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共有数百万美国人走进影院观看《新蝙蝠侠》(The Batman),若你也是其中一员,你所花费的票价就很有可能比其它同期电影要高。中国的春节档电影也是同样情况,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今年除夕至初六电影平均票价为52.8元,创历史新高。 这种所谓的大片溢价现象到底从何而来?近期,AMC院线(AMC Theatres)的首席执行官亚当·阿伦谈及他在连锁影院实施的“可变定价”试验,其中高需求量的电影票价被调高,超越了同期影片的水平。 根据媒体《Deadline》的数据,《新蝙蝠侠》首映周末便为北美票房贡献了1.34亿美元,在AMC院线的平均票价为14.50美元,其它同期电影的平均票价则为13.22美元。 AMC并非首个采取溢价策略的院线。2021年年底,《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上映数日内,Regal和Cinemark便分别将其票价上调了82美分与67美分,而AMC则涨了71美分。然而观众并不会因此望而却步,该片的美国首映票房恰好稳过2.6亿美元大关。 影院之所以持续采取这种“价格飙升”、“可变定价”或“动态定价”策略——显然是为了弥补新冠疫情带来的损失。两年几近停摆后,随着新冠疫苗推出、口罩限制令放松,人们对新冠疫情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恐惧,大家开始回归影院,对院线而言,每一美元的票价都弥足珍贵。况且,优质产品的小幅提价对消费者而言并不陌生。 Comscore的高级媒体分析师保罗·德加拉贝迪安说:“电影的动态定价十分常见,例如周二特价日或者平时日场的票价会更便宜,比如儿童、成人与老人的票价各不相同。日常各类消费都会出现价格变化,现在的Lyft和Uber就更是如此。很多企业都会动态定价,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也会出现涨价。但电影行业以前并没有这类涨价现象,是如今电影的观赏价值与需求驱动了价格的提升。” B. Riley Financial的高级分析师埃里克·沃尔德补充道:“我认为电影业早该出现动态定价了。很多人唯一担忧的就是时机问题。如今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通货膨胀依然存在,经济现状堪忧——人们会担心开启电影特殊定价的时机是否成熟。” 影院方必定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安永(EY)的美国媒体与娱乐部主管约翰·哈里森指出:“从2020年至2021年,影院的确度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期,重新开放后基本处于复苏阶段。影院希望能够在提升入座率的同时驱动经济效益,因此每一美元的提价都至关重要。基于影院现状,这些热门大片的票价飙升也是情有可原的。”
《蜘蛛侠:英雄无归》连锁影院周末首映票价上涨,票房大获成功。图片来源:Courtesy of Columbia Pictures/Sony