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关乎“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3 07: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关乎“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来源:观察者网  陆远声
2025-10-13 18:32:17

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这一奖项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其中,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以表彰其“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另一半奖金则授予阿吉翁和豪伊特,以表彰其“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a1.jpg

诺奖官方介绍,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一进程使无数人摆脱了贫困,并奠定了人类繁荣的基础。今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解释了“创新如何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动力”


新闻稿写道,“科技迅速进步,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新的产品和生产方式在一个永不停息的循环中取代旧的。这正是持续经济增长的基础。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相反,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停滞才是常态。尽管时不时会有一些重大发现,有时也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但增长总是最终趋于平稳。”

乔尔·莫基尔利用历史资料,揭示了为何持续增长会成为新的常态。他指出,要使创新能够以自我生成的方式不断延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某项技术“能用”,还必须理解它“为什么能用”的科学原理。而在工业革命之前,后一点往往缺失,因而难以在新发现和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还强调,社会必须对新思想保持开放,并允许变革。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也研究了持续增长背后的机制。在他们1992年的一篇论文中,两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阐释了所谓的“创造性破坏”——当一种更新、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时,销售旧产品的公司就会受损。创新带来了新事物,因此具有“创造性”;但它同时也是“破坏性的”,因为那些技术落伍的公司会被淘汰。

诺奖官方表示,获奖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创造性破坏如何引发冲突,而这些冲突必须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否则,创新将会被那些因利益受损而抗拒变革的既有企业和利益集团所阻碍。

乔尔·莫基尔,1946年出生于荷兰莱顿,197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28 05:42 AM , Processed in 0.0445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