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转贴] 通胀温和、科技股财报亮眼,标普500指数剑指7000点 | 巴伦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胀温和、科技股财报亮眼,标普500指数剑指7000点 | 巴伦投资

Screenshot 2025-10-25 at 11.18.32 AM.png
2.jpg
有分析师预测,标普500指数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冲击7000点的历史高点





作者|马丁・巴卡达克斯

编辑|蔡鹏程


随着通胀压力缓解,美国股市突破新高。这一态势不仅有望推动市场在今年最后几个月实现稳健上涨,还可能让标普500指数迎来历史性里程碑。


2a.jpg
当地时间周五,标普500指数破新高

周五推迟发布的9月份通胀报告,原本由劳工统计局发布用以计算社会保障金的生活成本调整,却为市场注入了新一轮强劲动力。目前标普500指数已从4月初的低点反弹了超过36%。

报告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了3%,略低于华尔街预测的3.1%;环比增幅为0.2%,低于预期的0.4%。

这份温和的通胀报告涵盖了8月和9月新征关税下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应该会让美联储下周在华盛顿的会议上安心降息,同时还会释放今年年底及之后有望进一步降息的信号。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首席经济策略师艾伦·曾特纳(Ellen Zentner)表示:“这次低于预期的CPI数据印证了我们在政府关门期间从私人数据中看到的整体情况——没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飙升,也没有迹象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急剧恶化。”

她还补充道:“对于专注于审慎‘风险管理’的美联储而言,这应该意味着下周会再次降息,且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降息动作。”

CME集团的FedWatch工具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降至3.5%至3.75%之间,到2026年9月可能进一步降至3%至3.75%之间。

芝商所(CME Group)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有望降至3.5%至3.75%区间,较当前水平降低0.5个百分点;到2026年9月,该利率可能进一步降至3%至3.25%区间。

这种鸽派的利率前景可能会为标普500指数原本已远强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报季提供进一步支撑。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的预测,目前约有四分之一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已经公布财报,总体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4%,达到大约5800亿美元。

这一数据较此前预测提升了80亿美元。下周,“七巨头”中的五家科技巨头,以及约三分之一的标普500成分股公司,都将陆续发布最新财报。

“七巨头”整体盈利预计将增长约16.6%,这一增幅与标普500整体增幅的差距已缩至近三年最小水平。这一现象既表明市场广度有所改善(更为均衡),也意味着标普500指数未来的走势可能更具可预测性。

复兴宏观研究公司(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的杰夫・德格拉夫(Jeff deGraaf)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预测显示,美股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冲击历史高点。

德格拉夫指出,在10月23日入市的投资者,通常能在随后三个月内获得标普500指数3.5%的涨幅。相比之下,相同时间跨度内该指数的历史中位涨幅约为2%。

如果历史重演,这将使标普500指数在新年前夜突破7000点,全年涨幅接近20%。

市场广度的提升同样有助于投资者抵御近期一系列重大风险事件的影响,这些风险包括私人信贷市场疲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美国政府持续关门,以及市场波动指标的短暂飙升。

“我们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信贷损失并不会立刻终结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上涨行情,”凯投宏观副首席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斯·戈尔特曼表示。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斯・戈尔特曼(Jonas Goltermann)表示:“我们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信贷损失,并不会标志着由AI驱动的股市涨势即将终结。”

他补充道:“我们认为,股市更广泛的上涨还有进一步空间,估值在更大规模调整到来前仍会继续被拉高。”


版权声明:
本文为Barron's原创文章。英文版见2025年10月24日报道“Tame Inflation Report, Tech Earnings Put 7000 Point S&P 500 in Sight.”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27 12:14 AM , Processed in 0.0708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