸡处理干净后,烹饪时,首先在一锅冷水中下姜片,然后把接着手提鸡头,将鸡身浸入开水35秒即提起,如此重复三次谓之“三起三落”,随后将鸡放入锅中,加盖熄火浸25分钟。用筷子插入鸡腿位置,流出透明鸡汁为刚好熟。此时捞出鸡放入冰水浸泡俗称过冷河令表皮收缩紧致,皮脆肉滑。调味料以姜葱蓉为主,也可以选用沙姜豉汁,根据各人口味选择。

 

IMG_7973.JPG

姜和蒜蓉的白切鸡。(图/视觉中国)


孔武还表示,菜单中也会包含川菜、湘菜、客家特色菜等等,厨师团队中有川菜、湘菜、湖北菜等各地区的菜式厨师作为后勤团队的美食保障,让全运会的饮食在保留广州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口味运动员的需求。

 

对运动员们来说,参加全运会不仅仅是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赛后的广州美食,或许也能成为他们此行难忘的体验。比赛是正经的,吃美食也是正经的。难怪有人开玩笑说,真怕运动员们在广州都吃胖了。

 

IMG_7974.PNG
地道的风味里,
一个更有活力的广州

 

人们的目光因体育赛事聚焦广州,而这座城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当然也远不止于美食。

 

作为广东本地人,李孔武观察到,近年来广州的变化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体育场馆奥体中心升级建设改造。市民对体育健身的活动需求意识正在增长,生活方式也在动态变化。可以说,广州将以更好的姿态和面貌拥抱未来。

 

IMG_7975.JPG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经过改造焕新铺设全新跑道,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运动。(图/视觉中国)


而作为赛事的餐饮负责人,他也希望能为广州这座城市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了保障相关人员能准时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整个团队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工作。当城市还在沉睡,他们已在灶火与蒸汽中忙碌,从无怨言。这种辛勤与奉献,让李孔武深感自豪,也成为了全运会顺利举办的坚实保障之一。


赛事期间,李孔武肩负着厨房整体运营管理的重任,从食材的源头质量把控,到成本控制、菜单设计,再到每一道出品的严格把关,乃至处理人员不同的饮食偏好与特殊需求,事无巨细。“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用餐高峰期的出餐压力,以及食品安全的保障。


IMG_7976.JPG

李孔武和后厨的同事们一起备菜。(图/受访者提供)


在李孔武看来,他们通过美食传递的,远不是味道,更是一种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勇于创新的粤菜传承精神,它务实、开放、包容的“广东精神”的一部分。他说:“我们希望通过粤菜的色、香、味、型,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弥漫在岭南空气中的温暖烟火气,以及这座传统城市的温度与温情。”


广州这座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既能以最极致的美食征服你的胃,也能以最澎湃的活力抓住你的心。全运会虽然只有短暂的一个月,但广州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永远在运动的活力与美食的温度中,生生不息。


IMG_7977.PNG

[1] 广州日报,《博采众长融一席食在广州味常新》

[2] 美食导报,《广州陈家祠这八家店,吃完才懂什么叫鸡有鸡味》

[3] 印象南沙,《别拦我!开渔啦!我128G胃要去南沙吃海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3 05:51 AM , Processed in 0.0929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