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LRICH BAUMGARTEN VIA GETTY IMAGES
再过几周,又到了几百万大学生返校的日子。不过学习新课程的兴奋、与同学和好友的重逢,以及秋日的惬意,现在都被一层不确定性的阴云所笼罩着。
今年,毕业生们不出所料地又双叒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有些大公司的CEO还警告称,AI将彻底取代一些入门级岗位。所以00后们开始质疑,花4年时间和好几万美元换一个学位,这件事真的值得吗?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取决于你的学位是哪所学校颁发的。
领英网上周发布了一份美国大学50强榜单。根据该榜单,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是最有可能获得长期职业成功的。
领英新闻就业与职业发展高级特约编辑安德鲁・西曼指出,有迹象表明,高等教育带给人的回报正在逐渐降低。因此,人们更应该仔细权衡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回报,以及投资一个学历所能带来的投资回报。
“我们所说的‘长期职业成功’,不仅仅是指一毕业就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在于毕业后多年的持续的职业成长和职业机会。”西曼对《财富》表示:“我们制作这份榜单的目的,是让大家看看,一所院校能为毕业生的长远发展打下怎样的基础。”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年薪中位数为48360美元,而拥有学士学位者的年薪则通常在80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本科学历的收入比高中学历高出了足足65%。
这位榜单上的第4到第6位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还有一些人们公认的“精英院校”则在本榜单上排名较低。比如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排在第18位和第19位(完整榜单见下文)。
领英的排名基于五个权重相等的指标:
• 一是就业安置情况。也就是2019—2024届应届毕业生中,在毕业当年就开始全职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的比例。
• 二是实习与招聘需求。即应届毕业生中完成本科阶段实习工作的比例,以及通过领英网的站内信数据得出的劳动力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
• 三是获得职业成功的比例。主要是计算研究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或进入企业高管层的比例。
• 四是人脉实力。也就是同一所院校校友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校友和在校学生的联系紧密程度。
• 五是知识广度。即应届毕业生所学到的独特的专业领域和专业技能。
基于以上指标,很多知名院校都没能登上领英的这份榜单,比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埃默里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等。相反,一些知名度较低的院校却进入了这份榜单的前50名,例如本特利大学(第15位)、巴克内尔大学(第21位)和费尔菲尔德大学(第28位)。
西曼表示,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普通人要想取得职业成功,并不一定非要就读热门大学或者常春藤名校。
“像本特利大学和费尔菲尔德大学这样的院校,在为学生对接高质量实习项目、建立强大的校友网络,以及帮助毕业生快速找到工作或就读研究生等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而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取得长期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西曼补充道。
在巴克内尔大学的2024届毕业生中,93%的学生在毕业9个月内得到了就业机会,平均起薪为73075美元。
而像巴布森学院和科尔盖特大学这样的规模稍小的院校,在人脉实力和就业安置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尤其是巴布森学院,毕业生成为企业家和创始人的比例最高。
随着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断受到质疑,许多商界领袖都认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技能就是AI技能。如果学不会AI,他们很有可能很快沦为“不上学、不培训、不就业”的“三不族”。而在现在的00后中,这样的“三不族”已经大有人在。
今年早些时候,包括微软的萨蒂亚・纳德拉、爱彼迎(Airbnb)的布莱恩・切斯基和Uber的达拉・科斯罗萨西在内的250余名CEO联名呼吁,所有学生都应该加强计算机科学和AI教育。
这些CEO们在一封给立法者的信中写道:“在AI时代,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他们不仅要成为AI的消费者,更要成为AI的创造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科学和AI知识,对帮助学生在高技术社会里茁壮成长十分重要。缺乏这些知识,他们就可能会落后于时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在大学里一定要学习AI或科技相关专业。比如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最近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果你能再年轻一次,你会做怎样的选择,黄仁勋的回答是,他会选择“学习更多物理科学,而不是软件科学。”
1、普林斯顿大学
2、杜克大学
3、宾夕法尼亚大学
4、麻省理工学院
5、康奈尔大学
6、哈佛大学
7、巴布森学院
8、圣母大学
9、达特茅斯学院
10、斯坦福大学
11、西北大学
12、弗吉尼亚大学
13、范德堡大学
14、布朗大学
15、本特利大学
16、塔夫茨大学
17、理海大学
18、哥伦比亚大学
19、耶鲁大学
20、卡内基梅隆大学
21、巴克内尔大学
22、波士顿学院
23、维拉诺瓦大学
24、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25、维克森林大学
26、芝加哥大学
27、南加州大学
28、费尔菲尔德大学
29、华盛顿与李大学
3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1、莱斯大学
32、乔治城大学
33、普渡大学
34、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35、迈阿密大学
36、科尔盖特大学
37、南卫理公会大学
38、布莱恩特大学
39、伍斯特理工学院
40、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41、加州理工学院
42、三一学院
43、波士顿大学
44、里士满大学
45、史蒂文斯理工学院
46、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47、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48、拉斐特学院
49、普罗维登斯学院
50、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来源:领英)
译者:朴成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