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以旧换新国债资金下达,广州一地买房送公办学位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旧换新国债资金下达,广州一地买房送公办学位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4月29日 19:21

支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资金下达



4月29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向地方下达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做好跨年政策衔接和资金接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4月27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41.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5万件,家装厨卫“焕新”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420万台,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额约7200亿元,支撑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国家发展改革委)


|点评| 以旧换新补贴,确实为当下促消费提供了重要动力。对于消费者来说,政策期内购物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在“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下,置换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目前,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第二批资金接续,能为消费市场及时补充火力。消费侧繁荣,才能带动企业生产投资复苏,进而以内需支撑起经济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现行补贴政策更多激发的或还是存量置换需求,在新增需求上的刺激作用有限。同时,尽管此前补贴政策扩容,但还是限制了一定领域。未来要以政策撬动更多消费潜力、提高政策效果的可持续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打开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将更多选择权交到消费者手中。

广州南沙区开启买房送公办学位



4月29日消息,广州南沙区近日发布通知,落实《南沙区关于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精神。通知明确指出,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自2025年1月10日(含2025年1月10日,下同)起在南沙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且满足拥有该房产100%份额或者和子女共同拥有该房产100%份额的;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子女在本市无房产,但适龄儿童、少年祖父母自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且同时满足祖父母拥有该房产100%份额,随祖父母同户同住三年以上,均可实现申请入读南沙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区属公办学位。


据悉,这是当前一线城市中,首个落地买房送学位的区域。1月10日,南沙区住建局印发《南沙区关于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研究推进“购房入学”政策等。(综合财联社)


|点评| 买房送公办学位,广州南沙的新政直击不少购房者的教育需求。此前,广州的公办学位分配主要以“人户一致”优先。虽然购房新政仍有不少限制,实际统筹可能还存在倾斜,但无论如何,都为非户籍家庭申请公办学位打开了一扇窗。从这点出发,新政不仅能激活楼市,也有望通过住房和教育的连接,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安居立业。

南沙打开政策切口后,伴随其影响释放,可能会有更多地方跟进。从长期来看,松绑户籍限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一线城市具有较强的人口吸引力,将住房与教育资源挂钩,更能够在短期内激活楼市。而要尽可能实现稀缺资源的均衡分配,恐怕还需要持续的投入,很难一步到位。

监管部门整治个人养老金“被开户”问题



4月29日消息,山东金融监管局近日发文称,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存在的“被开户”“销户难”“空户率”偏高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个人养老金业务稳健发展。据悉,山东是年内首个明确发文就养老金“被开户”开展整治的地方监管局。


此前,陕西曾有居民就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莫名开通的问题起诉当地银行。该居民表示,2022年期间,其所在社区曾收集近万名居民个人信息。2024年5月9日,其发现被工行太华北路支行批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从2024年年报来看,尽管很多银行没有披露具体数据,但开户数的增速相当可观。(财联社)


|点评| 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加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立具有唯一性,更加剧了银行争夺客源的激烈程度。不少银行通过下发指标和奖惩挂钩的办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单纯追求增量的粗放模式,难以避免滋生违规开户行为,确实需要监管出面规范。除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户”,被银行各式营销吸引而主动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真正在使用的也是少数。

高增速的开户数背后,居民配置个人养老金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养老金要等到退休后才能支取,在当下更像是一笔额外支出。加上权益投资的波动性较大,个人养老金能否取得预期收益也不好说。要提升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根本上还是需提升其收入属性,扩充老百姓的“钱袋子”。


阿里开源首个混合推理模型Qwen3



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宣布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简称千问3),包含两款参数规模分别为30B和235B的混合专家(MoE)模型,以及大小从0.6B到32B的六款密集模型。据介绍,千问3模型家族是国内首个混合推理模型系列,235B模型的参数量仅为DeepSeek-R1的三分之一,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全球顶尖模型,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表示,Qwen3无缝集成两种思考模式,支持119种语言,便于Agent调用。


今年以来,通义千问团队表现活跃,先后开源发布旗舰模型Qwen2.5-Max、推理模型QwQ-32B和首个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目前,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已超越美国Llama,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综合华尔街见闻)


|点评| 大模型领域你追我赶,新模型涌现并刷新性能纪录几乎成为常态。在AI上砸下重金的阿里,今年发布开源模型的频率明显加快。值得一提的是,新发布的Qwen3系列除去进一步降低成本门槛,还是首个开源的混合推理模型。不同于从外部切换普通思考和长思考模式,混合推理模型在内部架构上实现了两种模式的融合,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好性能,也是未来大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年初DeepSeek一鸣惊人后,大模型赛道越来越“卷”。不过,和复杂的参数竞争相比,现阶段大模型背后的商业路径同样紧要。以阿里为例,其开源模型矩阵不断壮大,加上对开发者需求的把握,已经形成活跃的开发者生态。这些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AI应用落地,还有望为阿里云服务开拓更多市场。

西班牙葡萄牙突发全国大停电



4月29日消息,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部分地区近日突发罕见的大规模停电,数百万人受到影响。停电导致上述地区陷入黑暗,交通和通信服务直接瘫痪,许多民众不得不通过收音机来了解状况,并涌向超市抢购食品和饮用水,马德里网球公开赛也被迫叫停。这是欧洲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停电事故。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电网高度一体化,作为能源孤岛运行,通过少数跨境互联线路与法国相连,进而与欧洲其他地区相连。欧洲电网系统正承受着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压力。虽然尚不清楚具体的事故原因,但此次大停电发生在西班牙电网首次实现全天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运行的十余天后。(澎湃新闻)


|点评| 西葡大停电再次引发世界对于欧洲电网稳定性的担忧,尽管欧洲电网一体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突发停电事故时,由于缺少统一调度和及时隔离措施,电网互联似乎反倒加剧了故障的蔓延。同时,由于电网互联结构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也使得排查故障源头的难度大增。加上欧洲在能源转型上的态度较为激进,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也进一步推升电网振荡风险。

大规模停电无疑将为经济带来重创,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社会日常活动更是陷入停滞与混乱。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加,也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基建不足、储能技术有限,多重因素叠加,短期内仅靠可再生能源,恐怕还是难以撑起稳定供电的重任。

港交所将为中概股回流提供指引协助



4月29日消息,针对全球最新变化,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已根据特区政府的指示做好准备,并已与部分相关企业接触。若仍未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会为其香港上市提供适当的指引与协助。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人表示,港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33家“中概股”发行人回流香港。


此外,为配合最新经济趋势和企业需求,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业来港上市,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推进全面的上市制度检讨,其中包括审视上市要求和上市后的持续责任;检视上市规例和安排,改善审批流程;以及研究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等。相关检讨将进一步便利新兴产业公司和海外企业在港上市。(证券时报)


|点评| 关税风暴,再次将中概股的命运推到了浪尖。近年来,中概股一直面临美国的监管和退市审查压力,不少企业已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作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地,港股市场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伴随制度不断完善,未来中概股回流,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中概股回流已是趋势,只是受政策环境影响,具体进程仍有较多不确定性。目前市场中关于中概股回流的推演,更多的是基于对潜在极端政策的预设。如果中概股在短期内大量回流,或还是会给港股市场带来较大的流动性和估值压力。在此情况下,要扩充市场容量,吸引更多资金入场承接,还是有不小的挑战。


4月IPO上会数量超过一季度总数



今年以来,拟IPO企业上会“迎考”的节奏明显提速。年内A股共有17家企业首发上会,审核结果均为通过,过会率100%。从时间节点来看,其中过半企业集中在4月上会,1月至4月各月的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家、3家、4家和9家,4月单月上会数量超过一季度总数。


与此同时,注册批文发放周期也有所缩短,有的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注册生效,用时不到十天。从拟IPO企业的行业属性来看,多家消费类企业上市进程迎来实质性进展。年内已有6家消费类企业取得过会、注册生效、正式上市等实质性进展。(上海证券报)


|点评| 今年A股市场回暖,日均成交额稳定维持在万亿级别,为IPO重回正常化打下基础。此前大批拟IPO企业主动或被动撤回IPO申请,留下的企业多数都是细分行业内的龙头或是在技术方面有优势的优质企业。此类企业上市得到市场更多融资后,有助于巩固行业地位,还能为市场带来更多优质投资标的。

此前A股市场对于消费企业的IPO审核日趋严格,消费行业内的企业市场扩张空间始终有限,成长性较弱。不过,近几年来,国内很多消费行业正在开拓国外市场,企业成长空间更加广阔,对于融资的需求有所提升。消费类企业IPO的数量增长,也侧面反映出国内政策对消费行业的支持。

周二两市幅震荡沪指跌0.05%



4月29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微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43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PEEK材料概念股再度大涨,化工股表现活跃,机器人概念股展开反弹。下跌方面,电力股集体调整,白酒、可控核聚变、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286.65点,跌0.05%,成交额为4309亿元;深成指报9849.8点,跌0.05%,成交额为5912亿元;创指报1931.94点,跌0.13%,成交额为2707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二两市早盘低开迅速完成修复后,很快恢复至平稳运行的既定轨道中。指数对于板块和个股的指引效果越来越弱,市场中的板块联动效应不强,主线行情尚未浮现。然而,不少板块已走出独立行情,消费板块中的家电、食品加工等部分板块反复活跃,科技方向的AI和机器人等板块亦有表现。

临近“五一”长假,近期指数运行过于平稳,再加上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整体交易情绪较为平淡,提前进入假期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国债价格再次逼近历史高位,“股债跷跷板”的重心方向再次向债市倾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30 05:08 PM , Processed in 0.0417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