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印度经济发展长期存在“两大路线”之争,一是坚持走“高技能服务业”导向的跨工业化发展路线,其逻辑基础是发挥印度英语人口优势,同时正视印度缺乏成为“制造业出口大国”内外条件的基本事实。另一条则是莫迪及其领导的印人党自2014年上台以来始终坚持的传统经济转型路线,通过推进制造业发展,实现工业化,进而走出印度长期以来面临的“无就业增长”困境。作者虽然认可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但指出,印度需要制造业为大量青年劳动力提供就业。同时,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制造业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影响力和国家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印度需要实现产业自主以维护独立自主。此外,印度的脱碳目标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动机和需求。因此,工业制造业发展无疑是印度调不开的必修课。文章建议,印度需加大在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投资,同时优化产业政策,推动跨部门协调与合作,确保公共投资集中在教育、医疗和职业培训等领域。南亚研究通讯特编译此文,供读者批判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